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病常用的中成药主要有香砂养胃丸、三九胃泰颗粒、胃苏颗粒、气滞胃痛颗粒、温胃舒胶囊、养胃舒胶囊、摩罗丹、保和丸、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等。胃病可能与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外邪侵袭等因素有关,建议在医生辨证指导下选择合适药物。
香砂养胃丸由木香、砂仁、白术等组成,具有温中和胃的功效,适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引起的胃痛胀满、呕吐酸水等。该药对慢性浅表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有缓解作用,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食物。
三九胃泰颗粒含三桠苦、九里香等成分,能清热燥湿、行气活血,常用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属湿热气滞证者,表现为胃部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无糖型制剂。
胃苏颗粒以紫苏梗、香附等为主要原料,可理气消胀、和胃止痛,主治气滞型胃脘痛,常见于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期。服药期间可能出现轻微口干,一般不影响继续用药。
气滞胃痛颗粒由柴胡、延胡索等药物组成,具有疏肝理气作用,适合肝郁气滞导致的胃脘疼痛、胸胁胀满,多见于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孕妇及月经量多者慎用。
温胃舒胶囊含党参、附子等温补药材,用于脾胃虚寒型胃痛,症状见胃脘凉痛、饮食减少等,对萎缩性胃炎有一定改善作用。阴虚内热或胃火盛者不宜服用。
养胃舒胶囊由黄精、玄参等滋阴药物配伍而成,主治慢性胃炎属胃阴亏虚证,表现为胃部隐痛、口干舌燥等。服药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摩罗丹含百合、茯苓等十八味药材,具有和胃降逆、健脾消胀功效,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等病变。该药需饭前用米汤或温开水送服以增强疗效。
保和丸由山楂、神曲等消食药组成,能消食导滞和胃,主治食积停滞引起的脘腹胀满、嗳腐吞酸等症状。服药期间宜清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附子理中丸以附子、干姜为主药,可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该药含附子需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不可长期连续服用。
参苓白术散由人参、茯苓等补益药组成,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适合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症状。感冒发热期间应暂停使用。
胃病患者除药物治疗外,需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过饥过饱,减少辛辣生冷食物摄入。建议每日定时进餐,细嚼慢咽,餐后适当散步促进消化。保持情绪舒畅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呕血、黑便等表现应及时就医。中成药使用前应经中医师辨证,避免自行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