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游戏型笔记本的发展可以用如火如荼来形容,这是因为移动设备的崛起,让笔记本的轻薄化变得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因此它只能向自己的优势领域——高性能方面发展,这和生命进化过程中的物竞天择是一个道理。不过我认为 PC 并不会消亡,只是势力范围缩小了一点而已,轻度使用者有了其它选择,但重度使用者依然离不开 PC 。
第二种是售价在七千元以下的主流产品,它们虽然相貌平凡,但显卡配置比普通笔记本高出一筹,让消费者花费最小的代价,就能流畅运行喜欢的大型 3D 游戏,是非常有性价比的类型。接下来将要出场的这四款产品,都是属于第二类机型,相信您在阅读本文后,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款产品。
需要说明的是,同一个系列的笔记本,有时候显卡配置是不一样的,比如联想 Y400N 的型号如果是以 (T) 作为后缀的,才代表它采用的是新 GT 750M 独立显卡。再比如在惠普 dv4 系列中,只有少数机型采用的是 GT 650M 显卡,大家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哦。
让我们来对比一下这四款游戏型笔记本的硬件配置,可以看到前三款产品的价格基本在同一个水平线,其中宏碁 V5 比较有特点,它虽然屏幕较大,但却是四款本本中唯一一款轻薄机型,而且采用的是低电压处理器。也许有的朋友会觉得这样的处理器和显卡搭配有点畸形,不过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在游戏中显卡的作用占到 80%,所以即使处理器稍弱一点,对游戏效果的影响其实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大。
联想 Y400N-IFI(T) 和惠普 dv4-5314TX 则可以说是一对直接竞争对手,它们的配置也大同小异,论名气应该说是彪悍的小 y 更大一些,这次抢先升级显卡也进一步增加了它对消费者的诱惑力。不过 dv4 也有它的特点,比如高品质的 beats 音响系统(带低音炮)、CoolSense 独家散热技术(掌托不热了)等等,因此也是很好的选择。
神舟 K590S 战神版的价格虽然贵了千元左右,但在 ZOL 网友当中,它的人气却丝毫不输给联想小 y,这是因为它是根据网友要求升级了关键配置,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在 i7 四核本中它是最便宜的,而且将屏幕分辨率升级至 1080p,还增加了 128 GB 的高品质固态硬盘,因此精明的网友会算的出来,在这样的升级成本下这个价格还是非常超值的。
对那些注重音响效果的用户来说,可以考虑惠普 dv4 这款产品,它拥有专业级的 Beats 音效技术,还在机身底部增加了一个重低音炮,当我们在看大片、玩激烈游戏时会有更震撼的效果,在听音乐的时候也会增加临场感,免去了另外购置笔记本音箱的麻烦。此外,这款本本重新设计了内部结构,将发热量大的硬件放在机身后部,因此机身前端掌托位置丝毫没有发热情况,用起来比较舒适。
宏碁 V5 的特点很鲜明,就是轻薄。我本人就经常有这样的感觉,由于眼神不太好,在 14 英寸屏幕上看网页、邮件什么的还觉得有点费力,但如果看 15 英寸屏幕就舒服多了,这个道理同样适合老人,因此这款本本也适合买回家全家共用。它轻薄的机身给人感觉相当清新、时尚,再加上出色的显卡配置,可以说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全能型产品。
通过测试我们看到,神舟 K590S 战神版虽然价格最贵,但性能也确实是最好的。相信许多购买它的用户不全是游戏玩家,也会有一些专业工作者,需要用到四核处理器的多任务性能、SSD 固态硬盘的传输速度、以及 1080p 高清屏来显示更为复杂的页面或表格。对这些用户来说战神都是用最少投资就能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而且这套配置可以用许多年都不落伍。
· 小结:
