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盘点创新篇年中国风电整机商产品创新及亮点汇总

在即将过去的2018我国风电整机商都有哪些技术创新或服务亮点?小编今天为大家梳理如下,欢迎留言补充!

附:2018风电整机商创新点

明阳智能

关键词:MySE4.0-145/156陆上机型、海上MySE5.5-7.0MW平台

1、MySE4.0-145/156机型(★★★★★)

10月17日,在2018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创新剧场上,明阳智能以“共享‘风电4.0’时代”为主题,发布了彰显个性的风电新时代解决方案:自主研发的战略性产品——MySE4.0-145/156新机型,MySE4.0平台为我国多样地貌环境不同的风资源特点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MySE4.0MW大兆瓦风机不仅节省土地空间,同时兼具环境友好性及电网友好性的特点。

MySE4.0平台产品继承了明阳久经考验的半直驱传动链技术的高效率和高可靠性基因,采用更智能的产品定制化设计理念,搭载MBC自适应控制策略技术、场群感知控制技术,以及最新“MYAIS”智能化控制系统,不仅让风机精于捕风,更加深风机对风资源的理解,通过捕捉“天机”实现对未来的预知。

2、海上MySE5.5-7.0MW平台(★★★★★)

海上MySE5.5-7.0MW平台依托MYPlatForm一体化研发协同平台,专门针对中国海域风资源情况量身定制,机型包括:MySE5.5-155、MySE6.0-18X、MySE7.0-158。

机型适合区域:

(1)MySE5.5-155机型适合粤西及浙江、海南等海上低风速、台风区域。

(2)MySE7.0-158机型适合粤东、福建、台湾海峡等高风速、台风区域。

(3)MySE6.0-18X机型适合江苏、河北等长江以北低风速、无台风区域。

MySE机型特点

(一)高可靠性。具备航空级高可靠性基因,精巧的结构设计有效缩短载荷传递路径,降低机组载荷。

(二)高发电量。半直驱技术路线中集成的中速发电单元有效地提升了机组可靠性和高效率,机组风轮系统运行转速范围宽,保证在全风速段均能实现能量捕捉性能最优。

(三)低度电成本。重量轻、载荷低使得风电场建设方案具有更好的经济性,机组自身特性减少了运输、吊装、施工、维护等成本,结合注入基因的高效率与高可靠性优势,极大的优化了总投资成本,降低度电成本,提升内部收益率。

(四)智能化。“基于模型的控制(MBC)”和“自寻优控制”等先进智能算法,保证机组全生命周期内高效率运行。

(五)数字化。以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先进的能源管理平台,实现灵活的电能输配和无功调节,与微网、分散式电源系统实现无缝连接,智能调节。

国电联合动力

关键词:2MW-130-140m柔塔机型、2.2MW-132陆上机型、3.2MW-141陆上机型

1、2MW-130-140m柔塔机型(★★★★★)

2MW-130-140m柔塔相同高度的柔韧性钢塔比常规钢塔重量轻35%-40%,同等条件下发电量提升8%以上。

2、2.2MW-132陆上机型(★★★★★)

2.2MW-132机型是依托联合动力稳定的2MW平台基础,并不断优化提升,机组可靠性高,具备超大的扫风面积、高效的能量转换效率。

3、3.2MW-141陆上机型(★★★★★)

3.2MW-141机型集成于主控的CMS系统,能够提前6个月准确预警传动链故障发电性能,采用双模控制策略,在低风速段发电效率提升8%。

运达风电

关键词:WD147-2500陆上超低风速机型、WD131-2200-120米柔塔机型、WD147-3000/3400低度电成本机型、WD154-3400 中高风速机型

1、WD147-2500陆上超低风速机型(★★★★★)

国内同功率等级中风轮直径最大,单位千万扫略面积最大(6.79m2/kW),使得年平均风速4.5m/s以下的资源具备开发价值;

