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的敌人是海底捞黑猫投诉

运营共享充电宝的三要素:客流,客流,还是客流。

最近,“共享充电宝涨价”上了微博热搜。共享充电宝的租用费从最初的1元/小时一路上涨到4元/小时,以致不少网友都在吐槽,失去了“充电宝自由”。

与此同时,运营共享充电宝业务的公司正要风光上市。

据外媒报道,怪兽充电的股票发行已获得足够认购,将于4月1日正式登陆纳斯达克交易所。

借着怪兽充电披露的业务与盈利情况,小巴今天来聊聊共享充电宝的事儿。

怪兽充电是谁?

在招股书中,怪兽充电称自己为移动设备充电服务提供商(mobile device charging service provider),俗称“租充电宝的”。

它的业务并不复杂:消费者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应用程序扫描充电宝机柜上的二维码,租借充电宝,然后按30分钟的计时间隔支付费用,若超时未还,则将支付押金给怪兽充电。

消费者在怪兽充电的机柜前操作

因为智能手机的续航不足,再加上人们出行时不愿自带充电宝的“懒人经济”,这么简单的业务却成了一个大生意。

截至2020年年底,怪兽充电在中国布置了66.4万个充电柜点位和超过500万个移动电源,覆盖餐厅、购物中心、酒店、高铁站、机场等多种场所,累计注册用户数达到2.194亿人。

根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怪兽充电营业收入为20.223亿元人民币。即便受疫情影响,2020年,怪兽充电的营业收入仍然达到28.094亿元,同比增长38.9%。

收入提高,可怪兽充电的利润却下降了——2019年怪兽充电的净利润为1.666亿元人民币,2020年的净利润则是7540万元人民币。

2019年每天赚45万,2020年每天赚20万。

共享充电宝这门生意,是如何运作的呢?

让小巴拆开来分析。

怪兽充电赚的是什么钱?

从怪兽充电的收入结构上来看,充电业务(租赁)收入占绝对的大头,2020年这部分收入占比达到96.5%,此外还有2.9%的收入来自充电宝销售,以及不到1%的广告等其他收入。

图源:怪兽充电招股书

具体来说,充电业务收入是这样形成的:当用户租用充电宝,这部分收入计为充电业务收入;当用户长时间未归还充电宝,99元押金将被怪兽充电没收,同样算作充电业务收入。

2020年,怪兽充电的充电宝销售收入达到7760万元,以99元一个计算,怪兽充电一年“卖出”了784万个充电宝,连起来大概也能绕地球好几圈。

那么充电宝销售收入是怎么来的呢?

有一种情况是,用户经过计算,发现充电宝的租售比太高了,租不如买:租用充电宝的费用为1小时4元,(不考虑封顶收费)租一天充电宝的开销基本等于买一个充电宝。

于是,经过周密计算的用户,慎重选择了先购买怪兽充电宝再充电。

另一种情况,根据网友吐槽,许多用户是操作错误,不小心点击购买了充电宝。

网友在黑猫投诉平台的投诉

也就是说,用户“主动”购买是销售收入,忘记归还以押金形式买断是充电收入。

小巴朋友发的动态,看着都心酸

用户可能“小赚”,但怪兽充电永远不亏。

假如2.194亿注册用户全部选择购买而不是租赁,或许怪兽充电的日子会更滋润,因为租赁充电宝要给商户大笔分成。

“打工人”怪兽充电

根据怪兽充电的招股书,2020年它的营业成本为4.3亿元,只占营收的15.3%。营业成本包括运输和装卸费用、员工工资、租赁费用、充电宝和充电宝机柜的折旧、出售、丢失的成本等。

根据折旧政策,

每只充电宝的预期使用寿命是3年

也就是说,用户每消费100元,将给怪兽充电带来100元营收,而怪兽充电提供设备的成本只要15.3元。

那么,剩下的84.7元哪里去了?

大部分被渠道赚走了。

我们都知道,地产投资的三要素是地段、地段、地段。与之类似,运营共享充电宝的三要素是客流、客流、客流。

图源:怪兽充电招股书

放在沙漠里的共享充电宝再便宜也无人问津,而餐厅、购物中心、酒店、高铁站、机场里的共享充电宝则成了刚需。

客流量越大的地方,越是优质点位,共享充电宝的生意也就越好。所以这些点位也就成了共享充电宝公司们的兵家必争之地。

他们在海底捞、喜茶这样的连锁品牌面前,基本没有话语权。

为了投放充电宝机柜,怪兽充电不仅得向商户交一笔进场费,还要按比例支付充电宝租赁收入的分成。

*对于低线城市,怪兽充电委托代理商拓展业务,因此也要给代理商分成。

这部分费用被怪兽充电计为营销费用,2019年怪兽充电的营销费用为13.62亿元,2020年则增至21.21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从67.3%攀升至75.5%。

2020年怪兽充电收入大增,净利润却反而大跌,净利率从2019年的8.2%跌至2020年的2.7%。

原因没有别的,因为怪兽充电只是给商户打工的打工人。

还有一点可以印证商户的强势地位:在怪兽充电使用的会计政策中,进场费是按照合同年限逐年摊销的。比如签了2年合同,入场费用总计20万,那么每年的入场费为10万元。

截至2020年底,怪兽充电入场费加权平均的摊销期限为1.9年。这意味着,1.9年后怪兽充电需要和商户重新签约,“房租”到时候或许还得涨。

小巴有个疑问。

现阶段共享充电宝和商户之间勉强算是互利共生,未来会不会变成竞争对手?

