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相机光圈大小与不同焦段之间的关系

(一)、光圈与焦段的基本概念

一、光圈(用于控制光亮)

定义:光圈是镜头内部可调节的叶片结构,通过改变孔径大小控制进光量,用f/数值表示(如f/1.4、f/8等等)。数值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

作用:影响曝光、景深和画质。

VIVO S19 值域为f/16 – f/0.95。

对于 f/0.95 光圈的理解

1、数值含义:f/0.95 表示镜头的光圈大小。其中,“f”代表光圈系数,后面的数值是镜头焦距与光圈直径的比值。例如,对于一支 50mm焦距的镜头,当光圈为 f/0.95 时,光圈直径约为50÷0.95≈52.63mm。

大光圈特性:f/0.95 属于大光圈范畴。大光圈能够在镜头对焦平面上形成浅景深效果,使背景快速虚化,突出主体,营造出一种主体清晰、背景柔和的画面效果,常用于人像、特写等摄影题材,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艺术感。同时,大光圈能够让更多的光线进入相机传感器,在暗光环境下,如夜景、室内昏暗环境等,有助于提高快门速度,减少因手持拍摄产生的抖动模糊,保证拍摄出清晰的照片。

2、光圈的作用:

控制进光量:光圈大小直接决定了进入相机的光线量。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较小的光圈(如 f/8、f/11 等)可以减少进光量,避免照片过曝;而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大光圈(如 f/0.95、f/1.2 等)则可以让更多光线进入相机,使照片获得足够的曝光,保证画面的明亮度。

控制景深:景深是指照片中清晰成像的范围。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即只有主体清晰,背景和前景会被虚化;光圈越小,景深越深。整个画面从前景到背景都能保持较为清晰的状态。通过调整光圈大小,摄影师可以根据创作需求控制景深,突出主体或展示整个场景的细节。

影响成像质量:不同的光圈设置会对成像质量产生影响。一般来说,中等大小的光圈(如 f/5.6 - f/8)成像质量较好,此时镜头的像差、色差等问题相对较小,能够获得较为锐利、清晰的图像。而大光圈在获得浅景深和高进光量的同时,可能会导致边缘成像质量下降、出现暗角等问题;小光圈则可能会因为光线衍射现象,使图像的分辨率有所降低。

二、焦段(决定了视角和拍摄范围)

定义:镜头的焦距(单位:mm)决定了视角和拍摄范围。分为广角(如14-35mm)、标准(50mm)、长焦(70-200mm)等。

作用:影响画面构图、空间压缩感和背景虚化效果。

VIVO S19 值域为24mm、35mm、50mm、85mm、100mm。

焦段是指相机镜头焦距的变化范围,不同的焦段在实际拍摄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焦段的具体分析:

1、超广角焦段(一般指焦距小于24mm),VIVO S19 最小为24mm。

广阔视野:能拍摄到极广的场景,适合拍摄大场景的风光、建筑等,如拍摄城市全景、山川大河等,可展现出宏大的气势和壮观的场面。

增强透视感:会产生强烈的透视效果,使前景物体显得更大,背景物体显得更小,从而夸张空间感,可用于强调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2、广角焦段(焦距在24-35mm)

兼顾场景与细节:既能纳入较多的场景,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画面中物体的细节表现,在建筑摄影中,可在有限的空间内拍摄到建筑的全貌和更多细节。

适合人文摄影:可以在不打扰被摄对象的情况下,拍摄到较广的场景,记录下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展现人文环境和生活场景。

3、标准焦段(焦距约 50mm 左右)

接近人眼视角:拍摄出的画面效果最接近人眼直接看到的场景,给人以真实、自然的视觉感受,在人像摄影中,能呈现出自然的人物比例和面部特征。

成像质量好:一般来说,标准焦段成像质量较高,像差和色差等问题相对较少,可获得清晰、锐利的图像,适合用于各种需要高质量成像的拍摄场景,如商业摄影、日常拍摄等。

4、中长焦焦段(焦距在85-135mm),VIVO S19的焦距在85-100mm。

压缩空间:会使画面中的景物看起来更加紧凑,压缩了景物之间的空间距离,在人像摄影中,这种压缩效果可以避免人物面部产生变形,同时使背景更加简洁,突出人物主体。

三、什么是浅景深

浅景深是摄影中一种通过控制对焦区域,使画面中主体清晰而背景或前景虚化的效果。

根据光学原理:镜头在对焦时,只有位于焦平面上的物体才能清晰成像,而焦平面之前和之后的物体,其成像会逐渐模糊。浅景深就是通过调整拍摄参数,使得焦平面附近清晰成像的范围变得很窄,从而产生主体清晰、周围环境快速虚化的效果。

