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区飞无人机后果很严重!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机的发展十分迅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未经报批直接飞、不按报批飞行路线飞、未经批准飞入飞行禁区的情况不断增多,威胁航空安全、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风险挑战不容忽视!

3月15日14时许,四川省雅安强制隔离戒毒所指挥中心发出警报,场所上空发现不明无人机来袭。指挥长迅速下达指令,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场所专职应急处置小组使用配备的无人机迫降设备进行精准打击,成功将袭扰无人机迫降。

按照所地协作联动机制,场所立即与地方公安机关进行了通报,地方公安机关迅速响应介入,对无人机操控人员的身份信息和手续进行了核查,经查证此无人机及飞手事前进行了飞行报备,但飞手不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属于禁飞区,违反了《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和《四川省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公安机关依法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理。

川小戒温馨提示

相关规定根据空机重量、起飞重量、飞行高度和速度等性能指标将无人驾驶航空器分为微型、轻型、小型、中型和大型。我们常用的无人机就多属于微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旅游、还是野生动植物监测,对微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使用都十分普遍。相关规定出台并施行后,手里有无人机的,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实名登记

在管制空域飞行,要取得批准

规定中对空域和飞行活动进行了详细说明。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空域分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以下简称管制空域)和微型、轻型、小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适飞空域(以下简称适飞空域)。管制空域范围以外的空域为微型、轻型、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适飞空域。未经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不得在管制空域内实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活动。所以,实施飞行活动前,一定要明确目标区域是否为适飞空域。

中继飞行等特殊情况要提前申请

如果飞行活动存在通过通信基站或者互联网进行无人驾驶航空器中继飞行、运载危险品或者投放物品(常规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作业飞行活动除外)、飞越集会人群上空、实施分布式操作或者集群飞行等情形的,需要在拟飞行前1日12时前向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提出飞行活动申请。

要注意安全

实施飞行活动时,应遵守行为规范。比如,实施飞行活动前做好安全飞行准备,检查无人驾驶航空器状态;在夜间或者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飞行的,应当开启灯光系统并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受到酒精类饮料、麻醉剂或者其他药物影响时,不得操控无人驾驶航空器等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