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11的外形充满了科技感,采用了无尾飞翼的布局,与翼身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作为世界上第一款正式服役的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攻击机,其作战半径超1500公里,航程超4000公里,能以0.9马赫高速飞行。(南方周末记者 姚忆江/图)
“对于这次航展您有什么期待?”“攻击-11!”
那是在2019年的国庆阅兵上,所有参阅装备中唯一一种单独出现的战机,也是唯一尚未最后定型就参阅的装备。
由于没有垂尾、平尾,无尾飞翼、三角翼飞镖状外形……这架隐身无人机因长得过于“有颜值”,一直被网友质疑是模型机型,甚至引发诸多猜测:攻击-11是利剑-11的“变身”吗?是轰-20的缩小版吗?
“20家族”新成员
在航空航天馆,攻击-11特有的轮廓十分醒目。它的外形充满了科技感,采用了无尾飞翼的布局,与翼身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可以看到,它的两侧各拥有1个内置式隐身弹仓,尾部是锯齿型设计,采用飞控系统,具有隐蔽穿透、自主作战、高杀伤力等特点,能够在高威胁、强对抗的环境下,对敌人纵深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航展上,攻击-11无人机打开了机腹弹舱,让人得以进一步一窥其细节——采用内埋式弹仓,弹仓内可携带多枚精确制导弹药。
“每个内置弹仓中可以容纳4枚小口径精确制导炸弹,两个内置弹仓加起来,单次可携带8枚小直径精确制导炸弹。”展馆讲解员郑立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另外,发动机尾喷口还进行了隐身化处理,降低雷达信号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红外信号。《现代兵器》杂志编辑黄国志表示,通过布置在机翼上的小型喷口,从涡扇发动机的压气机引来高速高压气流,并且由飞控计算机对喷射气流进行精确控制,施加直接力的作用,就可以实现快速转向以及俯仰,大大增强机动性。
作为世界上第一款正式服役的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攻击机,攻击-11机长超10米,翼展为14米,最大起飞重量达10吨。
“在实际作战中,它的作战半径超1500公里,航程超4000公里,能以0.9马赫高速飞行。”航空航天馆讲解员陈红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高度隐身的特性,是攻击-11的最大亮点,一体化的飞翼式布局保证了它正面的隐身性能。“在副翼、襟翼的细节处,设计师对攻击-11采用了‘削边’的处理方式,有效降低雷达反射面积。”陈红说。
虽然攻击-11的名字,与军事迷印象中“20家族”成员并不相符,但在中国航展上,其与歼-20、运-20以及直-20一同展出,也代表着“20家族”的全新延伸。
一位不愿具名的军事专家表示,攻击-11既可以发挥其隐身无人轰炸机的优势单机作战,又可以与有人战机配合发动“狼群式”隐蔽攻击,丰富了中国空军部队的作战方式。
设想一下,如果一架攻击-11可携带8枚制导炸弹,那么10架攻击-11所携带的导弹数量就可高达数十枚。一旦其将隐身效果发挥到极致,隐藏在战机周边,可对敌人进行毁灭性打击。
陈红介绍,飞翼设计也带来结构重量轻、载荷大、航程远等性能特征。机头进气道向内、向下进入发动机形成S进气道,雷达波无法直接照射到发动机,“这对于提高隐身性能以及战场生存性有着极大帮助。”陈红说。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完善,中国小型涡扇发动机取得了快速发展。珠海航展上曾展出过推力1吨级的“九寨”涡扇发动机。2018年后,中国小型涡扇发动机的研制已全面囊括各个谱系,可为大中小型无人机提供可靠动力。攻击-11用的便是2台1000公斤级的无加力涡扇发动机。
内埋式弹仓、背负式进气道、锯齿状舱门……攻击-11被认为是未来空中作战的核心装备,也是无人机家族中的高端产品。
“这款以对地攻击为主要任务的无人战机,隐身能力优秀,可在严密的对抗体系和高威胁环境下执行任务。”王亚林表示。
虽然攻击-11可以精准地打击地面或是海上目标,但一位资深军事迷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由于其体积和重量有限,装载炸弹的数量比标准的少,进而限制了毁伤威力。
“攻击-11无人机的进攻能力与有人驾驶的战斗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黄国志说。
今年航展上,中国无人机家族可谓品种齐全,谱系逐渐清晰,如今中国无人机的厂家有上百家,整个无人机行业发展如同井喷。(南方周末记者 姚忆江/图)
