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浙江省教育厅、宁波市教育局相继提出工作要求,引来宁波家长、学校以及关注此事的教育界专家一片点赞。而眼下,春季开学一周多了何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宁波各地各校正在行动中。
班级有手机保险箱,学生统一上交
“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余姚市教育局近日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各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相关规章制度,于2021年春季开始全面推行。
职校生的手机管理,一直是个难点。刚进来的高一新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这批孩子想要做到有效管理并不轻松。于是,很多高一老师在寒假的时候,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
“所有交上来的手机都会放进班级专用的保险箱里,并统一放在老师办公室,等到放学时间再交还给学生。”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处的黄梨丽老师说,虽然刚开始学生们不习惯这样的严格规定,但通过国旗下讲话、政教活动课、主题班会活动、“让心灵微笑”心理健康周活动等教育引导,学生建立是非观念、加强自律自控能力,将玩手机的时间用在户外运动、社团活动等。
好习惯需要在好氛围中培养。期间,家长也和老师密切配合,发现孩子有私带手机没上交的情况,第一时间反馈,学校也会以签订承诺书的方式约束学生,家校合力监管。同时,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的生活,引导多形式娱乐、多途径健康生活。
非智能手机进入校园,也需填写申请表
惠贞书院德育处主任毛露天妤说,新学期的国旗下讲话,惠贞书院学生会发起《关于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入校园的倡议书》,倡议全校学生遵守校纪校规,不携带手机进校园;除了手机,也不携带MP3、MP4、游戏机等娱乐设备进校园;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影响他人的学习,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然而,这件事不仅是学生要参与,家长也要一起配合。这两天,惠贞书院将学校管理手机的规章制度,以告家长书的形式发到每一个家长的手上,提倡在家中和孩子进行手机使用时间的协商,自觉设定手机软件使用时间。让孩子减少游戏时间,拒绝极其容易消耗时间的软件。
考虑到一部分中学生离家较远,需要随身带着手机,上下学时方便家长接送,学校在学生手机管理上相对有弹性。
“家长给孩子配手机主要有两个目的:方便联系,以及及时了解学校有关通知、课后作业等。”潘火实验中学校长颜军岳说。
然而现实情况是,更多中小学生用手机是在空余时间娱乐,譬如打游戏、刷小视频、看小说、追剧等。最后沉迷于手机游戏而影响学习,也造成了视力下降等。学会正确使用手机是一门必修课,也是当下教育的一部分。
“大禹治水,易疏不易堵。”颜军岳说,学校将从本学期起在校园内设立免费公共可视电话,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自主自律的绿卡学子可以佩戴电话手表,采取入校关机、离校开机、自己保管,同时学生可以在校园内教师办公室或门卫免费拨打电话。
学校还在公众号平台上建议家长:给孩子规定玩手机的时间,犯规有惩罚;可以利用一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让孩子们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他们转移玩电子产品的注意力;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要有和孩子互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