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APS-C画幅: 我们通常把135胶片的尺寸36×24mm称为全画幅,APS(即Advance Photo System,先进照片系统)是一种已经淘汰的摄影系统。APS胶卷有三种尺寸,H、C、P。APS-H型是满画幅(30.3×16.6mm)APS-C型是在满画幅的左右两头各挡去一端,是长宽比为3:2,约(24.0 x 16.0mm)APS-P型是满幅的上下两边挡去个一条,使画面长宽比例为3:1,被称为全景模式。
数码单反借用了这一标准,把CCD尺寸接近APS-C尺寸的22.5 x 15.0 mm和23.6 x 15.8 mm、23.7×15.6mm 、22.2×14.8mm 都称为APS-C画幅。 而EOS-1D和1DMkII的28.7 x 19.1 mm 称为APS-H画幅。
还可以用1.0倍/1.3倍/1.5倍/1.6倍,即全画幅对角线尺寸对该系统对角线尺寸的倍数来间接表示画幅,即焦距转换系数。
我的富士S6500fd的镜头焦距:28~300mm,可见它的广角端的视觉场达到74度。
CCD的尺寸,表达的就是感光器件的面积大小。感光器件是数码相机用来感光成像的部件,相当于光学传统相机中的胶卷。
在电视、摄影领域,工程师们习惯用对角线的长度表达一个长宽比例为4:3的矩形的面积,因为这样比较简单明了。CCD尺寸使用的单位与用来解释14、30吋电视屏幕大小之面积比例道理是完全一致。常用的 CCD 尺寸并不是“单位”而是“比例 ”!
要了解 CCD 尺寸,首先必须先认识在工程师眼中 “1英吋”的定义是什么?
业界通用的规范就是 1英吋 CCD尺寸= 长 12.8mm × 宽 9.6mm = 对角线为 16mm 之对应面积。透过“勾股定理”,可得出该三角之三边比例为 4:3:5;换句话说,我无须给你完整的面积参数,只要给你该三角形最长一边长度,你就可以透过简单的定理换算回来。而且面积对角线长度就是16除以那个分母。
有了固定单位的 CCD 尺寸就不难了解余下 CCD Size 比例定义了,例如: 1)1/2" CCD的对角线就是 1"的一半为8mm,面积约为 1/4; 2)1/4" CCD的对角线就是 1"的1/4,即为 4mm,面积约为1/16。
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1/2.5inchCCD感光面积<1/1.8inch。
所以目前的趋势是在CCD尺寸不变甚至减小的前提下,尽量增加像素传感器的数量,以满足人们对像素无止境的要求。但是CCD尺寸不变,增加像素就意味着单个像素捕捉光线能力下降,从而会引发噪声增加、色彩还原不良、动态范围减小等问题。
因此,富士S6500fd于其它典型相机的CCD尺寸比较为: 1)富士F6500fd的CCD:1/1.7",对角线为9.4mm;(600万像素) 2)佳能的S3 ID的CCD:1/2.5",对角线为6.4mm;(600万像素) 3)松下的FZ 50的CCD:1/1.8",对角线为8.9mm;(1000万像素) 3)Nikon的D70S的CCD:超大,对角线28mm;【单反相机的APC-S】 4)传统35"胶片:对角线36mm;
CCD/CMOS尺寸越大,感光面积越大,成像效果越好。 1/1.8"的300万像素相机效果通常好于1/2.7"的400万像素相机(后者的感光面积只有前者的55%)。 而相同尺寸的CCD/CMOS像素增加固然是件好事,但这也会导致单个像素的感光面积缩小,有曝光不足的可能。但如果在增加CCD/CMOS像素的同时想维持现有的图像质量,就必须在至少维持单个像素面积不减小的基础上增大CCD/CMOS的总面积。目前更大尺寸CCD/CMOS加工制造比较困难,成本也非常高。因此,CCD/CMOS尺寸较大的数码相机,价格也较高。感光器件的大小直接影响数码相机的体积重量。超薄、超轻的数码相机一般CCD/CMOS尺寸也小,而越专业的数码相机,CCD/CMOS尺寸也越大。
摄影中,我们用“孔径”来描述镜头的通光能力,而孔径受到光阑的控制。对于不同的镜头而言,光阑的位置不同,焦距不同,入射瞳直径也不相同,用孔径来描述镜头的通光能力,无法实现不同镜头的比较。
为了方便在实际摄影中计算曝光量和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不同镜头的孔径光阑实际作用,采用了“相对孔径”的概念。
相对孔径 = [镜头焦距] / [入射瞳直径] = f/d
比如某个镜头的焦距为50mm,入射瞳直径为25mm,那么该镜头的相对孔径就是50/25=2。
通常表示相对孔径的办法是在相对孔径前面加入[f/],比如f/1.4、f/2、f/2.8等,也有用1:2来表示f/2的。通常镜头标记上用类似1:2的方式更多些。
在实际使用中,很少使用“相对孔径”的称呼,通常都是用“光圈系数(f-Stops)”来称呼,简称“光圈”或者“f-系数”。
由于采用了这样的标准化方式,对于不同的镜头,在快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只要f-系数的相同,曝光量就是相同的。