“踹门者”角色
珠海航展被誉为世界五大航展之一,在这个多国军人戎装出席的盛典上,中国版战鹰的陆续亮相,让世界空中力量清晰地感受到中国空军的实力。
1990年代以后,中国空军开始战略转型,由国土防空向“空天一体、攻防兼备”发展,为此启动了一系列新型作战飞机研制计划,其中以“20”系列作战飞机最受外界关注。这些飞机以2020年作战环境为背景,着重提高中国空军在未来的制空争夺、远程打击、兵力投送能力。
近年来,已经有运-20、歼-20、直-20先后列装,成为中国未来空中作战体系的中流砥柱。
在美军X-47B隐身无人机项目被取消的前提下,攻击-11无人机作为全球唯一服役飞翼布局高速隐身无人攻击机,其列装中国空军,让世界的目光,自然聚集到了东方。
“攻击-11无人机采用飞翼式布局,跟美军B-2A和B-21隐身轰炸机相似,代表着中国在该布局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陈红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除了中国以外,大部分国家还停留在理论阶段。
28岁的军事迷马康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如今攻击-11被证实为“20家族”重要成员,不难猜测其地位跟歼-20隐身战机相同。
攻击-11实现全隐身设计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技术实现高机动性能。“以前这两者无法同时在飞翼布局飞机上实现,而中国航空工业却敢为天下先,走在了世界最前列。”黄国志表示。
走在世界前列的,还有中国的察打一体无人机。
其研制历程,始于2005年由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制成功的无人机“翼龙”,之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发了彩虹-3、彩虹-4等型号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其中,彩虹-4和“翼龙”无人机被沙特和伊拉克军队在反恐作战中大量使用,经受住了实战检验,证明中国在察打一体无人机领域的研制实力。
显然,在“20家族”里,直-20的主要作用在于“低空突防”,运-20属于“战略投放”,歼-20负责“空中打击”,“察打与协同”的重任,就落在了刚刚与大家见面的攻击-11身上。同时,还扮演着“踹门者”的角色。
“作为最新成员,可能会与家族其他战机一起执行立体化的空中作战。”王亚林认为,攻击-11最适合在战争初期突入敌人腹地,打击相对轻型、非加固的重要核心目标。
“从目前多个官方宣传片来看,攻击-11可能会出现折叠机翼版,成为舰载无人机。”马康明表示,这样可以在甲板上为航母舰队提供更多的威慑力。
“未来,人工智能空战系统将与网络结合,实行高度精确的分布式作战。”王亚林认为,未来高端战争的发展趋势是隐身化、无人化、智能化。
中国航展上的无人机,受到中外各界人士的瞩目,让世界空中力量清晰地感受到中国空军的实力。(南方周末记者 姚忆江/图)
“还有差距”
今年航展上,从隐身无人机、水陆两用无人机,到察打一体无人机,中国无人机家族可谓品种齐全,谱系逐渐清晰,“如今中国无人机的厂家有上百家,整个无人机行业发展如同井喷。”《航空知识》主编王亚男说。
在无人机领域中,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把隐身技术用于无人机的国家。
1991年,当美国在进行海湾战争时,在先锋号无人机的引导校准下,密苏里号战列舰的火力精准地覆盖了伊拉克的指挥中枢、导弹阵地、雷达站等多个重要目标。
无人机成了三位一体打击的核心力量、成为了美军的眼睛。“中国看着别人有无人机,才知道还可以有这个东西。”王亚男说,无人机的实战化运用,让中国人对无人机有了更新的认识和反思。
多年过去,目前中国已经拥有适合于各种任务的军用无人机。王亚男认为,中国军用无人机发展已跻身第一梯队,属于国际领先水平。
据美国智库网站报道称,“中国的军用无人机,已经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并且在技术上已经领先全球。”
而攻击-11的出现,更是为中国无人机的发展史画上浓浓一笔。
尽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有改进的空间。
“美国的无人机几乎出现在了海湾战争后的每一场局部战争中,这些实战经验对于中国未来发展无人机往哪个方向走、哪些技术更关键、哪些技术值得优先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王亚男说,“在某些技术上,并不是说我们突破不了,而是有时候你甚至不知道这项技术是需要突破的。”