共享充电宝的出现,是因为消费者对手机电量的刚需。

但餐巾纸也是刚需,如今大部分餐厅会提供餐巾纸,将来服务意识好的商户(比如海底捞这样的连锁餐厅)会不会主动提供充电宝,导致共享充电宝的市场萎缩?

电池充电技术(无线充电)、能量密度的提高,也是对共享充电宝行业的降维打击。

此外,不断上涨的租赁价格,有一天会不会超过大部分消费者的接受能力?

另一方面,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前景也有乐观的一面。

据艾瑞咨询统计,现阶段共享充电宝覆盖的点位大多数是餐厅和娱乐场所,医院、公共交通枢纽的覆盖率并不高。

图源:艾瑞咨询

从城市角度看,共享充电宝在大城市和低线城市的覆盖率也有较大差别。截至2019年底,一二线城市的覆盖率在17%左右,而三线及以下城市只有2.8%,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共享充电宝行业的玩家们能做的是,尽量跑得更快些。

作者| 拾月|当值编辑 | 张文龙

责任编辑 |何梦飞| 主编 |郑媛眉

24小时有效投诉27433

累计有效投诉30698618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京)-经营性-2019-0026 京教研[2002]7号 电信业务审批[2001]字第379号

THE END
0.一年花1200元,谁抬高了共享充电宝价格?|美团|怪兽充电|共享充电宝安徽合肥的消费者赵娜告诉价值星球。今年大年初三,赵娜和闺蜜相约逛街,因出发前忘记给手机充电,当手机电量只有5%时只能租借某品牌的共享充电宝。 但她在使用过程发现,一方面共享充电宝充电速度极慢,1个小时最多只充进30%的电,让人怀疑是否故意减慢充电速度,进而增加使用时长,向用户收取更多费用。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8465::2;6a39>g7n=7f2622:=z;x4ivvq
1.共享充电宝跳过商家“圈地”,会涨价吗?新浪财经2021年曾被业内人士视为共享充电宝的“资本收割之年”。而今,怪兽充电第三季度的财报无疑是给整个共享充电宝行业浇了一盆“冷水”。 这盆“冷水”之下,共享充电宝行业是否会加速入冬? 一、“第一股”褪色 今年第三季度,怪兽充电仍然在一些方面维持着增长态势。财报数据显示,截至 2021年9月30日,怪兽充电占领的PO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2/:7/385eql2km{glwv}666::8A3ujvsm
2.手机充满一次要40元!共享充电宝怎么成了“价格刺客”?北青报记者观察发现,在大部分提供座位的餐饮店、美容店、理发店内都可以看到充电宝,路边的便利店也可以看见共享充电宝的柜机。有某便利店的老板表示,充电宝柜机就摆在那里只需要费一些电,每个月都能赚到一些钱。然而一美容院店员则表示,在门店内摆放充电宝柜机“主要是为了方便客户,不怎么赚钱”。 jvzquC41yy}/ezhd0eun1|mkujokkwlygk532;7/2;3158:233752hue0jznn
3.共享充电宝价格猛涨4倍!用户:服务跟上了吗?充电宝的“性价比”问题一直备受争议,市民周女士就对共享充电宝“一言难尽”的充电速度表示不满。“这些共享充电宝跟自己买的不太一样,总是感觉充电速度很慢,充了半天只充进去一点点,不还吧等于花的钱越来越多,还了吧感觉自己根本没充多少。” 市民杨女士也认为,自己用完了充电宝的全部电量,结果手机只充进去了jvzquC41yy}/lwsgyu4ux8lwcp€iw8u14284/9<12:5::?;350nuou
4.共享充电宝消费侵权乱象调查|共享充电宝扫码未弹出却扣费!涉及“扫码租借的共享充电宝没弹出,却依旧扣取租借费。”近日,多位消费者向《中国消费者报》3•15消费者之声全媒体互动平台反映,租借的共享充电宝没弹出却在持续计费,且后续存在被扣押金或租借费退还难的情况。 记者调查发现,此类问题已成投诉热点,网络投诉平台有数千条相关投诉,投诉对象涉及小电、搜电、来电、街电jvzquC41yy}/eqnpcvz43>3qti4dp8|flu532;8/34539875;;810qyon
5.每天耗电不足4元、三年涨价4倍共享充电宝是不得已还是故意为之三年时间,涨价四倍,共享充电宝的涨价速度远超人们工资的涨幅。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各大商圈发现,共享充电宝的价格已经普遍维持在每小时3-5元,再也回不去1元1小时的年代。而根据记者走访调查计算得出,一台充电宝机器每天消耗的电费仅不足4元,与租金相比可以忽略不计jvzquC41yy}/dkypgyy/exr0ep532;6129681=53:68/uqyon