适用于中东部及南方山地低风速风电项目、华中和华东南分散式风电项目;

可配套95m~140m不同高度的塔架,柔塔、混塔均可配套;

叶片采用涡流发生器(VG)增功技术,最大限度提高机组发电性能;采用叶片后缘锯齿条降噪技术,可有效降低噪声声功率级2-4dB;

可根据不同的风场需求,采用小平台吊装、单叶片吊装等定制化的吊装方案,降低吊装成本。

2、WD131-2200-120米柔塔机型(★★★★★)

塔架重量轻,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机组适用于平原低风速大切变风电场,具有很好的发电性能;

采用扰流条涡激振动抑制方案、阻尼器抑制方案以及控制应急预案等多种方案,保证柔塔机组20年运行安全。

3、WD147-3000/3400低度电成本机型(★★★★★)

具有结构紧凑、机组重量轻,经济性较好等特点,是当前“风火同价”背景下最佳的经济机型;

可配套95-140m不同高度的钢塔、混塔及柔塔;

具有较宽的风况适用范围,可适用于三北中高风速风电项目、华中和华东南分散式风电项目以及部分低风速区域;

定制开发了叶片尾缘锯齿条降噪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机组噪音,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

基于运达风电先进的并网控制技术,满足高电压穿越、一次调频和惯量响应功能,具有良好的电网友好性。

4、WD154-3400 中高风速机型(★★★★★)

应对三北和中部平原竞价市场,LCOE最低;

双主轴承及浮动式传动链支撑结构设计,提升传动链承受复杂动载荷及交变载荷的能力,提高机组可靠性;

机组容量可扩展至3.6MW,匹配100米高度的钢塔或140米高度全混塔架;

独立变桨技术的应用显著降低载荷机组疲劳载荷,提升零部件使用寿命;

自寻优、自适应等智能控制技术,确保机组在运行边界条件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最佳运行姿态,最大化利用风能资源以提升机组发电性能;

智慧场级控制技术,结合风电功率预测技术、机组健康预警及故障智能诊断技术等,优化提升风电场发电性能、提升机组故障处理效率,提升风电机组整个寿命周期内的经济性

应用数字双胞胎系统,实时在线估计关键部件载荷,估算机组主要部件剩余寿命;

应用数字化风电技术,360°全方位实时监测机组,实时跟踪机组关键部件运行状态,正确评估机组运行工况和科学验证机组的设计。通过对关键部件的智能检测,避免风电机组发生重大故障或部件失效故障,减少维修成本与计划外停机时间。

湘电风能

关键词:E141-2500 超低风速产品、4-6MW系列平台:XE140-4000、XE128-5000、XE140-5000、XE155-6000等

1、E141-2500 超低风速产品(★★★★★)

全新一代湘电XE141-2500风力发电机组基于平台化、模块化的设计理念,是专门针对超低风速风场定制化开发的超大叶轮、超高效、超高可靠性于一身的重大技术突破。

湘电风能秉持传动链效率高、发电性能优异、高可靠性的直驱永磁技术路线,长期致力于风电场整体解决方案,以风场投资收益最大化为出发点,通过采用高效节能发电机技术以及主传动链优化设计,结合自适应的第5代Smart-Control控制技术,进一步提升机组的可靠性及发电性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投资方的项目投资收益。

具有以下亮点

(技术优势)

简单高效的传动链设计:机组采用直驱式结构设计,无增速齿轮箱,传动链简单高效;

便捷的可维护设计:机舱-发电机-轮毂,具有足够的维护空间,同时湘电风能机组具有自维护性,机组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配备完善的吊装设备,可用于更换驱动、柜体等中小型部件,不必额外使用吊车即可完成;

超强环境适应能力:高防护等级设计,特殊环境定制化方案。基于先进的噪声测试技术及主被动噪声控制技术,可针对工业厂区、近居民区等特定场址的不同影响要素,提供基于软、硬件定制化噪声控制方案,环境友好;

