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翻译翻译,到底什么是元宇宙?谁能给翻译翻译,到底什么是 NFT、区块链、元宇宙、量子计算、脑机接口、数字孪生、虚拟现实、混合现实、扩展现实?新的科技概念,正如风暴掀起。未来到底什么样,越来越看不懂了。最开始,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元宇宙」,直到这些新的科技概念,交汇成每个人的生活,科技的真相才尘埃落定。我们想为你做一个「明日生活连载」。它将成为一册明日生活百科全书,由爱范儿的编辑们共同追踪未来的解决方案。我们会每周定期更新以下系列的文章,也会不断增添新的系列,连载将根据时间进行排序,前沿科技的演变动向一目了然。我们带你看清那些迷惑的科技造像,如何一步步成为眼前的现实。
NFT(Non-Fungible Token) :非同质化代币,每个代币可以代表一个独特的数字资料,作为虚拟商品所有权的电子认证或证书。(概念来自:维基百科)
1 月 12 日,海外加密社区被某 NFT 系列刷屏。
不是艺术品也不是无聊猿,这次刷屏的 NFT 只是一位印度尼西亚男性的每日自拍,名称就叫「Ghozali Everyday」。
▲ 「Ghozali Everyday」主页. 图片来自:OpenSea
这些自拍照是他在 18 到 22 岁(2017 – 2021 年)期间站在电脑前拍摄的。
▲ 图片来自:OpenSea
看起来朴实无华且枯燥的它们,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热度。
1 月 11 日,该系列 NFT 售出超 230 张。
截至 1 月 13 日 17 时,有 400 多个区块链地址购买了该系列 NFT,总市值达到 270.57 ETH,约合 90.3 万美元。
该系列一度达到 0.93 ETH 的地板价(指成交的最低价),约合 3100 美元,在 1 月 13 日 17 时回落到 0.29 ETH,约合 968.2 美元。
▲ 价格趋势. 图片来自:OpenSea
为何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自拍照如此高价?
除了 NFT 自身的话题度,更重要的是背后有人推波助澜,包括印度尼西亚名厨、企业家 Arnold Poernomo 和去中心化金融社区的其他成员。
发现了 Ghozali 的项目后,Poernomo 不断发布大量关于自拍照的梗图,多位 KOL 随后也加入这波风潮,热度也就水涨船高。
▲ 基于自拍照的梗图. 图片来自:blocktempo
从长远来看,这些自拍照 NFT 是否会保持其价值并不清楚。
有趣的是,Ghozali 会回复买家拍下某张自拍照时的心情,比如 2019 年 12 月的这张:
晚上因为想太多睡不着,因为我意识到明天我必须去上学。
近日,拥有 175 年历史的美联社也宣布进军 NFT。
它不是要卖哪个作品,而是直接搭了一个 NFT 新闻摄影市场。
▲ 开张倒计时. 图片来自:AP
该 NFT 市场由区块链技术提供商 Xooa 构建,将于 1 月 31 日开放并发售第一批 NFT,涵盖太空、气候、战争等领域的摄影作品,部分作品曾获普利策奖。
▲ 被 NFT 的照片之一. 图片来自:AP
