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本文内容均来自网络,图源见水印,侵权删,侵权删,侵权删,重要的事说三遍!另外我是个军盲,如果有错,还请各位大佬多多包涵和指出。
(一)塞尔维亚军队领导层及塞军现役人数(截止至2023年)
塞尔维亚国防部长兼副总理米洛什·武切维奇
塞尔维亚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米兰·莫伊西洛维奇上将
塞尔维亚武装部队副总参谋长日利米尔·格利舍维奇中将
塞尔维亚空军参谋长杜斯科·扎尔科维奇中将
塞尔维亚陆军参谋长米洛萨夫·西莫维奇中将
塞尔维亚武装部队总统卫队司令尼古拉·德亚诺维奇准将
塞尔维亚陆军总军士长/一级准尉穆雷登·普波瓦茨
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防部为武装力量军事领导机构,总参谋部为武装力量军事指挥机构。塞尔维亚国防部使用前南斯拉夫国防部大楼的“B”号楼作为总部。
塞尔维亚武装部队在2011年暂停强制兵役后,完全由专业人员和志愿者组成。截止至2022年年末的在职人员有22500名现役军人(包括4200名军官、6500名士官、8200名现役士兵和3600名志愿兵役平民),该国实行自愿服兵役,服役期为6个月。
人数分布如下:
总参谋部(含所属单位:特种部队、总统卫队、通信旅、后勤单位等):4300人
陆军:13200人
空防军:3000人
训练指挥部:2300人
准军事部队:3700人(国家宪兵)
预备役:50150人
塞尔维亚预备役部队由主动预备役和被动(即战时)预备役组成。现役预备役部队有2000名成员,一般要求他们每年服45天兵役。
他们被分配到四个预备役领土旅(巴纳特旅、贝尔格莱德旅、蒂莫克旅和拉西纳旅)中的一个,每个旅都有活跃的总部、指挥连和后勤连,预计在发生战争时会迅速部署。
被动保护区共有约60万名18-49岁的公民,他们过去受过军事训练或有过军事经验,只有在发生战争时才会被激活。
塞尔维亚武装部队口号:为了祖国的自由和荣誉 (Za slobodu i Cast OtadZbine)
塞尔维亚总面积约为88400平方公里(科索沃地区10900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为896.07万人(科索沃地区200.7万人)。塞尔维亚武装部队2024年的军事预算支出为14.8亿美元,占GDP的百分比1.8%。
(二)塞尔维亚陆军编制概况(截止至2023年)
—(1)第一混成旅(旅长为准将军衔,驻扎在塞尔维亚中北部的仅次于首都的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市)
历史沿革
具体编制概况如下:
——(1.0)第10指挥营:BRDM-2装甲侦察车(驻扎在诺维萨德市)
——(1.1)第11步兵营(驻扎在潘切沃地区)
——(1.2)第111步兵营(驻扎在洛兹尼察地区)
——(1.3)第12自行火炮营:18门2S1型122毫米自行榴弹炮、4辆MT-LBu指挥型装甲车(驻扎在巴奇卡托波拉市)
——(1.4)第13自行多管火箭炮营:15门M-77型128毫米自行多管火箭炮(驻扎在斯雷姆斯卡-米特罗维察地区)
——(1.5)第14防空炮兵营:18门博福斯L70型 40毫米高炮、PASARS-16短程防空导弹系统、“箭-10”短程防空导弹系统(驻扎在潘切沃地区)
——(1.6)第15坦克营:53辆M-84坦克(驻扎在斯雷姆斯卡-米特罗维察地区)
——(1.7)第16机械化步兵营:40辆BVP M-80步兵战车、BTR-50指挥型装甲车(驻扎在斯雷姆斯卡-米特罗维察地区)
——(1.8)第17机械化步兵营:40辆BVP M-80步兵战车、BTR-50指挥型装甲车(驻扎在巴奇卡托波拉市)
——(1.9)第18工兵营:IWT型装甲工程车、MT-55型架桥车(驻扎在诺维萨德市)