和两年前相比,我们感觉如今的游戏本在配置方面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瓶颈,内存和硬盘容量已经很难再提升,处理器每年的性能升级也变得多少有点鸡肋,显卡的性能提升确实明显,但也渐渐超过了游戏的发展速度,反倒是核芯显卡笔记本渐渐变得更适合普通消费者。当然,游戏型笔记本仍有很多不足,比如硬盘速度慢、分辨率低、较少采用 IPS 真彩面板、发热量大等等,各大厂商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在确定需求之后,我们就要想想多大的屏幕适合自己。通常情况下,屏幕尺寸越大,笔记本也越沉,不易携带。目前主流笔记本的屏幕从 11.6 英寸起步,到 13 英寸为止都是属于便携型产品。14 英寸是多年来最受中国用户喜爱的尺寸,大多数消费者都会购买这个尺寸的笔记本。15.6 英寸以上就属于大尺寸笔记本了,很适合放在家里作为台式机替代性产品。
在选择显卡时也要注意类似的问题,近几年集成显卡的性能提升速度很快,今天主流的 HD 4000 核芯显卡已经和两年前的中端独立显卡性能相当,玩网络游戏、看高清视频什么的都没有问题。这里顺便提一个小技巧,就是双通道内存可充分挖掘核芯显卡的潜在性能。当然,入门级独显本的价格也没贵多少,唯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千万别只看显存容量。许多商家动不动就宣传“2G显存高性能显卡”,结果我们一看却是个入门级的显卡型号。
显卡的性能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比如流处理器数量,核心频率,显存位宽,显存容量等等。如果把显存容量比作一瓶水的话,那么显存位宽就相当于瓶口的大小。如果瓶口很小,那么瓶子即使有再多水,倒出来的速度也是很慢的。因此,显卡的各项参数要合理搭配才有最佳性能,只加强其中一项参数是没有用的,只是用来忽悠消费者而已。
顺便教大家一个识别独立显卡档次的小技巧,无论是 N 卡还是 A 卡,型号中第二位数字都代表显卡的档次,从 1 到 9 性能递增。比如 GT 650M 当中的数字 5,就代表中端,自然比 GT 630M 要强一些。同理,HD 7870M 也比 HD 7670M 要强。不过要横向对比这两大品牌的话,就需要实际测试数据的佐证了。整体感觉这几年 A 卡有一点数字虚标的倾向,当第二位数字相同时性能略逊于 N 卡,比如 HD 7670M 就不如 GTX 660M,HD 7470M 也不如 GT 640M,不过话说回来,A 卡笔记本的价格也更便宜一些,性价比还是很不错的。
内存方面,这几年的变化不大,普通用户有 2GB 就够用了,4GB 当然更好,在同时打开很多程序后,拥有 4GB 内存的笔记本会运行得更流畅一点。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8GB 内存真没必要,通过实际测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和 4GB 内存没什么区别,这就好比一条高速公路,在正常车流量的情况下,四车道已经绰绰有余了,那么即使修建了八车道,车速也不会变得更快。正如前面所说,8GB 只对极少数有专业需求的用户有价值。
在笔记本的各项硬件配置中,这两年变化最大的无疑是硬盘了,越来越多的笔记本正在从机械硬盘转向 SSD 固态硬盘。固态硬盘的速度更快、更省电,而且不会像机械硬盘那样一摔就坏了。前几年由于固态硬盘的价格贵的惊人,所以普及速度较慢,现在随着规模效应的拉动,固态硬盘的成本逐渐下降,因此可以被主流笔记本所采用。当然,这个过程还在初级阶段,目前大多笔记本只是配备了 64 GB 或 128 GB 的小容量固态硬盘,要想彻底取代机械硬盘还需时日。
除了硬件配置外,笔记本的外壳材质也是不容忽视的。通常来说,塑料材质的笔记本最实惠,金属材质属于中高档,碳纤维则是最顶级的材质。多数笔记本会在顶盖、掌托和底部选用不同的材质,从而兼顾品质和成本。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其实就是在塑料和金属之间做选择,顶盖采用金属一方面会让本本很显档次,一方面也能降低本本的厚度,同时给屏幕提供足够好的保护。
在此基础上,我建议大家优先选择掌托也采用了金属材质的笔记本,因为在炎炎夏日,手掌放在金属上要比放在塑料上舒适很多,机身内部的热量也可以更快得到释放。同时,金属材质的掌托可以有效避免使用一段时间后,塑料掌托被磨的油光发亮的那种情况,保持本本历久如新。机身底部采用金属材质的本本不算太多,而且价格会偏贵一些,不过它的好处显而易见——有效改善笔记本的散热效果。
还有一个很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地方,就是笔记本的扩展接口,一方面,我们要留意笔记本的接口种类和数量,如果你喜欢外接键盘、手柄等设备,经常与移动硬盘和 U 盘导数据,那么 USB 接口至少要在三个以上,而且其中最好有 USB 3.0 高速接口。当然,如果一款笔记本各方面你都很喜欢,唯独 USB 接口少的话,你也可以通过配备一个 USB Hub 的方式来获得更多接口。
