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百年——传统胶片相机历史–毒镜头

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的相机生产始于1888年的“The Kodak”。一百多年来,柯达公司传统相机制造的基本策略是以相机生产促进胶卷销售,并利用可以自行确定胶卷规格的优势,生产了不少世界知名的普及相机名品,从这一点来讲,柯达在促进摄影成为大众化生活消费的进程中功不可没。另一方面,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因素,位于战火从未波及大陆本土美国的柯达公司,因一度成为同盟国阵营唯一的摄影器材供应商,也开发、生产了数款中高档相机精品。这些相机都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不仅是柯达相机制造百年史上光彩照人的明珠,而且是世界相机发展史上一道独特的景观。

这一时期的柯达相机处于小型普及化设计尝试时期,特征是所用胶卷没有规格化编号。

(1)世界上最早专门使用胶卷的相机——“The Kodak”

现在提起柯达胶卷,几乎无人不知,然而,“柯达”却是第一架由美国伊士曼干版和胶片公司(Eastman Dry Plate & Film Co.)制造的专门使用胶卷的相机名称,也是该公司制造的第一架相机,是柯达相机的鼻祖。

1888年企业家J-W-海厄特果然生产出了只有0.254mm厚的透明硝化纤维塑料片材,海厄特将其商品名定为“赛璐珞”(Celluloid),这是一个生造词。同年,伊士曼公司开始采用赛璐珞作为片基,试制出了新型赛璐珞透明片基胶卷,使该公司成为世界首家商业化生产赛璐珞胶卷的公司。后来这种片基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才被新的醋酸纤维、涤纶等透明片材取代。 伊士曼公司为了尽快推广和普及新型胶片,于1888年研制生产了首架只使用胶卷的方箱式相机,乔治-伊士曼也费尽心思生造了简短、上口、铿锵有力的英文“The Kodak”作为该相机的名称。从此以后,“柯达”就被作为该公司绝大多数产品的商标而彪炳史册,伊士曼公司也更名为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 Co.)。

照片为Kodak公司创始人: George Eastman 先生

“The Kodak”相机快门是圆筒式的,只有一挡快门时间约1/25秒。57.2mm F9镜头,固定焦点设计,利用超焦距原理,可使6英尺(约1.8米)或稍远一些的景物成像清晰。内装直径为2.5英寸(63.5mm)胶卷,可拍100幅像场为圆形的照片。

由于当时胶卷的感光度较低,这架相机上的曝光组合设计只适宜在阳光下拍摄。初期的“The Kodak”售价25美元,加上操作简单,受到了世界各地摄影人士的普遍欢迎。 由于当时的胶卷还不像今天使用的胶卷那样附有黑纸(120胶卷)或装在暗盒中(135胶卷),用户自己不能更换,故当用“The Kodak”拍完底片后,须连相机一起再寄回伊士曼工厂,并花上10美元,由工厂为用户冲洗、印制照片并装帧,再把相机装入新胶卷后连同照片寄给用户。伊士曼-柯达公司当时把这种服务称为“您来按快门,其余由我来做”,吸引了大批摄影爱好者,促进了柯达胶卷的销售。这种以相机生产带动胶卷销售的思想,从这时就开始了。

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柯达公司为纪念“The Kodak”问世一百周年,特地推出一架该机的陈列复制品(图1),纪念柯达在相机制造及银盐胶卷生产领域的百年辉煌。

(2)柯达3号矩形片幅相机 继“The Kodak”之后,1889年,柯达又推出“柯达2号”,同年推出的“柯达3号”相机将其所摄片幅设计成105×80mm的矩形,机身上的反射式取景器也改成与片幅相匹配的矩形框,并装有横、竖两个取景器以方便拍照,可拍矩形画面,外形仍沿用了方箱式。柯达3号相机奠定了柯达方箱相机的基本设计模式,此后推出的后续机型都遵循了这种基本设计。

(3)可在日光下更换胶卷的“柯达A、B、C”型相机 1891年,柯达发布了可在日光下更换胶卷的方箱式相机“柯达A、B、C”,并在相机上标示有Daylight(日光)字样。柯达A、B、C型相机分为普通型和日光型,普通型还需要在暗室换装底片,日光型可在明室中操作,其各型尺寸如下:A型2.75×3.25英寸,B型3.5×4英寸,C型4×5英寸。

这一时期是柯达方箱式相机大发展并带动胶卷销售取得空前市场回报的时期,形成了柯达布朗尼系列;同时,为了进一步缩小相机体积,又推出使用胶卷的折叠相机,形成“Folding Pocket Kodaks”系列等。同时,柯达公司还采用了几项新技术用于相机设计,如“书写背印后背”等。并且,这一时期柯达配合相机生产还推出了从101-130号共30种不同规格的胶卷,其中包括今天还在使用的120胶卷。