——(1.10)第19后勤营(驻扎在诺维萨德市)
—(2)第二混成旅(旅长为准将军衔,驻扎在塞尔维亚中西部的克拉列沃市)
历史沿革
具体编制概况如下:
——(2.0)第20指挥营:BRDM-2装甲侦察车(驻扎在克拉列沃市)
——(2.1)第21步兵营(驻扎在瑞斯卡地区)
——(2.2)第22步兵营(驻扎在波热加地区)
——(2.3)第23自行火炮营:18门2S1型122毫米自行榴弹炮、4辆MT-LBu指挥型装甲车(驻扎在克拉列沃市)
——(2.4)第24自行多管火箭炮营:15门M-94型128毫米自行多管火箭炮(驻扎在瓦尔杰沃地区)
——(2.5)第25防空炮兵营:18门博福斯L70型 40毫米高炮、“箭-10”短程防空导弹系统(驻扎在克拉列沃市)
——(2.6)第26坦克营:53辆M-84坦克(驻扎在克拉列沃市)
——(2.7)第27机械化步兵营:40辆BVP M-80步兵战车、BTR-50指挥型装甲车(驻扎在克拉列沃市)
——(2.8)第28机械化步兵营:40辆BVP M-80步兵战车、BTR-50指挥型装甲车(驻扎在新帕扎尔市)
——(2.9)第29后勤营(驻扎在克拉列沃市)
——(2.10)第210工兵营:IWT型装甲工程车、MT-55型架桥车(驻扎在克拉列沃市)
——(2.11)第211山地步兵营(驻扎在普里博杰地区,正在组建中)
—(3)第三混成旅(旅长为准将军衔,驻扎在塞尔维亚南部的最大城市尼什市)
历史沿革
具体编制概况如下:
——第30指挥营:BRDM-2MS装甲侦察车(驻扎在尼什市)
——第31步兵营:悍马越野车(驻扎在扎耶查尔市)
——第32步兵营:悍马越野车(驻扎在扎耶查尔市)
——第33自行火炮营:18门2S1型122毫米自行榴弹炮、4辆MT-LBu指挥型装甲车(驻扎在尼什市)
——第34多管火箭炮营:15门M-77型128毫米自行多管火箭炮(驻扎在尼什市)
——第35防空炮兵营:18门博福斯L70型 40毫米高炮、“箭-10”短程防空导弹系统(驻扎在尼什市)
——第36坦克营:30辆T-72B1MS坦克、6辆BRDM-2MS装甲侦察车(驻扎在尼什市,这个单位在平时归属第3旅使用,在战时将直接归属于陆军地面司令部使用)
——第37机械化步兵营:40辆BVP M-80步兵战车、BTR-50指挥型装甲车(驻扎在库尔舒利亚市)
——第38机械化步兵营:40辆BVP M-80步兵战车、BTR-50指挥型装甲车(驻扎在库尔舒利亚市)
——第39后勤营(驻扎在尼什市)
——第310工兵营(驻扎在普罗库普列市)
—(4)第四混成旅(旅长为准将军衔,驻扎在塞尔维亚南部的弗拉涅市)
历史沿革
具体编制概况如下:
——第40指挥营:BRDM-2装甲侦察车(驻扎在弗拉涅市)
——第41步兵营:Lazar 3型8X8轮式装甲车(驻扎在塞尔维亚最南端近科索沃东南部的布亚诺瓦茨小镇)
——第42步兵营:Lazar 3型8X8轮式装甲车(驻扎在塞尔维亚最南端近科索沃东南部的布亚诺瓦茨小镇)
——第43自行火炮营:18门2S1型122毫米自行榴弹炮、4辆MT-LBu指挥型装甲车(驻扎在弗拉涅市)
——第44多管火箭炮营:15门M-77型128毫米自行多管火箭炮(驻扎在莱斯科瓦茨市)
——第45防空炮兵营:18门博福斯L70型 40毫米高炮、“箭-10”短程防空导弹系统(驻扎在弗拉涅市)
——第46坦克营:53辆M-84/M-84S1坦克(驻扎在弗拉涅市)
——第47机械化步兵营:40辆BVP M-80步兵战车、BTR-50指挥型装甲车(驻扎在弗拉涅市)
——第48机械化步兵营:40辆BVP M-80步兵战车、BTR-50指挥型装甲车(驻扎在塞尔维亚最南端近科索沃东南部的布亚诺瓦茨小镇)
——第49后勤营(驻扎在弗拉涅市)
——第410工兵营(驻扎在弗拉涅市)
—(5)混合炮兵旅(旅长为上校军衔,驻扎在塞尔维亚南部的最大城市尼什市)
历史沿革
具体编制概况如下:
——指挥营
——第1加农炮营:18门M-46型130/155毫米牵引榴弹炮(?)
