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乌克兰利用无人机对俄罗斯机场进行空袭的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热议。许多人对此感到十分意外,因为在当前局势十分严峻的背景下,乌克兰军队竟然能采取如此出人意料的军事策略。经过长达一年半的精心准备,乌克兰不仅取得了重大的战果,还摧毁了大量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这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倍感振奋,士气大增。
不仅如此,乌军随后又采取相似方式袭击了克里米亚大桥,瞬间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这一系列事件引发了各国对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作用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台湾地区的赖清德也受到启发,认为他的处境与泽连斯基相仿。而泽连斯基能够利用无人机取得显著的战斗成果,因此赖清德自然也希望能复制这一成功。
因此,民进党当局迅速要求岛内吸取乌克兰的经验,开始积极推动发展无人机产业,并设想建立完整的无人机产业链。然而,这实际上显得有些仓促,似乎是缺乏深入思考后的决策。乌克兰无人机的迅猛发展是由于战争的无奈选择——经过三年的战斗,他们不得不大量投入资金,或者购买或自行研发无人机来应对局势。
与乌克兰不同,台湾目前对无人机的需求相对有限,即使投入巨资研发,最终又能为谁所用呢?对台军来说,需求并不迫切。此外,如果赖清德真的想依靠无人机来抗衡大陆,那就显得十分自不量力。在无人机领域,解放军如果说自己是第二,那么毫无疑问,没人敢自称第一。企图在此领域取得优势,犹如蚍蜉撼树,实在可笑。
岛内的媒体也对赖清德的这一行径进行了严厉批评。尤其是知名评论员邱毅在公开节目中毫不留情地表示,赖清德的这一做法是极其可笑的,甚至用“白日做梦”来形容。如果到现在赖清德还幻想着“以武拒统”或“以武谋独”,那么无疑就是在自欺欺人,完全无法认清现实。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