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还是愚蠢 谈智能手表"手机化"趋势
纵观整个智能手表行业,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的产品都主打运动功能,而它们大多也需要通过蓝牙与智能手机配对来实现联动。就连少有的几个以通讯、信息通知功能作为主要卖点的“高端”智能手表在使用方面也无出其右,难以摆脱手机的“魔掌”。
不过,笔者在接触了林林总总的产品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人们诟病智能手表需要与手机配对才能使用这一方式过于麻烦时,很多厂商迎合了市场的需求,纷纷推出了搭载SIM卡插槽,能够独立进行通话、收发信息,甚至上网等功能的“智能手表手机”。
而智能手表“手机化”,似乎已经悄然成为了这个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也许你会问,能打电话的手表不是早就有了吗?以笔者角度来看,那些早期的“手表”完全不够“智能”。如果大家看到这里还是对此类产品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介绍几款“手机化”的智能手表。相信这几款产品一定能够让你对智能手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Hi-PEEL Hi8智能手表手机搭载了独立的SIM卡插槽,运行Andriod 4.22系统,是一款能够脱离手机独立运行的智能设备。该设备能够实现智能手机的绝大部分功能:接打电话、收发短信、上网,甚至随意下载你需要的APP。总之,你想要在智能手机实现的功能,Hi8都能给你。能够实现这些功能的不只Hi8一个,但目前手机化的智能手表多为国内厂商所生产,Hi8算得上个中翘楚,极具代表性。
那么,国外厂商难道并没有跟随这一趋势吗?当然不。
相信通过这几款产品大家都对“智能手表手机”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它究竟是顺应了智能手表的发展趋势还是逆流而行?智能手表手机化的优缺点都有哪些?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智能手表手机”优势盘点:
首先,智能手表手机不需要通过蓝牙与“传统”手机配对。如此下来一方面降低了手机的能耗,延长了续航时间,另一方面,你甚至可以完全抛弃手机。出门在外,你仅需一只手表就能解决你的绝大部分交互需求。
其次,智能手机微型化、手表化不仅能让用户佩戴起来更炫,也能为用户带来与手机完全不同的使用体验。当人们厌倦了千篇一律的指针手表,将一块“屏幕”戴在手腕上无疑会让你成为人群中的焦点。
“智能手表手机”不足之处:
说到缺点,首当其冲的就是智能手表的续航问题。当我们终于摆脱了一天一充的智能手机时:“神马?还要让我给手表一天一充电?如果哪天用嗨了,半天就要充一次!”网友们纷纷对此进行了吐槽。的确,迫于锂电池的重量以及体积等问题,智能手表手机往往仅能搭载一块600毫安左右的电池以供正常使用。而“一天一充”的定律就不得已地被搬到了智能手表上。
其次,说起智能手表手机具有通话功能,难道你真的以为用户会拿着它通话吗?试想,你举起手表贴着耳接打电话的行为将是多么的怪异。就算你想用插耳机的方法来代替,那么,抛弃了手机的我们是否又因此而多出了一份累赘呢?
再次,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表手机都不具备周密的防水功能。虽然厂商宣称他们的产品能够达到“生活防水”的标准,但是又有多少用户敢真正放心地带着它去“生活”呢?
在功能方面,智能手表手机可以上网?别闹了,无论是网页浏览还是APP的下载与使用,小屏幕的硬伤又怎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呢?
不仅如此,不得不提还有智能手表手机的外观问题——太过厚重。一些厂商为了迎合智能手机的“大屏”风潮,甚至还为自家的智能手表配备了一块2.0英寸的屏幕,显得极为笨拙。手表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除了为人们提供基本的时间功能外,它也是一块彰显品位的装饰品。试想,如果用户带上了又大又笨的智能手表,功能有了,美没了。这种手表对于我们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
最后,笔者想谈谈消费者们心中永恒的话题——性价比。出于生产成本考虑,智能手表手机要比普通的智能手表贵上很多。在高价位给消费者带来的思考习惯下,我们对智能手表手机存在的必要性也产生了一定的质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智能手表手机化所展现出的缺点远远多于其优点。迫于目前的工业设计与制造水准,在保证续航能力的前提下,如何能让智能手表手机做到极致轻薄是所有厂商急需解决的难题。而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 智能手表真正的手机化趋势将永远遥遥无期。
自古人们便知揠苗助长的道理,而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智能手表概念的提出先是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手表的印象,随即出现的“智能手表手机”更是改变了人们对于“传统”智能手机与“传统”智能手表的认识。厂商的这一做法不仅使一个全新的产业未等普及便胎死腹中,更是将一个样貌怪异的“畸形儿”孕育出来,并让它走进我们的生活。也许开始时我们会出于其好奇而接近它, 但总有一天我们会抛弃它,并回归传统。
总而言之,智能手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手机化”也许并不是它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