——第2加农炮营:18门M-46型130/155毫米牵引榴弹炮(?)
——第3榴弹炮营:18门M-84型155毫米牵引榴弹炮(?)
——第4榴弹炮营:18门M-84型155毫米牵引榴弹炮(?)
——第5自行榴弹炮营:18门B-52 NORA型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混合火箭炮导弹营:16门M-77型128毫米自行多管火箭炮、M-87/96型262毫米自行多管火箭炮
——第69后勤营
—(6)河船舰队(舰队司令为上校军衔,驻扎在塞尔维亚中北部的仅次于首都的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市)
历史沿革
该旅成立于2006年,是隶属于塞尔维亚陆军的一个旅级棕水海军分支。其在平时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内务部边防警察守卫边境的河川地带,为在塞尔维亚湖泊和河流上航行的船只提供安全保障。战时其主要任务是为在内水采取作战行动的陆军提供保障。其作战编中包括1艘指挥舰,8艘河川扫雷艇,24艘登陆艇和巡逻艇,若干辅助船只。河船支队的基础是装备巡逻艇和登陆突击艇的分队和侦察-破坏小组。
具体编制概况如下:
——指挥连(驻扎在诺维萨德市)
——第1河船支队(驻扎在诺维萨德市)
————第93潜水中队
——第2河船支队(驻扎在贝尔格莱德市)
——第1浮桥营(驻扎在沙巴茨市)
——第2浮桥营(驻扎在诺维萨德市)
——勤务连(驻扎在诺维萨德市)
—(7)第三宪兵营(营长为中校军衔,驻扎在尼什市)
历史沿革
该部成立于1990年,是第287宪兵营的继任者,是当时第3野战军第95团的一部分。自1994年以来,该部一直作为第3野战军的一个独立单位存在。根据南斯拉夫陆军总参谋长的命令,该部于2002年成为尼什兵团的一部分。该营由原第3宪兵营、第21宪兵营和第9步兵旅宪兵连合并而成。从2002年到2005年,该营是一个连规模的单位,在扎耶查尔有一个独立的连。根据国防部长的法令,2004年,第三宪兵营成为陆军的一部分。2005年,尼什兵团第3宪兵营隶属于普里什蒂纳兵团第52宪兵营,组成陆军第3宪兵大队,下属部队位于尼什、克鲁舍瓦茨、扎耶查尔、莱斯科瓦茨和弗兰杰地区。2007年,第三宪兵营重组成现在的样子并保持至今。
具体编制概况如下:
——营部
————通信班
——第1宪兵连
——第2宪兵连
——第3宪兵连
——宪兵服务排
——军事工作犬排
——交通管制排
—(8)第五宪兵营(营长为中校军衔,驻扎在首都贝尔格莱德市)
历史沿革
该部成立于1992年,是第一军第93团第283宪兵营的继任者。1994年,它成为第一军的独立编队。直到2002年,它的规模还只是连级。2002年至2006年期间,第12、37、55宪兵营的人员和装备被并入第5宪兵营的组成部分中。通过2006年的组织变革,第5宪兵营重组成现在的样子并保持至今。
具体编制概况如下:
——营部
————通信班
——第1宪兵连
——第2宪兵连
——第3宪兵连
——宪兵服务排
——军事工作犬排
——交通管制排
—(9)第二十一通信营(营长为中校军衔,驻扎在尼什市)
历史沿革
该部成立于2007年,由尼什和普里什蒂纳兵团的通信营合并而成。第21通信营延续了第三军第319通信团的传统。第21通信营是陆军水平最高的通信部队,专负责为陆军司令部与主力作战部队建立通信连接支持。
具体编制概况如下:
——营部
————技术维修科
——第1通信连
——第2通信连
——第3通信连
—(10)第二百四十六核防化营(营长为中校军衔,驻扎在克鲁舍瓦茨市)