(1)使用衬纸胶卷、设计有红窗计数装置的“柯达牛眼(Bull’s Eye)No.2”相机 使用柯达胶卷的方箱式相机受到市场普遍欢迎,引起了其他相机制造商纷起效尤,竞相向市场推出类似的方箱相机,这其中最匠心独具的要数美国人透纳设计的牛眼方箱相机了。这种新型透纳相机,是把胶卷与黑色的带有数字的衬纸卷在一起,相机上设计有一类似牛眼大小的红窗,从中可以看到胶卷衬纸上的数字,知道已拍摄的胶卷张数。由于“黑纸”的保护作用,可以在白天光线下十分方便的装取胶卷。柯达公司很看好透纳的新设计,于1895年将他这一专利连同其公司一并买下,以柯达公司名义,推出了这款柯达牛眼No.2相机,见图2,和后续型号No.3及No.4。 同年,柯达公司推出了“柯达No.2 Bullet”(子弹2号),使用柯达101胶卷拍摄88.9×88.9方幅照片,见图3。而柯达Pocket(口袋)相机,使用柯达102胶卷拍38.1×50.8mm片幅照片,外形为方箱造型,也于这一年推出。其中“口袋柯达”十分轻巧,长度仅10厘米,面世后第一年销量就达到10万架。1896年,使用柯达103胶卷拍95.3×120.7mm片幅照片的柯达No.4 Bullet(子弹4号)面市,见图4;另一款体积只有100×80×60mm,重量只有180克的袖珍方箱柯达’96 Model Pocket相机面世。

图2,3,4

(2)柯达公司首架使用胶卷的折叠相机——No.4 Cartridge(胶卷4号) 这架折叠相机采用104胶卷,拍120.7×95.8mm片幅照片。机身上左、右有两个取景器,横拍、竖拍都十分方便。该机1897年问世,采用了B,T,1/100~1/25秒快门时间设计,3组3片结构的柯达正光镜头(Kodak Anastigmat),或有的也用快直镜头(Rapid Rectilinear)。从加工工艺上看,已有长足进步,见图5。

在No.4 Cartridge的基础上,柯达于1898年推出了“Folding Pocket Kodak”(折叠轻便式柯达),这是这一系列的首架机型,柯达配合该机推出了105胶卷,用此胶卷可拍57.2×82.6mm片幅照片,参见图6。 柯达公司大量生产折叠式中片幅相机还是在20世纪初。1902年柯达推出了使用121胶卷拍41.3×63.5mm片幅、外形娇小的“No.0 Folding Pocket Kodak”折叠相机,见图7。1903年又推出了使用122胶卷拍82.6×139.7mm片幅的“No.3A Folding Pocket Kodak”折叠相机,见图8。

1904年又推出采用123胶卷的101.6×127mm片幅(4X5英寸)、装胶卷的背部可商翻旋转以实现磨砂玻璃调焦的“No.4 Screen Focus Kodak”折叠相机,见图9。相机机身饰以真皮皮革,撑杆折叠机构打开可以把镜头拉出机身外定位,撑杆采用黄铜打造,1898年以后撑杆镀镍,镜头有3片柯达正光和2组4片由美国博士伦厂生产的快直镜头。另外,还有英国泰勒-哈勃森(Taylor & Hobson)公司生产的库克-柯达正光镜头(Cooke Kodak Anastigmat Lens),蔡司公司监制的柯达-蔡司正光镜头,多用在1910年以后生产的机型,这些镜头光学素质都很不错。这些相机的镜头快门系统除柯达自己的产品外,还采用了Bausch & Lomb OPT博士伦等公司的镜头快门系统,B,T,1~1/200秒。

(3)柯达生产的摇头全景相机(Kodak Panorama No.4)柯达全景相机共分6种,4号(No.4)机共分A、B、C、D四种型号,镜头大多为新月型和快直镜头120mm f/10,使用103号胶卷,片幅为89×305mm(1899~1924年生产)。4号机是柯达公司最早的全景相机,也是早期全景相机中的代表机型之一。其镜头可向右转动142度,机顶部凸起为取景器,不用时镜头被一可开合的镜头盖保护着,整机外观呈方箱状,用胶卷可拍88×304mm照片4张,首架机型于1899年推出,参见图10。1903年推出的改进型号。其共同特征是机械储能发条驱动镜头转动,有1/25秒、1/100秒两挡快门时间,镜头由2片镜片组成,恒定F8光圈。

