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项专利:无人机ihone和蓝牙等(上)

今天的创新也许已经不一样了,但不变的是依然生机盎然。以下是塑造了现代世界的15项专利。

1、磁悬浮(磁悬浮列车)

专利名称:“地面车辆的电磁感应悬浮与稳定系统”

磁悬浮列车的故事始于Eric Laithwaite和他的全尺寸线性感应电动机上面的工作。发明者意识到不需要跟铁轨接触的直线电机可以用来开发一套基于磁场的交通系统。Laithwaite测试了可利用磁场实现向上和向前推力的线型感应电机。

Laithwaite的工作受到了广泛研究,1967年,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的James Powell和Gordon Danby拿到了磁悬浮列车的第一份专利。他们的设计是想利用超导电磁铁来产生“悬浮力,让列车漂浮在地面上,”并且用“推进器、气流或者火箭”获得推力。

当Laithwaite线性感应电机的工作跟Powell与Danby的漂浮火车设计结合到一起时,第一辆商用磁悬浮列车就诞生了。1995年,英国开放了一条磁悬浮穿梭线路,德国人后来建造和测试了若干原型最后做出了Transrapid(磁悬浮列车)。上海的一辆由德国开发的磁悬浮列车是在运行的最快的商用列车,最高运营速度达到了270迈(435公里/小时),而日本的L0系列磁悬浮列车原型以375迈(603公里/小时)的速度创造了速度记录。在将来,超级高铁系统可以利用类似的技术在真空蜜蜂管内让客舱漂浮起来并对其进行加速,其最高时速有可能达到750迈(1207公里/小时)。

2、iPhone手机

专利名称:“电子设备”

这个21世纪标志性设备的专利几乎告诉了你有关它的一切。总体来看,苹果的为原创iPhone申请的专利只是把它叫做“电子设备”,只是说这是“一种电子设备的装饰设计,参见图示和描述。”文档然后标记了该“电子设备”的8个数字,只是告诉你它是从哪个方向显示的,然后再引用相关专利和文档。

尽管iPhone不是第一款智能手机也不是第一款连接上互联网的手机,但它的基本设计成功变革了很多人每天都要使用的设备的外观和功能。iPhone更像是手持计算机而不是电话,它以及“电子设备”的后续改进已经影响了人类沟通、浏览甚至思考的方式。

3、机动化的外骨骼

专利名称:“运动辅助装置与手段”

外骨骼有着很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0年由Nicholas Yagin发明的“促进走路的装置”。非机动的外骨骼用压缩气体存储能量并帮助运动。

在1960年代,美国军方推出了一个带动力的外骨骼项目叫做Hardiman,由通用电气开发。这个大型的机械套装旨在放大士兵的力量以便能举起1500磅的重量,但是满功率的时候外骨骼会受到猛烈的不受控运动之苦,所以从未在人类身上测试过。

技术不断改进,各种公司都对外骨骼进行投资,目的是想帮助不同程度麻痹症患者或者辅助工人的现场工作。持有这项2014年有动力外骨骼专利的ReWalk,开发了一种用于康复中心的外骨骼,可以让患有下肢瘫痪的病人学会坐、立、走甚至爬楼梯。MIT和欧洲太空总署也在设计类似装置。未来的建筑工人、士兵,甚至宇航员都有可能用上外骨骼套装。

4、四轴无人机

专利名称:“全向直升式无人直升机”

今天在公园上空嗡嗡作响,对飞机造成干扰的四轴无人机其实早在1962年就申请了专利。Piasecki Aircraft Corporation的工程师Edward G. Vanderlip最先设计了让直升机仪器在动力失效的情况下仍能继续工作的手段。

Vanderlip然后产生了将飞行员友好飞行系统吸收进远程遥控的螺旋桨飞行器的想法。他的“全向、直升式直升无人机”大概描述了一个飞行“极其简单”的UAV。该无人机设计有“4个成对安排在对端的升力旋翼”所以俯仰的垂直轴总是垂直于地面的。这使得飞行器可以倾斜旋翼以任意方向飞行同时还能保持水平平台。

等到飞行控制以及诸如相机和GPS导航等电子系统跟进了Vanderlip的想法,四轴无人机终于可以成群结队地在蓝天上翱翔了。

5、3D打印机

专利名称:“通过立体平版印刷制作3维物体的装置”