什么是焦平面:

焦平面是指在相机对焦完成后,与镜头光轴垂直且成像最清晰的平面。当相机对某一物体进行对焦时,该物体所在的平面就是焦平面,位于焦平面上的物体能够在成像传感器上清晰成像,而焦平面之前和之后的物体则会因离焦而逐渐模糊。

浅景深效果:能产生浅景深,将主体与背景分离,使背景虚化,突出主体,常用于拍摄人像、特写等题材,营造出柔和、唯美的画面氛围。

浅景深是摄影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对焦完成后,焦点前后一段距离内的景物能够清晰成像,而这段距离之外的景物则呈现出模糊虚化的效果,这段清晰成像的距离范围比较小就被称为浅景深。以下是对浅景深的详细介绍:

1、特点:

主体突出:浅景深能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对焦清晰的主体上,背景和前景的虚化起到了衬托主体的作用,使主体在画面中更加突出和醒目。例如在人像摄影中,人物的面部清晰对焦,背景则被虚化得柔和朦胧,让人的形象更加突出。

营造氛围:浅景深产生的虚化效果可以营造出一种柔和、梦幻、浪漫的氛围,使画面具有独特的艺术感和美感。在拍摄花卉、夜景等题材时,这种氛围能够增强画面的感染力,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宁静、优美的意境。

2、形成原因

大光圈:光圈越大,进入镜头的光线越多,同时景深越浅。例如 f/1.2、f/0.95 等大光圈设置,会使背景快速虚化,形成浅景深效果。

长焦距:长焦镜头本身具有较浅的景深特性。当使用长焦镜头拍摄时,即使光圈不是特别大,也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浅景深,将远处的背景虚化。

拍摄距离近:相机与拍摄主体的距离较近时,景深会变浅。比如在拍摄微距照片时,镜头离拍摄对象很近,就容易出现浅景深,只有很小范围的物体是清晰的。

3、应用场景

人像摄影:常用于突出人物主体,使人物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同时柔化背景,避免背景中的杂乱元素干扰画面,让人物更加突出和美丽,还能营造出浪漫、柔和的氛围。

微距摄影:在拍摄昆虫、花卉等微小物体时,浅景深可以将主体的细节清晰地展现出来,同时虚化背景,使主体更加突出,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被拍摄物体的精致细节上。

特写镜头:比如拍摄珠宝、手表等产品的特写,浅景深可以突出产品的关键部位和细节,虚化周围的环境,使产品更加醒目,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

(二)、光圈与焦段的核心关系

一、光圈对景深的影响与焦段的协同作用

1、景深公式:景深= 2×模糊圈×(焦距²×光圈值)/(拍摄距离²-焦距²×光圈值)。简化理解:景深与光圈值成正比,与焦距平方成反比。

结论:

长焦+大光圈:景深极浅(如70-200mm f/2.8拍摄人像,背景虚化明显)。

广角+小光圈:景深极深(如16-35mm f/16 拍摄风景,远近均清晰)。

2、光圈与焦段对进光量的影响

进光量公式:进光量∝(光圈孔径面积)/(焦距 ²);

(光圈孔径面积 = π × (焦距 /(2× 光圈值))²)。

结论:

长焦镜头:即使光圈值相同(如 f/2.8),实际进光量更少,因为焦距更长导致光圈孔径更小。

恒定光圈镜头:如 24-70mm f/2.8,通过增大镜片直径和复杂设计,在全焦段保持相同进光量。

3、焦段对光圈性能的限制

物理限制:长焦镜头因光路设计,难以做到超大光圈(如 800mm f/1.4 几乎不可能)。

画质妥协:广角镜头在大光圈下可能出现边缘画质下降(如暗角、畸变)。

二、不同焦段下的光圈选择策略

1、广角镜头(14-35mm)

大光圈(f/2.8 以下):适合低光环境(如星空)或创意虚化(如前景物体突出)。

小光圈(f/8 以上):常用风景摄影,确保景深覆盖前景到远山。

2、标准镜头(50mm 左右)

大光圈(f/1.4-f/2):经典人像焦段,虚化自然,适合环境人像。

中等光圈(f/4-f/8):兼顾画质与景深,适合日常街拍。

3. 长焦镜头(70-200mm 以上)

