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的无人机培训机构必备“三证”:机构得有民航局认证的《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培训机构资质》,通过它可以登录UOM平台,输入机构名称一查,真伪立现。同时,营业执照里得有【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培训】项目,还得有自己的实飞场地、航空设备、教员资格证(必须是CAAC颁发)等,一个都不能少。
然而,市场上总有一些不法培训机构,利用学员急切拿证的心理,作出 “包拿证、送设备” 等虚假承诺,一旦收取费用后,便可能出现各种问题,甚至直接跑路,给学员带来巨大损失。
(1)合同诈骗罪:当培训机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学员财物时,就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例如,某些机构宣称拥有专业的师资团队和优质的教学资源,能够确保学员顺利拿到无人机驾照,但实际情况却与之相差甚远。还有的机构承诺赠送的设备,要么质量极差,要么根本不兑现。若机构在明知无法提供相应服务或产品的情况下,仍与学员签订培训合同并收取费用,且金额达到一定标准(通常为两万元以上),就可能触犯此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犯合同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诈骗罪:若培训机构的行为更加恶劣,完全是以诈骗为目的,根本没有开展真实培训业务的意图,纯粹通过虚构 “包拿证、送设备” 等事实,诱使学员交钱,那么就可能构成诈骗罪。比如,一些不法分子临时搭建一个看似正规的培训机构,大肆宣传虚假信息,在收取众多学员费用后迅速消失。诈骗罪的认定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以及是否实施了欺骗行为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通常,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分别认定为 “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但具体数额标准在不同地区可能会有所差异。
(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部分培训机构为了获取更多资金,可能会以高收益为诱饵,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或给付回报。例如,一些机构推出所谓的 “投资培训套餐”,声称学员不仅能获得培训服务和设备,还能参与投资项目,享受高额收益。如果机构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擅自开展此类吸收资金的活动,且涉及人数众多、金额较大,就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此罪扰乱了国家金融秩序,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1)收集证据:当发现培训机构存在问题或跑路后,学员首先要做的就是收集相关证据。这些证据包括但不限于培训合同、缴费凭证(如发票、转账记录等)、机构的宣传资料(包含 “包拿证、送设备” 等承诺的内容)、与机构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或通话录音(涉及承诺、课程安排、退款协商等方面)。这些证据将是后续维权的关键,能够帮助学员证明自己与机构之间的合同关系、机构的违约行为以及自己遭受的损失。
(2)与机构协商:尝试与培训机构的负责人或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协商,要求其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如提供培训服务、退还费用、交付设备等。在协商过程中,要保持冷静,理性表达自己的诉求,并注意保留协商的记录,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如果机构愿意积极解决问题,双方可以协商达成一个解决方案,如退款的时间和方式、继续提供培训的具体安排等。但如果机构态度消极或拒绝协商,学员则需要采取其他维权措施。
(3)向相关部门投诉:学员可以向多个相关部门进行投诉,寻求帮助。向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反映机构虚假宣传、无照经营等问题,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机构进行调查,并根据情况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如责令整改、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消费者协会会根据学员的投诉情况,介入调解,帮助学员与机构进行沟通协商,争取达成和解。对于涉及教育培训资质方面的问题,还可以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由教育主管部门对机构的办学资质进行审查,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4)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如果与机构协商不成,投诉也未能解决问题,学员可以根据培训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具有专业性、高效性等特点,能够快速解决纠纷。若合同中没有仲裁条款,学员则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学员需要向法院提交之前收集的证据,证明机构的违约行为以及自己的损失,请求法院判决机构退还培训费用、承担违约责任等。虽然诉讼程序相对复杂,时间可能较长,但通过法院的判决,能够获得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法律文书,如果机构不履行判决,学员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集体维权:如果有众多学员都遭遇了相同的情况,建议联合起来进行集体维权。集体维权可以增加维权的力量和影响力,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学员们可以推选代表,统一收集证据、与机构协商、向部门投诉或参与仲裁、诉讼等维权活动。在集体维权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团结,合理合法地表达诉求,通过共同努力,提高维权成功的几率,最大程度地挽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