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解释了光圈与景深的关系。
需要牢记光圈与景深的关系:光圈越小(光圈值越大),景深越深,光圈越大(光圈值越小),景深越浅!
光圈大小对应镜头进光量的多少。所以,在拍照时,光线强,就要缩小光圈,光线暗,就要开大光圈。而镜头上标的F值与光圈互为倒数,也就是说F值越小(光圈越大)的相机(其他参数不变),越有利于夜景拍摄。
举例容易理解的来说:拿我家里养的小猫咪,如图1,也是通过控制瞳孔的大小控制进光量。白天的瞳孔总是缩成一条线,到了晚上,就自动地打开成为一个圆孔。
图1 上图:白天猫咪,下图:晚上猫咪。
除了光圈之外,一支镜头最重要的指标就是焦距。镜头的焦距是选择不同规格时首要考虑的因素。
因为:光圈值=焦距/镜头孔径
自然得到焦距与景深的关系: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焦距越短,景深越深;
焦距:是指平行光入射时从透镜中心到光聚集的焦点处的距离,物体只有在焦平面处才拍摄才是最清晰的。
每支镜头前段都会标有焦距,单位用毫米(mm)表示。有两个值表示变焦镜头,只有一个值表示定焦镜头。
首先给出相机与焦距与视角的关系(这个之前已经说过,再加深印象):
图2 全画幅相机镜头焦距与视角的关系
从图2,可以看到,焦距越短,拍摄范围越广,画面内容纳的景物就会越多,但是每个景物在画面中占得比例也会很小。焦距变长,拍摄范围就会变窄,画面内容纳的景物就会越少,但每个景物在画面中会变大。
因此,根据焦距与取景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拍摄一些不同的题材,往往有一些最为合适的视角,根据题材的不同,将镜头按照焦距分为以下几种:
1)超广角
一般指焦距在24mm以下的,因为视角很大,适合拍大场景,比如建筑物,风景,远近都很清晰(焦距小,景深大)。
图3 16mm焦距拍摄于后湖
2)标准广角
24mm和28mm焦距就是标准的广角镜头,比超广角收敛一点,主要用来拍摄风景。当然非要抬杠说能拍人像,那也能。但这个焦距风光片比人像出片量多得多。
图4 28mm焦距拍摄于后湖
3)一般广角
35mm焦距为一般广角(号称小广角),被称为人文眼,也称为大师焦距,也是拍摄人文最好的焦距,既能够将背景囊括进来,又能够突出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图5 35mm焦距拍摄于后湖
4)标准镜头
50mm焦距为标准焦距,因为与135相机成像元件的对角线尺寸相近的焦距,这样的镜头被称为标准焦距。有近似人眼的透视效果,也称为大师焦距,拍摄人文、人像都是极好的,目前也有好多的定焦镜头是这个焦距。
图6 50mm焦距拍摄于后湖
5)人像镜头
85mm焦距,这是一个拍摄人像的焦距。能有很好的背景虚化效果,很好的画面裁切能力,还能保持和模特之间适当的交流距离。主要用于模特大头照或者特写。
图7 85mm焦距拍摄于后湖
图片是我晚饭后和室友散步拿手机开专业模式瞎拍的,虽然拍照技术拉跨的一批,但是我已经有意识去控制焦距了和曝光,基本的素养还是要有,我真棒。
另外还有更长的焦距,因为拍摄角度小,可以避开人群,可以用来拍摄特定场景的物体。
此外,还有一些标准的变焦镜头,一般从18mm,24mm,28mm起跳,到55mm,85mm,105mm,150mm截止,变焦倍数一般不超过5倍。
所谓变焦倍数,即长焦距比上短焦距的值。比如10mm-50mm的镜头,变焦倍数就是50/10=5倍。(这个镜头参数是我瞎编的,道理这是这个道理)
说到变焦倍数,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
那就是: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
什么是光学变焦?
相机拍摄时只需要拧动变焦镜头或变焦环就能实现变焦,单反相机的这种变焦形式叫光学变焦。
光学变焦是通过光学镜头中镜片的物理移动来变动焦距从而实现放大或缩小所拍景物。因此,光学变焦是通过焦距(物理特性)变化实现远近距离拍摄,并不会改变照片的分辨率,照片的像素也保持不变。
什么是数码变焦呢?
比如手机,拍照时双指划动放大缩小屏幕这种变焦就是数码变焦。
数码变焦是利用软件对已有像素周边的色彩进行判断,并根据周边的色彩情况插入经特殊算法加入的像素,从而把图片内的每个像素面积放大,这样就达到了画面放大的效果。
可见,这种变焦是把原来影像传感器上的一部分像素使用“插值”处理手段进行放大实现的,说白了就是没有改变镜头的焦距,只是将像素点强行放大!要不手机“变焦”后画质渣渣不忍直视呢!
不过现在手机镜头也牛逼了,很多手机加入了无损变焦、双摄变焦等等各种新功能和一些牛逼的算法。
无损变焦:利用感光元件的特殊设计,通过单张超高像素或者多张合成裁切从而实现“变焦”的效果。
双摄变焦:利用双镜头物理焦距的不同实现所谓“变焦”效果。一个拍广角另一个拍长焦,这样都兼顾了,就像变焦似的效果。
总之,手机的变焦会影响到像素和画质,这和相机的光学变焦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也是手机像素4000万还不如相机1800万像素拍的清楚的重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