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谈航天航空专业就业:揭秘“星辰赛道”的机遇与真相

航天航空专业毕业生能去哪儿?张雪峰直言:从飞行器设计到航空管理,从国企央企到科研院所,这条赛道藏着未来十年的“黄金饭碗”!但为何他劝考生“别为情怀买单”?真相可能颠覆你的认知……

1.就业方向:四大领域“通吃”

航天航空专业绝非“冷门”,其就业覆盖四大核心领域:

研发设计:参与飞行器、卫星等高端装备的研发(如空气动力学工程师、航天器设计师);

制造运维:在航空制造企业、航空公司从事生产、测试、维修等技术工作;

科研攻关:进入国家级科研院所,推动航天材料、导航技术等前沿创新;

管理支持:在航空物流、供应链、适航认证等领域担任管理或技术支持角色。

张雪峰特别强调:“航天航空产业链庞大,从‘天上飞的’到‘地上跑的’(如高铁、无人驾驶),专业背景都能派上用场。”

2.行业前景:政策红利+技术刚需

国家战略加持:载人航天、北斗导航、大飞机等重大项目持续投入,未来十年人才缺口超百万;

民用市场爆发: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无人机物流等新业态崛起,催生大量高附加值岗位;

跨界融合机遇:航天技术与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交叉,复合型人才身价飙升(如智能飞行器算法工程师)。

张雪峰犀利点评:“选专业要看‘赛道长度’,航天航空是国家砸钱、企业抢人的长坡厚雪赛道。”

3.争议焦点:情怀VS现实,薪资真的低?

张雪峰曾因“劝退情怀论”引发热议:“月薪过万是常态,但别指望一夜暴富。”

国企/科研院所:起薪约8k-15k,福利完善但晋升周期长;

民企/新兴领域:技术岗年薪可达20w-40w,但工作强度高、竞争激烈;

隐形福利:一线城市落户加分、高端人才补贴等政策倾斜。

他提醒考生:“航天航空是‘慢热型’行业,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等来厚积薄发。”

1.能力匹配:这些特质决定你能否“上天”

硬实力:数学、物理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适合参与科创竞赛);

软实力:抗压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突出(航天项目多需跨部门协作);

前瞻视野:关注AI、新能源等交叉领域,提前学习Python、仿真软件等工具。

2.志愿填报:避开三大误区

忽视地域优势:优先选择航空产业聚集地(如长三角、珠三角)的院校;

盲目追求名校:部分双非院校拥有特色实验室和校企合作资源,性价比更高。

“航天航空需要热血,但热血不能当饭吃。”张雪峰总结:

1.家庭条件一般:慎选科研院所路径(深造周期长),可瞄准民用技术岗快速变现;

2.追求稳定发展:优先选择国企、军工单位,享受编制和职业安全感;

3.野心型选手:押注商业航天、无人机等风口领域,高风险高回报。

结语

航天航空是“大国重器”的摇篮,也是个人职业的马拉松赛道。2025届考生,你是想成为“星辰大海”的造梦者,还是稳扎稳打的工程师?答案不在别人嘴里,而在你对行业的深度认知与自我审视中。

THE END
0.张雪峰:FPV将与航拍无人机形成黄金搭档全球零距离荔枝网 分类 看电视 听广播 节目库 节目表搜索广东网络广播电视台 触电新闻粤听新浪微博荔视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80031|广东网络广播电视台|荔视频|信息公开|声明|GRT学堂|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粤学习”APP 地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环市东路331号广东电视中心 电话:0086-20-83355188(转) 邮编jvzquC41yy}/imyx0et0c{ykenk05A6:c:k8g986gfic6jg273:7c9hc:2?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