美联社称,NFT 将以「广泛而包容的价格」发布,价格区间适合「业余和职业收藏家」。
话虽如此,NFT 的稀缺性或许才是买家们最看重的。
毫不令人意外,普利策获奖作品的 NFT 更为昂贵,美联社也有意增加它们的稀缺性——
每两周才发售一次,最活跃的收藏家可能会优先获得这些 NFT。
▲ 被 NFT 的照片之一. 图片来自:AP
如果没有在发售期间获得 NFT,交易同样能够在二级市场进行。
NFT 所有者可将 NFT 标记为「待售」,其他用户便能在二级市场浏览和购买它们。
值得一提的是,美联社是一家非营利性新闻合作社,NFT 市场的收益将用于资助美联社新闻。
每当 NFT 被转售,美联社会从中收取 10% 的费用,并与 Xooa、摄影师共享这笔钱。
不管是在新闻媒体还是摄影界,美联社都不是第一家对 NFT 有兴趣的机构。
截至目前,美联社的 NFT 市场,算是新闻界对 NFT 最大胆的一次尝试。
作为美国乃至于世界最大的通讯社,它对于 NFT 的认可,或将影响到未来的新闻界。
你有没有听说过 90 年代的 Beanie Babies 热潮?有人认为,这段历史和现在的 NFT 热潮很相似。
▲ 图片来自:Getty Images
1996 年末,它开始在欧美地区掀起一股惊人的收藏、交易与炒作旋风。
这也是最早的互联网热潮之一。
主要原因在于 Ty 玩具公司的稀缺策略。
它有意停产旧有豆豆娃,并生产限定版、纪念版豆豆娃,为豆豆娃附上名字、诗歌和生日,使其从毛绒玩具变成了投资工具。
拍卖网站 eBay 特意为豆豆娃开设了一个专门分类,几美元的豆豆娃曾被炒到数万美元。
1998 年 eBay 上市时,豆豆娃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 10%。
▲ 一对夫妻在离婚时瓜分豆豆娃资产. 图片来自:Reuters/Alamy Stock
太多人凭着投资心态参与进来,实际的市场机制证明一夜暴富的只能是少数,这也被认为是一个泡沫经济的实例。
豆豆娃的泡沫在世纪之交破灭。
▲ 图片来自:VOX
其中一位名为 Arthur Suszko 的收藏家,甚至正在建立一家公司,允许人们以 NFT 的形式购买实体豆豆娃的所有权,但公司仍将保留实物。
豆豆娃和 NFT 有相似之处吗?
高举「Yes」牌子的人认为,两类收藏者都有「肆无忌惮的乐观主义」,也急于声称对「相对武断的物品」的所有权,相信它们的价值会上涨。
甚至有人还在运行豆豆娃的身份验证服务,他们对每个豆豆娃收取 5 美元,卖给收藏者标明娃娃真伪的贴纸。
▲ 豆豆娃身份验证服务.
但许多 NFT 爱好者驳斥了这种看法,他们称豆豆娃没有 NFT 的社区意识,NFT 也没有像豆豆娃那么高调,并且 NFT 比豆豆娃具有更切实的效用。
消费文化中的收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获取、拥有和处置。
在当前的时代精神中,豆豆娃在二三阶段陷入了困境,虽然它们中的一些现在仍以超过 1000 美元的价格被购买。
▲ 戴安娜王妃前管家发布的公主豆豆娃. 图片来自:Getty Images
横跨两股风潮的 Arthur Suszko 立场中立,「这是我童年梦想和现代激情的结合」。
与此同时,他认为 NFT 的时刻可能转瞬即逝,不完全相信 NFT 有光明的未来。
话虽如此,他还是用豆豆娃入局了 NFT。
豆豆娃泡沫,会以 NFT 的方式重生吗?
