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anon套机mm数码相机室外样张评测

十七年前,一台凤凰牌胶片单反和一卷柯达胶卷开启了我的摄影之旅。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认为,想要玩好摄影,最基础的就是要对器材以及光学原理有着足够的了解。光圈、快门如何搭配?不同场景如何合理设置感光度?如何正确保证焦点处于被摄物上?白加黑减究竟是什么?似乎摄影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次拍摄的地点选择在了厦门。这是一座适合无主题漫步的城市,面朝大海,鸟语花香,带着一台微单相机走走拍拍,非常的惬意。

在厦门,有一条非常有名的小街,猫街!来厦门观光的游客都会慕名而来,不仅是因为这条街上都是“猫”,而且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猫咪博物馆。这里不仅仅是一个以猫猫为主题的商店,更充满了店家对猫咪的热爱。

室内拍摄,尤其是光线不佳的室内拍摄,是十分考验相机画质的。相信大家都有过暗光下用手机拍虚了的经历。EOS M6搭载一块2420万像素的APS-C传感器,拥有颇为出色的成像画质表现。无论是猫咪毛发的锐度还是画面纯净度,表现都相当满意。

从猫街出来,一路漫步到了白城沙滩,这里是拍摄夕阳和日落的地方。这次出行笔者一共带了两支镜头,一支是EF-M 15-45mm f/3.5-6.3 IS STM标准套机镜头,体积小巧,适合挂机使用;另一支是EF-M 18-150mm f/3.5-6.3 IS STM大变焦镜头,拥有最远240mm等效焦距,适合拍摄远处的景物。

上面这张照片的拍摄过程还是蛮“惊险”的,当时正值日落,周围环境光线的变化速度非常快,如果将相机的参数设置成手动调节,那基本上每隔2-3分钟就要调整一次曝光,非常麻烦。后来笔者索性将EOS M6的模式拨盘转到了智能自动档,在该模式下相机会根据周围环境自动设置所有的拍摄参数,玩家只需在合适的时间按快门即可,如此一来我便有了更多的精力去进行取景和构图。

夜间拍摄,尤其是夜间手持拍摄,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就是抖动。其他相机只能通过提高感光度来保证拍摄成功率,其结果就是画面充满噪点,观感下降。而EOS M6的手持夜景模式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当你按下快门的瞬间,相机会自动连拍三张照片,并通过计算将其合成为一张清晰的照片,成功率和效果都得到了保障。

来厦门最值得一去的就是到鼓浪屿上发呆。睡到自然醒再出发,记得提前在轮渡公司网站购买船票。

笔者买的是环岛游船,相比其他5分钟直达鼓浪屿的渡船,这艘船会先环岛一圈,让你饱览完周边景色后再行登岛。

鼓浪屿上冈峦起伏,碧波、白云、绿树交相辉映,处处给人以整洁幽静的感觉,走走拍拍非常自在。当想要拍摄一些高处的花朵时,EOS M6的翻转屏就起到的关键的作用,你不需要再费力的仰头取景,只需将屏幕稍稍上翻就能轻松取景拍摄。

这里再告诉大家一个使用EOS M6的抓拍小技巧。当我们需要抓拍会动的物体时,可以利用相机的触摸拍摄功能来简化拍摄流程。用手指在屏幕上轻触被摄物,相机便能自动完成从对焦到拍摄的整个过程,迅速且成功率高,简直比用手机拍摄还方便。

在拍摄人像照片的时候,EOS M6可自动对画面中的人脸面部进行识别和对焦。即使人物位置发生变化,对焦框也能自动追踪。此外平滑皮肤效果的加入让照片不用后期也能呈现出自然的肤质。

EOS M6是一台能够随时帮助我们记录旅行中精彩的相机。它体积小巧,使用方便,即使你从来没有接触过摄影,也能迅速上手并拍出不错的照片,这就是让我爱上它的理由。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简单、纯粹的记录,那么这款相机将会非常适合你。

每个城市都需要精妙的美术馆。它们不仅仅是用来保存和展示艺术品的容器,更需要以独具一格的建筑设计和妙想空间,来体现城市的风骨、性格和文化积累。上周六笔者就邂逅了这样一座充满个性与特色的私人美术馆——红砖美术馆。

进门就可以看到这个圆形的中庭,四周有台阶,静静的坐一会感受阳光洒在身上也很惬意呀。前一阵看缝纫机乐队,似乎也有在这里取景。

美术馆的深处藏着一片大大的绿色。绿叶配上灰砖,多了一丝酷酷的感觉。即使是炎热的正午,也能舒适的坐在这里聊天、小憩。

相比于普通的卡片机和手机,微单相机的一大优势是可以随时更换镜头,你可以根据不同的拍摄场景来选择与之相配的镜头。上面这张照片就是笔者使用EOS M6搭配EF-M 11-22mm f/4-5.6 IS STM镜头拍摄的,凭借该镜头的广角端,即使在狭小的建筑环境中,依然能拍摄出景物的主体,很是厉害。

月洞门, 古代与现代艺术的结合,青砖建成的园林则是地地道道的呈现了古风。但用植物、流水、奇石、洞门等元素,将借景运用到底,二者相辅相成,错落有致,很有江南园林意境。同时这几个圆形的门也是红砖美术馆最经典的拍照地点之一,建议耐心等到身后没有人,再一举拍成!

