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无人机或要求实名注册备案,企业建议国家设行业准入标准浦江头条澎湃新闻

销售级无人机正在“飞入寻常百姓家”,但一些操作者却不遵守安全飞行指引,夜间飞行、在人群聚集地飞行已成常态。不过,这一问题将来可能通过实名制注册云系统来解决。

7月3日,AOPA(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执行秘书长柯玉宝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无人机云系统中,所有(按法规规定无需考证的)小型无人机持有者将参与免费的法律法规学习、参加测试,在通过测试后可以得到备案(报备计划飞行的路线等),便于监管。

此外,关于无人机的安全问题,除了对于无人机驾驶者的资质管理外,无人机生产企业呼吁,建议国家建立准入制标准,对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生产制造等有综合评估后批准其生产无人机。

部分操作者不遵守安全指引飞行

“无人机算是很常见了吧,这一点从销量上就可以看出。”谢思琪(化名)是一名上海的无人机持有者,他所说的常见的无人机,是重量在1.5公斤以下、按照民航局最新的分类标准属于I类的轻机型,由于此类无人机价格较低,能够被大众接受,因此被称作“消费级无人机”。

在一家民用无人机的网络旗舰店内,某款无人机的月成交量为1527件,“这比去年这个时候我看到的月销量多了300多件,无人机微信群里的成员也不断增加。”谢思琪表示,购买无人机的市民越来越多,但似乎了解安全操作事项并且严格执行的人并不太多。

根据无人机企业提供的《安全飞行指引》来看,无人机飞行前,操作者必须仔细检查螺旋桨是否损坏、老化,检查电池及其他部件是否应该更换或维修;操作者应选择开阔空旷的飞行场地,远离人群及建筑物,避免在人群或动物上方飞行;避免超过400英尺(约120米)这一安全高度飞行;确保飞机在视线范围内,勿在障碍物背面飞行等。

与这些安全指引相悖的是,不少无人机操作者实际并不按照这些规则飞行。一名无人机持有者倪涛(化名)向澎湃新闻记者提供自己的飞行纪录,2016年7月以来,他在杭州市已经有2次飞行纪录,飞行时间在20分钟,高度都为501米。同年6月,他在浙江金华市单次飞行里程超过了2公里。这些数字意味着,倪涛的操作飞行都超过了视距范围和安全高度。

“有许多人会在人员聚集的地方飞,超过视距飞行也是常有的事情。”无人机持有者李煌(化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不少飞手会选择在夜间飞无人机,即使他们知道夜晚不安全。

7月3日晚9点,澎湃新闻记者来到受访无人机持有者提及的夜飞情况普遍的地点——徐汇滨江地区,10分钟之内就看到2架闪烁着红色提示灯的无人机经过头顶上方,悬停片刻之后,迅速向更远更高处飞去。“我经常来这里跑步,也经常看到这些东西(无人机)。”市民朱先生表示,有些无人机会在夜里沿着滨江跑道飞,有些无人机不在滨江岸线停留,而是飞向黄浦江上的几座大桥。朱先生质疑,无人机是远程操控的,要是掉下来砸到路人,怎么能找到操作者?

销售火爆,将来或实名制登记

谢思琪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正因为看到一些无人机持有者并不遵守飞行安全指示,他曾怀疑这些人是否有资格操作无人机,“我查了法规发现,7公斤以下的无人机是不需要执照的,由驾驶员自行负责安全,也不需要报备飞行计划。”

自行负责是否意味着无人监管?目前国内购买无人机需要实名制吗?根据多家无人机销售人员给澎湃新闻的反馈,目前国内购买无人机并不需要实名制登记。但这样的登记制度可能会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强监管而出台。

所谓电子围栏技术,就是在无人机的飞控系统中事先设置禁飞区域,目前最常见的禁飞区域是民航机场。而无人机云系统指的是一个能够通过注册登记来实现无人机的空中管理的系统,类似于飞机的“黑匣子”,目前民航局已经初步审批了AOPA成为无人机云供应商。

7月3日,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执行秘书长柯玉宝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无人机云系统投用以后,将实现实名制注册措施。