历史沿革
具体编制概况如下:
——营部
——指挥排
——第1防化连
——第2防化连
——第3防化连
——技术支持排
—(11)多国作战训练中心
—(12)技术检修研究所
(三)塞尔维亚其他地面作战单位编制概况
—(1)总统卫队(卫队司令为准将军衔,驻扎在首都贝尔格莱德市)
历史沿革
1883年,皇家卫队转变为皇家卫队。塞尔维亚皇家卫队被认为是塞尔维亚皇家军队的一支精锐部队,只有最优秀的应征入伍者才能加入其队伍。1914年,皇家卫队人数为数千人,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巴尔干战区的所有重大战役(直到1918年解放)。
具体编制概况如下:
——(1.0)总部
——(2.0)指挥营
——(3.0)仪仗队(营级单位)
——(4.0)第25宪兵营
——(5.0)后勤营
—(2)第72特种作战旅(规模约为800人,旅长为准将军衔,驻扎在潘切沃市)
历史沿革
第72特种作战旅成立于1992年,最初为南联盟军队的一部分,由第1侦察突击营、第2侦察突击营、反恐宪兵连和后勤单位组成。2006年,南联盟解体为塞尔维亚、黑山两个独立国家,第72特战旅被解散,单位被纳入塞尔维亚军队,第1、2侦察营合并为“狮鹫”侦察突击营,原反恐宪兵连扩编为新的“猎鹰”反恐营。2019年,塞尔维亚军队恢复第72特战旅的番号,下辖“狮鹫”营、“猎鹰”营、指挥营、后勤连和宪兵排,其中“狮鹫”营还编有第82内河水下爆破连,相当于塞尔维亚版本的“海豹突击队”。
具体编制概况如下:
——(1.0)指挥营
——(2.0)第1特战营(外号“猎鹰”,负责反恐行动和特种突袭作战)
——(3.0)第2特战营(外号“狮鹫”,负责特种侦察、敌后破坏行动)
————第82内河水下爆破连(起源自第82海军陆战队中心“阴影”——南斯拉夫版的美国海豹突击队)
——(4.0)第3特战营(外号“老鹰”,负责为其他单位提供作战支援,目前正在组建中)
——(5.0)宪兵排
——(6.0)后勤连
—(3)第63伞兵旅(规模约为700人,旅长为准将军衔,驻扎在尼什市)
历史沿革
第63伞兵旅执行以下任务:侦察行动在敌方作战和战略纵深;破坏和反破坏行动;战斗搜救;干预、占领和破坏敌方背景下的重要地区和设施;扰乱敌人的指挥系统;在敌人背景中标记航空和炮兵行动目标;支援部队降落在前线的危险区域,并从空中为部队提供补给。除此之外,该部队正在发展参与多国行动的能力,并确保有部队支持民政当局开展反恐和反叛乱行动。
第63伞兵旅使用的主要武器有FN SCAR-L式5.56毫米突击步枪、FN Minimi式5.56毫米轻机枪、H&K UMP系列冲锋枪、H&K USP手枪。狙击手使用Sako TRG-42式8.6毫米狙击步枪。路虎卫士是车队使用的多功能车。
具体编制概况如下:
——(1.0)指挥连
——(2.0)战斗搜救连
——(3.0)第一伞兵连
——(4.0)第二伞兵连
——(5.0)第三伞兵连
——(6.0)第四伞兵连
——(7.0)伞降训练连
——(8.0)后勤保障连
—(4)“眼镜蛇”反恐突击队(规模约为100人,队长为中校军衔,驻扎在首都贝尔格莱德市)
历史沿革
具体编制概况如下:
——(1.0)总部
——(2.0)指挥排
——(3.0)宪兵连
—(5)第224电子战中心(规模约为500人,司令为上校军衔,驻扎在首都贝尔格莱德市)
历史沿革
具体编制概况如下:
——(1.0)总部
——(2.0)第一电子战营
——(3.0)第二电子战营
*塞尔维亚陆军编制解析
2006年,塞尔维亚军队中还有许多坦克旅、机械旅、摩托旅和步兵旅。军改后,全部整编为编制几乎相同的四个旅。