THE END
0.有想拍的生态场景,就有可用的RF望远镜头100-500mm和200-800mm是佳能独有的变焦焦段,而且在焦段相似的镜头中最轻最小,轻巧的设计不仅携带方便,更便于长时间手持,即使手持拍上一整天也不会累,能够满足摄影者对于自由度和灵活性的追求。这两支镜头同时还支持机身协同防抖技术,在带有传感器防抖的佳能专微机身上,安全快门可以比纯镜头防抖再放慢1-1.5挡,保证jvzquC41pg}t0|npc0ipo7hp1unbpp}wph{tjns14284/:6/4:5eg}fkn/on|€jkvt<54@8580yivvq
1.佳能(中国)F2.8L/F4L变焦镜头系列开发者访谈以提升F2.8L/F4L变焦系统的满意度为目标 延续F2.8L变焦镜头的高画质, 力求制造出更具便携性和机动性的镜头系统。 F4L变焦镜头系列是以怎样的理念为指导实施开发的? 商品企划 ――― F2.8L变焦镜头系列得到了专业摄影师的高度评价,我们在继承其高画质的基础上着眼于开发更具便携性的F4L变焦镜头系列。并定位jvzquC41yy}/ejsqp0ipo7hp1uvferfn1rxforzo|qun1lmcrvks57mvon
2.单反相机镜头选择全攻略:拍摄效果大提升85mm定焦镜头:适合拍摄肖像和特写,能够营造出强烈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使人物更加鲜活生动。 35mm定焦镜头:适合拍摄环境人像和生活照,能够展现人物的自然状态和真实情感,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80-200mm变焦镜头:适合拍摄人像和风景,具有较大的变焦范围,能够轻松应对各种拍摄场景。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549:6h6326995=;50jznn
3.腾龙18400评测:最大变焦倍数镜头能拍什么?腾龙18-400评测:最大变焦倍数镜头能拍什么? 【PConline评测】腾龙向来是大变焦镜头的主要生产商,而且几乎每次的变焦倍数记录都是腾龙产生的,更换了产品外观风格之后,腾龙18-400mm F/3.5-6.3 Di II VC HLD (Model B028)是最新推出的又一支大变焦镜头。这是一款支持22.2倍变焦的单反相机镜头,也是至今为止唯一一款长jvzquC41fe4qexsnkpk/exr0ep5229=132695;;7acrm0qyon
4.可近可远的大变焦镜头佳能SX730HS数码影像评测佳能SX730 HS这款相机最大的卖点就是搭载了40倍光学变焦镜头,镜头的等效焦距是24-960mm,无论是在广角端拍摄风景还是长焦端拍摄特写,这台相机都可以轻松完成,另外这枚镜头还拥有最近对焦距离一厘米的微距拍摄性能。 佳能SX 730 HS 虽然目前大家在外出旅行的时候,手机是拍摄的第一选择,但是没有多少光学变焦能力的手jvzquC41fejw0ƒtn0eun0ls189=08@<292?/j}rn
5.看舌尖上的中国探讨适合拍美食的器材所表达的内容、情绪等等。我要说的是,这部片不管表达的内容上是否有什么不妥,至少看着那些精致的美食,让人口水直流。每一集最关心的,还是那些各种精巧的美食镜头。也是今天要讨论的拍美食具体需要怎样的器材。 看舌尖上的中国 探讨适合拍美食的器材 《舌尖上的中国》讲的是中国各地美食的一部纪录片,对于观众来说,jvzquC41fe4qexsnkpk/exr0ep559@4699?17?dcnn4ivvq
6.为什么有的摄影师说70拍摄距离适中,灵活善变。这就是变焦镜头的天生优势,特别是人像拍摄时,它所决定的拍摄距离非常适合拍摄jvzquC41cuq/|xq0eqs/ew4s14?73:=:0jznn
7.《巴里·林登》摄影幕后:谈谈f/0.7镜头(巴里·林登)影评大量变焦镜头?自然光的运用?我很确定,这么多角度中,我最不该写的就是影片采用美国宇航局专用f/0.7镜头拍摄纯烛光照明的场景,因为这事情已经人尽皆知。但在阅读《美国电影摄影师》发表的旧文和其他材料时,我发现影片对这个高速镜头的突破性运用包含了很多有趣的细节,所以最终我还是写了。拍摄构想《巴里·林登》的jvzquC41oq|jg7iqwdgo0lto1tkwkn|136723@6:1
8.佳能(中国)F2.8L/F4L变焦镜头系列开发者访谈前沿开发者介绍佳能经典L级变焦镜头系列“大小三元”诞生、演变、发展及未来的网站。通过本页可以了解到恒定F2.8大光圈的L级变焦系列“大三元”开发背景故事以及初期镜头的技术特点等。jvzquC41yy}/ejsqp0ipo7hp1uvferfn1rxforzo|qun1lmcrvks37mvon
9.奥之心两款长焦镜头带你一探大千世界快科技奥之心100-400变焦镜头等效200-800mm焦段,还能外加增距镜,可长可短,非常适合拍摄风光、生态等题材。对于视频拍摄来说,变焦镜头更加方便构图;而这支镜头同时还支持景深合成、专业抓拍等功能,同时它的高画质表现也超过了我的预期。 蜂虎 胡滨BEN 中国摄影师 jvzquC41pg}t0v~ftk|ft|3eqo521A8:1:992<8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