采用第5代Smart-Control的自适应的风机控制系统:适应不同条件下的场址、机位环境条件。

2、4-6MW系列平台:XE140-4000、XE128-5000、XE140-5000、XE155-6000(★★★★★)

湘电风能大功率系列海上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平台由功率4-6MW,叶轮直径128-173等多种机型组成,涵盖了我国海上所有可开发利用风资源区域,确保任何海上风场项目都能够保证4000小时以上的年利用小时数,在保障高效率、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低维护成本及环境友好性的同时具有独树一帜的高经济回报率。

具有以下亮点

(技术优势)

极简设计:经验证的、可靠运行20年以上的超紧凑、天然可定制化的主传动链结构,配置高可靠性智能轴承润滑系统,最大程度规避主传动链高故障率、核心传动部件提前失效导致的长时停机和昂贵运维的风险;

高效发电:基于“机电热磁”多物理场耦合优化设计、高可靠性绝缘工艺制造及高精度气隙优化装配的永磁同步发电机,在维持一贯的高效率、轻量化、高功率密度等优良特性的同时,匹配高可靠性中压变流系统,确保主发电系统高效稳定性;

模块化设计:模块化环控系统,结合整机动态热损耗自适shedejie应控制策略,有效解决特定高湿热、高盐雾腐蚀海域机组的温控及腐蚀难题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降低机组的自耗电;

抗台性能优异:10年以上台风高发沿海区域可靠安全运行经验,优化的台风生存智能控制策略技术辅助以台风过境前后持续200小时以上高风速满功率运行控制策略,有效兼顾了高产能和高可靠安全性的统一;

环境友好:基于低噪声高叶尖速比叶片气动翼型优化、传动链部件油脂泄漏防治、低噪声通风系统优化及偏航制动噪声抑制策略集成的环境友好型的系统解决方案,有效规避生态环境法律风险;

高可维护性:基于人机工程学设计的机组,有效保证了机内维护的可达性、安全性和便捷性的同时,开发了海上风电机组独有的可预防性维修管理工具,极大程度降低了海上风电机组的运维成本。

中车风电

1、WT2500D146超低风速风电机组(★★★★★)

WT2500D146是全球首款单位扫风面积最大的智能风机产品,其单位千瓦扫风面积高达6.7,在年平均风速4.5m/s下等效满发小时数可以达到1800h,年平均风速4.8m/s下等效满发小时数可以超过2060h;年平均风速5.5m/s下等效满发小时数可以超过2660h。由此可见,该款智能产品推荐4.5-5.2m/s年平均风速下,优选分布式风场使用,可以满足5.5m/s以上年平均风速下风场实现风火同价。

对于搭载大风轮的风电机组来说,大风轮直径极易在极端湍流、极端风向变化、超速以及极端工况的停机工况引起极限载荷,中车株洲所研究成功“极端事件控制技术平台(EEC)”和“疲劳降载控制平台FLR”,可将主导极限载荷降低10%以上(旋转轮毂Myz降低13%,单叶片卡桨工况下Mz降低5%以上);主导疲劳载荷降低5%以上(旋转轮毂Mx降低7.3%)。由此延伸对风机的控制策略、外部环境控制(高/低温、弱电网、调频/调压)行定制化解决方案,实现风机与外部风资源真正匹配,提供产品生命周期内最优综合解决方案,极大提升机组的发电量。

中国海装

关键词:H136-2.2MW陆上机型、H160-3.2MW陆上机型、H152-6.2MW海上机型、H120-2.0XMW机组钢混塔筒

1、H136-2.2MW陆上机型(★★★★★)

2、H160-3.2MW陆上机型(★★★★★)

3、H152-6.2MW海上机型(★★★★★)