2021年,塞尔维亚军队终于完成了地面部队旅编制统一。在第1混成旅组建完第2个步兵营后,4个旅的编制已基本相同。
每个混成旅下辖:
(1)一个指挥营
(2)一个坦克营(分为4个13车制连,外加上营长车,共计53车制,装备M-84或者T-72系列坦克)
(3)两个机械化步兵营(分为3个13车制连,外加上营长车,共计40车制,装备M-80系列步战车,每个机械化步兵班为9人制,其中3人为车组,6人为下车步兵)
(4)两个步兵营(装备大八轮/卡车/悍马越野车,每个步兵班为9人制)
(5)一个炮兵营(装备数辆炮兵侦察车、4辆MT-LBu炮兵指挥车、十数辆弹药补给车、18门自行火炮等;无反炮兵雷达)
(6)一个多管火箭炮营(装备数辆炮兵侦察车、十数辆弹药补给车、15门128毫米火箭炮等;无反炮兵雷达)
(7)一个防空营(分为两个高炮连和三个导弹连,其中两个高炮连共计装备18门高炮,另外三个导弹连装备三套防空导弹(如箭-10和PASARS-16))
(8)一个工兵营(装备数十辆架桥车和装甲抢修车)
(9)一个后勤保障营
(四)塞尔维亚陆军装备数量概况
主战坦克 262辆
——M-84型 232辆
——T-72MS型 30辆
装甲侦察车 96辆
——BRDM-2型 66辆(30辆BRDM-2MS和36辆BRDM-2)
——BOV KIV型 20+辆(部署在混合炮兵旅)
——BTR-60型 10辆(部署在陆军第2、3、4混成旅的防空炮兵营)
步兵战车 388+辆
——BVP M-80型 320辆(M-80/M-80A装备的是一具Hispano-Suiza HS 804 20毫米机炮(备弹400发)和一挺同轴的PKT 7.62毫米机枪(备弹2000发),以及加装在炮塔外部,授权生产的2枚 9M14//Malyutka AT-3 反坦克导弹,与BMP-1相同,AT-3的重装需要从炮塔后面两个出舱口探身出来,暴露在外进行安装——在车内储存另外4枚 AT-3。首批26辆现代化版本的车辆(BVP M-80AB1)预计将于2024-2025年投入使用)
——Lazar-3型 42+辆(计划在2024-2025年额外采购39辆)
——BTR-80A型 26辆(BTR-80的现代化版本,炮塔配备30毫米机炮和7.62毫米机枪)
装甲输送车 95+辆
——履带式 44辆
————BTR-50型指挥车 12辆
————MT-LB型指挥车 32辆
——轮式 51辆
————BOV-VP M-86型 51辆(军警共用)
————Lazar-3型 不详
多功能车辆 186+辆
——BOV M-16型 43+辆(部署在第72特种作战旅、第63伞兵旅和宪兵营,计划在2025-2026年采购81辆M-16加长版)
——Humvee 悍马型 106辆
——BearCat G3型 5辆(部署在总统卫队第25宪兵营)
——MT-LBu指挥型装甲车 32辆
装甲工程车
——IWT型
装甲抢修车 33辆
——M84A1型 5辆
——WZT-2型 16辆
——JVBT型 12辆
架桥车 24+辆
——MT-55型 24辆
——TMM型
反坦克导弹发射车 48辆
——BOV-1(M-83)型 48辆(发射9K11 Malyutka型导弹,即AT-3 Sagger)
便携反坦克导弹
——9K111 Fagot型反坦克导弹(AT-4 Spigot)
——9K11 Malyutka型反坦克导弹(AT-3 Sagger)
无坐力炮 6门
——M-79型90mm无坐力炮 6门
自行火炮 90+门
——2S1 Gvozdika型(122毫米) 72门
——B-52 NORA型(152毫米) 18+门(2024-2025年计划额外采购8门)