图10 图11

另外,Panorama 1号和Panorama 3A号分别使用105胶卷和122胶卷,片幅为57.2×178mm和82.5×254mm,分别可拍6张和5张。值得一提的是,1898年柯达公司出现了几个奇特的现象,其中之一是开发了尤里卡(Eureka)系列木盒相机,共分3个型号:2号尤里卡、2号儿童尤里卡和4号尤里卡,它们均安装简易消色差镜头,所使用胶卷的片幅分别为89×89mm和106×109mm,但均为使用干板的木盒相机。1899年,柯达随折叠1A相机(No.1A Folding Pocket Kodak)面世,见图11,又发表了116胶卷,可拍63.5×108mm片幅,并安装了新月型消色差120mm镜头和伊士曼镜间快门,于1899~1915年推向市场。

(4)柯达布朗尼儿童相机,普及方箱式相机的初步成功,使柯达决定把市场拓展到儿童用相机的更大的普及层面,创造一种既能吸引儿童又能吸引成人的相机。柯达公司首席相机设计师弗兰克-布劳尼尔(Frank Brownel),设计了一架布朗尼(Brownie)相机,于1900年推向市场。这架相机采用当时在美国等地十分流行的、由帕尔默-考克斯(Palmer Cox)所作的插图书中的童话人物“布朗尼”的名字,相机包装盒及广告宣传画上还印着布朗尼手拿“布朗尼”相机拍照的样子,吸引广大儿童购买。该机采用1/25秒简单快门,单片新月型105mm f/11镜头,使用117胶卷拍57.2×57.2mm片幅6张照片,售价只有1美元,而配用的赛璐珞片基胶卷每卷只售15美分。由于其使用简便、价格低廉,加上柯达广告语“连孩子都会用”的宣传推销,当年即售出约25万架,取得了极大成功,见图12。

图12a,operated by school boy or girl! 12b

1901年,使用120胶卷的布朗尼2号(No.2 Brownie)面世,1905年折叠式布朗尼(No.3 Folding Brownie)面世,使用124胶卷拍82.6×108mm片幅图13a,13b。

同年,使用125胶卷拍82.6×63.5mm片幅的布朗尼立体2号(No.2 StereoBrownie)相机发表见图14。 这款带有横向提手的相机很像当时柯达出品的另一立体相机:柯达鹰眼Hwak-eye立体相机,此相机源自柯达购买了的布莱尔相机公司的产品。柯达同世两款雷同的相机,布朗尼似乎做了让步,在市场上的时间不长。

1930年,身着彩装外壳的两种规格2和2A的布朗尼Beau面世,见图15,镜头也改进为2片结构,优质的镜头和漂亮的外表,加上低廉的价格,畅销一时,1933年停产。

这里一定要提一下布朗尼Brownie127,一款1952年由柯达英国公司生产的使用127胶卷带旁轴取景的快照相机,流线形机身采用了一种早期的塑料材料,见图16。当时非常流行,到1954年8月就出产了超过100万台,其中一小部分26万台出口到了美国。该相机共出了3个型号,之外才还在1955年出产了使用120胶卷的Brownie cresta相机。布朗尼各种规格的相机先后生产销售了60多年,直到1967年才停产。

(5)柯达格拉弗莱克斯新闻单反相机早在1676年摄影术发明一个半世纪以前,单反结构已经被用在取景绘画暗箱中了。直到1880年前后,人们提出了应用在相机上的多种方案。但设计最著名、最成功的,是当时设在美国纽约的福尔默-施温(Folmer & Schwing MFG.)公司生产的格拉弗莱克斯(Graflex)单反相机。1905年,这家公司被柯达公司收购,从1905年到1923年间,作为柯达公司一个部门分支,推出了多款相机。其中就有柯达格拉弗莱克斯新闻相机。这款相机有多种尺寸规格:3.25×4.25、4×5、5×7英寸的散页片,又可使用专用胶卷盒装上胶卷拍摄。快门时间有T,B,1/10~1/1000秒共用处挡,采用折叠式结构,高高竖起的可折合式腰平取景器显得十分引人注目,俗称“大烟囱”。不过,由于早期的单反相机左、右取景相反,与其他机种相比较,拍新闻片优势并不明显,但用于人像摄影则是非常好的一种选择,如大家熟悉的齐白石肖像,就是已故著名摄影家郑景康用该相机拍摄的,参见图17。40年代后期还生产过Speed Graphic平视新闻相机,见图18,由于机件结实,成像极佳,虽略显笨重,但在林哈夫Technita 面世以前颇受专业摄影者的青睐。

