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睿i降临回想那些年记忆中的“i”(全文)笔记本评测

在IC行业高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自我奋斗”的用户们或许默默无闻,却用自己的脚投票,为市场奠定了基础,为技术路线的发展选择了方向。在PC行业普及的过程中,各个强势的品牌如流星般划过,留在大众心里记忆中的经典形象总是极少的。普罗大众和真正的芯片从业人员之间有着漫长的行业跨度,但作为终端用户,他们心中每个时代的“最强CPU”却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对日后的行业发展启示意义重大。

日前,外媒有消息称,盘桓在用户心中九年整的王者“酷睿i7”品牌在Intel下一步即将发布的X299平台CPU序列中有着不小的地位变化。从目前的信息来看,最强酷睿的名号有极大概率将由i9 7800/7900系列继承,X299平台上最强的i7 可能仅仅是四核心的i7 7740K型号,PCI-E通道和内存通道都与i9相去甚远,定位大幅度下调。不论i9 是不是将要全面取代i7,后者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都不会一下子磨灭,今天我们就带领大家回忆过去——回忆那些年我们用过的各具特色的i7 处理器。

光阴荏苒,2017年即将到来的台北电脑展山雨欲来风满楼,先是Intel方面12核心的i9 系列Skylake-X 系处理器疑似曝光,后是AMD 与之对应地16核心X399 HDET平台宣示了自己的存在。AMD此次祭出的多核心HDET平台平均满载频率都超过了3GHz,稳压此前Intel Xeon E5 V4系列服务器一头,而Intel的X299平台默认频率已经超过4.3GHz直追4.5GHz。12核心4.3GHz Core i9能否对抗传说中的16核心 3.1GHZ AMD “R9”处理器?此时此刻,悬念陡生。

在未来答案揭晓之前,我们的主题是i7品牌的回顾,本文无力探讨Intel酷睿品牌十年来的整体形象发展史,仅就广大爱好者们喜爱的i7产品线进行一番盘点点评。点评对象(不包含对比对象)有以下几类特征:

一:在中国大陆地区出现过的产品——老外喜欢什么与我们无法共情,定价体系迥异。

二:普通人不需要任何身份门槛限制都能买到的CPU产品,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诉求。

三:E5\E3 系列Xeon处理器定位与桌面i7重叠的部分型号,不作为主角出现。民间当做i7的ES不显产品可以作为点评对象。

五:既考虑发布产品正常生命周期内的性能、价格特点,也覆盖二手和民间流通情况。

独步天下i7 980X/6950X

“Core i7”品牌本身的特色并不明显,也没有多么有深度的内涵,全部的信仰都来自于对应产品型号的强大性能。在漫长的时期内,i7代表了民用个人PC用户憧憬的最强“愿景”。“一颗i7上王者”、“i7再斩肥龙”等发烧友中间流传的口号就很能反应这种价值。

如果说Nehalem大家族中的i7 965/975兄弟打击了AMD Phenom II 系列四核产品重振山河的信念,那么i7 980X以及随后推出的i7 990X/i7 970等六核产品则彻底断绝了AMD Phenom II 产品的脊梁。从Westmere架构三兄弟在市场上普及开始,AMD再也无法在民用级消费CPU领域与Intel展开堂堂之战。在六核心的正面对决中,Phenom II X6系列处理器一败涂地,此后AMD的后续产品再也没有全面超越这个水平,在Ryzen锐龙处理器发布前再也没有任何AMD处理器获得过和Intel同核心、近似频率条件下相提并论的资格。

此外,i7 980X代表的Westmere架构 X58平台也是Intel HDET高性能与普通桌面高端平台区分的滥觞。i7 980X 拥有三通道内存、更多的核心、更强的扩展性,这些都是桌面P55平台i7 875/870等普通i7无法企及的高度。从那时起,HDET平台架构略老但规格超强、消费级平台试水架构制程但更新更快的格局就在Intel Tick-Tock节奏中自然的安插了进去,并且一直绵延至今。从这个角度上来讲,i7 980X非常值得缅怀。这款CPU作为第一款主流平台普及的六核,其三通道内存控制器稳定性、兼容性和内存频率都不是非常理想,自身发热较大,并不是没有缺点,但无敌光环的笼罩下,人们已经将那些因素遗忘。

