氪首发丨“诠视科技”获数千万轮融资,将推出面向多平台的系统解决方案

36氪获悉,“诠视科技”近期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深创投领投、清科跟投。“诠视科技”是一家致力于AR/VR领域感知交互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实施的企业。

2018年至今,诠视科技完成了从即插即用的VSLAM系统级模组到实现与各大主流光机适配的ARVR端处理交互硬件平台,再到包含ARVR眼镜系统级优化与标定的整机解决方案的一系列产品升级与战略部署。

“VSLAM是视觉‘即时定位与建图’的英文缩写,作为空间感知与人机交互的核心底层技术,从2016年至今,包括微软、谷歌、Facebook在内的公司纷纷布局以VSLAM为核心交互技术路径的ARVR整机产品线,VSLAM技术正在从算法到系统级产品过渡。

AR感知交互的全方位体验套件

一个真正的AR眼镜两个核心模块,一个是近眼显示的光机模块,另一个就是以VSLAM为核心的感知交互模块——它帮助受众实现在虚拟场景与真实世界中与环境的交互,并获得沉浸感。

据了解,在2019年之前,诠视科技更多专注于底层算法的研发、算法在端处理平台上的部署与优化、以及底层视觉硬件技术单元的打造,包括了VSLAM传感器单元、深度成像传感器单元、红外成像传感器单元和3D物体识别单元等。

今年,“诠视科技”把过往的底层技术单元集成到Slim Edge XR平台上——这是一个基于Intel Myriad X的高性能VPU 加AI端处理芯片的XR交互平台,集成了XR眼镜所需的所有交互功能,如空间感知、深度处理、音视频交互、手势识别,物体识别及眼球追踪等功能,可适配各类显示光机。并且也可以实现高度定制。系统可以经过TypeC接口适配手机和电脑,实现跨平台的轻松对接。

“诠视科技”创始人林瓊表示,在现阶段,AR产业尚属初级阶段,“挑战在于技术储备和底层技术在产品上的集成能力的不足”。

站在供应商的角度,核心技术提供商如果只能提供基础底层技术而无法快速集成,会大大拉长产品落地的周期。所以此次A轮融资之后,“诠视科技”将继续拓展VSLAM底层技术在业界主流芯片平台上的系统集成。

按照计划,“诠视科技”将会在2021年推出面向多平台的AR系统解决方案,其中包括了AR+AI的结合、端与云的结合、分体式与一体式并存的解决方案。

VSLAM系统级端处理模组

“在XR设备上,将AI人工智能技术与空间感知交互和人机交互深度结合,并且通过5G的高带宽传输实现云端XR内容面向端设备的低时延推送,提升用户体验,帮助ARVR智慧应用场景落地,这是我们接下来专注的两个方向”,林瓊表示。

林瓊认为,“诠视科技”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三方面,一是贯穿始终的VSLAM底层算法,第二是在多个主流移动端芯片平台上的部署,第三是面向AR应用领域的SDK的打造。这样三位一体的能力,辅之以我们的系统集成经验,给我们的客户带来快速落地的体验,我们最近推出的SlimEdge XR Starter Kit就是出于这样的初衷。我们的目标是让交互更简单,让AR更容易”。

“诠视科技”总部位于上海,在美国、欧洲和中国分别设有研发和生产团队40多人,其中7位博士。先后获得了中科创星领投的天使投资和君盛投资领投的PreA轮融资。

创始人林瓊历任东芝、镁光、安森美等世界500强半导体公司技术高管,有过多次创业经历。营收状况上,“诠视科技”在初创前两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累计付费客户超过70家。

AR的概念最早在上世纪60年代已经被提出,直到2016年,在Facebook 重金收购Occulus后,VR/AR才成为热议的焦点,创业团队的不断增加带动了当时一波投资狂热,数据显示仅2016年Q1相关的投融就冲破了10亿美金。

不过,由于围绕VR/AR的硬件和内容生态不成熟、使用场景没有被完全开发、以及通讯和云等技术当时还处于萌芽期等因素,导致这股投资热潮到了2017年开年冷却。

近年来,随着核心底层单元技术的成熟,5G通讯技术的推出,AR/VR行业迎来了新的成长机会,5G具高带宽、低延迟的特点和与云端计算实现无缝对接,切中VR和AR普及的痛点,所以VR和AR被视为5G生态的杀手级应用。