专家:无人机或需要生产标准

“销售级无人机不是玩具,航空模型和无人机最本质的区别是有没有飞控,带不带任务载荷。模型装了飞控和任务载荷就是无人机,无人机拆掉飞控和任务载荷,纯比例操控,在视距内飞行就是模型。大疆是无人机。”柯玉宝表示,销售级无人机的飞行距离甚至可达3公里以上,最大高度若不进行限制可达千米,生产技术要求都要比“玩具”高得多,但消费级无人机和大型无人机相比来说价格比较便宜,使用的零部件与一些较大的飞机不同,所以安全性能也不同。

受访的无人机持有者介绍,目前市场上的销售级无人机在质量、价格方面也是参差不齐, 谢思琪举例,“去年10月,在飞行过程中我遇到了射桨(螺旋桨脱落)问题,因此在回程途中‘炸机’(坠机)。”谢思琪回忆,当时他的位置在龙华中路附近,通过图像传输可以看见无人机飞到了东安路龙华中路路口,突然之间画面旋转、飞机失控,随后图像传输失联。

通过返厂检测,企业鉴定出这次坠机并非人为操作失误,于是免费维修并且寄还给他。操作没有失误,飞机却坠落了,谢思琪不禁联想到,是不是无人机本身存在质量问题?

记者就无人机质量参照何种标准进行生产的问题询问了XIRO(零度)、小米等多家无人机生产企业,其中小米回应,生产过程中,遵循ISO90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QC080000有害物质管理体系认证等管理体系认证。小米无人机、无人机遥控器、一体化云台相机通过SRRC的测试并取得型号核准证书。不过对于生产无人机需要怎样的资质,企业普遍回应,目前尚无相关规定。

“由于无人机市场需求的爆发,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入这个行业,导致整个无人机行业良莠不齐,质量不佳的无人机带来了很多飞行隐患,对整个行业都会带来风险。”XIRO(零度)无人机企业相关负责人7月6日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建议国家建立准入制,对无人机生产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生产制造等有综合评估方可批准。

7月6日,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专家苗延青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欧美的监管方式来看,似乎还没有最低的市场准入标准。“无人机飞行毕竟牵涉到地面安全,肯定需要设定一个最低生产标准,但问题就在于,到底该对无人机的哪些方面设置最低要求?无人机的运行环境复杂,而不同的环境也存在不同的风险源,因此对哪些要素进行监管并不容易提出,后续的相关规定仍需要时间来实践。”苗延青说道。

THE END
0.无人机经营许可证办理流程正规备案网上可查多年以来,无人机行业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扰着:企业使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航拍活动,需要获得空域管理部门的批准,如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批准条件之一是企业工商登记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要列明“空中拍照”等通用航空飞行活动,而此项登记需要依据行业管理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予以确认。让人头疼的是,这样的经营许可证并没有jvzquC41iwgoiƒmqw0726?<0eqs0kwkq14::59>3;0nuo
1.​无人机上天别忘报备“身份证”,这份无人机报备指南请查收无人机是摄影爱好者们常用的设备,未经过申报和审批的无人机飞行被称为“黑飞”。无人机飞行为什么需要报备?我们又该如何报备? ※ 无人机飞行报备的目的※ 在市民曾先生看来,无人机飞行管控非常有必要,“有时候无人机没电,突然从空中掉下来,如果下方有小孩,就会很危险。无人机毕竟是个机器,使用者无法确保可以很好地控 jvzq<84yyy4xj‚3eqo4dp8|z1cxuklqg1463585914>03?>273?2:B6385?85?550jznn
2.无人机如何不再任性飞?实名登记细化监管法规完善《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对买卖双方提出要求。销售除微型无人机以外的民用无人机的单位、个人应当向公安机关备案,并核实记录购买单位、个人相关信息,定期向公安机关报备。购买除微型无人机以外的民用无人机的单位、个人应当通过实名认证,配合做好相关信息核实。 jvzq<84yyy4djrscpg}t0lto1o5dl8723:5176661:;24B990u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