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们只想说——简单点,过节的方式简单点……如果非要用实物表谢意,DIY是最走心的礼物
本报讯 “送花还是送购物卡呢?”“是约老师出来送、直接送到老师家里还是邮寄?”……明天是教师节,有的家长在纠结要不要给老师送礼,有的老师在纠结怎么谢绝家长的礼物,真是“送礼人难受,收礼人为难”。
记者采访发现,为了让孩子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照”,海口有不少家长绞尽脑汁选礼物。随着时代的变迁,贺卡、鲜花等原本流行的教师节礼物,早已被购物卡、消费券、手机、手表等“实在”物品取而代之。而不少老师也直言不堪其扰,称“被收礼”很为难。多名受访老师表示,学校明令禁止收受学生礼品,如果孩子们非要给老师送礼,可以自己动手做贺卡或者画画等,这些礼物比较走心。记者 黄婷 (图片由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提供)
家长篇
为啥送?希望老师多“关照”自家孩子
“教师节快到了,想送点礼物给老师,送什么合适呢?怎么送?”昨日,海口一小学家长交流群里的家长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多名家长表示,会送给老师礼物。
记者近日随机采访发现,多数受访家长表示,已经选好了教师节礼物或正计划给老师买礼物。说到送礼的目的,记者发现,原本用来表达对老师敬意的教师节礼品变了味,众多家长直言,希望老师因此多“关照”自家孩子。
“分座位、选班干部、入少先队、入团、入党、免试推荐等,班主任最有话语权,人家都送了就我不送,孩子能不吃亏嘛?”家长孙先生说。有一名家长表示,“听说送了礼,老师在学习、生活上会更加关注孩子”。家长王女士称,她之所以给老师送礼完全是随大流,“其他家长都送,我们要是不送,老师肯定会有想法。我们也不求老师‘关照’孩子,只要别为难孩子就好。”
送什么?偏爱购物卡、消费券等“实在货”
张先生的儿子在海口一家幼儿园上中班,前几日,张先生专门到超市买了一张价值500元的购物卡,打算教师节当天送给儿子的班主任。“去年听说同班的家长都送礼,就我们包了几百元的红包,结果老师连连推辞。”张先生说,估计是因为送钱太直接,老师不好收,今年他长了个心眼,准备送购物卡。“其他的东西都太扎眼,购物卡小,找机会塞给老师比较方便,老师应该也喜欢。”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贺卡、鲜花等礼物逐渐被家长们以“不实用”“不起眼”“没诚意”等理由舍弃,取而代之的是购物卡、礼品卡、消费券、烟酒、化妆品、手机、手表等更为“实在”的物品。有些家长甚至直接通过给老师充话费的方式送礼,或挑选一些新鲜水果寄给老师。
此外,新生家长们由于没有经验,在教师节送礼这一问题上更为纠结。“中秋节快到了,打算送老师几张月饼票,不知道怎么送?”一位幼儿园新生家长在群里求助,多位家长纷纷支招,有人建议把老师约出来喝茶趁机送,有人建议直接放在孩子的书包里,然后发短信通知老师自己去取。
谁在送?幼儿园和小学家长是送礼主力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孩子越小越要送礼”已成为不少家长的共识,而在“送礼大军”中,以幼儿园和小学家长为主。“孩子还小,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老师多关照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海口家长符先生说,他的儿子在上小学三年级,因此,他格外注重和老师搞好关系,而与符先生有一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对此,家长王女士却不以为然,“孩子正在读高二,到了高中阶段都是用成绩说话,家长给老师送礼也没用。”
多名曾多次给孩子的老师送礼的家长告诉记者,对于收谁的礼、收什么礼,老师其实是有讲究的。“现金或价值太高的礼物,老师一般不会收,学生调皮捣蛋、家长比较鲁莽或从事记者等特殊行业的人送的礼物,老师一般也会婉拒。”一位家长说。
教师篇
家长送礼“热情”高,老师直言好苦恼
“这两天不断接到家长电话,要么约我出去喝茶,要么约我到家里谈谈孩子的学习,其实我们当老师都知道家长的意思,我全都回绝了。”近日,海口某小学的老师正为家长们忽然高涨的“热情”苦恼不已。
记者随机采访多名老师发现,几乎所有人都曾“被”送礼,而家长们送礼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有的会约老师出去吃饭、喝茶,顺便送礼;约不到的时候,就在学校门口、家门口堵着,想办法把礼物塞给老师;找不到人的情况下,家长就直接把购物卡等夹在孩子的作业本里……每次都要来回折腾几次,家长才作罢。多数老师表示,其实真的没必要送礼,“一方面,学校明令禁止老师收学生、家长的东西;另一方面,对我们来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家长没必要通过送东西为孩子求关注。”一名老师说。
若要表敬意,学生自制礼物最惹人爱
学生在教师节给老师送一些有意义的礼品表示感谢,也在情理之中。采访中,多位老师表示,他们最喜欢学生们自制的礼物。
海口实验中学的陈老师从教多年,2013年,陈老师的学生小赵送了一幅书画作品给她,她一直珍藏着。据介绍,由于母亲早逝,从小缺乏母亲的关爱,小赵的性格有些内向。2011年,当了班主任的陈老师在了解到小赵的情况后,给予其母爱般的关怀,2013年临近毕业,小赵写了一首诗送给她。“小赵的礼物虽简单却意义非凡,承载着师生情谊。”陈老师说。
“在学生们送给我的礼物中,我最喜欢的是一个同学用自己捡来的贝壳串成的手链,这代表了学生对老师最敬重的心。”澄迈一所中学的李老师说。
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的何老师从教20多年来,收到过众多学生自制的礼物。“孩子们很用心,用红色的纸张剪出心形,然后写上感恩的话,有的学生还会画画送祝福。”何老师说,这些礼物虽然简单,却包含深情,“因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多数视听有障碍,他们只能用文字和手势交流,因此他们的字画显得愈发意义非凡。其实,哪怕他们啥都不做,把一切化为行动,好好学习,开心快乐地成长,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学校禁止教师收礼,建议家长别折腾
教育部日前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节俭办节庆,同时加大对违反师德行为的监督查处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严禁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专项治理。记者了解到,海口大部分幼儿园、学校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明令禁止老师收受学生家长的礼品礼金,并将此纳入师德管理与考评。
海口第二十六小有关负责人表示,学校与老师签订的承诺书明确规定,禁止老师收受学生家长的礼品礼金,具体内容纳入老师的师德考评。海口市滨海九小副校长吴清锴表示,学校明确规定老师不能接受学生家长任何礼品礼金,每年新学期开学的师德培训中,他们都会向老师强调这一点。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有关负责人也表示,老师不能接受学生、家长的礼品礼金。
多所学校的有关负责人称,如果学生一定要送实物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可以DIY一些礼物。“学生们可自己动手做些简单的礼物送给老师,比如写一幅毛笔字,画一幅画等等。”海口市滨海九小副校长吴清锴说,如果已经毕业的学生想给老师送祝福,可以寄明信片或者发短信、打电话问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