1986年颁布的这项3D打印机专利领先于它的时代。文档概述了大多数3D打印机使用的基本技术:立体平版印刷,或者树脂的光固化。一个活动平台接受计算机的输入然后将基座放置在一个喷嘴下方。喷嘴的液体树脂一层层地形成物体,再由紫外光来固化。

随着计算技术的进步,3D打印的真正价值变得很明显。有了像激光金属烧结这样的金属印刷方法,制造商现在开始印刷诸如桥梁及火箭发动机这样雄心勃勃的建筑物。

6、仿生眼球

专利名称:“视网膜假体及制造视网膜假体的方法”

为盲人恢复视力的第一次尝试是在1968年,当时G. S. Brindley和W. S. Lewin两位医生给一位52岁的病人手术植入了一个设备。这个电子设备不是植入到病人的眼睛里面,而是他大脑的视神经叶上。通过模拟大脑的神经元,医生让病人能看到他一半视野内的光点。

今天,由于有了小很多的电子器件,视力恢复设备已经可以直接植入到视网膜里面,就像2013年的这项专利所描述那样。往往安装到太阳镜上的摄像头被用于捕捉周围区域的数据然后发送信号给视网膜植入物,后者再刺激眼球中的光感受器。完全失明的病人可以使用这一技术爱恢复部分视力,包括可以看清形状和光的能力。随着电极不断缩小,使得更特殊的光感受器受到刺激,这项技术只会变得越来越好。

7、全球定位系统

专利名称:“利用卫星和被动测距技术的导航系统”

GPS卫星是由美国海军发明的,今天则是由美国空军运营。Roger L. Easton是全球定位系统的幕后策划者,1950年代为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开发了跟踪在轨美国卫星以及随后的苏联卫星的技术。1959年,Easton开发了海军太空监视系统——这是跟踪美国上空所有在轨对象的第一张雷达网络。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Easton改变了技术方向,换成从太空跟踪地面对象。这项1974年授予他的专利描述了通过卫星导航的方法。像TIMATION I和II这样的行动发射的高精度时钟改善了这项技术,并且修正了狭义相对论导致的错误。1977年,Navigation Technology Satellite 2发送了第一条GPS数据。

这项技术在好几年的时间内仅限于军用,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有时候也被称为“第一次太空战”)中,美国利用GPS卫星在科威特和伊拉克沙漠中导航。1995年,GPS实现了24颗卫星的全面运转,今天,Google Maps几乎从来都不会失去卫星连接。

8、CRISPR基因编辑

专利名称:“用于改变基因产物表达的CRISPR-Cas系统和方法”

CRISPR-Cas9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发的一种基因编辑工具,用于修改单细胞的生物体。这项技术随后又被哈佛大学和MIT合作的非盈利组织Broad Institute(布罗德研究所)改进,用到了多细胞生物体上,就像这项2014年的专利所概述那样。今天,CRISPR被用于修改作物和家畜,以及治疗患白血病等疾病的人类病人。

CRISPR-Cas9分为3个部分:定位生物体DNA正确片段的RNA链,切断该DNA片段的Cas9酶,以及替换被删除片段的可选DNA链。

CRISPR可被注入到胚胎内或者引入到免疫系统细胞等细胞内然后再给病人注射。基因工程的可能性刚刚开始成形,治疗各种疾病的药物和手段正在慢慢浮出水面。

9、大脑植入物

专利名称:“3维电极设备”

十九世纪末,医生意识到大脑电刺激会导致人类和动物发生身体运动。在20世纪,大脑刺激实验成功地改变了病人的情绪和行为。

犹他大学 1993年的这项专利概括所谓的“犹他阵列(Utah Array)”,并在随后的一项专利中描述为“用许多金属针跟大脑接触用于侦测电信号或者传输信号给大脑的可植入集成装置。”

从此以后,大脑植入物已经发展到可以移动机械假肢器官或者通过思考在计算机输入文字的程度。在未来,像神经织网这样覆盖大量神经元的的技术可用于让人通过思想与计算机交互。

10、石墨烯

专利名称:“纳米级石墨烯板”

我们可能正在步入石墨烯时代。这种由碳分子通过蜂窝结构排列出来的二维复合材料出奇的轻,当时强度却被类似厚度的钢高200多倍,并且有着很强的耐热性和导电性。这些属性使得石墨烯和类似的碳复合材料非常适合于计算机芯片、机翼以及众多其他应用。