除了 USB 之外,我们还需要留意自己是否需要 VGA、SD 读卡器以及网线接口。在轻薄型笔记本的普及下,VGA 和网线接口正在逐渐被淘汰,但许多办公族都需要用 VGA 来连接投影机,许多家庭用户都需要网线接口来上网(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像我们编辑去参加大型发布会,现场的 WiFi 有时信号很不稳定,根本连接不上,如果有网线接口就等于有第二种选择)。而对喜欢摄影的朋友来说,SD 读卡器是利用率会很高的接口,笔记本有的话就不用自己另外配一个读卡器了,免得自己有时忘带。
另一方面,接口的设计位置也很重要。比如四个 USB 接口,最理想的位置是左边和右边各有两个,而且距离不要太近,更不要上下重叠排列。如果 USB 设计在机身后部,用起来就比较麻烦。反过来,最适合设计在机身后部的接口,我认为是 VGA 和网线接口,因为线缆可以被屏幕挡住,保持视觉上的整洁感,而且两只手放在桌上时也不容易误碰到这两种线缆。此外要注意的就是散热出风口的位置,通常来说出风口位于机身后部是最好的,其次是位于机身左边,但不宜设计在机身右侧,因为我们在右手使用外接鼠标的时候,夏天总是被呼呼的热风吹着会很难受。
在预算范围内确定了需求和配置之后,我们的目标基本就锁定在几款产品之内了,这时只需要比较一下这几款产品的价格,挑选自己喜欢的品牌和外观设计就可以了。现在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去哪里买。通常来说购买渠道主要有四种,电脑卖场(比如中关村)、电器连锁(比如国美/苏宁)、大型超市(比如家乐福/沃尔玛)、大型电商(比如京东/天猫)。它们各有利弊,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
电脑卖场是过去十几年来比较常见的销售形势,在 2005 年前后发展到巅峰状态,以中关村为例,方圆一公里范围内竟然有海龙、科贸、鼎好、E 世界四大电子卖场,这还不算一街之隔的太平洋电脑城和硅谷电脑城。但随着租金的疯狂飞涨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经销商的诚信问题日益突出,欺骗顾客的案件越来越恶劣,再加上网购平台的崛起,因此现在去中关村买笔记本的消费者越来越少。
笔者去年带一个朋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买本,最后又要把我们带到楼上交易,上楼后又说这个价格出不了货,要给我们转型。这一切都和我预料的一模一样,于是我赶紧拉着朋友逃之夭夭,因为奸商的下个步骤就该是堵着门强买强卖了。正因为有多次这样的惨痛经历,我现在建议身边的朋友,去电脑卖场一楼的体验店把玩一下产品还可以,如果要购买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如果商家让你先交定金他才去库房提货,那么你赶紧起身离开,别多废话,因为他十有八九一会儿要告诉你“库房没货了,你买另一款机型吧”。退钱?别做梦了,因为这是“定”金,不是“订”金,奸商不会退你的,想吵架?你会发现身边立刻围拢一批彪形大汉。这就是中关村电脑卖场的现状,我们还是让它自生自灭吧。
相比之下,电器连锁和大型超市就让人放心多了,基本没有转型、定金、二手这些让人防不胜防的陷阱,会开具正规发票,而且也能让消费者在购买前自由体验产品。美中不足的是它们的价格会稍贵一些,可选的机型较少,而且配置的更新速度稍微偏慢。因此,在电器连锁和大型超市购买笔记本,比较适合那些图省事、对配置和价格不那么敏感的消费者。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家人单位发了大量超市的购物卡,你在这里买笔记本就成功把购物卡花出去了,我自己就通过这种方式前年在家乐福买了一台三千块钱的笔记本,虽然外观丑、配置落伍,但放在家里也用了这几年,感觉不错。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网络购物,比如京东和新蛋就是从卖笔记本起家的,总体来看这些年大型电商网站在服务和诚信方面还是不错的,从我大学时期就有同学在这上面买本,如果我自己要买的话也会首先考虑京东、天猫、亚马逊、苏宁易购等大型电子商务网站,物流配送和服务体系都是比较健全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不能亲手体验一下产品,像键盘手感不佳、机身发热量大等问题如果收到本本才发现,就比较麻烦了。当然,正如前面所说,大家可以在购买前先去实体店体验一下,或是在网上看看其他用户的晒机和体验文章。