(8)首架具有联动测距调焦装置的相机:柯达3A Autographic Special

此前,相机上没有与调焦联动的测距装置,专门使用胶卷的小型轻量化相机只能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进行目测调焦,必须依靠景深设计来实现较大范围的景物清晰成像。1916年,柯达公司根据当时J.E. 伍德波瑞的光学测距仪专利,为3A相机设计了联动测距装置,这是相机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从此,使非可换机背及反光式磨砂屏调焦的小型相机的精确调焦得以实现、发展以致最终成熟,这也才使后来的平视旁轴取景测距相机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相机机种应运而生,有了存在的空间和理由。由于有了联动测距系统,柯达3A Autographic Special镜头的相对孔径值达到了F4.5,而不必非得局限于小光圈的超焦距范畴,这在当时已是较大的光圈设计了。参见图21。

图21a,b

(9)柯达公司成立50周年纪念相机1930年,柯达公司在纪念公司成立50周年之际,推出了这款伊斯曼周年纪念柯达相机,机身上有“Fiftieth Anniversary of Kodak 1880-1930”字样,见图22。该相机通过柯达公司在美国和加拿大各地的授权代理商,免费赠送给两国当年刚好12周岁的儿童,赠送数量达到55万架以上。该相机的性能与柯达布朗尼以及同年推出的柯达-彩虹(Rainbow)及柯达-鹰眼(Hawk-Eye)相似。

图22 a, b:金色的纪念徽标 c:使用120胶卷

这一时期柯达公司除继续推出普及型相机外,还推出了一系列中高档相机。相机在制造材料上也出现两极分化:普及型相机上首先采用了人工合成材料酚醛树脂制造机身,中高级相机上摒弃木质材料,采用了金属材料打造相机机身及零部件,加工工艺水平很高,有些产品还在德国产品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1914~1918年间,由德、奥、意三国同盟对英、法、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欧亚非三洲。而位于美洲的柯达公司却丝毫没有战火之忧,其照相机及胶片制造业仍然保持了快速地发展,产品风行世界各地,为此后柯达在中高级相机研制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柯达生产的中高级雷丁那、雷丁特和雷根特相机

1934年,柯达推出了其首架135相机Kodak Retina(柯达-雷丁那),当时属中档水平的相机;同年晚些时候,又发表了普及水平的Kodak Retinette(柯达-雷丁特)135相机,它是折叠式中最小型的联动测距相机。这两款相机均出自德国纳格(Nagel)工厂的纳格博士之手,而该工厂早些时候已加盟柯达公司。纳格-沃克博士工厂当时的相机产品在德国本土就颇具影响。由于其优秀的光学质量和机械加工工艺的精湛,使得产品质量经久不衰。柯达公司在此基础上,继续生产制造普及型相机的同时,还生产了几款中高级相机,以至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度成为同盟国中高档相机的唯一供应商。 两款柯达雷丁那、雷丁特相机形成的系列,其共同特征是采用德国施耐德公司生产的4组6片蔡诺(Xenon)、3组3片瑞奥玛(Reomar)等镜头,以及康普(Compur)、普朗特(Prontor)等中心叶片快门,光、机素质十分出色。1958年面世的雷丁那ⅢC(Kodak Retina IIIC)是雷丁那系列最精美的折叠机型,也是柯达公司生产的为数不多的几款高级135相机之一,机械、光学质量十分出色,工艺水平堪称精湛,外观设计十分精美。该机设计、制造均在德国,采用了施耐德公司顶级光学素质的蔡诺50mm F2标准镜头(4组6片结构),采用了可更换镜头前镜组方式,共有35mm及80mm两种,广角、中焦镜头(前组)供变换,光学素质优异,机顶附件插座上可插入与镜头焦距匹配的取景器。测距系统采用了双像重合基线测距器,右侧机顶正面设计有硒光电池测光表,采用著名德国康普(Compur)M.X.V B,1~1/500秒快门,采用了新型金属折叠相机的机械设计,坚固耐用,大有德国相机追求“百年有形”的味道。参见图23 。这款相机刚刚被美国《现代摄影》杂志列为“20世纪十大重要相机”之列。 1959年面世的雷丁那Ⅲ S是一款非折叠式中心快门平视取景旁轴测距135相机,同ⅢC一样,机身上刻有“德国制造”字样,仍用康般快门,但镜头改为整体可更换式,备有德国施耐德专门为该机设计的雷丁那Curtagon(有指针式景深表)50mm F1.9标准镜头和35mm F2.8广角镜头,产量不多,也是难得的收藏珍品。参见图24。

