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双胜利”动员大会提出
要全面推进“对标工作法”。
每一个单位都要找到
各自领域的最高水平,
瞄准对标对象,细化对标措施,
加快由跟跑迈向并跑甚至领跑。
近日,记者兵分四路
奔赴北京、上海、深圳、杭州,
探寻标杆是如何立起来的,
究竟好在哪里,强在哪里。
社会治理:对标北京
6年来,从“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到“接诉即办、未诉先办”;从赋权下沉增效到多元化主体协商共治……
北京正通过一系列工作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构建具有首都特点的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朝阳群众、海淀网友……
基层组织活跃在一线
2月10日晚上,记者探访朝阳区安华里社区,被戴着红袖章的“朝阳群众”在小区门口拦住了。这里需要凭社区居民出入证进出,社工和保安24小时轮流值守,并给进入者测量体温。
北京各小区居民需要凭出入卡进出 驻京记者 柯立 摄
据朝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朝阳群众”中有大量的志愿者,每一个社区都有他们的身影义务参与到防疫工作中,红袖标,路口的把守,挨家挨户的摸排,每一户返京人员的排查,都是志愿者在做,做到了排查全覆盖。
记者从北京市有关部门了解到,北京各个区都已经建立起以社区治安志愿者队伍为主要载体的“人防网”,配合公安机关随时发现违法犯罪的新线索。他们被认为是警方的有力补充,对首都社会秩序稳定起到很大作用。
“西城大妈”在北京公交车站当志愿者 驻京记者 柯立 摄
垃圾分类不当
一超市被罚9000元
5月13日,记者通过外卖平台订餐,送餐小哥主动提醒:已经不允许主动提供一次性筷子了,如果需要请在备注里说明。
这个新规定,来自5月1日正式实施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条例》实施以来,北京市、区、街乡执法部门共检查各类宾馆、饭店餐厅、机关事业单位、楼宇物业、商场超市、居住小区1.5万余家(个),对其中存在问题的2450家单位予以批评教育、警告和责令改正。
北京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驻京记者 柯立 摄
5月13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宣布:北京开出生活垃圾分类执法处罚第一单:北京大型超市物美的一家门店,被立案调查并罚款9000元。
因为该门店售卖水果的区域,在经营过程中会产生腐烂水果、水果皮等厨余垃圾,也有水果外包装如塑料袋、纸盒等其他垃圾,但现场只放置了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垃圾桶,存在生活垃圾混投混放问题。而前期属地城管执法队已经到该超市多次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新规的宣传告知。
和垃圾分类新规同步实施的,还有《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重在解决物业服务水平低、管道老化堵塞、电梯维修不及时等困扰百姓的“烦心事”“操心事”。
北京通过旧城更新,前门地区的老胡同修旧如旧,重新焕发生机 驻京记者柯立 摄
从“吹哨报到”到“接诉即办”
创新不断提升大城治理
在天安门广场附近,有一片老北京胡同,其中一部分属于前门街道草厂社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草厂社区当即实施封闭管理,通过测体温、送口罩、出入管理等认真守好了天安门附近的疫情防线。
小胡同折射大社会,6年来,北京在加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上不断探索,先后开展城市网格化管理、实施疏解整治促提升:
2018年在全北京推广“吹哨报到”工作机制。
在此基础上,2019年1月,以12345市民热线为主要依托,建立“接诉即办”机制,补上了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米”。
2019年2月,北京时隔23年高规格召开全市街道工作会议。
种种创新措施,已经成为北京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的新抓手,牵引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变革。
营商环境:对标上海
日前,长江日报记者到上海探访了解到,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是上海营商环境最吸引企业的地方。
《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当日通过,当日实施
每年,世界银行都会发布一次《营商环境报告》。在中国,世行只监测两个城市——北京和上海,权重分别是45%和55%。
上海市发改委营商环境建设处处长卢爱国介绍,世行一共考察10个指标,对照这套指标体系,近几年,上海坚持找问题、提方案、出政策、抓落实、验成效,将改革推向纵深,形成企业服务的“闭环”。
今年1月2日,上海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暨投资促进大会,推出了营商环境3.0版改革方案,共32个大项、200多个小项举措。
4月10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近3年来的改革政策上升为地方法规,使之更加常态化、法制化。 长江日报记者翻阅发现,这一条例对企业在全生命周期内,与政府打交道的每一个事项都进行了梳理。
