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关于“禁止携带无3C认证的充电宝乘坐飞机”的新闻冲上了热搜。
事情起因于5月24日,有网友爆料自己在日本旅行期间,罗马仕充电宝突然发生爆炸,瞬间烧成焦黑,甚至将民宿地板都炸出烧灼痕迹。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此之前,这一品牌充电宝已被曝出多次自燃、起火的安全事件。而最新曝光的案例更为严重 —— 据法国航空事故调查局(BEA)近日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3月20日由杭州飞往香港的HX115航班上,机舱内突发火情,调查显示正是由于一块罗马仕品牌的充电宝发生热失控所致。该设备容量为20000毫安时,事发时在乘客行李中突然冒烟并引发燃烧,险些酿成更严重后果。
为防范类似风险,中国民航局于近日发布紧急通知,明确自6月28日起,旅客不得携带无3C认证标识、标识不清晰、或已被列入召回名录的型号及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而实际呢?各大机场已经开始严查充电宝了,很多网友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安检遭遇:
“被拦下来了,让你扔,否则不让走。”
“第一次被没收充电宝,还问我能不能自己拆开看认证。”
看似只是个小小的充电宝,却成为了很多人赶飞机名单上的“暗雷”。
事出有因:民航新规加码
日前,中国民航局发布新规:
从6月28日起,将加强对乘坐国内航班旅客携带锂电池设备的安检,重点排查以下几类禁止携带的充电宝:
没有3C认证标识的
3C标识磨损或看不清楚的
已被召回的型号或批次,比如罗马仕PAC20-272/392、PLT20A-152,安克A1642等7款型号(涉及超过120万台召回产品)
此外,充电宝的容量限制保持不变:
≤100Wh(大概2万毫安):最多可带2个
100Wh–160Wh:最多带1个,但需提前获得航空公司批准
>160Wh:一律禁止携带
网友真实经历引爆焦虑
网友在微博晒出机场安检手册,并吐槽:“一个充电宝让我差点赶不上飞机,被告知因为没认证不能过,我当场表演扔乒乓球,超重眼眶不受控制…”
如:
某磁悬浮浮空充电宝(线上线下热卖款)
某百元网红无线充(没品牌、无型号)
某海外代购小众充电宝(没有强制认证标识)
看似安全方便,其实可能早在暗地触雷。
如何判断你的充电宝“能不能飞”?
1. 看有没有3C认证标识
你能看到的是:认证编码、3C字样 + 有清晰图案认证标志。
无论品牌大小,如果连这个都没有,机场会毫不犹豫地拦下。
2. 看容量(单位:mAh或Wh)
一般情况下,单个不超过20000mAh(或含电池能量不超过100Wh)的充电宝是被允许带上飞机的;
如果超过20000mAh或100Wh,则需要航空公司特殊批准,否则也无法携带。
3. 看包装和标识是否完整清哳
上高铁、飞机前检查好不是麻烦事,而是避免“因小失大”的关键一步!
我家那个宝到底算不算“黑名单”?
目前也并不是所有充电宝都不能上飞机,安检最严格卡关的还是罗马仕和安克的几个型号,大伙可以对照以下内容,检查自己的充电宝是否符合规定,如果刚好买了相关型号,那快快联系官方进行召回处理。
重点核查的【罗马仕】品牌型号:
1、移动电源型号:PAC20-272,生产批次:C14-P6 / P7,M14-P6 / P7,C13-P6 / P7,M20-Q1 / Q2,M14-Q1 / Q2,C14-Q1 / Q2,制造日期:2023 年 6 月 5 日至 2023 年 7 月 28 日、2024 年 1 月 5 日至 2024 年 2 月 8 日。
3、移动电源型号:PLT20A-152,生产批次:M20-P8 / Q1,制造日期:2023 年 8 月至 2024 年 1 月。
重点核查【安克】品牌型号
涉及型号 A1642/ A1647/ A1652 / A1680 / A1681 / A1689 / A1257/ A1263 的移动电源产品。
重点核查【倍思】品牌型号
具体型号 BS-30KP365,生产批次:序列号尾数为阿拉伯数字或字母“D”。
Tips: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充电宝是真是假、是否符合正规要求,不妨去“认监委”官网查验自家设备是否拥有认证。
进入「CCC认证查询系统」即可搜索电芯、电源等设备的合法认证情况。
乘机安检新规已经开始严格执行,没有3C认证的充电宝已经明确不能带上飞机。不难预见,未来地铁、高铁等公共交通的安检也可能会逐步收紧。如果你还不清楚自己的充电宝是否符合规定,很可能会影响出行计划,甚至在安检口被拦下、扣留,耽误行程。
建议大家尽早检查随身电子设备,确认充电宝是否有清晰的3C认证标识,是否属于召回产品。为了避免麻烦,出行前最好更换为合规设备,确保顺利通行。别让一个小小的充电宝,成了你出门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