H152-6.2MW风电机组是中国海装在现有5MW+平台批量验证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海上风电开发布局和智能风场大数据分析,开发的一款6MW级中压发电系统的产品。该机组功率密度高、可靠性好、抗台风,非常适宜福建、广东等东南海上风电场。经测试,H152-6.2MW风电机组为满足目前市场需要的最优产品,其在一类风区同等风况下较5MW级风电机组将提升13%的发电量。

4、H120-2.0XMW机组钢混塔筒(★★★★★)

H120-2.0XMW机组钢混塔筒,轮毂高度高、结构刚度大、自振频率高,不会因为“频率穿越”过程损失发电量,是国内陆上风电的又一经典产品。该型号塔筒由83米混凝土段与35米钢塔段组成,充分借鉴了国外已成熟应用上千台的设计技术,是真正意义上的钢混塔筒,它能助力陆上风机为业主带来长期稳定且更可观的发电量。

随着首台高混塔筒在大唐滑县项目顺利完成吊装,验证了中国海装在不同季节复杂性条件下的施工技术,也标志着中国海装已全面掌握低风速高塔技术,具备批量化、产业化制造的条件。

三一重能

SE14630产品具有以下优势和亮点:

高可靠性:采用成熟的4点支撑/3点支撑技术方案,成熟的双馈技术路线,严格的产品设计和第三方认证;成熟、可靠的供应链保障。

高发电量:采用更长叶轮直径,捕获更多风能;全新智慧风场、智慧风机的控制技术,提升风机发电量。

高性价比:先进控制策略,降低基础载荷、降低塔筒重量,综合度电成本低。

2、SE13125-140米柔塔机组(★★★★★)

据三一重能研究院夏益民先生的现场讲解,从设计、制造、吊装、控制策略,再到安全监测等环节和多个维度来评估,三一140米柔塔技术均达到了行业高标准。

制造层面,为保证塔筒制造的高质量,三一选择与行业内知名、实力雄厚的天顺塔筒制造厂合作进行塔筒制作。三一塔筒所有主体焊缝均100%UT和100%MT检验,且T型焊缝100%RT检验,这在行业内是为数不多作如此高标准严要求的厂家。在塔筒的制作过程中,三一派出监理、SQE(供应商管理工程师)和研发工程师全程驻厂监造,及时解决制作问题的同时对塔筒制作质量全程把控。

同时,出色的控制策略,全面保证了柔塔的安全和高收益。抑制共振、精准定位等技术交织创新则提升了吊装效率。

此外,在监测方面,通过结构安全保护系统,对机组安装多组倾角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实现对基础不均匀沉降、塔架位移、传动链扭振等全方面监测。为实现对塔架位移振幅的准确监测,辅助使用GPS和激光设备对塔筒位移进行多重监测,确保塔架振幅在安全范围内。

上海电气

关键词:W3200-155陆上机型、W2500-146陆上机型、DD6250-172海上机型、G4-146海上机型

1、W3200-155陆上机型(★★★★★)

W3200-155陆上风机机组功率3.0-3.2MW,可搭配100-140米高塔架,最大叶轮直径为155米。它借鉴上海电气成熟的海上风机平台技术,传动链和发电系统大量采用批量运行机组的核心零部件,经过长期运行苛刻考验,可靠性极高。它拥有最佳的单机容量与风轮组合,具备同等风轮直径中最高的安全等级,可以提供当前三北资源条件下最高的发电收益。同时可以实现机组-塔筒-基础综合成本控制,为项目带来更低的建设成本。

2、W2500-146陆上机型(★★★★★)

W2500-146陆上风机,单机容量2500kw,叶轮直径146米,可搭配100-140米高塔架。该款机型拥有2.5MW级别中最大的风轮直径! 同时相对于现有2.0-2.2MW机型具备更大的单机容量,整场最多可节省25%的机位。该款机组开发过程中秉承绿色设计理念:整机综合降噪方案确保机组更安静;完善的污染防治手段和光影抑制技术实现整机与环境的完美融入。同时依托整机轻量化设计、模块化设计、传动链分体设计,以及小场地吊装技术等,满足在各种复杂场景下的使用。