Nehalem架构的起步是整个酷睿i系列的开端,也是i7系列的始祖。我们目前面临的情况是,i7品牌或许不会消失,但定位会有所下降。在下降的前夜,i7 6950X拥有目前民用处理器王者的地位。这款十核心、二十线程的处理器拥有多达25MB 三级缓存,即使是面对AMD R7 R7 1800X的冲击也没有动摇自己的强势地位。

如果未来i7 7740K成为X299平台上最强的i7,那么相当一段时间内i7 6950X都会成为生前身后极尽荣光的最强i7处理器。这种情况会不会出现我们目前还不能确定。就国内渠道来说,i7 6950X过高的售价阻碍了他获得本来应该拥有的影响力。本世代同为Broadwell -E架构的E5 2679 V4散片价格几乎一直等同于i7 6950X盒装,而2679 V4拥有多达20个核心40条线程,以及50MB 三级缓存,规格整整是6950X的两倍。E5 2679 V4 的满载频率高达3.2GHz,仅仅比默认状态的i7 6950X低3个倍频,即使是性价比稍差一点的E5 2690 V4 也坐拥14核心28线程3.2GHZ满载频率,让i7 6950X汗颜无地。此外市场上还流通着10核心的E5 2689 V4,价格也低于i7 6950X ES版,满载频率甚至还要高一些。

i7 名义上的频率优势很难转化为胜势

笔者曾经使用i7 6950X长达半年时间,这款产品过高的功耗、温度和很差的超频性能给人留下的印象并不是很完美。当年第一款六核i7 980X的超频体质并不明显弱于四核的i7 965,i7 6950X 的实际表现还是无法与前辈相提并论的。

最弱低电压 Core M与U

2016年9月首发的第一批次Kaby Lake系列第七代酷睿处理器包含两大家族——对应Core m的Y系列和移动双核Core i3/i5/i7的U系列,与上两代Skylake/Broadwell前辈的功能定位保持一致。两大家族均为低电压系列,前者的热设计功耗为4.5W级,后者则为15W级。

7系列命名再度一锅粥

与前辈不同的是,此次产品线迭代,英特尔修改了产品线命名方式,原本的Core m5/m7系列后缀格式不变而前缀升级为Core i5/i7;Core m3依旧还是Core m3。这种显而易见的混淆相信不会是无意识的行为。 当然,新的Core i5/i7(Y系列)对Core m3有一定的技术规格优势,后者被阉割掉了AMT 11.0、TSX-NI两项远离普通用户的技术(基本可以无视)。

于是我们获得了史上定位最低的i7 系列产品——第七代Core m i7 7YXX 系列,他们的最大TDP不足11瓦,典型TDP只有4.5W。如果这个家族的处理器不配风扇,性能将同标准电压序列倒数的i3 4000M水平差相仿佛。Intel这批明目张胆混淆视听的处理器流传不广,目前为止ZOL还没有直接收到相关送测样机——可能是主流PC厂商都被这种“马甲战略”惊呆了,感觉到不好意思了吧。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了惊喜,当我们在外网查阅第七代Core m i7 的Cinebench R15成绩时会惊讶的发现第四代移动低电压i7 4510U 处理器的成绩还不如她好看。其实仔细想来,Haswell家族本身是移动平台领域最冗余降频的一代,其中的低电压处理器荣获倒数名列前茅的成绩也不足为奇。

最经典 i7 920/2600K

ZOL近年来收到了热心网友的各种评论,其中与CPU相关的条目可以总结出一条规律——网友们无论是批判AMD还是批判Intel,总会拿出i7 2600K和i7 920这样的CPU。毫无疑问,人民群众的眼睛确实是雪亮的,这两款经典产品的生命力是最近十年来Intel最旺盛的。