近年来,许多国家都把无人机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竞相研制和装备无人机系统,也实现了迭代发展,无人机一跃成为军事领域的“新贵”,也正悄然改变着全球安全态势,牵动着地缘政治神经。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陈红、郑立宇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 王瑭琳
攻击-11隐身无人机首次亮相珠海航展,引发热议。
攻击-11无人机设计非常重视隐身,从外形上看,该机采用飞翼式气动布局。
飞翼式布局的一个好处是隐身性能好,减少被雷达发现的概率。
攻击-11无人机采用上部进气道设计,下部无腔体,进一步增强雷达隐身能力。此外该机发动机尾喷口也进行了隐身化处理,降低雷达信号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红外信号。该机采用内埋式弹舱,弹舱内可携带多枚精确制导弹药。
内埋式弹舱、背负式进气道、锯齿状舱门……攻击-11隐身细节处理也非常重视。
隐身无人机采用隐身设计,可以大大降低被雷达等探测设备发现的概率,被认为是未来空中作战的核心装备,也是无人机家族中的高端产品。
攻击-11列装后将提升部队的对地攻击能力。
“冷战结束后,隐身战机和巡航导弹在多场局部战争中担当‘踹门者’的角色,采用隐身设计的攻击-11也可以胜任这一任务。”韩东认为。
发动机尾喷口也采用了隐身化处理。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将于9月28日至10月3日在珠海举行。开幕前夕,环球网记者来到航空工业馆带您抢“鲜”看,这里以“大展20宏图•添彩和平天空”为主题,通过多个分展区全面展示中国航空装备新成果,不仅首次展示了歼-20、无侦-7、无侦-8、攻击-11等先进机型,还第一次披露它们的性能数据!在它们背后分别是完整的先进作战装备体系。
在航空工业馆展示的攻击-11(图中)、运-20(图左)和歼-20(图右)大比例模型 张海潮摄
在航空工业馆(1号馆)的中心位置,一个大型旋转展台上同时醒目地展示歼-20、运-20、直-20和攻击-11的大比例模型,它们被称为“20”家族主要成员的四款先进军机,不仅代表中国航空工业的最新成果,实际上也是场馆现场“空中打击”、“战略投放”、“低空突防”和“察打与协同”四个分展区的代表,其各自背后是相应的四大航空作战装备体系——各有众多战斗机、运输机、直升机和无人机,以及对应的武器装备。这也是中国航空工业雄厚实力的真实写照。
在“空中打击”方面,是歼-20领衔,由歼-10CE、歼-16、歼-11B等一系列主力战机,和以最新PL-15E远程空空导弹为代表的先进对空、对地打击武器装备组成。
更出乎意料的是,歼-20等的一些性能数据也是首次披露!现场展板显示,歼-20的机身长21.2米,高4.69米,翼展13.01米,最大飞行速度达到2.0马赫。首次现身珠海航展的PL-15E空空导弹最大射程达145公里,采用捷联惯导/卫星组合+主动雷达末制导等组合制导方式,并具有双向数据链修正能力——这意味着该导弹具备在飞行中途改变打击目标的先进能力。
在“战略投放”方面,包括运-20、多型运-9运输机,以及未来的重型运输直升机等。
在“低空突防”方面,除了最新的直-20,还有直-8、直-10ME、直-19E、直-9WE、直-11E等一系列直升机,它们共同组成能力衔接的低空突防直升机装备体系。在现场播放的视频中,完整展示了这些直升机如何在实际战斗过程中协同完成各种任务。
压轴的实际是由各种无人机组成的“察打与协同”分展区,其中的攻击-11、无侦-7和无侦-8等多款无人机同时第一次亮相。攻击-11无人机还打开机腹内的两个弹舱,每个弹舱分别容纳着4枚精确制导炸弹。而且还有处细节,攻击-11的起落架舱和弹舱的舱盖,都采用锯齿形隐身设计,这显示整个无人机拥有出众的隐身能力。现场展示的数据显示,攻击-11机长12.2米,机高2.7米,翼展14.4米。
细节显示,馆内展出的无侦-7无人侦察机是货真价实的实机。
据航空工业微信公众号介绍,无侦-7采用“Φ”型连接翼气动布局,机载基本系统以三代战斗机高可靠多余度系统为基础,导航系统国际领先,任务载荷居于国内高端。该无人机已经在全疆域使用中展现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另外,无侦-8高空高速侦察机可对敌防护严密的战略、战役目标实施有效突防,利用配装的侦察任务设备获取高分辨率目标图像,为各级作战部队提供侦察和打击效果评估情报。
同样据现场数据显示,无侦-7无人机长14米,机高3.9米,翼展22.8米。无侦-8机长11.5米,机身高2.2米,机宽6.7米。
从展示情况可以看出,这三款先进无人机构成的是一个完整的从侦察、打击,到战果评判的高端无人作战系统。这种作战能力远不是拥有了某款无人机就能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