据悉,这一条例当日通过,当日实施,当年抓执法检查,这在上海的历史上,也是从未有过的。
“一窗通办”开办企业最快2小时
线上线下融合,企业只需跑一次
卢爱国介绍,2017年,在上海开办一家企业,需要22天,有9个环节,花费数百元成本。而到了现在,“一网通办”线上线下融合,流程极大简化,最快1天就可以拿到营业执照。去年,上海一年便新增企业32万家,企业总数达到277万多家。
让企业到政府办事
像网购一样方便
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是占地15万平方米的汽车工厂,它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创下了业界奇迹。
卢爱国介绍,在特斯拉工厂的审批、建设过程中,上海将“店小二”的服务精神发挥到极致。比如,在审批上,特斯拉项目采取“容缺”方式,边施工、边审批,确保工程进度不落一天。
钛米机器人是一家医疗机器人企业,其生产的消毒机器人,在疫情期间,可实现无人化消毒、送药等,减少医护人员与病人的接触。
上海钛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自动消毒机器人,曾在武汉雷神山医院立下汗马功劳 记者李子云 摄
年初,这家企业订单暴涨,却面临几十家上游供应商生产中断,无法复工的困境。通过“企业服务云”反映困难后,上海市经信委等部门为其联络了上游供应商所在省市的政府部门,发出几十封公函,推动了企业复工。
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赵广州介绍,在上海“企业服务云”上,已累计有59.5万企业用户,访问量高达2600多万次,为企业处理诉求7.7万条,让企业到政府办事,真正像网购一样方便。
“企业服务云”不像一个传统的政府网站,而更像一个电商网站记者李子云 摄
全国首创“首次免罚”
清单包容执法
截至目前,上海一共出台了3份“免罚清单”,覆盖市场监管、文化市场、生态环境、消防等领域,共计61项免罚事项。
“轻微违法的首次免罚清单,是上海首创。免罚只是一个形象说法,并非真正的错了不罚,而是法条中有依法不予处罚的规定,我们将其整理出来,进行细化而已。”卢爱国介绍。
科技创新:对标深圳
企业没有事,政府不插手
企业有难事,政府不放手
走进深圳第一印象,满眼可见深圳的士是比亚迪电动车。深圳媒体上、自媒体公号上,高频可见深圳产试剂盒、无人机、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黑科技助力抗疫检测、测温和消杀。
2019年,深圳高新技术企业新增超过2500余家,总量达1.7万家,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
“深圳科技创新为何领先,不仅因为地理位置紧靠香港,特区享受政策,更重要的,是与政府的眼光与谋划有关。”
5月10日,深圳天鹰兄弟无人机公司创始人李才圣以自己的公司成长为例说,天鹰公司相比大疆公司这样的无人机行业巨头起步较晚,从政府那里获得的资助并不多,但政府给了他宽松的发展环境。
深圳天鹰兄弟无人机公司研发生产的植保无人机 特派记者何晓刚 发自深圳
深圳科技创新有“六个90%”的特点:
即90%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投入、发明专利都来自于企业;
90%的企业为本土企业;
90%的重大项目由企业承担,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此外,深圳的创业大环境,还包括良好的行业规范性和行业自律性在深圳,企业和个人违法成本高,法律意识强。
“头部企业”全面领跑
新锐企业多点开花
中小企业雨后春笋
8日下午,记者在深圳湾科技园这片高层写字楼林立的园区穿行,走过中兴集团门口,看到深圳大学、留学生创业大厦、深圳人才公园均在这片区域。
记者从深圳市科创委了解到,在政府有意识规划下,目前深圳梯次型创新企业群基本成型,本土创新企业集群的形成是深圳城市创新最重要的特色。
深圳从零起步培育了华为、腾讯、大疆、平安等知名企业。“头部企业”全面领跑,新锐企业多点开花,中小企业雨后春笋。大疆创新、迈瑞医疗、奥比中光等创新活力十足,高成长性的明星企业正成为各自领域的“小巨人”,带动产业集群的其他中小企业成长。
除产业集群的前瞻性规划,深圳市的“眼光与谋划”还体现在前瞻性地瞄准新兴技术,让产业升级。深圳建市之初,经济形态以中低端工业为主。
进入21世纪,深圳强力调整产业规划,于2008年启动生物、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节能环保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紧接着,深圳又着手布局生命健康、海洋经济、航空航天和智能装备制造四大未来产业。深圳新型显示器件、智能制造装备、人工智能3个产业集群已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
组建11家诺贝尔奖
科学家实验室
在深圳建市之初,科研院所为“零”。1996年,清华大学与深圳市政府共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开启了我国新型科研机构的崭新探索。
到2019年底,深圳拥有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创新载体累计达到2260家,其中国家级118家。
成立于2012年3月,致力于人形智能机器人研发的深圳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几年前就与清华大学成立了智能服务机器人联合实验室。
深圳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的Walker新一代机器人——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 特派记者何晓刚 发自深圳
