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起飞忙植保!南京春耕进入“飞行模式”

随着春耕春管陆续开展,农田里无人机的身影又多了起来。施肥、除草、打药,如今的农用无人机功能越来越强大,载重量、飞行速度、播撒效率全面升级,推动春耕春管“飞”入科技时代。

5年进化3代、一台无人机的作业效率是人工的20倍……从一台无人机的迭代史和进化史中,可以管窥春耕满满的科技范儿。

一键起飞,春耕春管进入“飞行模式”

植保无人机打开螺旋桨,带着肥料垂直升空,飞向大田自动作业——2月17日上午8时,六合区立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内,合作社理事长张立友和社员们正使用无人机为小麦和油菜施肥。

在无人机的帮助下,“农忙不下地,只见机器不见人”在合作社已成平常场景。据悉,立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开年刚买了两台大疆T70无人机,每台每天施肥面积可达700—800亩。2名飞手操作无人机,2600亩大田施肥只需2天就能完成。张立友表示,用上无人机后,春耕春管轻松多了,种植成本也下降了一半左右。“再过一阵子,除草、打药、巡田还得靠它!”

自2017年用上无人机后,立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成立了专业的无人机飞防队,服务周边120位农户,为近6500亩农田进行植保服务,每年帮助周边农户节省成本近100万元,也为当地粮食稳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无人机高效植保为春耕抢抓农时赢得了宝贵时间。由于近期降雨较少,土壤表面干旱,作物不能有效吸收肥料,若是采用人工施肥,2600亩大田需要10名工人忙碌10天左右才能完成。而采用无人机作业,效率提高了20倍左右,且种出来的粮食产量更高,去年立友农机合作社小麦亩均产量达到450公斤、油菜亩均150公斤,和2017年人工种植时相比高出了30%。

5年进化3代,无人机越来越“聪明”

2月24日下午,江宁开发区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无人机生产线上,一排排黑色的无人机机架整齐排列,工人们正忙着组装无人机零部件。

“正在装配的是我们最新推出的农业植保无人机丰鹏700,它具备自动作业、自动避障、精准喷洒等多种新功能。”拓攻机器人总经理张羽介绍,丰鹏系列是公司研发的第三代农业无人机产品,载重量、飞行效率等方面全面升级,并且安装了智能算法,操作安全又省心。

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2018年发布了第一代F系列植保无人机,该系列无人机具备打药功能,载重量6公斤,飞行一个架次作业面积在3—4亩。为了解决飞行时间短、操作难度大等痛点,2020年拓攻发布了第二代植保无人机TG26,对应用功能进行升级,可以实现打药、施肥、播种等多种功能,同时在续航、载重等方面进一步升级。

2022年,拓攻又发布了第三代植保无人机丰鹏系列。张羽表示,丰鹏系列在软硬件方面全面升级,自动驾驶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以最新款无人机丰鹏700为例,其最大载重量达到70公斤,喷头最大流量达到40升每分钟,F系列飞十次才能完成的工作,丰鹏700仅需一次就能完成。此外,丰鹏700还搭配“精准喷洒算法”,操作起来智能便捷,飞行前只用输入亩均用药量、飞行高度等数据,就能自动生成航线并智能巡航,飞行过程还会自动避障。

“近年来无人机优化迭代速度很快,使用痛点不断被优化,现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张羽认为,下一代农业无人机将会面向更多作业场景,算法也会更加智能,能够根据作物长势、虫情、土地墒情等信息因地施策,精准用药施肥,为农业生产节本增效。

农户购置热情高涨,全市保有量已超1000台

2月20日上午,高淳区陈福明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上空,4台无人机正在开展施肥作业,去年11月,该合作社在高淳和溧水两区共种了4000亩油菜和8000亩小麦。

合作社理事长陈福明感叹,10年前忙春耕,工人总要背着沉重的喷雾器,20多人要连续忙上一周。如今,4个飞手可以轻松胜任1.2万亩大田春管,“穿着皮鞋”也能种地。

如今,南京市越来越多的农户用上了无人机,促进春耕春管向科技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据市农业农村局统计,目前南京全市农用植保无人机保有量1000余台。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南京市农业无人机数量增长迅速,年增长量在100余台。目前,南京农业无人机应用以大田生产为主,可以胜任施肥、撒药、除草、巡田等多种植保工作。此外,农业无人机在水产养殖投饵、山地果园物资运输等方面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农户购置无人机可享专门补贴。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与江苏省财政厅去年12月13日发布的《2024—2026年江苏省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第一批)》显示,农用(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可含撒播等功能)每台可享受4000元—10400元的中央财政补贴。