日化巨头宝洁,也向元宇宙「抛出了橄榄枝」。
近日,宝洁旗下 P&G Beauty 在美国消费电子展上推出线上虚拟世界「BeautySphere」,主题为「Responsible Beauty」,但目前体验只有两种。
▲ 植物园迷宫. 动图制作自:BeautySphere
首先是以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为原型的迷宫,游客可在其中玩互动探险游戏,找齐 5 种重要的植物原料,顺带了解宝洁旗下品牌「Herbal Essences植感哲学」所使用的植物成分。
每当有一位游客完成互动游戏,宝洁将在墨西哥的韦拉克鲁斯种植一棵树,帮助该地区恢复原生森林生态系统,为现实世界带来积极影响。
其次,BeautySphere 通过沉浸式视频形式,探讨部分产品的开发理念和背景,将可持续性、安全性、透明度等责任美容原则传递给消费者。
▲ 沉浸式视频. 动图制作自:BeautySphere
这里有处设计上的巧思,视频全部隐藏在一张张巨幅海报之中,而海报漂浮在虚拟大厦之外。
鼠标滑动改变高度,不同的海报出现在眼前,点击它们即可获取视频内容。
看起来,BeautySphere 对于营销的意义更大。
一方面是突出宝洁在「责任美容」上的努力,另一方面,它展现着一种与时俱进的姿态,意识到「数字优先消费者」将越来越多。
此前,宝洁已对虚拟体验进行了多番尝试。
▲ LifeLab. 动图制作自:YouTube@P&G
我们常说,web3 代表互联网不再被巨头控制,而是真正被集体所有、真正去中心化。
但计算机安全专家、黑客、程序员 Moxie Marlinspike 对此提出了质疑。
▲ Moxie Marlinspike. 图片来自:wiki
在讨论 web3 之前,他先解释了中心化平台出现的原因:
第一,不像 web1 极客有自己的网络服务器,普通用户不会因为需要某种服务而自己架设服务器,这也就给了公司机会。
第二,一个协议比一个平台的发展要慢得多。例如,30 多年后,电子邮件仍然是未加密的。
但听说 web3 与众不同,出于好奇和实践精神, Moxie 在 web3 的浅水区里伸了伸脚。
首先,他制作了几个 dApps(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 图片来自:blocktempo
dApp 修改或呈现状态的逻辑/权限在区块链上,因此它需要以某种方式与区块链互动。
由于区块链的特性,目前唯一的选择是通过在某个服务器上远程运行的节点与区块链互动,但普通用户并不想运行自己的服务器。
恰好,已经出现了一些公司,他们将以太坊节点的 API 访问作为一项服务出售。
几乎所有的 dApps 都使用 Infura 或 Alchemy 公司的服务,以便与区块链互动。
▲ Infura.
但这些客户端 API 没有使用任何东西来验证区块链状态或响应的真实性。
这让 Moxie 很惊讶,人们为创建分布式共识机制付出了如此多的精力,但几乎所有希望访问它的客户端都是简单地信任这两家公司的输出。
Moxie 的第二项实践是制作了一个 NFT。
几天后,他的 NFT 被 OpenSea(一个 NFT 市场)删除。
最有趣的地方在于,这个 NFT 也不再出现在 Moxie 的任何加密货币钱包中。原因在于加密钱包和区块链的互动方式。
以加密钱包 MetaMask 为例,类似 dApp,它与区块链的互动交由三家公司完成。
MetaMask 通过对 etherscan 公司的 API 调用显示最近的交易,通过对 Infura 公司的 API调用显示账户余额,通过对 OpenSea 的 API 调用显示 NFT。
也就是说,MetaMask 只是在「显示」这些集中式 API 提供的数据。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 NFT 在 OpenSea 被删除,它也会从加密钱包中消失。
▲ 马斯克也在质疑 web3.
但这不是 MetaMask 特有的问题。还记得开头对中心化平台的两点解释吗?
对 Moxie 来说,web3 的奇怪之处在于:
当人们谈论区块链,他们高谈阔论分布式信任,却很少有人谈及信任模型是在服务器之间,一切都与服务器有关。
像以太坊这样的技术已经建立了许多与 web1 相同的隐含陷阱——人们将为你运行服务器,并对新功能进行迭代。
▲ NFT.