3、DD6250-172海上机型(★★★★★)

DD6250-172平台产品针对中国海上风电市场特点定制开发,是8m/s以下中低风速海域大容量旗舰产品。基于海上批量运行的高可靠平台开发,拥有目前国内最大的风轮直径172m,具有更强的发电能力,与中低风速市场需求完美结合;6.X容量可调设计和认证,可根据不同项目的风资源和容量情况,灵活提供解决方案,最大化客户的内部收益;同时大容量可以满足集约用海,帮助客户解决复杂海洋环境及海域受限等问题;基于“零伤害”理念的人机工程设计,使吊装维护更安全、更便捷,缩短海上作业时间,提高窗口期利用率,节约海上运维成本;产品的核心控制特性包括高风速穿越、高湍流降载、高温穿越、智能增发、场控等,继承平台国际前沿控制技术; 液压变桨稳定可靠、高效节能;全功率变流器使产品具有更宽范的无功调节能力和对电网电压的支撑能力;采用国际前沿的数据存储及故障智能分析技术,使远程诊断更高效;自动化的生产线,测试保证和制造工艺,保障产品高质量高可靠运行;通过云中心大数据分析,实现故障预测预检,降低运维频次,同时提升发电量。

4、G4-146海上机型(★★★★★)

G4-146海上风机是一款非常成熟的产品,是为海上风电竞价上网时代打造的具有最佳LCOE竞争力的产品。该新机型主要发挥G4平台10年以上运行经验,以及全球范围内超过2000台平台机组运行经验带来的高可靠性。相比上一代G4产品,该新机型的大叶轮大大提升了单位千瓦扫风面积,可提升15%发电量;该机型基于充分的运行经验带来的产品高可靠性以及丰富的安装、运维经验带来更低的项目建设和运维成本,使得G4-146具有最优的LCOE水平,在当前阶段是应对中低风速市场的最佳解决方案。

华仪风能

东方风电

关键词:DEW-D4000陆上大容量直驱机型、DEW-D10000-185海上机型

1、DEW-D4000陆上大容量直驱机型(★★★★★)

目前国内领先的陆上大容量永磁直驱风电机组,采用平台化设计,容量可根据风区调整为3.3~3.8MW,满足IECⅡ、Ⅲ类风区的要求,广泛适用于三北等中高风速地区;可以有效降低用户的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提升项目的经济性。

具有以下亮点

(技术优势)

高可靠性:

采用直驱+永磁+全功率变流器方案,传动链短、故障率低;

基于专利技术的双安全链设计,多重冗余提升机组可靠性;

高可靠性器件选型,全面性能试验,国内独创整机出厂调试过程控制,保障整机出厂零缺陷;

高集成度:

主控、变桨系统一体化集成开发,降低成本、提高发电量,更好适应“平价上网”的需求;

高效率:

叶片采用轻量化设计,在保证刚强度的条件下降低机组载荷,使用锯齿尾缘、涡流发生器等先进技术;

发电机转子磁钢采用高性能磁材,独特的磁钢盒固定、防护专利技术,能有效防止磁钢退磁,无损耗,效率高;

自主主控及变桨系统与自主叶片配合可使机组风载最小化,风轮、发电机、变流器处于最佳匹配状态,低风速发电效率高;

低运维成本:

高可靠性带来低备件消耗,降低全生命周期内运维成本;

远程大数据分析平台,采用远程在线监测分析技术、风机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等及时跟踪处理问题,提高机组稳定性及可利用率。

2、DEW-D10000-185海上机型(★★★★★)

东方风电8-10MW等级机组,采用直驱永磁+全功率变频技术路线,基于东方电气在大型发电设备60年技术沉淀,针对中国海域风资源进行专门设计,在确保高可靠性的同时,可有效降低海上风电度电成本。

