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开始我们今天的话题前,笔者想先请大家做一个判断。下方是一张对比图片,左右两张照片是由笔者使用同相机、不同感光度数值拍摄的同一场景截图。通过仔细的观察,我们能发现这两张照片的画质是略有差别的。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哪张照片在拍摄时所使用的感光度数值更低呢?
注:拍摄时均使用三脚架固定,实时取景精确对焦,延迟10秒拍摄。
·感光度是怎么来的?
感光度与光圈、快门并称为相机拍照的三大参数。其中光圈和快门都很好理解,它们是相机在拍照瞬间的一种物理状态,那感光度是什么?它是怎么来的?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胶片相机时代。那个时候的相机都是按照最普通的光照环境进行设计的。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玩家可以通过调节最合适的光圈、快门进行拍摄,从而获得比较好的拍摄效果。但是当玩家想要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拍摄清晰的照片,就不能依靠常规延长快门时间的方法,否则拍摄的物体会变得模糊。因此,为了能让相机适应各种拍摄环境,当时的胶卷厂商推出了多种不同感光速率的胶片,这些胶片用不同的ISO数值进行标识。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用低感光度?
那既然使用高感光度可以更加容易的拍摄出明亮的照片,那为什么大多数玩家在拍摄时都喜欢用低感光度数值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较高的感光度会给我们的照片带来“副作用”——噪点增加。
·感光度不够用的时候怎么办?
感光度虽好,但是使用起来仍是有一定限制的,它不能无限的高上去。目前主流数码单反相机的原生感光度范围是ISO 100-12800。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将相机的感光度从ISO 100调到ISO 12800,相当于将照片的曝光量增加了7档,也就是说在光圈不变的情况下,原本需要用1秒钟快门来记录的影像,现在只需要用1/125秒就能记录下来。
看似7档曝光非常的厉害,但当玩家处于极端昏暗的环境中时,仍然有可能觉得感光度不够用(比如经常在夜晚用长焦镜头偷拍的狗仔队),这时该怎么办?相机厂商们显然已经考虑到了这个情况,它们在相机内加入了“扩展感光度”功能。
·什么是扩展感光度?
上面这张图就是佳能EOS 5D Mark III相机原生最高感光度ISO 25600与扩展感光度ISO 51200的同场景样张对比。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相机在这一阶段发生了一个非常明显的画质下降,而且这种画质下降的幅度要高于原生感光度之间的画质差别。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看八卦杂志的时候,偷拍照片的往往杂色噪点非常严重,这正是因为狗仔队们使用了相机的扩展感光度拍照而造成的。
·为什么需要向下扩展感光度?
刚才我们聊的是向上扩展感光度,其实感光度不光可以向上扩展,同时还可以向下进行扩展。比如在白天户外光线充足的环境中拍照时,部分相机最高快门速度只能达到1/4000秒,在使用大光圈镜头且光圈全开的情况下会发现最高1/4000秒的快门速度还是会过曝。所以这时就会需要使用低扩展感光度,比如ISO 50。
不过我们之前说过,扩展感光度其实是损失画质的,ISO 50也不例外。相较于ISO 100,ISO 50非但画质没有提升,甚至还是有一定下降的,所以日常并不建议多使用。
文章看到这里相信你已经反应过来了,笔者最先让你们观察的对比照片中就有使用扩展感光度ISO 50拍摄的照片。左边的ISO 50照片在细节的表现力和锐利程度上均不及右边的ISO 100照片。所以说并不是使用最低的感光度就能获得最好的画质表现。因此文章开头那句话正确的表述方式应该是:“在相机原生感光度的范围内,使用越低的ISO数值,拍摄出来的照片画质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