图23 图24 a,b德国光学巨人施耐德给Kodak Retina IIIS 的佩套镜头

(2)普及相机中的精品——柯达Bantam Sepecial

图25

(3)世界首架自动测光相机——柯达超级Six-20

柯达于1938年推出Super Six-20(使用620胶卷),是机械工艺上佳的贝壳对折叠式相机。这款是世界首架由硒光电池构成“电眼”可自动控制曝光的相机,而且是全自动控制着1/25-1/200秒间8档曝光速度。柯达超级Six-20在广告中美其名曰“会思考的相机”;与柯达超级Six-20相机同时配合推出了可拍57.2×82.6mm片幅的柯达620胶卷。参见图26。该机采用100mm F3.5镜头,只生产了719架,当时的原始价格为225美金,是当时很昂贵的相机。

图26

(4)柯达公司Medalist 120高级相机

图27 a,b Medalist I 右图28 Medalist II 下图28 Medalist II 《相机》杂志中介绍Medallist II的文章。杂志的封面很有趣!一个战地女记者用手中的Medalist II 打到了一个德军士兵。

(5)可交换后背的高级柯达相机爱克塔(Ektra) 1941年,柯达发表了被许多相机鉴赏家认为是最高级的柯达机械相机爱克塔,首创135相机可更换机背片盒设计。这种设计在后来80年代初德国罗莱公司在新加坡工厂生产的Rolleiflex (禄莱弗莱克斯)SL 2000F 135单反相机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爱克塔上另一项技术创新是50~254mm变焦取景器,不但可与该机同时推出的6种可更换镜头视场匹配,而且还可匹配进一步开发其它焦距段的镜头,其联动测距、取景系统复杂而精密。可装、卸的机背片盒设计,在日光下能迅速更换,可以在一只胶卷的拍摄中途换后背。被相机鉴赏家公认在其同类技术性能和设计上超越了莱卡相机。同时,柯达公司为该机配套推出的爱克塔35mm F3.9、50mm F1.9、90mm F3.5、135mm F3.8、135mm F4.5、254mm F4.5共6支镜头,也具有柯达相机的顶级光学水准;该机采用的快门时间范围是T,B,1~1/1000秒,焦平面快门。参见图29。该机一直生产到1948年二战结束后,共生产了2000架,是收藏极品,满足了摄影者用同一部相机同时交替拍摄黑白与彩色胶卷的愿望( 1935年柯达克罗姆反转片发表,1939年爱克发彩色负片面世 )。

(6)柯达袖珍普及型名品柯达35相机

此期间,柯达公司还于1934年推出了迷你布朗尼相机,于1938年推出了柯达35相机,1948年推出了柯达Reflex双反相机等普及机型。其中1941年生产的柯达35(使用135胶卷)相机,首开小型化金属结构普及型相机设计先河。该机采用柯达35mm F4.5镜头,中心叶片快门,快门时间B,T,1/25~1/200秒。该机快门释放钮位于镜头上,镜头正面左侧齿轮为调焦轮,该机采用铜、铝合金制造,结实耐用,售价便宜(不同机型约在20~35美元左右),像质也不错。特别是其改进型RF(rangefinder),带有镜头调焦齿轮的联动测距调焦设计,在取景器中设有上下影像截影重合的调焦标志区域,镜头上有4、5、6、8、15、25、50英尺7级阶段,镜头也采用了35mm F3.5的大光圈设计,快门Kodakmatic 1/200秒,延迟曝光、双重曝光等多功能设计集一身,售价也提高到了47.5美金。参见图30。

图30a kodak35早期产品,没有RF。 图30b,c 改进型kodak35 带有联动调焦取景器等更多功能。

由于战后德国在高级相机生产方面逐渐恢复生气,所以50年代以后柯达公司调整产品战略,秉承以相机促胶卷销售的传统,大量生产普及大众型低价135相机;并将胶卷的品种涵盖更多的应用领域在品质上也攀升到行业的领导位置,同时,还突破流行片幅135胶片的限制,开发使用126胶卷的普及相机,以及为适用大众方便携带的超小型胶片110、Disc(碟式)及其人工合成塑料相机。