随着创新载体的累积增加,深圳已建立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5G、超材料、基因测序、3D显示、石墨烯太赫兹芯片、柔性显示、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领域的创新能力,处于世界前沿。
“来了就是深圳人”
人有活力,这个城市就有活力
在深圳,记者有感于耳闻目睹科技创新应用于这个城市的角角落落,感受到高新科技几乎融入这个城市的血液与灵魂。
政府人才引进战略造就了城市创新活力。90后女孩李佳琛来深圳睿魔智能科技公司几年,已升任公司商务经理。李佳琛说,她所在的公司每年去海外参加展会,都有政府的展会专项补贴基金,同时还有诸多其他支持措施,如解决人才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
李佳琛感叹,在深圳,几乎每个人都是异乡人,但每个人也都能通过奋斗在深圳找到“根”。人有活力,这个城市就有活力,人有希望,这个城市就有希望。
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秘书长辛世民说,深圳也有一些劣势和短板,如高房价、高节奏给年轻人带来压力,土地有限带来产业拓展受限。不过他相信这些问题能随着深圳进一步的创新驱动,在发展中逐步解决。
智慧城市:对标杭州
数据跑路
政务大厅“静悄悄”
在杭州采访多日,记者在杭州火车东站、西湖风景名胜区,以及多个社区均看到了杭州办事综合自助机的身影,市民凭一张身份证便可自行完成市民卡充值、个人社保参保证明、住房情况证明、公积金缴存等多个事项查询、打印、办理。
紧邻市民之家的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主要服务企业和投资者,对各类审批事项进行集中受理和办理。大厅内悬挂的横幅上写着: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移动办事之城。
“浙里办”还上线了驾驶证、行驶证、健康医保卡、社保卡、学位证等80余种电子证照,实现人证合一;144项公安政务服务实现“一证通办”,其中73项在“浙里办”实现跑零次,不管是电费水费,孩子学费,还是爱车被贴条的罚款费,都不用再跑办事大厅,动动手指,就能在“浙里办”办妥。
红绿灯智能化
利用大数据控制时长
5月11日中午,记者从凤起路地铁站乘车前往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打开手机支付宝,将乘车码靠近闸机,伴着“嘀”的一声响,闸机打开,乘客快速通过,不用排队买票。乘坐公交车时,支付宝乘车码则自动切换到电子公交卡页面,上车时直接拿手机扫码。
据了解,杭州智慧城市建设以交通治理为突破口。随着城市迅速发展,杭州机动车保有量逐年攀升,警力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
2016年开始,杭州主动运用“城市大脑”治理交通拥堵问题,利用大数据对红绿灯时长进行智能控制。
杭州市莫干山路上,采用的智慧潮汐车道
挂号拿药付款
一部手机就能办妥
10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位于浣纱路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1.2公里长的浣纱路上,集聚了三家三甲医院。这里还紧邻杭州西湖景区和 “大湖滨商圈”,但记者并没有看到车辆排长队滞留的情况。
医院正门口的路边,竖着一块醒目的电子指示牌,上面实时显示医院周边停车指数,指示牌上同步告知市一医院目前空余停车位0个,附近250米远处的工联CC空余停车位102个,370米远处的湖滨银泰剩余车位359个。
在医院就诊大厅,导医台少有人咨询,而随处可见的多处24小时自助服务区却颇为繁忙,患者持市民卡或健康卡均可在机器上自助挂号、取号、充值、拿药等。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里大量采用自助设备为就医者服务
医护人员告诉记者,杭州健康码升级之后,已实现了与电子健康卡、电子社保卡的互联互通,只要是在杭州缴纳医保的患者,持杭州绿码就可以扫码挂号、就诊、缴费及医保结算、取药等,“原来健康卡能办的,现在刷杭州绿码都能办”。
设置电子围栏
景区流量尽在掌握
作为5A景区,西湖风景名胜区除了有让人津津乐道的美景,更有让人称赞的创新社会治理模式,通过让数据跑起来,景区治理井然有序。
10日中午,记者前往西湖景区,清风拂面,杨柳依依,记者行走在白堤上发现,路边不少的灯杆顶部均安装有一个智能摄像头,面向人群不停地机警转动着,对人流量实施动态监测。
西湖风景名胜区城市管理局负责人介绍,为避免瞬间人流造成的拥堵,景区在断桥桥面设置了1580平方米的电子围栏,通过它可对景区瞬时流量进行精准掌握。
今年“五一”假期,杭州4A景区推行网上预约制度,在城市大脑文旅系统智慧室,各景点的预约情况,各景点的实时人数等数据都在这里汇集。
杭州钱塘江畔 记者詹松 摄
此外,在景区具体的防疫防控上,城市大脑文旅系统也和健康码关联打通,杭州旅游经济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游客在线上进行西溪湿地门票预约的时候,我们的后台会将其健康码跟我们预约数据进行一个匹配,也就是说只有绿码的游客才能实现预约成功。在入园的时候我们会再次进行数据匹配,确保整个景区大家可以安心出游,健康出行。”
提高标准、拉升标杆
敢于和最好的比
勇于和最强的赛
(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柯立 康鹏 万建辉 汪洋 通讯员:谢真 叶融 摄影:李子云 何晓刚 詹松 柯立 海报制作:陈智 王语哲 视频制作: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