同样地,web3 协议的发展也很缓慢。
举例来说,NFT 版税可以使创作者受益,OpenSea 也有自己配置版税的方式,但它其实存在于 web2 空间,在集中式平台上快速迭代,并将控制权整合到平台上。
综上,Moxie 不认为 Web3 的发展轨迹会把我们从中心化平台中解救出来,也不认为它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与技术的关系。
人类增强(Human enhancement):那些希望通过自然或人工的手段,暂时或永久地克服现在人体局限的尝试。(概念来自:维基百科)
从 2020 年初至今,全球都卷入了疫情「风暴」。
为了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所处环境是否有感染的风险,填补调查流程的空白,耶鲁大学的工程师们开发了一种新的可穿戴设备。
▲ Fresh Air Clip. 图片来自:Yale Daily News
在一项测试中,62 名志愿者佩戴 Fresh Air Clip 长达五天。
5 名志愿者的检测结果呈阳性,表明他们曾经暴露在有病毒的环境中;其中 2 个阳性样本病毒载量较高,说明他们与一名或多名感染者有密切接触。
该设备的灵敏度不止于此,它还能捕捉「无症状剂量」的暴露事件。
▲ 图片来自:ACS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员在被认为通风良好的医院病房里也发现了 SARS-CoV-2 的痕迹,说明 Fresh Air Clip 或许还有个「隐藏技能」:测试阳性患者病房中通风装置的有效性。
目前,Fresh Air Clip 可以帮助人们主动判断周边环境风险,以及自身是否有可能感染病毒,以便快速采取检测和隔离等行动,防止出现社区传播。
研究人员表示,接下来的重要一步是开发实时通知病毒暴露的功能,就像某些装置可以通知佩戴者其暴露于伽马射线或 X 射线那样。
▲ 图片来自:新华社
新冠病毒带来的「风暴」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Fresh Air Clip 或能让可控感更多一些。
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让屏幕上的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场景结合交互。
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
MR(Mixed Reality),混合现实,虚拟现实(VR)加 增强现实(AR)的合成品。
XR(Extended reality),扩展现实,包含了AR、VR、MR 及未来的虚拟实境技术。(概念来自:维基百科)
我以为的,真的是我以为的吗?
最近,奶牛也遇到了这个问题。
近日,土耳其农民 Izzet Kocak 表示,他为自家奶牛购买了 VR 头显后,牛奶产量变多了。
VR 头显最初是为了帮助奶牛解决冬季忧郁。与此同时,关在笼子里的生活环境也不是很好。
有了 VR 头显,奶牛虽然被圈在栅栏中,却以为自己在外面的夏季牧场,便怀着愉悦的心情更好地产奶,农民也就能赚更多钱。
两只戴着 VR 头显的奶牛,平均产量从每天 22 升增加到 27 升。
▲ 图片来自:Getty Images
然而,奶牛带着 VR 头显的照片,一时让人难以形容——搞笑、炫酷还是压抑?
这些照片在社交媒体博得不少笑声,许多人称该实验为「奶牛的元宇宙」。
但也有网友将它们与《黑客帝国》的场景比较,只不过电影里被饲养的是人类。
奶牛 VR 头显首先在莫斯科的一个农场进行了测试。
除了让头显适应动物头部的规格,IT 专家还调整了软件中的调色板,使其更适合动物的独特视觉。
虽然不是色盲,但奶牛看不到红色或绿色,只能感知到暗淡的黄色和蓝色阴影。
紧接着,他们补充道,VR 头显「减少焦虑并改善了牛群的整体情绪情绪」。
Izzet Kocak 之前也演奏过 180 首动物古典音乐来让奶牛放松。
但现在,他计划再购买十个 VR 头显。
量子计算(Quantum computation):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调控量子信息单元进行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概念来自:维基百科)
我们总是讶异于科技的疯狂演进,困惑于科技的复杂多面,直到它与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一举一动都如影随形,我们才感叹——啊,原来是这样。
在世界频频进化的时刻,提问与解答,好奇心和探索心,是我们与之同步的源动力。
不用急,如果未来是一册永不完结的书,那么,好书适合慢慢看。
张成晨
编辑
All content is made available under the CC BY-NC 4.0 for non-commercial use. Commercial use of this content is prohibited without explicit 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