这两款CPU都非常具有开创意义,不可替代性也非常强。其中,i7 920是2008年秋冬之际Intel首发的最初三颗i7之一,开发代号Bloomfield、45nm HKMG工艺、LGA1366封装、四核心、八线程、主频2.66GHz、Turbo动态加速最高频率2.93GHz、QPI总线频率4.8GT/s、三级缓存8MB、热设计功耗130W。

家族横向对比,i7 920的大哥i7 965虽然有着不锁倍频的优势,但极限风冷频率并不比i7 920高很多。i7 920的平均超频体质不但超过i7 940,也超过后来的i7 930/950/960,充分恢复Core 2早期QX 6700、E6300等处理器下克上的“光荣传统”,其2000出头的定价完美接替上一代超频性能不佳的Peryn架构Core 2 Quad 9300/9450,更是把同期AMD 稍有中兴迹象的Phenom II X4 940打的满地找牙。在此后的多年中,i7 920一直保留着超频的传说,直到后来Sandybridge 等平台的大规模普及才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至于i7 2600K,作为32纳米新世界的第一款i7,他的经典地位已经无法用言语诉说。他是第一款风冷激情冲上5GHz的i7,在七代酷睿之前也是最后一款;他是第一款让广大超频爱好者把钎焊封装工艺铭刻于心的CPU,接下来作为榜样把后面连续五代硅脂四核后辈挂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不能自已。他几乎也是最后一款让广大玩家体验到Intel Tick-Tock节奏带来架构性能大幅度提升的CPU——同频相对Nehalem提升超过百分之二十幅度。

事实上,一直到第七代酷睿为止,没有哪一代CPU可以和Sandybridge i7比极限风冷、普通水冷频率。如今风头正劲的i7 7700K 相当比例 需要开盖换硅脂才有希望冲上5GHz,其潜力通常也止步在5.1GHz左右,无法与i7 2600K 多次刷新的5.4GHz记录比拼。剩余的i7 在2600K面前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最废柴的i7 5775C名义上是不锁倍频处理器,同为四核甚至连4.0GHz都很难稳定下来。i7 2600K 以一己之力带动了DIY玩家全民狂刷Win7 CPU体验指数7.9的疯狂浪潮,以至于多年之后各大硬件论坛仍然反复重申禁止刷分。

笔者当年一位朋友曾经以1.42V 使用5.2GHz 的i7 2600K整整一年半,这颗CPU最终虽然不幸烧毁,但也为我们普及了32纳米处理器安全电压要控制在1.38V以内的知识。现实颇堪玩味的是,连续两代14纳米工艺以后,Intel目前的处理器超频仍然需要动辄1.4V,远远超过理论上的安全电压上限。。。

最尴尬 i7 3820/7740K

前面提到过,自从i7 980X以来,Intel将高端i7 “HDET”化的步伐一致就没有停止过。作为折中,每一代LGA 2011插槽高级芯片组,都会适配一款略显廉价的i7 作为“亮机”方案,便于产品的梯度建设,也给“土豪们”留下升级空间。

如今Intel已经将这一套策略玩儿的炉火纯青,甚至在Broadwell 架构中发布了i7 6800K/i7 6850K这对除了PCI-E通道数量不同,只有一千元差价的诡异双胞胎产品。不过当年X79 平台初期Intel考虑的还没有现在这么周全,默认不支持PCI-E 3.0的Sandy brdige /E/EP 时代,PCI-E设备对带宽的需求还没有选择这么紧迫,种类也很少,人民群众缺乏足够的认识。i7 3820 空有40条PCI-E通道数量,但还是背负了很多用户不理解的骂名。

i7 3820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如他并不是完全不锁倍频的处理器,倍频被卡死在45倍的尴尬数字上,要继续超频只有拉外频125(X79独有跳段分频技术),对内存体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个Sandy Bridge家族的DDR3 IMC内存控制器体质都不好,无疑加剧了i7 3820超频上5GHz的难度。于是,当年呈现在围观群众眼中的i7 3820,除了四通道内存大而无当的内存带宽外,几乎所有的测试中,同频都与i7 2600K差不多,在对延迟敏感的项目中因为X79芯片组的问题甚至普遍意义上要稍微慢那么一点点。这两款CPU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价格基本相当,X79的平台成本却要高过P67很多,所以i7 3820代表了玩家群体第一次把尴尬名义付诸最强i7 名义上的舆论氛围,这个锅背的有点冤枉。