牵引火炮 168门
——D-30型(122毫米) 78门(疑似退役)
——M-46型(130/155毫米) 36门(为了满足塞尔维亚军队的需要,塞尔维亚军工企业还对少量的M-46榴弹炮进行了口径转换,从130毫米改为155毫米)
——M-84 NORA-A型(155毫米) 36门(其中有18门在预备役)
——ZIS-3型76毫米牵引野战炮 18门(全部装备于总统卫队仪仗队用于礼炮射击)
火箭炮 100套
——M-63 Plamen型(122毫米) 18套(已退役)
——M-77 Organj型(128毫米32管) 60套(其中有25套进行过升级,配备了新的火控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和GPS制导,增程制导弹射程也增加到40公里)
——M-87/96 Orkan型(262毫米12管) 4套
——M-94 Plamen-S型(128毫米32管) 18套(另有24套处于库存状态)
——M-18 Oganj型(107/122/128毫米) ??(计划采购60套,是塞尔维亚最新开发的火箭炮系统,具有一套新的电子设备(发射制导导弹所需的计算机制导系统、新的数字无线电和惯性导航)、弹药种类有ALAS和Kosava 1制导火箭弹;107、122和128毫米口径的40公里级非制导火箭弹。将于2025-2026年陆续装备陆军四个混成旅的火箭炮营)
迫击炮 163+门
——M-57型(60毫米)迫击炮 若干(排级支援火力)
——M-69型(82毫米)迫击炮 106门(连级支援火力)
——M-74/75/95型(120毫米)迫击炮 57门(营级支援火力)
点防御防空导弹 20+套
——PASARS-16近程防空系统 3套(部署三个连,自研的弹炮合一系统,配备米斯特拉尔导弹)
——9K31M Strela-1M型 12套(SA-9 Gaskin)(部署了九个连)
——9K35M Strela-10M型 5套(部署了一个连)
——9K32M Strela-2M型(SA-7 Grail)
——9K34M Strela-3M型
——Silo型 (SA-16 Gimlet)
高射炮 72门
——博福斯L/70型(40毫米)牵引高射炮 72门
(五)装备性能简介
(1)M-87/96 Orkan型262毫米12管火箭炮系统
该项目开发最初是南斯拉夫和伊拉克的一个联合项目,名称为KOL-15,在与伊拉克的早期谈判中,南斯拉夫提出了两种选择:第一种是开发具有12个发射器和50公里射程的MRL
;第二种是开发具有4个发射器和120公里射程的MRL。伊拉克和南斯拉夫最后选择了第一种选择。在开发之初,南斯拉夫的军工企业建造了两个原型火箭炮系统:一个用于南斯拉夫,一个用于伊拉克。根据采购商的要求,还研制了带有集束弹头的火箭弹。最后由于南斯拉夫解体,M-87火箭炮系统的生产在20世纪90年代初停止。
一个火箭炮连配备一套,每套火箭炮系统包括4辆发射车、4辆弹药补给车(每辆车装有24枚火箭弹)、1辆炮兵指挥车、2辆地形测量车、2辆炮兵观察车、1辆气象测量车、
该型火箭炮系统配备的火箭弹弹种如下:
M-87-APHE,碎片弹头重达91公斤,射程50公里。
M-87-APHE-ER,碎片弹头重达91公斤,射程65公里。
M-87-PFHE-ER预破碎弹头,包含双倍大小的球体。射程65公里。
M-87-ICM-AT,带288枚KB-2型定型装药小炸弹。射程50公里。
M-87-ICM-AP,带有420枚碎片炸弹。射程50公里。
M-87-AT,配备24枚带万磁王的YU-S-AT(KPOM)地雷。射程50公里。
