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在摄影圈呆过一段时间的朋友都会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才能拍出不偏色的照片。虽然笔者常说不一样的系统本身就具备不一样的色彩倾向性,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还是需要拍摄出尽可能贴近真实的颜色,比如拍摄玉石翡翠、古董字画之类等对色彩还原度要求极高的项目(细微色偏都会对价值有很大影响),不过想要拍出尽可能接近真实的色彩显然很难,今天笔者就来谈谈如何能够拍出准确的色彩。
困扰 偏色无处不在 你会怎么处理
想要拍出准确的色彩,首先就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使用RAW格式,虽然对于很有经验的人来说使用JPEG或者TIFF也可以达到相似的效果,但是如果你不使用RAW,前期的一丁点疏忽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RAW能做到尽可能的不偏色也是因为RAW文件保留了尽可能完整的信息,而并不代表RAW文件本身在色彩准确度上拥有什么样子的优势。
之后的事情就和很多人想象中的一样,需要一份标准色彩作为参照,我们往往会使用折叠式的标准色板,平面色板虽然效果更好,但是由于需要频繁使用,折叠式的产品反而可以比较好的保证色板不会受到过多的损害。然后通过拍摄色板得出的数据进行校准,之后就可以得到正确的色彩。这一切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具体的操作还是请大家向下看去,看看有什么和想象中的不一样。
校色 需要标准色板 不然哪有基准
首先要做的就是拍摄标版,色彩标版的价格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因为类似的产品3位数都算极便宜的了,稍微上点档次的都是4位数的价格,毕竟色彩标版要考虑到长时间使用不会产生比较明显的衰减,所以往往会采用比较耐用并且昂贵的材料制作。
标版的拍摄其实并不需要太过苛刻的环境,不过拍摄标版需要一个稳定并且均匀的光源环境,在复杂的光源环境下(比如一个房间同时有两种颜色的灯)是无法实现准确识别色彩的,当然如果你想要试试也是可以的,不过结果很显然并不具备太多的可控性。
拍摄标版时自然需要尽可能的正对标版,但是由于每个色块的尺寸颇为庞大,所以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严格的限制,只要我们保证基本平行即可,大小一点都不会成为太大的问题。还是那句话,拍摄标版的环境其实很重要,至于标版本身正不正都不会影响太多的。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更换环境,那么一定要重新拍摄一张色板,毕竟一次拍摄只能对应一个环境。
好了,校色过程的剩下环节我们需要在之后的计算机上完成,在你拍摄完色板之后就可以拍摄你需要的东西了,但是事情和我们当初说的一样,只要你更换了拍摄环境,就需要重新拍摄色板重新校对颜色。对于在影棚拍摄的朋友来说就简单了,在不调整灯光的情况下调整一次就可以用很久,对于普通人来说可就辛苦多了。
由于前两者采用了一样的RAW解码内核,所以这一次笔者只以Lightroom作为演示,Photoshop只是部分操作有所不同,最终成像效果完全一样。至于Phocus,因为其用户群十分稀少,这里不做详细讲述。
具体的实际操作步骤笔者录制了一段视频供大家观看,步骤简单来说就是选择白点(调整白平衡到准确值),调整曝光(控制亮点亮度至90,90,90),调整黑色色阶(控制暗点亮度至4,4,4),将调整后的色板照片导入Spyder CHECKR软件,然后计算出偏色情况。之后就是把所有的调整和计算步骤保存成为预设,应用在同光源的图片上,就可以实现颜色校正。非常具体的操作步骤就请大家看上方的视频了,相信是很容易理解的。
实战 主流相机比拼 全画幅小微单
我们使用这4台相机同样的拍摄色板以及被摄物体,在参数和光源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可以看到得出的原始白平衡并不一致,这应该是由于不同传感器使用了不同灵敏度的色彩滤镜,比如佳能的传感器对于黄色有更高的灵敏度,适马的X3传感器对于红色的感应能力较差,直接导致了大家在相同的环境,相同的白平衡设置下颜色并不相同。
实战 上挑至8000万 下打X3小神器
然后来说说两台极其各色的相机吧,适马DP2x和飞思IQ180,前者使用了非常特殊的X3传感器,后者则使用了在工艺上更为传统的CCD传感器,相对于目前主流的CMOS工艺拜耳阵列感光元件,他们具备更多的变数,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具体表现。
飞思IQ180拍出的照片,如果不经过调整,那个颜色只能用诡异来形容,不过经过调整后的IQ180显现出了非常精准的色彩,不过整体曝光方面显现出了一些欠曝风格,笔者猜想可能是IQ180为了控制宽容度所以对高光区域的曲线进行了一些调整,所以才会造成这样的情况。
实战 最终对比效果 佳能三星胜出
三台相机的红色表现部分,除了DP2x以外都表现的还算相同,DP2x出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紫色,这也许是因为适马X3传感器对于红色表现向来不佳引起的。
4台相机的绿色表现方面,佳能与三星的产品一致性比较高,适马DP2x则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青色,飞思IQ180的曝光很明显要比其余产品更暗一些,笔者怀疑是采用了某些提高高光宽容度的曲线所致,总之依旧是DP2x比较偏色,其余3个色调基本一致,但是IQ180明显偏暗。
结束 其实只是开始 后续仍要调节
实际上保证相机拍摄出接近真实的色彩只是第一步,毕竟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有一个莫大的限制,那就是我们观看照片都要使用显示器,虽然设备能够帮助我们计算出什么是准确的颜色,但是我们仍然无法克服眼睛对于显示效果的直观影响。而且在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同色异谱色这个问题,也许有些色彩我们就是不可能拍摄的准确,这就是人眼与传感器的差距。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调整显示器,那么你对于整个照片色彩部分的调整也就到此为止了,在显示器有所偏差的情况下,以人类的视觉效果进行调色,本身就会造成相当的颜色误差。所以说稍后我们也会撰写一篇关于显示器校色的文章,以尽可能多的保证相机校色的效果。
最后的最后,笔者也要给大家简单的来介绍一个概念,那就是色彩管理,其首要目的是让不同的设备能保持相对统一的色彩表现效果,我们今天所讲的相机校色,日后所说的显示器校色,打印机校色都属于色彩管理的一部分,今后我们也会给大家带来更多关于色彩管理的内容,让大家更多更清晰的了解到偏色到底从何而来,我们又能让他走到哪里。
如何拍摄出准确的色彩是很多人头疼的问题,今天笔者就用一个简单的工具与大家一起尝试一下相机拍摄精准色彩到底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