如果说i7 3820本来可以不错的美誉度是埋没在了漫漫历史进程之中,无法通过他自己的自我奋斗洗刷,那么即将与大家见面的i7 7740K 恐怕就没有那么多借口好找了。身为Kabylake-X家族的他将要与比自身落后的Skylake-X多核心架构i7或i9大哥们一同欢聚在X299芯片组上。目前已经传出的消息中,有一条不能确定的来源表示i7 7740K的PCI-E通道要比i7 7700K多几条。除此之外,这款尚未与大众谋面的CPU也就剩下阉割核显与功耗暴涨(逻辑何在?)两个不那么令人开心的特殊之处了,也因此在出生之前就被玩家们狂喷不止。

公允地说,Intel目前的思路可能是要将所有不锁倍频的高性能CPU统一集中到X299平台上管理,将普通LGA115X 消费级芯片组的职能剥离开来,如果这步大棋下的顺利,网友们对此的困惑也许会在将来得到合理的解释,但他们此时的失望是难以掩盖的。

最持久i7 3940XM在这里

这个逻辑其实不难理解,在Ivy Bridge和Haswell 的桌面四核本体对比中,i7 3770K的体质无疑就要好太多了。Haswell 集成了Fivr供电模块,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主板的供电功能,一方面在桌面端让主板厂商的堆料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意义,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自身整体功耗的增加。因为Fivr模块的不成熟,Intel 最终在第六代和第七代酷睿中将其取消,功能归还给了主板,这也变相对最近两代酷睿i系列超频和功耗表现的进步提供了助力。

在移动端,Haswell 架构不耐热的特性被进一步放大了,如前文提到的i7 4650U 等低电压处理器,本就捉襟见肘的总功耗限制还要为能耗比不佳的大核心GT3核芯EU单元让位置,总的效果不够均衡是一定的。在游戏本普遍采用的i7 4700MQ/4720HQ 系列处理器上,虽然标准电压对TDP的限制有所放宽,但整体的瓶颈依然比较大。在某贴吧的一项转码测试中,参加测试的几十款i7 4000系列四核移动处理器,几乎没有一个在十几分钟的转码压榨下能够坚持自己本应拥有的睿频,甚至是基准频率都被跌穿。

这个大环境决定了i7 4940MX\4930MX 的超频能力无法与前辈相提并论,在不涉及AVX 2.0指令集时,i7 3740QM\3840QM 等三代ivy有4倍频福利的普通移动处理器甚至都能直上4.0GHz直接干翻他们。加上第五代Broadwell 移动四核处理器基本缺位,第六代i7 6820HK Skylake移动版因为初期14纳米工艺的问题体质不佳,一直到今年的i7 7820HK七代酷睿旗舰不锁倍频处理器之前,i7 3940XM兄弟都可以昂起头来高喊——不服来战!

最堕落 i7 720QM/3960X

在我们第一页树立的点评标准中,技术特色和商业脉络都可以成为i7 家族产品的剖析线索。这一篇章我们要说的两个典型就分别代表了这两个方向。

很难说后期的i7 3960X这种大船便宜货对国内的CPU市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但这种渠道显然并不健康,也并不总会对中国整体的DIY玩家有利,这是确定无疑的。

最高性价比 QB5U/Q12X

前面说的这些i7处理器,在正常服务周期内多少都有过于“高贵冷艳”的问题,更多地活在人们的心中,而不是手中。下面我们讲述一点野路子——ES 不显i7 CPU。

严格地说,只有ES正显,或者至少能看出明确对应型号的后期步进ES工程样品处理器才能被归类到i7范畴。在勤劳的中国人民面前,这种上纲上线的分类方式从来都很难奏效。本来堂堂正正的单路志强E3 12XX 系列处理器往往都被JS当成Core i7来卖,ES不显的很多型号没有自身名字的束缚,早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廉价i7”——四核八线程的代名词。