一、起源C语言是由贝尔实验室的Dennis Ritchie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发的,它是一种通用的面对过程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嵌入式开发领域。对标于汇编语言,旨在提供更高级、更易用的编程抽象,同时保持操作系统级别的灵活性和效率。C++语言是由Bjarne Stroustrup在20世纪80年代初基于C语言开发而来的,旨在为C语言添加面向对象编程的特性,同时保留C语言的效
前面已经介绍过,VSCode只是一款文本编辑器,不仅需要安装对应编程语言的扩展,还需要安装相应的编译器或者解释器。笔者这里首先需要的是C/C++的环境,所以先介绍如何配置C/C++的开发环境。如果后续笔者需要其他语言开发环境的时候,笔者再进行相应的记录并分享出来。 首先先创建一个文件夹,用来存放代码。此处建议不同的编程语言采用不同的文件夹,因为VSCode打开文件夹(称作工作目录)之后,如果进行一
从C向C++13——模板
理光正式发布宾得
# Python CCD扫描实现指南## 介绍在现代的许多应用程序中,图像处理与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领域。CCD(电荷耦合器件)扫描是一种将光学图像转化为电子信号的技术。本文将为刚入行的小白详细讲解如何使用Python实现CCD扫描的基本流程和代码示例。## 流程概述我们可以将整个CCD扫描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 | 说明
镜头的安装方式:有C式和CS式两种,两者的螺纹均为1英寸32牙,直径为1英寸,差别是镜头距CCD靶面的距离不同,C式安装座从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为17.562毫米,比CS式距离CCD靶面多一个专用接圈的长度,CS式CCD摄像机镜头距焦点距离为12.5毫米。别小看这一个接圈,如果没有它,镜头与摄像头就不能正常聚焦,图象变得模糊不清。所以在安装镜头前,先看一看摄像头和镜头是不是同一种接口方式
一. 原理及功能CCD是一种电荷耦合器件,他可以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荷量存储并通过耦合的方式将信号传输给MCU(微处理器)。CCD一般用于摄像头之中,可以在X轴Y轴两个方向同时检测。而像扫描仪,一次智能检测一条线上光强的方式,就称之为线性CCD。上一段是来自百度对CCD的解释的概述。如果读者读到这里还是不明白线性CCD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没有关系。相信读者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多少因该接触过
CCD目录[隐藏]CCD摄像机的选择和分类 CCD彩色摄像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CCD彩色摄像机的可调整功能 CCD摄像机主要技术参数解释 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 电荷耦合器件。 CCD是一种半导体装置,能够把光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 CCD上植入的微小光敏物质称作像素(Pixel)。一块CCD上包含的像素数越多,其提供的画面分辨率也就越高。CCD的作用就像胶片一
APS系统介绍前言 听说新工作将是做APS系统,之前没接触过,所以查找了一些资料,整理学习记录于此。 本文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APS的概念、前提条件、怎么实现(优化算法)、简单示例。APS概念 APS(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高级计划与排程 概念和名称是比较抽象的,谈一下理解:APS的核心概念就是排程,什么是排程呢,其实就是排序,就是决策先做什么,后
本篇分享一下鄙人调试CCD过程中的一个经验。■硬件选择根据实际工况,选择一套合适相机也是项目成败的前提(好马配好鞍)。相机(6400、2100、500、200、31~47万像素等),500万和200选择居多,在理论计算获得的精度下,放大2倍为佳。镜头(广角、长焦距、中焦距、远心、微距等)控制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智能相机和非智能相机等。 (以上具体选择方法自行查阅资料或厂家参数,此篇不作说明)选择合
窗帘快门与全局快门: 窗帘快门,每次只允许一条缝的光线摄入,因此会呈现自上而下的扫描式拍摄,也就意味着画面上的不同高度,其实拍摄的时间是不同的,也就进一步造成了在高速移动的火车上,如果拍摄窗外的景物,窗外的物体会发生倾斜,这称之为果冻效应;全局快门,同时拍摄;1. CCDCCD,英文全称:Charge-coupled Device,中文全称:电荷耦合元件。可以称为CCD 图像传感器,也叫