最后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出手。许多消费者容易出现一个误区,就是总想等下一代发布的新品,其实今天笔记本行业已经非常成熟,新老产品没有太大变化,而且更新频次更快,基本半年一更新,等下去永远也没有尽头。反倒是新产品往往会有价格偏高的情况,在新老交替之际厂商为了清库存会对现有机型大幅降价,趁这个机会出手购买其实挺划算的。
众所周知,所有笔记本厂商都会根据不同的用户种类,来设计出相应的机型,比如面向商务人士的笔记本更注重坚固度、稳定性和数据安全;面向家庭用户的机型会突出外观个性化和配置娱乐化;而针对出差使用的机型则将轻薄便携和电池续航时间放在首要位置。由此可见,不同的笔记本有不同的适用人群,我们在选购之前,最好先搞清楚看中的这款机型在其品牌当中的定位,它设计的重点、主推的方向是否与自己的实际需求相一致,这样才更容易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款机型。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华硕笔记本的型号命名是最有趣的——虽然看似复杂,但却都有规律可循,每一个字母都有它自己的使命,这也是让我萌生撰写此文想法的源动力。华硕的命名理念和苹果可以说是两个极端,乔布斯时代的苹果总是希望命名越简单越好,便于记忆,用户不需要知道产品里面有什么配置,只要知道苹果的产品永远流畅易用就足够了。而华硕则恰好相反,虽然复杂的型号让消费者很难分辨,但对于一个打机海战术的厂商来说,有助于提高中间渠道环节的工作效率,也让部分精明的买家更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产品。
华硕:长命名的元祖,内涵妙不可言
今天的华硕笔记本型号,可以分为五个部分来解读。首先,开头的 1 个字母和 2~3 个数字代表系列机型,比如 N56 系列、S400 系列、A45 系列等等。字母后面的第 1 位数字也代表屏幕尺寸,比如 A45 中的数字 4 就代表它是一款 14 英寸的机型。后面的数字则往往代表它是第几代产品,比如 N56 是 N55 的接班人,而 S400 则是该系列的第一代机型。
当然,从第一位字母我们也可看出这款机型的定位。比如 S 系列是新出来的,属于轻薄化的主流笔记本,但还没有达到超极本那么极致纤薄,渐渐取代了曾经的 U 系列。A 系列和 N 系列都是过去几年的主力机型,其中 N 系列的定位比 A 系列稍微高一些,偏游戏型一些。而 X 系列则是多年来的入门级机型,价格比较实惠。此外还有 K 系列,是华硕希望进军商务领域的机型。G 系列是最高端的玩家国度笔记本,而 UX 系列则是华硕的超极本家族。
华硕笔记本型号的第二个部分,就是一个字母,代表屏幕尺寸。比如 K 代表 13 英寸、E 代表 14 英寸、X 代表 15.6 英寸。后面紧接着就是第三个部分,由字母和数字(或皆为数字)组成,代表处理器型号,比如上图中的 I361 代表酷睿 i7-3610QM 处理器。再比如 S46E3317CM-SL 这款产品就采用的是酷睿 i5-3317U 处理器。
华硕笔记本型号的第四部分最为玄妙,两个字母分别代表芯片组和显卡配置。今天由于处理器分为标准电压版本和低电压版本,所以第一个字母也可以理解为处理器类型。虽然它们也有规律可循,但由于种类过于繁多,所以需要列出一个表格对照着来看。下面这个表格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总结出来的,字里行间都是血泪啊,请各位看官珍藏。
第二个字母的含义
显卡性能评估
记忆上边这个表有没有简单一点的方法呢?有的。比如我就想买个采用了 GT 650M 独立显卡的华硕笔记本,又怕被奸商浑水摸鱼,那么我就认准横杠前最后一位字母应该是 Z,如果这个位置出现的不是 Z 而是其它字母比如 M,就说明这款笔记本的显卡不是 GT 650M 而是 GT 630M,我们就可以瞬间戳穿奸商的猫腻。不用开箱就知道机身里面的显卡配置,想象一下奸商脸上惊恐的表情吧,哇哈哈哈。。。
华硕笔记本型号的最后一个部分不用多说了,永远代表的是光驱,如果没有光驱也就没有这两个字母。它存在的原因是前几年笔记本光驱也分为不同档次,比如 CD 光驱、DVD 光驱、CD 刻录机、DVD 刻录机等等。如今都是清一色的双层 DVD 刻录机了,因此有光驱的机型后缀也几乎都为 SL 。
最后我们来做一道练习题:从华硕 S400EI3317CA 这个型号中,你能读出什么?