(2)T-72MS型主战坦克
T-72B1MS是在原先T-72B的基础上,安装了新的火控系统,配备有PKP-72“鹰眼”(Sokolinyi Glaz)车长周视镜,以及PN-72U(松树-U)热成像炮长瞄准镜。其原型车于2012年6月由国防服务公司(Oboronservis)在茹科夫斯基举办的“工程技术-2012”国际论坛上首次亮相,当时因其独特的白色涂装而获得“白鹰”的绰号。除了新的观瞄火控系统,T-72B1MS还配备618kwB-84MS型柴油发动机,自动变速箱,有助于节省驾驶员体力。其最高公路行驶速度为60公里 /h,最大行驶距离为700 公里。该车采用复合装甲+接触-1反应装甲增强防护,但也就是500mmRHA水平,保留T-72系列 的2A46 125毫米滑膛炮和自动装弹机,配备了新型火炮稳定器,用于提高射击精度。还加装有12.7毫米6P49 Kord重型机枪的遥控武器站。其配备的3BM42穿甲弹(外号芒果蛋)穿深只有450毫米左右。该车炮长镜在前,但是车长镜竟然就像一个烟囱一样立在后面,比较奇葩的设定,综合来看性能只能够达到90末年代的作战水平,反正也只是R国从坦克坟场拉出来一堆改一改充数,不过至少要比塞尔维亚没有改造过的M-84要强。
(3)M-84AS1/S2型主战坦克
2020年6月,塞尔维亚国防公司Yugoimport推出了M-84主战坦克的最新升级版M-84AS1。M-84是南斯拉夫于1984年开始生产的一款坦克,现在塞尔维亚开始积极地对这些继承来的坦克进行现代化改造。M-84AS1最早出现于2017塞尔维亚国防展览会上,当时它还披挂着“接触-1”反应装甲。而2022年的最新改进型沿用了原先的编号,M-84AS1配备了高性能反应装甲ERO-19,可抵御导弹上的串联破甲弹头。
M-84坦克的现代化改造是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早在1991年,南斯拉夫就开始了对其进行现代化设计,然而时至今日塞尔维亚才拿出一款真正的“现代化”型号,历经了差不多三十年。在在技术院,国防部长武林强调说,塞尔维亚武装部队正在现代化,其所有部门都应受到同等重视,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特别重视空军和防空部队,但现在轮到陆军了。从塞尔维亚国防部发布的图片来看,M-84AS1的主要改进就在于更新了电子设备,安装了遥控武器站,但发动机没有更新, 很可能带来动力下降等问题。
塞尔维亚在“伙伴-2023”装备展中展示的塞尔维亚陆军未来计划装备的最新型M-84AS2坦克,改进如下:
(1)换装带紫外线传感器的新型自动灭火系统
(2)更换附加装甲,配备ERO-19反应装甲
(3)换装KIS M84指挥和信息系统
(4)换装泰雷兹数字通信系统
(5)换装新的导航和定位系统
(6)换装新的火控系统,包括:
—四通道炮手瞄准具(第三代热像仪、短波红外相机、光学通道和激光测距仪
—第三代热像仪、激光测距仪和 CCD 摄像机稳定全景指挥官视线
—稳定的电液伺服系统,保证移动时的射击精度
(7)换装由6个摄像头组成的360度观察系统。
(8)换装驾驶员夜视系统
(9)换装坦克照射和激光照射预警传感器,集成到系统中,用于向威胁方向自动发射烟雾弹。
(10)换装遥控作战模块,配备一挺12.7毫米机枪、瞄准镜和激光测距仪。
(11)换装新型125毫米炮管
(12)换装现代化的V-46-6 柴油发动机,功率为840 马力,新型扭杆和减震器,以及使用寿命显着延长的新型双轴锻造履带。计划安装正在开发的V-46TK柴油发动机,功率为1000马力。 或柴油 V46TK-1 功率 1,200 马力。
