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系列高像素的相机,尼康D800E是主流单反中最先取消低通滤镜效果的相机(注意,是取消低通滤镜效果,而不是去除低通滤镜,下面的文章里我会和大家分析二者不同)。而D810索性完全取消了低通滤镜设计。经过分析,这的确能带来更加出色的解像力,下面笔者就从低通开始,为大家解析尼康D810。
·两年后再谈低通滤镜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D800E的无低通滤镜效果实现原理。D800系列产品都是双低通滤镜结构,其中D800是一片纵向模糊低通,加上一片横向模糊低通,叠加起来正好实现了模糊光线避免摩尔纹的效果。而D800E将后面的横向低通属性变为了纵向低通,同时再水平180°反转一下,来实现还原未被低通滤镜影响的光线效果!(大家是不是晕了)
看上面这张图是不是能更加明白点!低通滤镜A先把光线纵向“切开”达到模糊效果,低通滤镜B是个反向效果的滤镜A,它再把“切开”的光线还原回去!
铁了心走无低通路线的尼康,终于在D810完全取消了低通滤镜,也就是CMOS前面只剩下了红外阻隔功能镜片。首先,这能明显降低制造成本,据笔者某品牌相机维修站的朋友透露,两片全画幅低通滤镜的造价是很昂贵的,甚至采购价格不低于一个高级相机屏幕。虽然我估计大家很难从实际售价上感受到成本的降低带来的好处,但相信降低成本这件事无论对厂商还是消费者一定都是个好消息。
除此之外,减少两片低通滤镜能够提升CMOS的进光量。虽然笔者没有直接的数据反映低通滤镜的实际减光效果,但是在去年一次和一位CMOS设计人员讨论低通滤镜的时候,有提到现有单片低通的减光量至少有3%,甚至能够达到5%(无镀膜的光学玻璃大概能有7-8%的减光率,顶级镀膜玻璃能控制在0.5%以内)。我们暂且不论D800E的两枚“反向消除”低通滤镜能对画质有多大影响,但是能够去掉两块并非全贴合在CMOS前面的功能性光学玻璃,一定是一件对画质有帮助的事情。
这里笔者大胆猜测,D810的进光量能够超过D800E约10%,并且能在广角逆光控制和边缘色散上相对D800E展现轻微优势(减少了CMOS前玻璃层和空气层数量能够轻微提升非垂直入射光线的精确度)
·CMOS对究极画质的优化
诚然对于高像素CMOS相机我们并没有任何实践机会去证明低于ISO 100能够带来怎样的改变,但是笔者有幸收藏一台2012年发布的诺基亚808手机,这台同样采用CMOS原件的手机是目前笔者能够找到的原生感光度最低的高像素CMOS参照物。我们可以暂时先来通过它认识一下低ISO对于高像素CMOS的意义!(ISO 50的原片很震撼,很多小伙伴都惊呆了)
除了原生ISO的降低,尼康D810的CMOS终于加入了电子前帘的支持。电子前帘能够在实时取景拍摄下从原理上避免机震,也就是在实时取景的时候,相机拍摄的一瞬间(或者延迟拍摄倒计时结束时候)基本不会有任何机械动作和声音,也就避免了震动。
对于像D810这样的超高像素相机,笔者认为电子前帘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在拍摄微距照片的时候,全幅感应器的机械帘不但会带来明显的快门时滞(A7R的机械前帘带来了大约160毫秒的快门时滞);如果处理不好,机械快门帘其产生的震动也经常毁掉一些中低速快门场景的照片。(这对于无反相机的影响更加明显,单反相机一般会用反光板的震动反向抵消机械前联的震动)
·新处理器带来更快速度
D800家族在上市的时候总被说连拍速度不够快!虽然说这么一台商业机一般没多少机会用到连拍,但是的确比爷爷辈的D700少了1张,被抓到了把柄。D810通过对于处理器的改进,终于在FX和常规供电下把连拍追回来了。每秒5张的速度和D700一致了,鉴于总像素翻了整整3倍,取得这个成绩大家应该满意了吧。
静态连拍提升了,在动态视频方面尼康EXPEED 4也顺利的让D810支持了60fps的1080p拍摄,视频码率也从24Mbps提升到了36Mbps,显然这能很明显的改善视频拍摄质量和流畅度。
新EXPEED 4处理器的另外一个功能是让这台3630万像素的怪兽有了SRAW格式,相信在遇到存储卡高级但依旧必须用RAW的场景时,尼康D810用户再也不用看着佳能眼馋了。
·一台更加极致的相机
拿到真机之前,对于D810我们的分析只能到此为止,也请大家关注ZOL数码影像,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大家带来最新的报道和D810的评测文章。
尼康D810可以说是一台完善版本的D800,不过他究竟有多么完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