6.小鹏G7提车分享从小鹏mona发布就开始关注了,后来p7+、g7都试了个遍。mona空间有点小,担心家人坐着不舒服;p7+颜值确实高,但车身太长怕停车困难;g6性价比不错但底盘偏软。最后选了g7 602max,各方面都很均衡,城市代步完全够用,就没选更高配的版本。 3. 颜值争议: jvzquC41o0pqsnc0eun1yfigu5eqwlvck5jpmjzAkj>:98433?12;+htqs`u{h?dkpja}fd
7.共享充电宝的生意,不香了?共享充电宝“疯狂涨价”今年以来备受吐槽。常见价格区间为2-5元/60分钟或1.5-2.5元/30分钟,但遵循着不同区域不同商户定价不同的原则,共享充电宝在热门景区、酒吧等场合的价格能达到10元/小时,网友称“比特斯拉充电还贵”。 更重要的是,涨价的策略也很难一直实施下去。今年6月,怪兽、小电、来电、街电、搜电、美jvzquC4158qs0lto1r5er::2:3=:5:<797:43
8.共享充电宝将成下轮投资风口与徐林不同,“一篇网络”创始人赵宏民在采访中对记者谈道,“整体我还是比较看好共享充电宝这个行业的,智能手机近年来在功能、显示效果、应用等有较大的提升,但是电池技术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技术革命,导致很多手机每天充电1次、甚至2次,手机功能再强大,一旦没电就和废铁无异。而随着共享充电宝的出现,用户可以随处用充电宝给手机充电jvzq<84hkpgoen3eg0io1{tnnkth1;5392:04>4v42782=77a483;;<420yivvq
9.太突然!共享充电宝价格暴涨400%张女士向记者讲述了3月8日两次租借充电宝的经历。中午在商场吃饭时,她先以4元/小时的价格借了一次;下午去医院看病,手机又没电了,只能再花6元借一次,“借了两次都没把电充满,4块钱连50%的电都充不到。” 成都市民张女士在商场租借充电宝 另一位市民杨女士也发现共享充电宝涨价了。9日中午1点过,成都市二jvzquC41pg}t0qzdgkjbku~0pgz0oxgkng543=9560nuou
10.记者随机测试5款产品“有共享充电宝半小时只充了11%”“花了3块钱,充了半小时,手机只充了11%的电……”在共享充电宝因涨价备受热议的同时,不少市民反映,不仅是价格贵了,关键是充电特别慢。共享充电宝的充电速度到底如何?昨日,记者走访了多家设有共享充电宝的商家,随机选择了5个可供租用的共享充电宝进行体验。 jvzq<84uj0vfqyqg0eun0ls1ID5o487242524991e3959?=/56:67@>30jznn
11.共享充电宝性价比再起争议:用完也才充电30%而根据有专业测试数据显示,共享充电宝30分钟手机充电量最多达到20%、60分钟手机充电量才能达到40%左右、部分品牌90分钟手机充电量才过40%,非共享充电宝30分钟平均可以给手机充33%的电。 显然,共享充电宝充电慢、充电少,已经成为了其广受用户诟病的地方。jvzq<84yyy4ul‚zp0eun1|~uvgs0497512=02B427671295:0unuou
12.市消保委发布共享充电宝比较试验报告归还后仍在计费还过度收集体察还发现,“电饱饱”“醒电”等部分机柜地址标注不明,需多方打听才能找到,“V电”“咻电”“云充吧”“搜电”等App、小程序上都存在因地址标注不详细或者错误、自带的导航路线或距离显示错误等原因而无法找到机柜的情况,同时存在标注的地址没有共享充电宝或者品牌被替换等现象。 jvzq<84uj0vfqyqg0eun0ls1p4532;6133791l6569<9/<:232=157mvon
13.费用高充电慢归还难共享充电宝成价格新“刺客”近年来,随处可见的共享充电宝,缓解了人们对于智能手机电池续航的焦虑。不过,7月以来,“共享充电宝每小时4元起步贵吗”“共享充电宝电用完只充了30%”多次冲上微博热搜,再次将共享充电宝的收费问题推向风口浪尖。记者了解到,市区共享充电宝价格从最初的0.5元/小时、1.5元/小时一路走高,变成了现在的3元/小时、4元jvzq<84yyy4cqƒmqw0io1y44;38437mvon
14.聚美优品陈欧豪赌共享充电宝充满争议背后有何考量由于主战场——聚美优品的疲软,陈欧不得不进行多元化救局,而最新投入巨资押宝的是充满争议的共享充电宝 《投资者报》记者 潘亦纯 以“我为自己代言”火起来的聚美优品创始人兼CEO陈欧,近期因投资共享充电宝项目与王思聪对撕,大火了一把。 2017年5月,聚美优品宣布以3亿元现金投资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完成后,将jvzq<84hkpgoen3eg0io1{tnnkth1;5392;03>4v42782>67a4892=:8;0y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