(13)换装发动机保护系统,防止驾驶员的错误操作
(14)换装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新型防核生化系统
(六)个人看法
塞尔维亚陆军作为一支规模较小的作战力量,实力在周边国家里还行,但是细看又没法跟其他欧洲国家比了,下面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6.1)防空方面(弱项)
塞尔维亚陆军截止至目前,旅级单位的防空基本只依靠旅属防空营里的牵引高炮和单兵便携式防空弹进行防空(射程基本处于1-5公里内)。对比周边国家可能没啥,但是放在整个欧洲基本属于是弃疗水平。
(6.2)反坦克方面(弱项)
塞尔维亚陆军截止至目前,仍未配备射程6公里以上的中远程车载反坦克系统,而且只有营级以下的单位配备了反坦克导弹(如短号或者AT-3),加上没有陆航单位,导致其反坦克层级不仅明显断层,质量和数量也都是欧洲垫底存在。
(6.3)陆航方面(超弱项)
目前塞尔维亚陆军没有陆航单位,所以零蛋水平。
(6.4)反炮兵方面(超弱项)
目前塞尔维亚陆军的反炮兵体系建设几乎没有,所以零蛋水平。
(6.5)远程火力方面(主流水平)
塞尔维亚陆军目前装备的自行火炮、远程火箭炮等装备基本都是在继承前南斯拉夫装备的基础上改改改改,炮兵规模有近三百门火炮加上一百门火箭炮,数量是不小,但是质量啥的基本不咋地,全军总共也就不到一百门自行火炮,只有不到三十门是现代化的自行火炮,其余都是些老旧的2S1,至于火箭炮方面也是七八十年代研制生产的了,工程师和设计师啥的也都断代了,等到火箭炮的寿命到头后,估计只能外购了。
(6.6)无人机方面(超弱项)
目前塞尔维亚陆军装备的无人机单位建设基本为零,可能也就特战单位勉强能经常看到些大疆啥的小型旋翼无人机,其他常规作战单位使用小型无人机的情况极其少,塞尔维亚陆军未来的大中型无人机发展计划啥的也没有看到,估计战时只能指望空军的无人机来帮忙了。
(6.7)坦克方面(主流水平)
目前塞尔维亚陆军装备的坦克型号比较简单就是自己的M-84和俄制的T-72MS,这些坦克本质还是在T-72B的基础上改改改,虽然M-84系列能够自己改进生产,但是碍于经费问题,基本没有大规模装备部队的可能,而那几十辆由大毛提供的T-72MS也就够一个营用,就这点数量放在战时解决不了啥问题,塞尔维亚陆军唯一值得一说也就数量了,总共近300辆坦克,质量不咋地,但是数量还是比英法意西等国家多一点,哪怕是当炮灰送送送也够送一段时间了。
(6.8)装甲车方面(弱项)
目前塞尔维亚陆军装备的步兵战车型号不多,就两种(分别是塞版BMP-1/2和Lazar-3大八轮),目前共有两个步兵营使用Lazar-3大八轮,八个机步营使用BVP M-80/M-80A步兵战车,共计近400辆步兵战车,其中Lazar-3轮式步兵战车大部分均配置了30毫米机炮,其装输版也配置了12.7毫米机枪,而BVP M-80/M-80A步兵战车装备了20毫米机炮,虽然规模还行,新老参半,但是作为消耗品不是很够用,再加上塞尔维亚陆军未来没有打算采购新装备代替八九十年代生产的BVP M-80/M-80A步兵战车,所以质和量综合起来真的很一般。
小结
塞尔维亚陆军因从九十年代开始陆续经历了十数年的战乱,以至于有很多年的经济发展近乎为零的状态,本身规模相对有限加上经济不咋地这个debuff,所以实际水平极其一般倒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