石墨烯由大块石墨制成,后面的这玩意儿你可以在铅笔上找到。然而,将只有一个原子厚度的一层碳分子隔离出来是极其具有挑战性的。直到2004年才由曼彻斯特大学的Andre Geim和Konstantin Novoselov利用胶带,也就是所谓的“透明胶带法”提炼出一层原子厚度的石墨烯晶体。“因为二维材料石墨烯的突破性实验”,这项工作在2010年为他们赢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后续又发明看新的创新性的析取材料方法,比如2006年的这项专利就是利用片状剥落技术创造石墨烯。

THE END
0.我的奇思妙想——习作交流分享全能无人机是由4个旋翼和1个飞行控制计算机组成的。它可以挂载现代无人机十倍挂载重量的货物。在它的表面还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和几个用于风力发电的通风口,使它可以自行充电保持高效能的工作。 它的功能也很强大。首先,全能无人机可以送快递,人们只需设定目的地并将货物加载在它的身上,它就可以开始长途的无休止飞行并根据北斗卫星定位jvzquC41yy}/onnrkct/ew44z:{4rqm
1.磁悬浮直升机,新在哪里?有何过人之处?飞行器新浪财经HyperDrive本质上是一个推进系统,可以灵活适应于不同的安装平台,能够促进不同形式飞行器的发展与应用,如无固定翼的小型涵道旋翼机、有固定翼的俯仰式涵道旋翼机、有固定翼的大型倾转旋翼机等。不同飞行器具有客运与物流等多重用途,因此多样的组合能够满足城市游览、应急救援等不同场合下航空应用的需要。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xo872453246581fud/rr|zc|dvB6263<10|mvon
2.景德镇造磁悬浮旋翼飞行器首次亮相珠海航展据悉,这种构型既保留了横列式直升机地速悬停性能,又能提高前飞速度,与倾转旋翼机、共轴复合式高速直升机相比技术复杂度相对较低,平台可靠性好,在2015年“中航工业杯国际无人机创新大奖赛”中获得“创意新星奖”。这种双旋翼的设计,改变了传统直升机必须有尾翼平衡构造的设计理念,可广泛用于要员运输、战术运输、垂直jvzquC41yy}/eww0ep5kz87233pyh€4ou|~04968336:1}7238722Bd745866<590unuou
3.从自动驾驶到基因编辑,这15项发明专利改变了世界历史上今天Vanderlip想到将飞行员的飞行系统集成到一个小型遥控旋翼飞机上。他的专利“全方位、垂直升降、无人驾驶飞机”概述了一种设计为“非常简单”飞行的无人机。 在他的设计中,有“四个升力装置,在两端成对布置”,使得倾斜的垂直轴线总是垂直于地面。这允许飞机倾斜其升力装置并向任何方向飞行,同时保持水平控制。 jvzquC41yy}/gn|qtnj/exr0ep5rem1jkyje=682:;/j}rn
4.航空创业有哪些新方向?这里是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选出的30强选手小型无人机市场前景广阔,但现有产品航时航程不足,飞行速度慢,安全性差,应用有所局限,结合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在航空领域的积累,本项目提出磁悬浮旋翼无人机解决方案,采用电磁力驱动旋翼旋转,空气动力通过磁悬浮模式传递到机体,避免了物理磨损和功率损耗,实现了无人机的安静高效稳定运转,提高飞行效率以实现长航时、远航jvzquC4158qs0lto1r529;6:;6672985
5.【笔架山赋】观其四时墨韵:春深则木棉蘸血,漫山尽书朱砂帖;夏至则凤凰舒翎,层林俱展碧玉笺。秋老时节,紫荆题诗,金风挥毫写长卷;冬初光景,白梅钤印,冻雨泼墨染生宣。最妙夜雨初霁,云铺澄心堂纸,月悬端州砚池,霓虹流彩似徽墨晕染,车河蜿蜒如狂草连绵。忽有无人机列阵掠过,洒落数字星斗,恰似活字排空。 jvzquC41yy}/onnrkct/ew47gv€ywo9
6.中科电气(300035)股吧中科电气怎么样谁可评论:所有人 发布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帖子不见了! 怎么jvzquC41iwhb0nfuvouog‚3eqo5mk|y.52615>1PcPe9893jvor@l~rrj7C2
