充电小时收费块,撕下“天价”充电宝的共享伪面具资讯

出品|派财经(ID:paicj314)

文|姜研 编|派公子

“怎么又涨价了?”商务经理王强日常工作就是见客户,手机电池经常不够用,便成了共享充电宝的深度用户,多年来也养成了随借随还的习惯,但他发现租借费在不断悄然涨价,从最初每小时费用一元,到三四元,有的场所甚至涨到十几块每小时,24小时封顶价格从10元涨到40元不等:“充电2小时收费30块,比停车费还狠。”

王强的经历是整个共享充电宝的涨价史。

共享充电宝在“百电大战”后,形成小电科技、街电、来电科技、怪兽,俗称“三电一兽”的行业格局,这四家公司占据了九成以上市场。

2019年下半年起,各家开始步调一致地上调充电宝租赁价格,直至价格贵出新天际。

从2015年共享充电宝出现在街头,6年时间“共享”变“单赢”,“免费”变“天价”。打着“共享经济”旗号,“三电一兽”们能否以市场的名义肆无忌惮地涨价?

共享为假收割为真

真正被“共享”的是我们

“万达少公子”王思聪应该也没想到,当初他朋友圈的一句调侃“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如今却成为调侃的笑柄。

彼时,街电董事长陈欧发了一则微博,称“欢迎思聪监督,街电做不成可以做公益”。

陈欧虽然是玩笑话,但“公益”、“共享”却是这些平台的金刚钻,平台打着共享、低价的名义迅速跑马圈地。2018年,“要做公益”的街电就实现了盈利。

2015年-2019年是属于共享经济的黄金时代,共享单车、网约车(顺风车业务)、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潮退了后,才知道谁在裸游。

ofo至今还欠很多人99元的押金、共享充电宝贵到离谱、滴滴快车比出租车价格还贵。

这还是当初免费廉价人设的共享经济吗?或者说,这些和租赁有关的生意真的是共享经济吗?

先来个科普贴,共享经济的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或服务者,让他们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对于供给方来说,通过让渡物品的使用权或提供服务,来获得一定的金钱回报;对需求方而言,不直接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通过租、借等共享的方式使用物品。

请注意其中的关键词“较低价格”,有两个参考维度:一方面,资源使用方付出的价格低于市场上其他渠道所需要付出的价格;另一方面,资源拥有方得到的价格低于闲置资源为自身服务时所能创造的价值。

现在的共享充电宝,充几次就够买一个充电宝了,早就背离了“较低价格”。

还有一个关键词“闲置资源”,上述的共享经济都不是已有的闲置资源拿出来共享,而是额外制造新的产品。

如共享单车,摩拜们并不是将已有自行车利用起来,而是自己生产标准的共享单车,用户从平台手里租车,本质上利用的是便利性并不是闲置率,这也导致过度投放造成共享单车“坟场”现象。

再回到共享充电宝,同样是由平台统一采购,平台向用户收费租赁充电宝,用户闲置的充电宝并没有得以利用,平台每年还在大批量增加充电宝数量。

北京市中产律师事务所韩冬律师对派财经表示,共享单车、充电宝所有权并不属于消费者,消费者支付款项获得使用权,按时间计费,结束后要归还。从法律角度来看,这个法律关系是租赁。

当低价这个人设被戳破的时候,这些伪共享平台就彻底撕下了面具,所谓共享经济真正共享的是“我们”。

一块充电宝一年赚500

伪共享经济的资本盛宴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派财经,当下所谓的共享经济不过是穿上“互联网”外衣的租赁模式,没有优化资源配置。他认为,大部分平台是借着这层外衣讲故事,而资本也喜欢听这样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故事。

截至目前,怪兽完成了5轮融资,总金额超过9亿元;街电经历6轮融资……这其中不乏国内顶尖资本,包括高瓴资本、顺为资本(小米)、高盛中国、云九资本等。

在资本的助推下,“三电一兽”也开始登陆二级市场。

2020年小电与浙江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拟在创业板挂牌上市,最新消息,预计于2021年三季度登陆创业板;2021年3月怪兽充电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上市申请文件,计划2021年上半年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募资3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怪兽2019年盈利1.66亿元,疫情影响下的2020年净利润仍然坚挺为7540万元。2020年怪兽营收入28.09亿元,同比增长38.9%。共享充电业务的租金是怪兽充电的最大营收来源,招股书显示,相关收入在2020年为27.1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超96%。共享充电宝数量2020年约为536万个,同比增长18%。

粗略估算,一块充电宝平均一年可以带来500多元的收入。

都是打着共享旗号的租赁模式,共享充电宝为何完胜共享单车?