(先自己想想再看下面的答案哦)
答案:这是一款 14 英寸的 S400 系列笔记本,采用了酷睿 i5-3317U 低功耗处理器,以及 HD 4000 核芯显卡,从没有光驱这点来看,说明它采用了轻薄化的外观设计。
小小的型号,竟然暗藏这么多玄机,您在去市场选购本本的时候,可一定要核对清楚每一位型号哦,否则就会给不良商家可乘之机。举例而言,商家给我们的收据上可能只有型号的缩写(比如华硕 A46),等我们回去发现配置不对,再回来理论就很麻烦了。
宏碁:比前辈更长,最后两个字母亮了
俗话说的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从宏碁开始学习华硕的命名方式之后,就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型号的长度也是超越了前辈,令人叹为观止。不过令我感到高兴的是,它没有出现华硕横杠前最后两位数字那样变态的复杂程度,绝大多数字母和数字都易于理解,相信大家一看就懂。
第一个横杠后面的第一位数字代表屏幕尺寸,比如 E1 - 471G 是 14 英寸,而 E1 - 571G 则是 15 英寸。第二位数字我分析了很久,最后感觉应该和产品定位有关,数字越大定位越高,比如 V5-122P 横杠后的第二位数字是 2 ,它是一款入门级产品;而 S3-391 横杠后第二位数字是 9,虽然它的配置一般,但超极本在英特尔的定义里是高于笔记本的存在,因此从定位来讲也是属于高端产品。
第二个横杠后面有一长串字符,把它们拆开来看就一目了然。首先是四位数字代表处理器型号,比如上图中的 5321 代表酷睿 i5-3210M 处理器,再比如 P3-171-3322Y2G06as 这款新发布的变形本采用的是酷睿 i3-3229Y 处理器。接下来的四位数字两两一对,分别代表内存和硬盘容量,是整个型号中最容易理解的部分。
整个宏碁笔记本型号的最后四个字母(有时只有 2~3 个字母),倒数第四个代表光驱,M 代表 DVD刻录机,和华硕一样,几乎不会出现其它可能,要么就直接没有这个字母,意味着轻薄型笔记本没有光驱。倒数第三位字母代表无线网卡,n 代表支持 802.11 b/g/n,a 代表支持 802.11 a/b/g/n,这里具体是哪个对绝大多数用户来说都一样,因此不用太多在意。
比较有趣的是最后两位字母,一开始我按照华硕的命名思路,以为又是那个变态的芯片组+显卡组合,但在翻看了上百款宏碁笔记本后,愣是找不出一点规律。就在山穷水尽即将吐血身亡之际,我抱着一丝希望去百度上搜了一下“宏碁笔记本最后两位字母什么意思”,结果真的找到了答案——颜色。竟然是颜色!太坑爹了!要是让我干想,我再想一万年也想不出来啊。看来还是百度上高人隐居,我从此再不敢妄自菲薄。
按照百度中隐居大仙的指点,最后这两位字母,第一个代表机身 A 面也就是顶盖的颜色,第二个代表机身 C 面也就是掌托位置的颜色,我核对了几款产品后确实如此,深深叹服。这样一来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我很快就能总结出各个字母代表的含义,比如 c 代表咖啡色(Coffee)、k 代表黑色(Black)、r 代表红色(Red)、s 代表银色(Silver)、w 代表白色(White)、b 代表蓝色(Blue)、d 代表金色(Gold)、i 代表镜面(mirror)。
同样,最后我们也来做一道练习题:从宏碁 V5-471G-53314G50Mass 这个型号中,你能读出什么?