7.20222023年浙江省公考行测真题预测试题含答案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A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微型无人机是指尺寸只有手掌大小(约15cm)的飞行器,旋翼无人机是指用旋翼提供升力的无人驾驶飞行器,有的微型无人机是旋翼无人机,有的微型无人机不是旋翼无人机,有的旋翼无人机是微型无人机,有的旋翼无人机不是微型无人机,二者为交叉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jvzquC41yy}/{ku|0ipo8{kgy528>58;;=36B;:48=89@
8.无人机减震模块技术解析一种3d打印用减震装置专利某型号应用AI仿真后,一阶摆振频率从18Hz提升至22.47Hz,有效避开旋翼通过频率(15-20Hz)。 四、创新趋势 无人机减震技术正向主动化、智能化和多功能集成方向演进,多种前沿技术融合催生新一代解决方案。 主动减震技术 压电作动器应用:新型减震系统在传统被动结构基础上集成压电陶瓷堆和传感器网络。当振动传感器检测到jvzquC41dnuh0lxfp0tfv8^WP\NVQ?;81cxuklqg1fkucrqu13::7@;32;
9.山东章鼓参股公司海利天梦在无人机业务的布局以下是山东章鼓参以下是 山东章鼓 参股公司海利天梦在 无人机 业务布局的详细总结,结合其技术路线、产品矩阵、应用场景及战略规划等维度分析: 一、产品与技术布局:覆盖全品类,突出高性能与定制化1. 多元化产品矩阵 海利天梦已推出多系列 无人机 产品,涵盖固定翼、旋翼、垂直起降(VTOLjvzquC41zwkrk~3eqo54:?=242;:488594:63@6
10.天津日报数字报刊平台随着运维人员下达的飞检指令,无人机舱盖自动缓缓打开,四旋翼无人机缓缓起飞,按照预定的专项航线,向着1号主变1000千伏侧电压互感器飞去。运维人员观察平板控制器屏幕上实时传回的高清画面,利用其搭载的变焦摄像头和红外测温模块,对互感器油位及温度等信息进行仔细观测。与此同时,部署在变电站的视频装备启动固定点位巡视jvzq<84grcvft7ykcppjp€j0eqs0vswd1jznn872463188721euovnsva3:42B5a;6;:3>3jvo
11.走进光学的摇篮,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举办公众科学日活动长光芯忆、长光辰英、长光辰谱、长光博翔6家企业携“激光打标机”、“LED护眼灯”、“多功能智慧教室”、“小叶精灵专注力检测系统”、“AI心理测评仪器”、“拉曼单细胞分选仪”、“光谱伪装识别系统”、“全球首创固定翼垂直升降无人机”、“多矢量共轴多旋翼无人机”等众多先进成果亮相,吸引了大量青少年互动jvzq<84yyy4dkxrr0ci/ew4zyfz0{€4424:178y424:17:
12.北京中航万通机电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该类多旋翼无人机是目前国际上研发与应用的热点,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一个重要的技术领域。 0 无人机电磁弹射系统 我公司自主研制利用直线推进技术的无人机电磁弹射系统,适用于短行程发射大载荷的无人机及其他飞行器。优点在于能够实现较难的稳定加速,可靠性高,重量轻,体积小,维护简单。jvzquC414f4dkoyku0usi8{kgy5tjxuoit5tjxufgvgjnHfrrnDw|yKf?`IY]6:8:
13.我馆举行“星际兵团”粉丝团2018年特别活动拼装和试飞无人机需要极大的耐心,每个小朋友都毫不马虎,认真地呵护着手中的四旋翼无人机。 中午,小伙伴来到了外包学院的食堂,开启了美美的一餐~ 第三站:上海交通大学苏州人工智能研究所 吃过饭后,小朋友们又满血复活啦!下一站是上海交通大学苏州人工智能研究所,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郑博士带着小朋友们进行参观。展jvzq<84yyy4rkjszunoc0|ovw0kew7hp1ouckuj1gf{0gmz272;`fnyckny/rquActzjeujkf?838<
14.刘昆|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刘昆,教授/博导,学科带头人(中山大学百人计划A类),中山大学逸仙优秀学者。 Email:liukun6 at mail.sysu.edu.cn 研究方向:过驱动无人机技术、磁悬浮惯性执行机构技术、磁悬浮储能飞轮技术。 研究方向简介 1、过驱动无人机技术:主要研究过驱动无人机的设计与控制技术,无人机自主定位、导航与避障技术等,在倾转旋翼垂jvzquC41ucg/u‚xw0gjv0ls1vggdjnw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