这种四核八线程的ES不显处理器前前后后在民间市场上流通过很多,多数因为频率固定或者Bug太多而被人民群众所抛弃。他们中最出名的佼佼者大概是这两颗——Q12X和QB5U。两颗U中,Q12X 是Sandybridge 家族早期样品,基准频率3.1GHz,四核心八线程,拥有奇葩的6MB三级缓存和时灵时不灵的睿频机制;QB5U 是Ivy Bridge家族的早期工程样品,基准频率2.2GHz,四核满载2.4GHz,同样四核八线程但拥有完整的8MB三级缓存。两颗处理器共同的特点都是不锁倍频而且几乎没有Bug,卖的超级便宜。

在Sandybridge 普及早期i7 2600K散片被商家按照体质出售的时代,Q12X就以不到千元的售价声名鹊起,其平均体质虽然略逊i7 2600K,但也偶有大雕出没,让“穷人家”的孩子垂涎非常。到了Ivy时代,Q12X老当益壮,千元内又多了QB5U这颗神奇的继任者,后者虽然体质略逊,但搭载了更强的HD4000核芯显卡,吸引力同样不凡。这两颗CPU历史时期的均价在1000到1200元人民币之间,通常约为i7 2600K/i7 3770K的一半左右,除了核显偶有瑕疵外基本完全可以正常使用,是穷人家最珍贵的i7替代产品。两颗U都经历过热炒风波,缺货最紧张的时候甚至价格超过1500元,秒掉了正牌的i7 2600\i7 3770S等锁定倍频处理器,更是将所谓的神U“E3 1230 ”甩出银河系。

这两颗“i7”在自身类似产品的历史行列中也名列前茅,他们锁定倍频的兄弟Q12W和QB5W销量一直惨淡,他们的直系后裔Haswell的类似产品QDE4 因为兼容性奇差无比而无人问津。能够与他们类比的E5 1600 系列可超频处理器因为自身价格问题一直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可。相比于X79平台Bug多多被埋没的众多ES不显产品,这两颗口耳相传的“i7”产品一直拥有非常强烈的传奇色彩,多年以后还有人以超过原价的方式刻意收购。

最强核显i7 5775C/6770HQ

在中国,“政治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绕不过去的一个重要科目。或许有很多人在孩童时期饱受这门课程的折磨,可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会在成年之后感激当年这套课程带给自己潜意识层面的型塑有多么珍贵。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我们下面要谈的Intel 核芯显卡以及与之相关的处理器就是这条道理的集中体现。

当笔者当年刚刚接触Intel的外围宣传人员时,恰好也是Intel 核芯显卡高歌猛进,Iris Pro性能翻倍气吞山河的前夜。从一些渠道传来的消息,结合一些外媒的爆料,那个时候很多Intel粉丝甚至是宣传人员都认为核芯显卡消灭独立显卡指日可待,AMD的融合大计还有一定进步性,完全与X86 CPU不沾边的NVIDIA GPU一度被认为是毫无前途的。

i7 5775C这种处理器 短期内不会再出现在桌面了

这种趋势在当年也影响了笔者,毕竟笔者曾经是半夜三点使用HD4000畅玩《荣誉勋章》、《孤岛危机》的穷人。这种趋势也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到了第五代酷睿i系列Broadwell架构时代,桌面端硕果仅存的i7 5775C/5675C 带来了当时史上最强的核芯显卡Iris Pro 6200。从ZOL的实际测试来看,Iris Pro 6200的性能在理想条件下可以完全压服Geforce 940M这种的当代移动入门级独显或者GTS 450这种中古时代的普及型独显。

Iris Pro 6200实力强劲

到了第六代酷睿时代,曾经大家翘首以盼在桌面和笔记本端一定反范围内普及的GT4E最高等级核芯显卡几乎从未与主流人群见面,搭载他的i7 6770HQ 在国内很难寻觅,在国外虽有销售也存量不多,仅仅在Intel定制的NUC骷髅峡谷小主机中可以看到。骷髅峡谷本身是可以搭配独立显卡的,i7 6770HQ高昂的成本在这套系统中并不能获得排他性的最大发挥。