具有以下亮点

(技术优势)

发电能力强:

搭配185m风轮直径,理论发电能力远优于同等级机组,更大的叶轮直径有利于机组捕获更多的风能;

电气主回路采用中压方案,整个电气回路效率较低压方案高1—3%;

高可靠性:

中压变频器采用IGCT,较低压变频器IGBT,模块少,结构更简单;

电气系统双回路,单一回路出问题可以保障半功率运行,提升MTBF;

对关键部件、器件采用冗余设计;

整机采用全密闭结构+环境调节技术设计,具有很强的耐盐雾腐蚀、抗凝露等性能。

风场建设成本低:

单机容量大,可有效减少海上风电场建设费用,降低LCOE;

采用机组-塔筒-基础一体化仿真技术,优化机组、塔架和基础设计,使整个系统结构最优;

采用东方抗台风控制策略,有效降低塔筒和基础载荷;

吊装、运输方便:

一体化运输和吊装方案,保证海上作业效率,延长吊装作业窗口期,将吊装风速由8m/s提高到15m/s;

后期维护成本低:

采用直驱技术,结构简洁,大幅降低全生命周期运行维护成本;

中人能源

▽ 品 牌 推 荐 ▽

风电资讯 · 技术动态 · 行业报告 · 统计数据 · 风电智库

每日风电 | 中国风电新闻网旗下品牌栏目

一个传播风电正能量的平台

合作客户:金风科技 | 远景能源 | 明阳智能 | 联合动力 | 中国海装 | SIEMENS Gamesa | 中国中车 | 湘电风能 | 三一重能 | 东方风电 | 上海电气 | 华锐风电 | 太原重工 | 运达风电 | 阳光电源 | 岳能科技 | 中际联合 | UL 等……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关于多旋翼无人机你知道多少?看完你就懂了!多旋翼无人机特征 模块化 机体各部件采用平台化、标准化的模块式设计,增强了易用性与可维护性;能快速更换有效载荷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并且能有效缩短故障修复时间。 高稳定可靠性 高效冗余的四轴八桨动力结构设计与飞行姿态智能保护系统的完美配合造就了多旋翼的高稳定和可靠性,当1-2只电机或桨叶出现故障时,飞行jvzquC41yy}/imuqygxgn‚3eqo5bt}nengy0i‚iz{y4ivvq
1.嵌入式系统基础架构全解析:3大关键模块协同工作的底层逻辑揭秘无论是工业自动化中的温度传感器、智能家居中的红外遥控模块,还是车载系统中的CAN通信单元,都离不开稳定可靠的外设接口与驱动层的支持。随着系统复杂度的提升,传统的裸机编程已难以应对多设备并发、资源竞争和可维护性等问题,因此,构建一套清晰、可扩展的外设接口与驱动层协同机制成为嵌入式软件架构设计的关键环节。jvzquC41dnuh0lxfp0tfv8vsa4=5;?64;1gsvrhng1jfvjnnu1764;79768
2.森林防火监控方案太阳电池供电系统在微波通信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具有使用费用低,可靠性高 ,无需维护等优点,受到林业部门的欢迎。用于监控点太阳能电源系统,根据地区环境的太阳能辐射数据进行计算,整个设计按照负载功率50W,连续日工作时数为24小时,即使在阴雨天也能独立供电3天。 jvzq<84yyy4jg}3eqo4dp8fn1ljbn86783=/j}rn
3.无人机研究报告(共8篇)利用无人飞行器来完成上述任务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和提高人员安全保障。四轴飞行器具备VTOL(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所有优点,又具备无人机的造价低、可重复性强以及事故代价低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是无人飞行器(UAV)的一种特殊机型,其具有十字排列的四个螺旋桨方便起飞与控制,在低空jvzquC41yy}/srpcpvobpnc0eun1j4hknkr4Aj9s2:/j}rn
4.综合试卷一(答案版)(1 分)A.数据链路分系统B.无人机地面站系统C.飞控与导航系统 8、属于无人机飞控子系统功能的是___(1 分) A.无人机姿态稳定与控制B.导航控制C.任务信息收集与传递 9、关于“飞行管理”不正确的是___(1 分) A.在一个划定的管制空域内,可由两个空中交通管制单位负责空中交通管制 B.通常情况下,民用航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kd3?=4868/j}rn