(1)柯达中片幅相机的小型化产物Instamatic100, 1952年,柯达发表了测距式135平视取景相机Signet 35;1959年,柯达发表了内置测光表、拍摄时可自动设定光圈的Automatic 35。1954年还发表了柯达立体摄影小型化相机。据有关资料,柯达公司至50年代末,共生产了20多种普及135相机,大大推动了用35mm胶片的大众化摄影消费。 1963年,柯达公司发表了126胶片(可拍28×28mm片幅)及其使用该胶片的Instamatic 100。这种暗盒式胶卷,使摄影者装卸胶卷速度更快、更方便。Instamatic 126系列相机(见图31)先后有400、104、154、304、804、124、X15等多种型号面世。其相机上的快速装卷设计对此后照相机设计产生过很大影响,有测光型、发条输片型、单反结构型等等。于60年代初5年间创市场销售量1千多万架的普及相机机型布朗尼Starmatic系列(有7种以上型号)共同构成了60年代柯达普及相机的主力阵容。

(2)追求普及相机超小型化的突破性设计Pocket 20及其一族 20世纪70年代,胶片分辨率的进一步提高,为柯达公司追求相机超小型化打下了基础。1972年,为满足大众化超小型相机要求,柯达公司推出了使用110胶卷(单齿孔,齿孔在两个片幅之间)拍13×17mm片幅的Pocket 20相机。此后又推出了Pocket 30、40、50、60及结构简化的Pocket 10。这些相机打破以往传统相机的“T”形造型,而设计成长条立方体形状,可方便插入衬衣口袋(见图32)。镜头设计多采用单片光学树脂镜片,固定焦距,以及简单1挡至4挡快门时间。这种轻、小110相机推出后,风靡市场近20年,其它日本、德国相机生产厂商随后跟进,据统计,至80年代末期,先后面世的各种110相机约50多种型号,上演了一幕110普及相机销售市场大合唱。由于110相机市场仍旺销,80年代柯达又推出了爱克塔E-100,镜头为22mm F11,单片光学树脂镜片,单片摆动式简单1/125秒快门;爱克塔500,为3组3片柯克光学玻璃镜组的22mm F8镜头,快门为1/125~1/250秒两挡,内置自动闪光灯、快速输片器等等。

(3)柯达超薄型碟式胶片相机Disc 4000 1982年的PMA展会上,柯达公司首创了这种使用直径为65mm圆盘型彩色HR胶片、旋转拍成8×19mm画面15张的超薄型碟式方形相机——Disc 4000见(图33)。该机采用3组4片结构的广角镜头,有很高的分辨率,具有自动曝光、自动闪光、自动旋转进片等电子控制自动化功能,胶片装在薄型塑料暗盒内,暗盒前方有曝光窗,平时有一个黑色塑料片遮挡。当暗盒装入相机后,前面曝光窗会开启;拍摄完毕后取出胶片暗盒时,曝光窗自动关闭。柯达此后又推出了Disc 6000、8000(见图34)等品种。 另外,柯达还推出VR-35系列袖珍相机(有K40、K80、K12、K14等不同机型)以及S系列的S-100EF、S-300MD、S-1100XL等。其中1989年面世的S1100XL采用了当时很先进的3束红外线AF技术,该系列后来发展成90年代的柯达star、star zoom、Cameo中、低档135定焦、变焦相机了。 遗憾的是,柯达还于1976年4月推出一次成像相机和胶片,尽管其扩散成像工艺与宝丽来公司生产的一次成像工艺不尽相同(应该说当时柯达开发的在同一胶片上就能形成负片层和接收层的成像工艺是对早期宝丽来工艺的改进,使一次成像相机结构更简单一些),但仍因专利侵权之嫌被宝丽来公司起诉,经过近10年的法院调查,1986年柯达公司被美国联邦法院判定侵犯宝丽来公司7项专利权指控成立,柯达不得不向宝丽来支付了巨额赔偿金。以后也没有再涉及该类产品。

图33 Disc4000 图34 Disc6000

柯达公司,不仅是传统银盐感光材料制造方面的巨头,也是APS系统和数字影像系统设备硬件制造方面的先行者。回顾柯达公司百年相机发展史,特别是相机产品与感光材料两大主导产品形成的营销组合策略一直延续着它的成功,可在数码时代这条巨船搁浅了。

伊士曼柯达公司,以其精细化工为产业核心,以丰厚市场盈利构建的企业框架昂首引领了感光影像行业一百多年。今天在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数码风暴中,影像产业发生革命性的数码化巨变。假使柯达公司也是微电子行业的强手,以今日电子行业的盈利也是无法支撑其原有感光化工盈利所构建的全球巨大的产销体系,更何况柯达公司的核心是精细化工,在微电子业内没有丁点位置。即使柯达发明了CCD,世界上第一个研制出数码相机,也无法弥补因影像产业数码化巨变所带来的颠覆。柯达很早就意识到了数码时代的到来,也苦苦努力了不止十年,本想以传统过渡到数码,但其从根上不是电子行业,在数码技术上没有雄厚的基础性核心竞争力,仅靠收购几家公司作不到与一直从事高端电子相机生产的企业抗衡。况且一直做电脑的苹果公司,无论其今天的移动终端多么畅销,还是以图形图像为主的工作站在业内多么坚挺,要不是乔布斯,几年前也近于翻船;Nokia一直专心于手机产品,几乎是人们心中手机的第一品牌,一个产品方向上的偏差致其顷刻轰然倒下。这还都是具有着本产业雄厚基础的公司。对比这种惨烈的竞争,柯达的离场也不足为奇。