到了第七代酷睿,结合Intel内部的人事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段时间内,GT4E 等级的最强核显已经不再是Intel主流CPU计划的一部分了。Iris Pro 锐炬家族的命运是像Intel曾经的独显i7 740那样还算成功,还是像聒噪一时的Larrabee X86“高性能显卡”一样湮灭无闻,还很难说,让我们拭目以待。

小结:

正如最后这一篇章所言,CPU技术路线的进步集中体现了事物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i7 品牌也不例外。目前暴露出的消息还不能完全确定i7 和i9 在酷睿家族中的关系,甚至不能让人拍胸脯保证Core i9一定存在而不是像历史中多次出现的情景那样成为流言。

可是,即使这次i7 的定位毫无变化,Intel也不可能继续十几年如一日的培养一个固定品牌了。迟早,我们还是要面对不一样的i7 甚至不一样的Intel CPU品牌。无论如何,那些爱好者曾经寄托的信仰、情怀、感情,都不会平白湮灭,值得我们大家去铭记。

THE END
0.一千元内799元最强电脑主机搭配!diy电脑无障碍 关怀版 登录 视频加载失败,可以 刷新 试试 00:00/00:00 一千元内 799元最强电脑主机搭配!diy电脑 发布于:江西省 2024.11.26 00:00 一千元内 799元最强电脑主机搭配!diy电脑 +1 首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拳击那点事 3098万文章 0阅读 +订阅 相关推荐jvzquC41yy}/uxmw0eun1j4:52956>:6a3613:93;7
1.2025年2月1000元左右组装电脑配置推荐最近挺多人问我千元预算的最近挺多人问我千元预算的电脑怎么配,其实像办公、前台收银、网课学习这些场景,真没必要追求高配置,够用就行。如果预算卡在千元左右,只能考虑早期的处理器了,比如8代、9代、10代的拆机或二手。不过10代现在价格和12代差不多,所以很多人更推荐直接上12代。 jvzquC41o0pqsnc0eun1yfigu5eqwlvck5jpmjzAkj>6?5:78?12;+htqs`u{h?dkpja}fd
2.3千元电脑主机最强组装?故障排查如何组装出3000元以内最强劲的电脑主机?对于预算有限的玩家来说,这是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要想打造出一台性能出众的主机,不仅需要对硬件配置有深入了解,还要在众多选项中精挑细选最具性价比的配件。现在,就让我们跟随php小编百草的脚步,探索最优的3000元主机组装方案,为你的电竞体验注入强劲动力! jvzquC41yy}/rqu0ep5gcz4:24?827mvon
3.一千元以下性价比最强学习用机(不买二手)电脑配置一千元以下性价比最强学习用机(不买二手)装机配置外观预览 机箱 CPU 主板 内存配置 品牌型号 数量 单价 CPU AMD Athlon 3000G 1 450 主板 梅捷SY-A320D4+ 魔声版 1 279 内存 毕伟4GB DDR4 2400 2 83 固态硬盘 威刚SP580(240GB) 购买 1 185 机箱 放牧者小蜜蜂 1 48 电源 超频三M2-V 1 75jvzquC41o0€pn7hqo0io1ƒo1;9<2:>50jvsm
4.传说中的千元神器!雷蛇最强鼠标全国首测传说中的千元神器!雷蛇最强鼠标全国首测 前言:根据以往我们对鼠标的认识,基本上游戏鼠标与无线鼠标是一对绝缘体,凡无线鼠就不是游戏鼠,顶级游戏鼠也很难做到无线。但是,今年这个说法不断地被驳倒,前不久,键鼠频道为大家推出的《挑战无线游戏的神话!雷柏V8/微软X8鼠标对比评测》就介绍了两款十分强大的无线游戏鼠标jvzquC41i0vdqwqkpg4dqv3ep1~03?=138>33@:acnr/j}rn
5.5000元左右Intel九代i5i5-9400F是intel发布的第九代酷睿处理器的阉割核显版本,需要配合独立显卡使用。下面推荐一套5000元左右Intel九代i5-9400F搭配RX580游戏电脑主机组装配置单,搭载了目前热门的RX580 8G主流显卡,一起来看看。 5000元左右Intel九代i5-9400F搭配RX580游戏电脑主机组装配置单: jvzq<84dckqf0mzsw:4dqv4u15ie;oih5e677ni956i36l7658jgeAg791;92<>81