“投资教父”朱啸虎认为,两者的商业模式完全不同。首先,共享单车在前期使用押金模式,巨额资金的沉淀以及资本蜂拥而至导致了单车盲目扩张。而共享充电宝当时并不算热门风口,同时在初期推广时,支付宝最先开始给予用户免押金使用政策。共享充电宝前期扩张比较慢,后期也就趋于理性了,因此共享充电宝活下来了。其次,相较于共享单车存在三年折损问题,共享充电宝几乎没有损耗,成本快速回收后依旧可以赚钱,共享充电宝的租售比远高于单车,反而成为一个不错的商业模式。

打着市场名义涨价

就没人能管了吗?

既然这么贵,不用不就行了吗?

根据艾瑞咨询2019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到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从0.32亿人快速增长到3.05亿人,艾瑞当时预计2020年或达4.08亿人。

实际上,随着数字化时代到来,5G和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我们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高,之前行业低估了对于充电的需求,电池技术的进步赶不上人对电需求的速度,人们对于手机娱乐的需求会加倍释放,用电的需求会更强烈。

一般来说,出远门会有带充电宝习惯,但大部分在本地活动的消费者,会依赖更加便利的充电宝。当下条件造成应急充电成为刚需,致使共享充电宝大行其道。像王强这类的商务人士,对共享充电宝就属于刚需人群。

这些平台就是看中了这一点,从一开始打着免费、低价口号,烧钱培养用户习惯,成为刚需产品后几番涨价,直到今年春节再次涨价,突破了消费者心理的接受极限,也引来舆论对几大品牌的口诛笔伐。

但迄今为止,“三电一兽”依然稳坐钓鱼台,对舆论声音毫无反应。

虽然共享充电宝打着共享的旗号,但本质是商业,盈利是最终目标。那么是否意味着共享充电宝可以无度涨价?前期烧钱的成本是否可以心安理得的转嫁到用户身上?

韩冬律师认为,充电宝并非水电气热这样的生活必需品,属于市场定价,由市场决定,消费者可以用脚投票,以抑制价格上涨。另外,对于商家非理性的涨价、操纵涨价,监管部门可以调查约谈,查明是否违反价格法、反垄断法,群众认为价格不合理,可以联系市场监督管理局,或者打12345投诉。

他进一步表示,国内一些互联网平台包括共享充电宝,先低价抢占市场,打垮竞争对手形成垄断地位后,以不盈利为由开始涨价,增加消费者成本,但不盈利是资本主动选择的结果,是占领市场的成本,喊冤大可不必。背后的资本也会设法推动市场排名靠前竞争对手合并,以达成垄断,这个套路屡见不鲜,这种做法弊端是妨碍市场竞争,不合理增加消费者负担。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平台惯用套路是烧钱以达到垄断市场,再抬升价格,消费者没有了选择,可能支付更高的费用。这也是近几年来,监管反复强调的对于平台经济,发展和规范并重,强化反垄断,反对资本无序扩张。

韩冬表示,国内共享经济模式上不注重保护消费者权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比较常见。如果政府不介入,资本没有动力约束自己,这个模式会不断复制,共享经济模式需要遵守法律法规,接受政府监管,规范发展。

在发稿前,王强告诉派财经,他刚买了一个大功率的充电宝,价格只有100多块,比之前每个月小几百块的充电费划算多了。(完)