林瓊表示,新的关联技术的成熟,比如各类视觉传感器,移动端平台的处理能力、AI的边缘计算能力、端云结合的实现,让AR在如今有了新的想象空间。

相对于C端应用,B端的需求更垂直,场景更简单,所以AR眼镜在部分B端场景中已有很多落地场景,比如远程医疗、教育、远程协助、培训等等。这些场景对交互的需求更加强烈,林瓊表示“诠视科技”将专注于B端应用市场,发挥其技术和产品优势。解决B端应用碎片化的痛点。

苹果预计在2022年以前会发布其头戴设备。三星、LG、华为、OPPO、 VIVO也已有相应产品发布,高通也发表了面向手机的解决方案XR Viewer。C端应用还是要解决好“玩”与“便捷”的需求,而低调的业界似乎都还在等苹果出牌。

有数据预测,2021年中国VR/AR市场规模(含C端和B端)将达544.5亿元。深创投的该项目投资总监表示,深创投是从产业链布局的角度投资“诠视科技”的,看中的是其核心技术和团队的执行力,对未来产业的成长充满信心。

本文图片来自:采访供图

天猫超市将正式接入饿了么,预计未来3年同城服务将创造50亿交易规模;拼多多成为2021年春晚独家红包互动合作伙伴;携程Q2营收同比下降64%仍高于市场预期。

THE END
0.终究是AR眼镜赢了!VR头显彻底落寞,到底发生了什么?|vr设备|虚拟现事实上,全球范围内的VR出货量也在下跌,2024年VR头显出货量同比下降12%,从2022年开始,已经是连续三年出货量下跌。VR市场的下跌,也促使多数头部VR企业将下一代产品重心转向高端MR,Pico就被曝放弃推出Pico 5,转向研发代号为“天鹅”的MR设备。 作为对比,AR的市场表现则好得多,2023年中国AR眼镜市场同比增长高达64%,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M86STJP[273712K>0jvsm
1.VR头显价格仅为苹果的10%,明日产品AR眼镜能否拯救Meta的元宇宙?同时,Meta还公布了公司首款增强现实(AR)眼镜样机Orion,扎克伯格将Orion眼镜称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眼镜”。至此,Meta包揽了AR、VR赛道,实现了XR(AR、VR、MR)头显领域的通吃,业内人士点评称,Meta或许会让“用智能眼镜取代智能手机”成为可能。 “从长远来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XR产品的需求将会逐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852B7;53?54<73344ivvq
2.聊聊虚拟现实技术(三)我们离《头号玩家》里的VR技术有多远我们离《头号玩家》里的VR技术有多远? 一、VR眼镜 电影中,主角需要戴一个眼镜来看到虚拟世界。那么,这个VR眼镜的参数应该是什么样呢? 首先,需要达到视网膜分辨率。 一般理论上来说,人眼的分辨率极限是 60PPD(每个视场角60个像素),但实际上当超过 30PPD 时,观看视频时就几乎没有颗粒感了。 jvzquC41yy}/lrfpuj{/exr1r1l18
3.2022年VR/AR智能眼镜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全面解读!我爱音频网对AR/VR、智能眼镜市场进行长期追踪,并且深入研究后发现,VR/AR市场一直没有爆发,是因为关于解决AR/VR、智能眼镜产品痛点的技术还在发酵当中。眩晕感,延迟性、移动性差,分辨率、刷新率低,优质内容缺少,使用场景不够丰富,价格昂贵等问题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使消费者的购买欲低。但是AR/VR、智能jvzquC41yy}/7;fwfku/exr1ctiikju13685:80jvsm
4.技术仍有待打磨?美军确认微软两百亿美元AR眼镜订单延后交付美军在周四的声明中表示,已经决定将IVAS的测试和实战部署时间延后至2022财年晚些时候。美军强调将继续致力于与微软的合作,使得特定的技术满足实战需求并最大化对作战人员的影响。 微软早些时候透露,美军VR眼镜的订单基于HoloLens技术,在最长十年的供应期内将提供12万该设备,总价值达到218.8亿美元。今年三月,微软发布公告jvzquC41o0imu7hp1fkucrq1:7856@
5.干货!2023VR/AR行业全貌深度剖析!2023年vr行业总结2. 技术接受度: 虽然科技爱好者和一些行业已经积极采用VR和AR,但对于一般大众和一些传统行业,对这些新技术的接受度仍然相对较低。这可能是由于缺乏对技术的深入理解,或是对技术带来的潜在变革的担忧。 3. 隐私和安全问题: 随着这些技术在社交、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扩大,隐私和安全问题变得尤为突出。特别是AR眼镜和VRjvzquC41dnuh0lxfp0tfv8ikcprjcwl423=0c{ykenk0fnyckny03<99:9?89