大光圈(f/2.8):体育、野生动物摄影,高速快门 + 浅景深。

小光圈(f/5.6-f/11):兼顾画质与适当景深,适合旅行记录。

三、实际应用中的权衡

1、体积与成本:

恒定光圈长焦镜头(如 70-200mm f/2.8)体积大、重量重,价格昂贵。可变光圈镜头(如 70-300mm f/4.5-5.6)更轻便,但暗光性能受限。

2、画质表现:

广角镜头在 f/5.6-f/8 画质最佳,长焦镜头在 f/4-f/8 表现优异。

3、特殊场景:

视频拍摄:恒定光圈镜头避免焦段变化时的曝光波动。

微距摄影:小光圈(f/11-f/16)增加景深,避免主体局部失焦。

(三)、总结

光圈与焦段的关系是摄影创作的核心工具组合:

光圈控制明暗与虚实,焦段决定视角与压缩感。

理解两者的协同作用,能帮助摄影师根据光线条件、拍摄主题和器材特性,灵活选择参数组合,实现预期效果。

THE END
0.透镜原理与光圈详解在空气中的一个光学系统,有效焦距是由前面和后面的主平面至对应的焦点的距离。如果周围的环境不是空气,则距离要乘上该物质的折射系数(Refractive index) 焦距与视角、光圈都存在关系,所以下面介绍下视角和光圈的概念: 1. 视角 镜头中心点到成像平面对角线两端所形成的夹角就是镜头视角,如图: jvzquC41dnuh0lxfp0tfv8OKPENFPP6431gsvrhng1jfvjnnu1845@<;25
1.焦距,光圈,视角,景深之间有什么关系焦距,光圈,视角,景深之间有什么关系 2022年无线吸尘器选购攻略,高性价比吸尘器推荐,看这一篇就够了去看看 在光圈系数和拍摄距离都相同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范围越大;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范围越小。 对于固定焦距和拍摄距离,使用光圈越小,景深越大。jvzq<84rtqjve}3reqtmkwj0eqs/ew4kvdq0frlkvcr0l}4352>05=7;43?/j}rn
2.@镜头焦距、视角和景深的关系F1.2-F1.4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4 F1.8-F2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5.6 F2-F2.8的定焦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4-F5.6 F2.8恒定变焦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5.6 F3.5-F5.6的变焦距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8 F4.5-F5.6的变焦距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8-F11 *** 我不敢保证以上这些数据是否非常准确,仅抄录到这里供大家参考。总之,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3<8762=:98
3.摄影的基本知识对焦是指将镜头对准被拍摄对象后,调整镜头的焦距,使图像变得最清晰的过程。只有对焦正确图像才可能清晰,否则图像就是模糊的。 4、景深与光圈、距离、焦距的关系 景深的“景”是指我们要拍摄的景物,“深”就是清晰度的纵深范围。当镜头对焦于拍摄目标时,这一点对应在CCD感光元件上能清晰成像。它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景jvzquC41nvi/emz0gf{/ew4kphu0395913=777mvo
4.人像摄影专业技巧在人像摄影时受到大家喜爱并被频繁运用的背景虚化和所使用镜头的焦距、光圈的明亮程度(光圈值)以及拍摄距离(相机到被摄体的距离)有着密切关系。当使用镜头的光圈值不变时,焦距越长,则越容易发生背景虚化现象。当然,如果焦距相同,则光圈越明亮的镜头越容易产生虚化效果。另外,背景虚化程度还会随着拍摄距离的不同发生变jvzquC41yy}/ejsqp0ipo7hp1uvferfn1egoqwdrqtzscry1384ivvq
5.摄影常识(焦距,景深,光圈)靠谱杨例如拍摄规律性景物时,我们往往会将对焦位置放在从前面数第2个对象上,这样比较符合人眼的视觉规律,拍摄出的画面也会更具美感。 三、规律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焦距越大景深越浅,焦距越小景深越深。 物距越大景深越深,物距越小景深越浅。 四、镜头jvzquC41yy}/ewgnqiy/exr1tcoodx|/31v03>8582980qyon
6.光圈,焦距,工作距离与景深之间的关系。工作距离比后景深光圈,焦距,工作距离与景深之间的关系。 本文探讨了摄影中光圈、焦距和工作距离如何影响景深。大光圈使景深变小,适合拍摄特写;小光圈则增大景深,适用于风景摄影。长焦距同样减小景深,而短焦距则适用于大场景拍摄。工作距离的缩短会降低景深,使得主体更为突出。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9539>858ftvkimg8igvcomu86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