柯达是一家伟大的公司,它带给人们一百多年来记录影像的产品,凝聚了人们的欢乐和回忆。柯达一百多年的历史正是世界影像行业发展的缩影。她已完成了其感光影像时代的历史使命。今天尽管数码相机得到广泛应用,胶卷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个铿锵有力的名字 “柯达”。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评论 *

显示名称 *

邮箱 *

网站

在此浏览器中保存我的显示名称、邮箱地址和网站地址,以便下次评论时使用。

THE END
0.公司介绍佳能中国关于佳能佳能商务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面向大湾区内企业提供先进、智能、创新的日常办公文印管理以及生产型数码印刷解决方案。提供定制化服务,帮助优化企业运营效率和生产力 深圳市福田区福华路123号中国人寿大厦24楼3单元 400-930-8278 关联公司 佳能商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办公设备销售;办公设备耗材销售;办公设备租赁服务;jvzquC41yy}/ejsqp0ipo7hp1chpw}4ejktb1rsvtqjve}nqp1
1.canon是什么牌子相机常见问题canon是日本佳能品牌的相机;canon即佳能,是日本的一家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综合集团;佳能的产品系列共分布于三大领域,分别是个人产品、办公设备和工业设备,主要产品包括照相机及镜头、数码相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广播设备、医疗器材及半导体生产设备等。 jvzquC41o0vir7hp1hgr1=>:;5>/j}rn
2.防爆手机防爆相机防爆执法记录仪防爆摄像机深圳市德立创新安全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采用本安防爆技术,通过化工防爆安全认证的科技公司。公司主营防爆相机,防爆手机,防爆执法记录仪,防爆照相机,防爆平板电脑,防爆智能手机,防爆数码相机,防爆摄像机,防爆单反相机,防爆5G手机等防爆系列产品。并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jvzq<84yyy4t|mqez0ipo8
3.【重庆全自动喷油生产线自动喷涂设备汽车零配件喷漆生产线后数码产品按键喷漆线,汽车辅件喷漆线,手表机壳喷漆线,玩具外壳喷漆线,小装饰品精密喷涂线,化妆品瓶喷涂线,消声器涂装生产线,一喷一烤自动线,两喷两烤自动喷漆生产线,三喷三烤自动喷涂设备,四喷四烤自动喷漆生产线,五喷五烤自动喷涂生产线等。 价格 订货量 ¥76.89万 ≥1台 发货地广东 深圳 发货期限10天内发货 供货总量321台 平台认证商家已 jvzquC41yy}/eqnpc0io1|mwuqthlr464;854B;260nuou
4.hsy尺寸为10.5*44.5mm,标准充电电流和时间为75mA 15小时,快速充电电流和时间为750mA 1.2小时。电池重量约12g,已通过UL, CE, SGS, RoHS, REACH等认证。其特点包括超高容量、低内阻、优良的运行输出、长循环寿命和无记忆效应。适用于DVD、数码相机、无绳电话、电子玩具、电动工具、笔记本电脑等多种设备。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8;429158ftvkimg8igvcomu86386<88<5
5.红外夜视仪厂家|红外相机定制|深圳高迪数码有限公司深圳高迪数码有限公司专注于打猎相机、夜视仪、手持DV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产品已在美国、欧洲、中东、东南亚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产品远销全球各大消费电子产品。全国咨询热线:0755-8989-0020jvzq<84yyy4impfqfk4dqv4
6.日本大型科技企业跌出世界100强一直以来,佳能主营业务以数码相机与办公设备为主,多年主业的持续下滑,与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类产品对其数码相机销量冲击有着莫大的关系。 为了扭转不利局面,佳能再做更多市场拓展,比如2016年3月17日,佳能宣布以约59亿美元收购东芝医疗成像业务(收购额创下佳能历史新高)。 jvzquC41yy}/g|rejktb0lto1pkxu8>8824ivvq
7.深圳市鑫鼎元光电有限公司怎么样深圳市鑫鼎元光电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自动化设备开发生产为一体的高技术公司,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大王山,频临宝安大道,与107国道以及宝安国际机场仅10分钟车程,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公司主要致力与手机摄像,数码相机摄像,车载镜头,光学镀膜等光学相关领域,设计开发了多款精密设备,包括手机镜头数码镜头多工位生产设备,jvzquC41yy}/lxgwk0ipo8hqorgo{8623;>87@4