6.玩LOL电脑配置?畅玩lol电脑配置?故障排查2000元畅玩lol电脑配置? 2000元畅玩lol电脑估计是有点费劲,如果算上显示器的话,你的机箱电源加上显示屏就得占到一千块钱左右,剩下的硬盘三四百,主板三四百,显卡就算是集成的,加上处理器又得几百,还有内存,估计不能畅玩,如果是最低配玩的话基本可以,想要特别流畅那估计怎么也得三千米。 jvzquC41yy}/rqu0ep5gcz4995=527mvon
7.二手电脑组装还是diy?买二手电脑还是组装二手电脑?故障排查而且被淘换的电脑大多有暗病,这就需要眼光犀利和经验丰富。买到后,要尽快进行测试,防止硬件有暗病还可以退换。一般来说,有暗病的都在显卡和硬盘和主板。买二手电脑最好也像组装新机一样,一件一件的买回来,这样无论质量和配置都会让人满意。 1500元二手电脑主机最强组装?jvzquC41yy}/rqu0ep5gcz49:28627mvon
8.N饭你服不服?千元级最强显卡HD5830详测评测千元级最强显卡HD5830详测 导读:AMD HD5000系列显卡可谓是一波接一波的发布,年前AMD刚刚紧锣密鼓地发布了多款100美元以下主流级显卡,今天AMD则笔锋一转再将我们的视线转移到100美元以上中高端显卡身上。 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得HD5970显卡发布时带给我们的那种震撼感觉吧?但是如果你就此认为AMD HD5000系列高端显卡jvzquC41fk/rltpnktf0lto0et0i{frjkit1{jxkg}t1:52418179732agmn7mvon
9.GTX时代最强王者早已没落!曾经的卡皇1080ti显卡,还值得捡吗?DIY电脑垃圾佬的最爱——“钉子户”E3神教装机配置清单推荐! DIY电脑垃圾佬的最爱——低价(高性价比)装机配件推荐! DIY电脑垃圾佬的最爱——P106-100显卡! 渣渣手残党DIY装机必备软件工具教程推荐! 往期手残记录: DIY组装电脑踩坑,手残党DIY装机分享! jvzquC41dnuh0lxfp0tfv8rkpik9;8ftvkimg8igvcomu86645=99A:
10.家用电脑超值商品网购打折优惠特价商品大家平时都使用什么电脑? 虽然我办公主力是台式机,但论可玩性,还是更喜欢迷你主机,体积小、功耗低、用途多,价格也没那么贵。 本次分享的这台迷你主机是磐镭WI-9,搭载Intel N150处理器,日常价为1149元,叠加国补的话16G+512G的配置九百多就能入手,价格真的超级香。 虽然只是一台千元级的主机,但这外观质感看着还jvzquC41dgyu0yhqpnoog7hqo0io1ojpngo06971{wgoeqzcpi5
11.科学网—瀚霖杯2011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同时借助先进测量工具,他们对大气层中80余种气体和颗粒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样本数据和电脑模型计算,绘制出全球各季温室气体分析图,描绘了大气层中各温室气体的分布、流动状况。 研究人员说,他们已初步得出陆地植物和海洋吸收、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这有利于分析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循环过程,从而估算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jvzquC41pg}t0|hkgpifpny0ep5ivvqpgyy0496413537A<62/8/uqyo
12.千元投影谁最强?哈趣H2对比大眼橙C1Air,千元投影仪推荐!”也有观众可能会说:“不到一千块钱,我可以买来100寸的大屏观影体验,难道不香吗?”本期选了两位在千元价位的佼佼者:哈趣H2和大眼橙C1 Air,实际表现如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外观 从外观上看,两台机器都比较小巧,大眼橙C1 Air带一个可以360°调整的支架,而哈趣H2秉持简约到底的设计语言,并没有配支架,jvzquC41yy}/|wiu0eun1}{/34;38A5/3/7/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