(先自己想想再看下面的答案哦)
答案:这是一款 14 英寸的 V5 系列笔记本,在宏碁的产品线定位中属于中高端主流机型,配备了独立显卡,采用了酷睿 i5-3317U 处理器、4GB 内存、500 GB 硬盘、DVD 刻录式光驱、802.11 a/b/g 无线网卡,顶盖是银色的,掌托也是银色的。
联想:型号简洁为美,但系列眼花缭乱
和华硕、宏碁相比,联想笔记本的命名方式就要简洁许多了,不会在两个地方重复体现屏幕尺寸,不体现内存和硬盘容量,也果断的将光驱这样的鸡肋配置从型号中抹去,只保留系列机型、第几代产品、处理器等关键信息,便于用户记忆。
联想笔记本的型号可以分为六个部分。首先,第一个字母代表产品系列,在消费类机型中,Y 系列定位游戏娱乐、G 系列定位入门级、U 系列是超极本、Z 系列则是主流价位的时尚彩壳本;此外,在扬天商务机型中定位从高到低依次是 V、M、B 系列。虽然稍微有点眼花缭乱,不过联想是个很大的公司,再考虑到中国国情和渠道的复杂程度,这些型号也有它们存在的道理。对了,漏掉了一个 Yoga,这是联想去年推出的变形超极本,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也是去年我最喜欢的三款特色超极本之一。
第四位数字挺有趣,如果是 0 代表采用了英特尔平台,如果是 5 则代表采用了 AMD 平台。不过随着产业大环境的变化,英特尔不再是处理器行业的霸主,在更为广阔的移动市场遇到了更为强大的 ARM 阵营。因此业界不再需要 AMD 来扮演反垄断者的角色,再加上本身产品被酷睿越甩越远,以及 PC 行业的整体低迷,AMD 已经连续多个季度亏损,关于它的收购传闻一直就没有停过。
第五位字母的含义,老实说我看了很多产品,分析了很久,但也没找到特别清晰的规律。不过从小 y 近两代的产品来看,这个字母和显卡有点联系,比如 N 都代表性能很好的中高端显卡,A 则代表性能一般的入门级独显,如果此处没有字母或是字母 G,则通常代表核芯显卡。
横杠后面的三个字母代表处理器级别,其中第一个字母 I 就是酷睿 i 系列的字母 i,后面两个字母很有趣,是数字的英文翻译的头两个字母,比如数字 3 的英文是 Three,头两个字母是 TH,合在一起 ITH 就代表 i3。同理,数字 5 的英文字母是 Five,头两个字母是 FI,合在一起 IFI 就代表 i5。
有时一款机型上市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有些关键配置(比如显卡)出现了升级版本,这时联想就会在笔记本型号最后加个括号,里面用一个不同的字母,来区分同一个系列的新老版本。比如同样是 Y400N-IFI 这款产品,后缀为(H)的是老版本,采用的是 GT 650M 显卡;而后缀为(T)的是新版本,采用的是 GT 750M 显卡。
值得一提的是,联想旗下还有个面向商务市场的扬天子品牌,它的笔记本型号也基本遵循以上命名方式,只不过有时会在主型号里添加一位小写字母,比如 V480cA 中的字母 c,V490uA 中的字母 u,M490sA 中的字母 s 等等。对此我咨询了联想扬天部门的朋友,他们表示小写字母 s 代表该系列机型的轻薄版本,比如 V480sA 就比 V480A 更薄。而 V490uA 属于超极本,所以用字母 u 来表示它比 s 类机型更薄。小写字母 c 的含义我们也不是很确定,可能是代表掌托位置采用了塑料材质,比如 V480A 的掌托是金属材质,而 V480cA 的掌托则是塑料材质。
神舟:在学习中进步,两主力双拳出击
在学会了前几个品牌的命名方式后,相信神舟的笔记本型号也能很容易看懂了。我很喜欢神舟这个品牌,不过客观的说,神舟这些年来在系列定位和产品命名方面并不是那么具有传承性,多年前的三大主打品牌天运、承运、优雅今天已经逐渐被边缘化,而且还出现过同一个模具同时被赋予两个不同系列的情况,让消费者多少有点迷茫,对子品牌的塑造也是不利的。当然,神舟作为一家成长中的企业,很多细节都在不断学习和完善,只要它能持续给我们带来最有性价比的产品就足够了。