6.虚拟现实打开产业发展新空间  戴上VR眼镜,在虚拟场景中享受滑雪乐趣;身处虚拟急诊室,在逼真的环境中接受医学培训……作为连接虚拟与现实的窗口,虚拟现实(VR)已经成为新一代信息传递载体。近年来,随着VR技术的日益成熟,其产业应用快速发展,融入千行百业,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支撑。 jvzq<84yyy4ykwmwcpku0lto1husv~sg146369627197;@>:e3jcd?9h46g8cni5699b6@>;5:5d0qyon
7.2024年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研究报告虚拟现实(VR)行业丨研究报告核心早期设备成本高,技术成熟度有限,游戏厂商的尝试都宣告失败。2016年是虚拟现实的元年,硬件巨头消费级产品的推出,叠加中国众多VR创企大力进军硬件端与内容端,短期市场呈爆炸式增长。但行业整体处于民用初期,受内容稀缺、设备易眩晕、屏幕清晰度差等影响,消费级市场整体发展放缓。伴随行业技术日趋成熟与产业玩家的扩容,行业jvzquC41zwkrk~3eqo544>=942?6:87:52>97;>
8.VR市场间歇性火爆究其原因是还存在着这些问题虽然表面上解决了这个空间的问题,但是尴尬感依然存在,而且本来价格就不菲的VR硬件成本又上升了。虽然很多公司都推出了平价版的VR眼镜体验款,但是从用户体验上来看,和正式版相比效果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目前的VR硬件更像是一款客厅类家庭游戏产品,无法移动是VR硬件的一大硬伤。相比较VR技术而言,AR技术在移动方面都有jvzquC41yy}/frfpmgpj0lto1xx04@9340nuou
9.元宇宙深度研究报告:元宇宙是互联网的终极形态?技术上,在传统互联网的基础上,元宇宙在沉浸感、参与度、永续性等多方面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将会由许多独立工具、平台、基础设施、协议等来支持其运 行。随着AR、VR、5G、云计算等技术成熟度提升,元宇宙有望逐步从概念走向现 实。 1.2 从四大核心属性拆解元宇宙 jvzquC41dnuh0lxfp0tfv8hh4U{eUA}:H2|0c{ykenk0fnyckny03:=:559::
10.消费电子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一、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中位,高盈利增速持续2. VR 眼镜技术相对成熟,已有大量商业化产品落地 VR 眼镜根据结构可以分为 VR 手机盒子、头戴显示器和一体机。处理器、陀螺仪(捕捉 用户的位置和角度信息)、显示器和透镜,是 VR 眼镜的基本结构。现有的 VR 眼镜按结构复 杂程度分为三种:手机盒子只是简单地将手机上的内容折射到人眼中,头戴显示器需要通过数 据jvzquC41zwkrk~3eqo55:?;24394686893;49>8
11.都在聊VR,那么怎样才算把VR交互做好?目前而言,VR产业的三大链条,显示,内容和交互中,显示和内容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标准。领跑的三家VR眼镜公司,Oculus,索尼和Valve已经将其他竞争者甩在身后,而自己建立了平台和标准:Oculus依托财大气粗的Facebook,索尼则有自己的主机平台,而Valve本身就是超强的内容生产商和平台服务提供商(Steam)。 jvzq<84crr4jmjsejco/exr1Acvq?jwvkerf(ltpvtumnnw?ctzjeuj(cezjqwBujq}'exsvgpzjfF839;>
12.LED近眼显示技术的深度解析近期带显示屏的AI智能眼镜以及轻量化A目前主流厂商的近眼显示屏的选择主要包括LCoS、Micro OLED和Micro LED三种,LCoS因为背光原因,无法做到全暗,而且功耗比较大,业界均认为不会是未来主流的技术路径,故本文只讨论Micro OLED和Micro LED。 一、关于AI、AR、MR眼镜中的入眼亮度及光学方案 1、背景介绍:一个40W日光灯亮度约为 5000 尼特,人眼对进入眼睛的jvzquC41zwkrk~3eqo596><92;<57886;3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