APS(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高级计划和排程)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工业软件。从软件的应用目的和目标来说,APS与其他的软件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财务软件、进销存软件、客户资源管理软件等,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运算速度快,数据存储、传递、演绎、纠错和交换方便,可以把人的很多工作实现“自动化”。APS最重要的属性就是它有决策功能,它是否“聪明能干”,就看它的决策好坏了,
本文介绍了一个比较简单实用的基于Java的SOAP引擎——Apache组织推出的Axis——的安装、配置和应用开发方法,希望对有兴趣做基于Java的Web Services应用开发的朋友有所帮助。 Axis简介 Axis是Apache组织推出的SOAP引擎,Axis项目是Apache组织著名的SOAP项目的后继项目,目前最新版本是采用Java开发的1.4
制造业企业当下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生产排程这一块,APS系统成为了大家的首选。以此来应对插单、不能及时交货等生产状况,以实现对企业内外资源与能力进行优化和调整,对变化快速评估和响应。APS是什么?APS高级计划与排程(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用来解决生产排程和生产调度问题。在离散行业,APS是为解决多工序、多资源的优化调度问题;而流程
Excel 版本 其实很多工厂实际还是excel排产的,甚至一些复杂的厂。基本逻辑还是一样的,由订单或备货驱动。产生总需求其他基础数据有物料、节拍把需求中的不同产品,分配给日期和产线第一个视频 这里的公式表明: 定义历史剩余待生产: 生产任务 - 日产能 * 天数, 如果 待生产 > 日产能, 那就是按计划日产能进行排 否则,就只剩不到一天的或者0了,也就是0和(日生产-待生产)的最大值。
CCD图像检测<四>作者:一点一滴的Beer 指导教师:Chen Zheng 单位:WHU五、 图像的校正。 5.1.纵向校正 5.1.1纵向理论校正。 图28:纵向理论校正原理图 以GD-B385型号的CCD为例,每帧图片有320行视频信号。而320行视频信号在我们进行计算机控制时,只选取其中的一部分进
数十年来,制造型企业的计划和调度人员都在通过手工的方式平衡包括设备、人员、原材料等众多制造资源的供需关系,随着客户对具有更高定制度的产品的偏好持续增长,生产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生产计划和调度过程的压力持续增加。据相关统计,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占据企业总数比例高达90%以上。中小企业的生产特点为多品种、小批量。对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的企业,生产计划排程是个难题,因为品种多,计算量大,而批量小又会导致
TCP/IP Stack 使用pic18f97j60开发过多个项目,项目中都使用了Microchip免费提供的TCP/IP Stack实现远程控制。但是每次更新程序,都需要将pic18f97j60目标板取回来重新烧录,很不方便。既然可以实现远程控制,为什么不实现远程更新呢?这就是我的ethernet bootloader的由来。Microchip的TCP/IP
本文介绍了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在C++中的应用。外观模式通过提供统一的高层接口,隐藏了复杂子系统的实现细节。作者以多媒体播放器开发为例,展示了如何将网络流、解码器、渲染器等模块封装成MediaPlayerFacade类,使客户端只需调用简单的play()方法。该模式能集中处理错误、资源管理和日志记录,降低了系统耦合度。文章也指出应避免将过多逻辑放入外观类,导致"上帝对象"问题。外观模式适用于需要简化复杂子系统交互的场景,如服务启动/关闭、数据库连接管理等。
核心:“举一反三”的本质 “举一反三”的本质,不是聪明,而是一种可拆解的能力:“知识迁移”。 它由两部分构成: “举一”:抽象。 剥离掉具体例子(“一”)的无关信息(噪声),提取出其底层的“通用规律”(信号/模型)。 “反三”:应用。 遇到新问题(“三”),同样剥离其无关信息,识别出其“核心结构”, ...
1.1. 中间件原理1.1.1. 什么是中间件中间件是段代码用于处理请求和响应,通常多个中间件链接起来形成管道,由每个中间件自己来决定是否要调用下一个中间件。1.1.2. 中间件执行过程举一个示例来演示中间件的执行过程(分别有三个中间件:日志记录、权限验证和路由):当请求进入应用程序时,执行执行日志记录的中间件,它记录请求属性并调用链中的下一个中间件权限验证,如果权限验证通过则将控制权传递给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