在上面的解析图中,横杠前面的字母 S 是什么意思呢?我分析了许多产品,感觉它和联想一样,也和显卡有关,但也是只能大致表示出级别,不能像华硕那样准确指代某一个具体的显卡型号。我的分析是这样的,S 代表新开普勒架构的 GT600M 系列显卡,N 代表老费米架构的 GT600M 系列显卡,而 P 则代表老费米架构的 GT500M 系列显卡。此外,后缀为字母 B 的神舟笔记本通常都是核芯显卡,而超极本通常都是核芯显卡所以这一位字母会省去,但 UN 系列独显超极本似乎除外(额的亲娘啊,恕我才疏学浅,实在分析不出了)。
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步步高打造了 OPPO,本田拥有讴歌,丰田拥有雷克萨斯等等,都是面向特定人群重新塑造的品牌形象。如果神舟为下一代战神选择一个专属的模具,加入呼吸灯等炫酷的元素,配备 GTX 765M 或更高级别的显卡,屏幕升级为 IPS 真彩面板,再送一套高品质的游戏手柄和键盘,加上适当的营销,相信第二代战神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惠普:家用与商用彼此独立,各有千秋
惠普的家用笔记本有 Envy、Pavilion、g 和 CQ 这四个系列,Envy 以前是惠普的奢侈级品牌,现在拉到主流中高端品牌,代表机型是 Envy 4 、Envy x2 等等。Pavilion 是惠普多年来的主力品牌,今天的定位也变得更加宽泛,代表机型有 dv4、m4 和 Pavilion 14。g 和 CQ 属于价格实惠的入门级产品,代表机型有 g4、CQ45 等等。
惠普家用笔记本的型号中没有太多信息,通常只能看出产品的屏幕尺寸而已,后面括号里的代码也找不出什么规律,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主型号的两位字母后缀,倒数第二个字母代表平台,T 则代表英特尔平台,A 代表 AMD 平台。最后一位字母代表显卡,U 代表集成显卡,X 代表独立显卡。
-------------------------------------------------
相比之下,惠普商用笔记本的型号中会透露更多信息,下面我们就解读一下。惠普商用笔记本包括三个系列,高端领域是 Elitebook 、中端是 Probook、入门级是直接以数字命名的产品,比如惠普 450 系列。值得一提的是,惠普商用超极本是 Elitebook Folio 系列,比如惠普 Folio 9470m 。
惠普商用笔记本的型号通常由四个数字和一个字母组成,第一位数字代表产品定位,比如 4 代表中端产品,6 代表中高端,8 则往往是高端工作站,不过当这里出现数字 2 的时候,则代表它是一款小尺寸的笔记本,比如 2570p,它的定位和 6 系是一样的,属于中高端。
第二位数字代表屏幕尺寸,第三位数字这是第几代产品,第四位数字如果是 0 或 1 代表英特尔平台,如果是 5 或 6 则代表 AMD 平台。最后一位字母比较有趣,可能出现五种小写字母,它们的级别从低到高依次是 s 标准 (Standard)、b 商业级 (Business)、p 专业级 (Professional)、w 工作站 (Workstation),而新发布的超极本最后一位字母则是 m,是英文 Slim 的缩写,代表纤薄型产品。
· 小结:
目前游戏型笔记本的发展可以用如火如荼来形容,这是因为移动设备的崛起,让笔记本的轻薄化变得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因此它只能向自己的优势领域——高性能方面发展。不过我认为 PC 并不会消亡,只是势力范围缩小了一点而已,轻度使用者有了其它选择,但重度使用者依然离不开 P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