共1090篇文章

聚焦数字经济融媒体平台。

京东“二选一”争议升级:前采销回应后引商家集体质疑

蚂蚁消金“新一代智能交互式风控”乌镇峰会获奖,AI破解非标准材料授信难题

THE END
0.一年花1200元,谁抬高了共享充电宝价格?|美团|怪兽充电|共享充电宝安徽合肥的消费者赵娜告诉价值星球。今年大年初三,赵娜和闺蜜相约逛街,因出发前忘记给手机充电,当手机电量只有5%时只能租借某品牌的共享充电宝。 但她在使用过程发现,一方面共享充电宝充电速度极慢,1个小时最多只充进30%的电,让人怀疑是否故意减慢充电速度,进而增加使用时长,向用户收取更多费用。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8465::2;6a39>g7n=7f2622:=z;x4ivvq
1.共享充电宝跳过商家“圈地”,会涨价吗?新浪财经2021年曾被业内人士视为共享充电宝的“资本收割之年”。而今,怪兽充电第三季度的财报无疑是给整个共享充电宝行业浇了一盆“冷水”。 这盆“冷水”之下,共享充电宝行业是否会加速入冬? 一、“第一股”褪色 今年第三季度,怪兽充电仍然在一些方面维持着增长态势。财报数据显示,截至 2021年9月30日,怪兽充电占领的PO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2/:7/385eql2km{glwv}666::8A3ujvsm
2.手机充满一次要40元!共享充电宝怎么成了“价格刺客”?北青报记者观察发现,在大部分提供座位的餐饮店、美容店、理发店内都可以看到充电宝,路边的便利店也可以看见共享充电宝的柜机。有某便利店的老板表示,充电宝柜机就摆在那里只需要费一些电,每个月都能赚到一些钱。然而一美容院店员则表示,在门店内摆放充电宝柜机“主要是为了方便客户,不怎么赚钱”。 jvzquC41yy}/ezhd0eun1|mkujokkwlygk532;7/2;3158:233752hue0jznn
3.共享充电宝价格猛涨4倍!用户:服务跟上了吗?充电宝的“性价比”问题一直备受争议,市民周女士就对共享充电宝“一言难尽”的充电速度表示不满。“这些共享充电宝跟自己买的不太一样,总是感觉充电速度很慢,充了半天只充进去一点点,不还吧等于花的钱越来越多,还了吧感觉自己根本没充多少。” 市民杨女士也认为,自己用完了充电宝的全部电量,结果手机只充进去了jvzquC41yy}/lwsgyu4ux8lwcp€iw8u14284/9<12:5::?;350nuou
4.共享充电宝消费侵权乱象调查|共享充电宝扫码未弹出却扣费!涉及“扫码租借的共享充电宝没弹出,却依旧扣取租借费。”近日,多位消费者向《中国消费者报》3•15消费者之声全媒体互动平台反映,租借的共享充电宝没弹出却在持续计费,且后续存在被扣押金或租借费退还难的情况。 记者调查发现,此类问题已成投诉热点,网络投诉平台有数千条相关投诉,投诉对象涉及小电、搜电、来电、街电jvzquC41yy}/eqnpcvz43>3qti4dp8|flu532;8/34539875;;810qyon
5.每天耗电不足4元、三年涨价4倍共享充电宝是不得已还是故意为之三年时间,涨价四倍,共享充电宝的涨价速度远超人们工资的涨幅。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各大商圈发现,共享充电宝的价格已经普遍维持在每小时3-5元,再也回不去1元1小时的年代。而根据记者走访调查计算得出,一台充电宝机器每天消耗的电费仅不足4元,与租金相比可以忽略不计jvzquC41yy}/dkypgyy/exr0ep532;6129681=53:68/uqyon
6.小鹏G7提车分享从小鹏mona发布就开始关注了,后来p7+、g7都试了个遍。mona空间有点小,担心家人坐着不舒服;p7+颜值确实高,但车身太长怕停车困难;g6性价比不错但底盘偏软。最后选了g7 602max,各方面都很均衡,城市代步完全够用,就没选更高配的版本。 3. 颜值争议: jvzquC41o0pqsnc0eun1yfigu5eqwlvck5jpmjzAkj>:98433?12;+htqs`u{h?dkpja}fd