伴随农业无人机的普及,无人机培训也热度高涨。江苏民航无人机培训中心负责人王慧告诉记者,前两年每期无人机培训班大概能招20—30人,而现在每期培训班人数多达100,甚至200人。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可 刘全民

THE END
0.四川三农新闻网聚焦水稻机插秧、玉米机播机收、马铃薯机播机收等薄弱环节支持丘区农机发展。 “天府良机”里,丘区适用农机加速涌现。拓展多元化功能农用无人机大显身手 从载重超80公斤的植保无人机,到体型迷你的农业多光谱无人机,除了主流的植保飞防、撒肥、播种等功能,部分机型还具有吊运、测绘、病虫害分析、巡检等功能,大疆、jvzq<84ue5t/exr1kpjfz8sgyu5uqyneu1oe1::0jvsmAyfig?:3
1.高科新农20公斤级M45多旋翼植保无人机高科新农植保无人机目前市场上实用的大载荷多旋翼几乎寥寥无几,大部分的载荷量还停留在10公斤到15公斤之间,能实现20公斤的直升机相对于10公斤的多旋翼来说价格又相对较高,所以打造一款直升机的效率,多旋翼的价格的产品成了市场空白。 高科新农历时一年,新一代20公斤多旋翼农用无人机m45终于面世。此款产品可谓是7年磨一剑,将高科新jvzq<84yyy4oqwllkvuoi7hqo1vsqmzev1mlzwd986<:2<=0jvsm
2.200公斤的无人机多少钱一台在农业物资运输、山区光伏板吊装、灾害救援物资投送等场景中,200公斤级大载重无人机正成为改变行业效率的关键工具。这类无人机通过技术创新突破了传统航空设备的载重限制,其价格体系也因动力类型、应用场景和技术配置的差异呈现多元化特征。 在农业物资运输、山区光伏板吊装、灾害救援物资投送等场景中,200公斤级大载重无jvzquC41yy}/rltpnktf0lto0et0|qn|cq52;A>13;>:5=640jznn
3.安远植保无人机织就科技防护网新闻中心“过去200亩地打药要雇8个人忙3天,现在无人机1小时就搞定,每亩成本还省了15元!”镇岗乡黄洞村种粮大户谢起兴指着田间的绿色稻浪算起了“经济账”,每台农用无人机一次可携带40公斤农药,与传统一人一天喷药8亩相比,无人机具有精准喷洒、高密度雾化等优点,高效增产的同时还大大减轻了劳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jvzq<84oqdomg7sgyuqk0lto1pkxu8x{uvkn1;54716719>1256879>;30yivvq
4.蟹虾养殖启用无人机投喂饵料金山网讯 12月1日下午,位于江苏省镇江丹阳市延陵镇行宫村的渔港特种水产家庭农场人声鼎沸,一架农用无人机盘旋在连片的池塘上空,按照设定轨迹在自动抛撒饲料。现场快捷高效的水产智能机械作业的演示,引得到场观摩的农机管理员和水产养殖大户纷纷点赞。 成立于2018年的渔港特种水产家庭农场,是丹阳市特色农业和智能机械化示jvzquC41yy}/l||0eqs/ew4424703;5513<76B>90unuou
5.万亿级市场待启!精准农业航空技术助力低空经济起飞大载荷、长续航是农用无人机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该团队研发的5G大载荷植保无人机,载重量可以达到80公斤,采用共轴双桨结构,飞行更稳,能实现实时精准变量喷施,并能提高复杂环境下的作业效率和精确度。 首届农业低空技术演示会上现场展示雾滴粒径动态调控的植保无人机作业情况。 jvzquC41yy}/hjwogt4dqv3ep1814=4331651€fra;?:8A>3:0nuou
6.一键起飞忙植保!南京春耕进入“飞行模式”“穿着皮鞋”也能种地:一随着春耕春管陆续开展,农田里无人机的身影又多了起来。施肥、除草、打药,如今的农用无人机功能越来越强大,载重量、飞行速度、播撒效率全面升级,推动春耕春管“飞”入科技时代。 5年进化3代、一台无人机的作业效率是人工的20倍……从一台无人机的迭代史和进化史中,可以管窥春耕满满的科技范儿。 一键起飞,春耕春jvzq<84pgyy/nxsijqu/pny142861wozya634>49;4=38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