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新业态,我国无人机产业及相关应用发展日益迅猛。尽管无人机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和生活方式改变有目共睹,但无人机运行种类复杂多样,如何通过安全监管,实现无人机快速发展与有序运行,成为全球无人机产业摆脱“成长的烦恼”的关键。
近年来,民航局加快探索步伐,围绕“四个一”目标,即制定一部规章(CCAR-92部)、建立一套分类管理办法、搭建一个综合管理平台(UOM)、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引导机制,对无人机运行实施全面管理,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人机运行管理之路,推动了我国无人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建规立章:保障无人机发展健康有序
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全新技术革命为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无人机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在农业、电力、测绘、安防等多领域正逐渐得以广泛应用,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作为新兴产业,我国无人机行业法规标准体系、安全监管手段都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规体系,是促进民用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和发展的必需。民航局从2013年开始,制定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AC-61-FS-2013-20),开始探索无人机运行管理,随后陆续出台轻小型无人机运行规定(AC-91-FS-2015-31)、无人机空管办法、实名登记规定等行政规范性文件。
有法可依,才能推动无人机飞得更好。民航局积极配合司法部对《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送审稿)》的立法审查工作,组织各业务司局从事无人机管理的骨干参加国家空管委牵头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专班协作组,参与论证相关新增行政审批及责任划分等问题;配合参加司法部无人机立法调研工作,提供所需研究论证材料,积极推动《暂行条例》的尽快出台。同时民航局按照《暂行条例》的思路,加快起草编写无人机管理规章(CCAR-92部),初稿初步形成,将与《暂行条例》实施基本保持同步。
法规需要各类标准的支撑。目前,民航局研究制订了无人机标准体系,从“人、机、环”“管理、技术、运行”“综合、开放类、特定类和审定类”三个维度,搭建无人机标准体系框架,建立无人机标准工作组,与无人机分标委会(TC435/SC1)开展对接。
分类管理:特定类无人机先试先行
吕尔学向杭州送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CEO章磊颁发证书。(记者徐业刚/摄)
获得城市场景特定类无人机物流试运行“牌照”以来, 杭州送吧公司共完成4872架次物流配送飞行,累计飞行里程超过3万公里。其中,医疗检验样本的配送量超过7000份,服务就诊患者愈5000人次。运行期间,未出现过一起造成第三方伤害的安全事故。
这只是民航局开展特定类无人机试运行促进无人机蓬勃发展的缩影。“自《特定类无人机试运行管理规程(暂行)》发布以来,民航局本着促进发展、先试先行、分类管理的原则,在国际上尚无成熟管理经验的情况下,使用特定运行风险评估(SORA)方法,对安全风险较高的无人机运行进行安全管理,批准实施部分试运行,这也为逐步建立相应的标准和法规体系提供了基础。”民航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民航局从实际需求出发,探索逐步规范安全风险较高的无人机运行之路,推动了无人机在载人飞行、支线物流、校验飞行等方面的应用。2020年,民航局完成亿航载人无人机第一阶段“以物易人”试运行的运行风险评估和验证工作,并于5月26日向亿航颁发特定类无人机试运行批准函。对此,不少飞行爱好者对此充满憧憬,十分期待今后能够乘坐无人驾驶的“空中巴士”。民航局还组织了对顺丰丰鸟支线物流无人机试运行初审,就丰鸟支线物流无人机试运行方案及运行手册、试运行风险评估(SORA)及相关证明材料进行质询,对其运行条件(起降场、航线、设施设备等)进行了实地核实。
创新道路:行业管理与社会管理深度融合
开展我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建设是民航局顺应无人机发展趋势,实事求是对无人机实施分类管理的重要举措。根据《工作指引》,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建设包含城市场景运行试验区、海岛场景运行试验区、支线物流运行试验区、高原环境运行保障试验区、综合应用拓展试验区等多个目标定位。拟申请地区必须具备空域环境良好、产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健全、支持措施明确、专业资源丰富等条件,重点在深入开展无人机试运行、监管和服务机制探索、无人机适航审定技术研究、运行技术验证、支撑要素试验、创新产业生态试验等多个方面实现突破。
据了解,未来,民航局将以试验基地为抓手,引导科研、运行和商业化应用;通过结合试飞验证和试运行,不断积累运行经验和数据,在安全可控的条件下加快数据积累和标准规范的迭代演进,以体系构建和系统思维为统领,在适航、飞标、空管等运行标准的主要方向上不断探索迈进。
搭建平台:智能化监控助力安全监管
无人机运行管理平台是支撑无人机发展的基础。自2018年年底开始,民航局着手建立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空管信息服务系统(UTMISS)陆续开通深圳、海南两个试点区域。在这两个试点区域,UTMISS实现了民、军、地协同管理,简化飞行管理流程、取消空域审批,与低空飞行服务站协调运行。同时,试点以真高120米以下超低空隔离运行为基础,对无人机与通航飞机融合运行的规范与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根据深圳、海南试点管理流程差异,民航同步开展了UTMISS系统维护与升级,统筹调整系统功能。目前,按照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运行需求,正在推进系统认证、优化与实名登记系统、驾驶员管理系统和无人机云交换系统数据交互,为UOM建设和能力提升打好基础。
10节课程全面认识直升机
都看到这里了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