7.共享充电宝的生意,不香了?共享充电宝“疯狂涨价”今年以来备受吐槽。常见价格区间为2-5元/60分钟或1.5-2.5元/30分钟,但遵循着不同区域不同商户定价不同的原则,共享充电宝在热门景区、酒吧等场合的价格能达到10元/小时,网友称“比特斯拉充电还贵”。 更重要的是,涨价的策略也很难一直实施下去。今年6月,怪兽、小电、来电、街电、搜电、美jvzquC4158qs0lto1r5er::2:3=:5:<797:43
8.共享充电宝将成下轮投资风口与徐林不同,“一篇网络”创始人赵宏民在采访中对记者谈道,“整体我还是比较看好共享充电宝这个行业的,智能手机近年来在功能、显示效果、应用等有较大的提升,但是电池技术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技术革命,导致很多手机每天充电1次、甚至2次,手机功能再强大,一旦没电就和废铁无异。而随着共享充电宝的出现,用户可以随处用充电宝给手机充电jvzq<84hkpgoen3eg0io1{tnnkth1;5392:04>4v42782=77a483;;<420yivvq
9.太突然!共享充电宝价格暴涨400%张女士向记者讲述了3月8日两次租借充电宝的经历。中午在商场吃饭时,她先以4元/小时的价格借了一次;下午去医院看病,手机又没电了,只能再花6元借一次,“借了两次都没把电充满,4块钱连50%的电都充不到。” 成都市民张女士在商场租借充电宝 另一位市民杨女士也发现共享充电宝涨价了。9日中午1点过,成都市二jvzquC41pg}t0qzdgkjbku~0pgz0oxgkng543=9560nuou
10.记者随机测试5款产品“有共享充电宝半小时只充了11%”“花了3块钱,充了半小时,手机只充了11%的电……”在共享充电宝因涨价备受热议的同时,不少市民反映,不仅是价格贵了,关键是充电特别慢。共享充电宝的充电速度到底如何?昨日,记者走访了多家设有共享充电宝的商家,随机选择了5个可供租用的共享充电宝进行体验。 jvzq<84uj0vfqyqg0eun0ls1ID5o487242524991e3959?=/56:67@>30jznn
11.共享充电宝性价比再起争议:用完也才充电30%而根据有专业测试数据显示,共享充电宝30分钟手机充电量最多达到20%、60分钟手机充电量才能达到40%左右、部分品牌90分钟手机充电量才过40%,非共享充电宝30分钟平均可以给手机充33%的电。 显然,共享充电宝充电慢、充电少,已经成为了其广受用户诟病的地方。jvzq<84yyy4ul‚zp0eun1|~uvgs0497512=02B427671295:0unuou
12.市消保委发布共享充电宝比较试验报告归还后仍在计费还过度收集体察还发现,“电饱饱”“醒电”等部分机柜地址标注不明,需多方打听才能找到,“V电”“咻电”“云充吧”“搜电”等App、小程序上都存在因地址标注不详细或者错误、自带的导航路线或距离显示错误等原因而无法找到机柜的情况,同时存在标注的地址没有共享充电宝或者品牌被替换等现象。 jvzq<84uj0vfqyqg0eun0ls1p4532;6133791l6569<9/<:232=157mvon
13.费用高充电慢归还难共享充电宝成价格新“刺客”近年来,随处可见的共享充电宝,缓解了人们对于智能手机电池续航的焦虑。不过,7月以来,“共享充电宝每小时4元起步贵吗”“共享充电宝电用完只充了30%”多次冲上微博热搜,再次将共享充电宝的收费问题推向风口浪尖。记者了解到,市区共享充电宝价格从最初的0.5元/小时、1.5元/小时一路走高,变成了现在的3元/小时、4元jvzq<84yyy4cqƒmqw0io1y44;38437mvon
14.聚美优品陈欧豪赌共享充电宝充满争议背后有何考量由于主战场——聚美优品的疲软,陈欧不得不进行多元化救局,而最新投入巨资押宝的是充满争议的共享充电宝 《投资者报》记者 潘亦纯 以“我为自己代言”火起来的聚美优品创始人兼CEO陈欧,近期因投资共享充电宝项目与王思聪对撕,大火了一把。 2017年5月,聚美优品宣布以3亿元现金投资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完成后,将jvzq<84hkpgoen3eg0io1{tnnkth1;5392;03>4v42782>67a4892=:8;0y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