8.CP+先知道,尼康富士佳能新设备蓄势待发市场整体面临供应链和生产挑战,但整体上仍然呈现出了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 2023年各大相机厂商都发布了新的产品,根据BCN公布2023年日本市场相机销量排行我们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相机市场的持续繁荣与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相机或许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但无论设备如何变迁,摄影的本质不会改变。有一句jvzquC41fe4qexsnkpk/exr0ep5299<13968;B=:0jznn
9.显微镜Nikon显微镜通用分析仪器仪器设备配合智能型物镜转换器、数码相机及软件可作显微观察参数记录,包括放大倍数、物镜、滤光片等参数。 ·可配合数码、胶片照相装置及其他外接设备使用。 ·90i 为电动型,电动功能包括: 载物台XY移动(选配); 聚焦; 物镜切换; 荧光滤光器及滤光片切换; jvzquC41yy}/hxtfoczf0wjv1{ork8yqpippp4467620qyon
10.关于我们深圳好立得电子公司深圳市好立得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集工贸于一体;专业研发及生产数码电子产品,主打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运动相机,打猎相机,防水相机,车载记录仪;生产厂区占地5000m2;高峰期员工近800人;产能80000台/月,拥有自动生产线及各种测试设备仪器;配备专门测试区间及人员;公司已通过iso9001认证。 产品主要有以下几个系列:数码摄像jvzq<84yyy4iqunfg0tfv8hp1chpw}zu1
11.高画质买得起佳能PRO100打印机首测佳能是PictBridge的官方会员企业之一,所以PRO-100自然也集成有PictBridge功能,可以通过USB接口,直接连接EOS数码单反实现打印。但是我们要指出的是,这个PictBridge只是为解决照相机直接打印照片而设计的,只能进行比较初级的调整和裁剪,它提供的只是数码相机无需驱动程序就能直接连接打印的便利,并不是最优的照片打印方式,建议jvzquC41yy}/7:hvq0ipo8ftvkimg88:27970qyon
12.纯水设备反渗透设备工业反渗透纯净水设备反渗透水处理设备无论是生产口罩、防护服还是消毒水、消毒丝巾等,都必不可少纯化水设备 佳能下属公司---纯水设备整改 佳能企业为全球数字影像产品的设计及制造专业制造商,于中国大陆建立环球数码相机生产基地---东莞铨讯电子。该公司有一套1T/H 全自动高纯水系统具体流程为:石英 广州某汽车用品制造公司 1T/H反渗透纯水机设备jvzq<84yyy4mxsncpygug{3eqo5
13.精密工业有限公司:51670,16685各类精密光学仪器镜头及配件,生产公司拥有一系列先进的精密生产设备、精密的检测仪器和一整套完备的光学产品加工设施,公司采用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有一批经验丰富的技术、管理骨干,公司积极吸纳国内外各类专业人才,导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致力于提升公司整体管理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不断超越顾客期望。公司主要生产数码相机镜头、手机镜头、CCTV镜头等精密jvzquC41hqyicw537:81376368=/exr1
14.不如日本:国产相机为何消失?厂商碰都不碰说到数码行业,如今国内厂商雄起,越来越多的国产厂商渐渐成为了IT行业的大咖。走向国际舞台,并且被全世界认同,在电脑、白家电、无人机、通讯设备等等领域里面,中国品牌的商品正被世界人民接受,逐渐走出自己的道路。 但是有一个领域却是无人敢碰,那就是影像行业。国产相机为什么不行的问题已是老生常谈,放在今日又有jvzquC41pg}t0v~ftk|ft|3eqo521=<816=7:9>0jvs
15.佳能发布两款IXUS相机可连接手机平板设备相机IXUS佳能新浪科技讯 2013年1月29日下午消息,佳能正式发布了两款IXUS系列小型数码相机,分别为IXUS 255 HS和IXUS 132。 佳能IXUS255 HS IXUS255 HS搭载了约1210万有效像素CMOS,同时将24mm超广角和10倍光学变焦性能集于一身,并配备了Wi-Fi影像传输功能,能够与Android安卓、iOS系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相连,实现多种方式的影jvzquC41vgii0|npc0ipo7hp1fohk8ie14625653/4?03>92:2878;70u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