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1988年出生于江苏徐州,先后在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学士及硕士毕业,现生活工作在浙江杭州。他的作品涉及摄影、绘画、书法、雕塑等,擅长于捕捉光影的表达与历史的再定义,结合绘画与历史书籍的重新排列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语言。
在2020年11月厦门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上,李舜的作品《二手卧游》,由郑梓煜老师策展,为十位提名艺术家之一。
李舜的《二手卧游》,是笔者这次看展时第一个由作者亲自导读的作品。一个展览活动,由作者或者策展人亲自解读,十分重要,不但可以让观者更准确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还因为这样的互动,带来了更多面对面能够实现的交流。就像是看一场电影首映,能够与演员和导演见面,甚至比电影首映更直接和近距离。
导览现场
《二手卧游》这个标题可见李舜的来自于中国古典文化的素养,元代倪瓒有诗“一畦杞菊为贡具,满壁江山作卧游”,明代大画家沈周的《卧游图》中十七幅山水画,自成一派。其实“卧游”在中国文人画思想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南朝名士画家宋宗炳在一千六百年前就提了出来,以后逐渐成为中国人观画的代名词,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重要创作手法——画中山水都是画家想象的产物,而并非如我们以为的那种亲自到实地后所作。如果说宋宗炳是因为年老体衰阻断了用脚步来游览名胜,“卧游”既是他对年轻时游历的追忆,更是用艺术精神的无限性取代肉体凡胎的有限性,那么李舜的因为新冠病毒的“禁足”导致的“卧游”,是一千多年后,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用大数据等手段达成的精神游览。
“卧游”前面加“二手”,即是他的创作方法,他的作品其中一个创新之处是用谷歌地图的街景模式,选取他眼中特别的坐标地,接下来他的操作大致有四个步骤:
1、在电脑屏幕上截屏;
2、用拍立得相机、数码相机、大画幅相机等翻拍截图;
3、用素描的形式画在某一本小说的页面上形成一个负像;
4、再用8x10英寸黑白底片去翻拍该负像效果的绘画,得到一张正像的底片;
最终用铂金工艺将底片在相纸上成像,展出时谷歌街景截图、翻拍的街景电脑屏幕照片、素描绘画、8x10英寸黑白底片和铂金工艺相片并置展出,当然,有时李舜也会到现场去拍一张真实的照片,最后与其它的形式一起呈现。
比如作品《互联网写生——树上的运动鞋》,是他用谷歌地图的街景模式来到了洛杉矶的一处山上看到了一棵特别的树,树上挂了一双运动鞋,他受到启发后完成了这幅作品,今天的我们,足不出户畅游天下早已不是千年前中国画家能够想像出来的场景,可李舜表达和探究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此,他在类似方法完成的另一幅作品《互联网写生——自由女神像》时,意外地发现,全能的电子手段并非全能,也有漏洞,这种即时截图却出现了一个错误,与真实的自由女神像之间有了一个“偏移”:自由女神居然在某个角度观看时消失了,这种有如魔幻主义的瞬间感受,让他有了创作的灵感,李舜这种实践有点像当年的杉本博司,杉本博司在暗房冲洗照片时也因为意外的曝光有了新发现,成为他创作思路的契机和起点。李舜也用他自己的方式把这种错位表现出来,一方面揭示大数据时代貌似全能把控,却也可能有在一个微小的瞬间而产生的异像,这也和很多西方科幻文学所揭示的观念如出一辙;另一方面更似乎是作者的一种隐喻和讽刺:也许这个世界上永远也不可能有天衣无缝的技术和统治。
甚至在他主要的几幅作品中,也明显地有着极强的隐喻性图像语言:在空中的断掉的旗帜、没有身体的两条腿……这些瞬间发生的支离破碎般的“现场”截图,无不在指向他的观点,也在用另外一种方式对自我身份确认,虽然你可以在街景地图的任何一处“游览”,所见之物却会反问你这是真实的吗?如果从来没有“物证”,那么,哪一个是真实的呢?你到底在哪里?你又是谁?
宋宗炳的卧游是依托绘画进行的一次远游,也是一种精神寄托,支撑了千百年来许许多多文人的理想世界,而李舜的“卧游”,似乎反讽了今天强大科技下的人类,精神的缺失和数字技术带来的吸鸦片一样的错觉。
美国当代女艺术家芭芭拉·格鲁格有很长一段时间,经常利用拼贴的形式,用报纸上发表的别人的照片作素材,比方用黑白照片为底,再用招贴画中的字(红底白字),组合而成自己的作品,她是拼贴和挪用方法运用的最大胆的艺术家之一。李舜的创作理念上似乎与芭芭拉·格鲁格不谋而合,李舜最早用这种方法创作时在2012年,那时候他还不知谁是芭芭拉呢。更巧合的是,芭芭拉也是一个文学发烧友,这一点,李舜的文学修养在作品上可见一斑,他的素描都选择一本文学作品比如画在《洛丽塔》,《草叶集》、《1984》等等页面上,这些也都是他表达主题的另外一种补充式符号。李舜和芭芭拉虽然表现手法上有些类似,但在个人主张的表现上却几乎是完全相反的,芭芭拉简明直白,口号标语式,而李舜隐晦深藏,隐喻折射式,所以,比较他们的作品很有启发性。
总之,观看了李舜的这一个展览,无论在他的表现方法还是他揭示的内容上,都有着独特的视角,很值得我们借鉴。
©作者介绍
孙志红 省摄协会员,原籍山东青岛,现居台州,高中数学教师,喜欢用文字表达对宇宙的感知。近几年喜欢上摄影,并带着思考去看待这件事,偶有作品获奖,但深知摄影本身的厚度。努力多学,多拍,多写,多看,在摄影之路上走稳走远。
视角 | 胡涂:观展记—2020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视角 | 王华平:赴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观展随想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视角 | 孙志红:李舜的《二手卧游》:互联网时代的异象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