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得K-m(左)和K200D(右)
虽然在外观上,K200D和K-m采用了不同的设计,但是在核心硬件配置上,两者的差距别不是很大,它们都拥有APS-C画幅的1020万像素CCD图像传感器和2.7英寸23万像素液晶屏幕,并且在对焦系统上K200D和K-m也非常的相似。
但是毕竟二者的上市时间相隔了将近一年,所以K-m在最高感光度和连拍速度上相对于较早的K200D有了一定提升,分别从ISO1600和每秒2.8张提升到ISO3200和每秒3.5张,不过在套机售价方面,K-m却比K200D便宜了将近900元。
·整体外观对比
·外观细节对比
·机身尺寸和重量对比
通过上面一组图片,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无论是在机身的长宽还是厚度方面,宾得K-m要比K200D小上一圈,K200D显得壮实一些。
·色彩倾向性测试
这个环节,我们在CNET中国的数码影像实验室,在室内恒定光源下使用K-m和K200D拍摄了256色ColorChecker色彩标板,通过Imatest软件得出相机在色彩表现方面的倾向示意图,以便大家能够对相机成像的色彩特点有所了解。拍摄参数:程序自动曝光、ISO100、自动白平衡。
宾得K200D和K-m在各种色彩上均有明显的色彩偏移,对红、黄、绿和蓝等色表现突出。它们的色彩修正后的最大偏差值分别为8.56和8.62,色彩饱和度分别达到了131%和132.5%。两台相机在色彩方面的数据差异非常的小,基本可以判定为测试误差。
上图中显示的是相机各色彩的还原情况,其中每个方格内的底色为实拍颜色,中间小方块是根据实拍值与理想值通过曝光修正后得到的理想色彩值。而中间色块右下角的长方形则是色卡原有的颜色,这三个不同色块中的颜色越接近则说明色彩还原越准确。
从截图中我们可以看出K200D和K-m之间在白平衡效果上有一定差异,K200D要比K-m偏黄一些。
宾得K-m自定义影像功能菜单
虽然自定义影像功能对于一些比较喜欢后期制作的的消费者来说并没有太多实用意义,但是对于摄影初学者和没有大量时间对照片做后期处理的用户来说,这个功能还是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宾得K-m数码滤光镜功能菜单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可能对宾得K-m数码滤光镜功能的实现方法和操作步骤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笔者为大家展示一下不同滤光镜所带来的效果,以便大家更为直观的了解这项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