5.俄罗斯光纤无人机基本{情况及}优缺点解析俄罗斯光纤无人机的通信系统主要通过光纤与地面控制站建立稳定的连接,实现控制指令和视频数据等信息的双向传输。地面控制站通信模块将发出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然后通过光纤进行传输;无人机接收模块再将光信号转换回电信号,供无人机各系统处理。光纤通信具有传输速率高、信号衰减小等优点,能保证高清视频数据和实时控制jvzq<84j70bpzg{kth0lto0et03wjyu3995:
6.航天科技论文范文(二)优点 1.操作简单 无人机测绘技术对于场地的要求低,不用在机场起降,乡镇中也能运用;低空作业,受天气影响小,办理飞行审批手续较简单;技术灵活,到达指定区域快速。 2.安全 是非载人飞行,在危险区域工作时能够实现最低危险性。 3.效率高 可在盆地、水域、林地等复杂区域工作,不受地形影响,且拍摄时间长、获取的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86259/j}rn
7.《储能科学与技术》推荐|明海等:军用新能源微电网系统的运维及现阶段军用光伏发电系统最常见的是用于供给营地的用电,光伏电站具有建设周期短、运行维护简单、无人值守、安装扩容方便、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发展前景广阔。尤其是对于边境、孤岛、山区等普通电网难以覆盖的军队驻地,光伏发电系统可以为部队提供可靠、实时的电力供应,有效解决偏远驻训、野外作战、灾难救援等能源供应问题,并jvzquC41yy}/fpmqrrz/exr1pg}t1:6;994ivvq
8.无人机物流配送第2篇.docx该【无人机物流配送-第2篇 】是由【Jane8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无人机物流配送-第2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 jvzquC41yy}/vjtfqey/exr1r/735B:283;60qyon
9.俄罗:斯光纤无“人机基本”情况及优、缺点解析地面控制站通信模块将发出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然后通过光纤进行传输;无人机接收模块再将光信号转换回电信号,供无人机各系统处理。光纤通信具有传输速率高、信号衰减小等优点,能保证高清视频数据和实时控制指令快速、准确传输。光纤通信不受电磁干扰影响因此可以保持通信“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确保无人机能够在复杂电磁jvzq<84o0enj|qtw0exfulj0qtm/ew4urquo1A>76a74:?=
10.航天彩虹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在研产品主要为瞄准未来作战场景和用户实际需求开展的型号研制,包括彩虹-6大型双发高速多用途无人机、彩虹-7隐身无人机、彩虹-10无人倾转旋翼机、彩虹-101无人自转旋翼机、彩虹-817微型攻击无人机、彩虹-805高速隐身靶机、智能集群无人机系统以及巡飞弹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填补国内空白的系统。 jvzq<84{wctdj~fpi071lzpc0eun0ls142842<7;1e<58963:9>/uqyon
11.三一重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公司通过激光雷达航测地形、无人机辅助踏勘选线,实现风电场道路与吊装平台三维数字化建模,优化道路路径与吊装平台设计,降低土石方工程量。风电场建设方面,公司拥有专业的风电场设计及EPC项目管理团队,能够提供咨询设计、设备采购、工程施工、运维培训及项目融资等风电场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风电场运营方面,公司依托于智慧风jvzq<84{wctdj~fpi071lzpc0eun0ls142842=7:1e<58A:6568/u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