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测试结果来看,佳能EOS M的画质与650D单反的画质基本持平。在ISO100时表现出了最佳的成像水平,画面干净、清晰。直到感光度上升至ISO1600时,画面才出现了部分的噪点,但仍旧在可用范围之内。当感光度为ISO3600时,画面的噪点以及颗粒才进一步增多,照片实用性下降。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RAW拍摄出来的照片在色彩的饱和度以及画面的通透性上都要比JPEG直出的好一些,不过好的幅度也是有限的。如果你的存储卡够大,又热衷后期处理,那么使用RAW画质拍摄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说完了外观方面的事情,接下来让我们看看EOS M的性能,首先是各档感光度下的画质表现。
EOS M在感光度为ISO100-ISO800时,画面非常干净,令人满意。ISO1600和ISO3200画质有下降但也有非常高的实用性,ISO6400下还有一定细节,在对画质没太高要求时勉强可用,而ISO12800细节丢失较为严重,仅仅适用于极限环境下。
佳能EOS M这颗1800万像素的CMOS理论上与自家单反EOS 650D的那颗相同,官方介绍这颗使用的无间隙微透镜的CMOS图像感应器通过提高聚光率能够得到良好的信噪比,外加利用高效的光电二极管结构从原始信号上实现低噪点化,所以高ISO画质应该也在伯仲之间。
小编使用EF-M 22mm f2.0 STM镜头,固定光圈F5.6、固定住三脚架的位置,然后设置白平衡为日光灯且关闭一切影响到画质的设置,同时把降噪设置在标准级别,逐一进行拍摄后对画面中蓝色方框的位置进行100%的截图。为了让测试更加多元化,本次的测试增加了使用RAW拍摄的原片经过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软件转换后JPG图像的对比。
按照惯例,请允许小编照旧无视从ISO100一直到ISO800时的画面,因为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说的。到ISO1600的时候依稀开始可以看到画面颗粒并伴随着轻微的画面反差下降,但是此时的整体画质还是有相当的可用度,怪不得佳能官方页面对于ISO噪点的介绍起步就是从ISO1600开始的。虽然RAW画面保留着更为丰富的细节,但是经过DIGIC 5处理的JPG直出画面却有着更强的画面反差和色彩饱和度。也可以说除非后期需要拥有更多的处理可塑性,JPG直出已经完全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的需求。
EOS M除了具有标准的降噪功能之外还搭载了多张拍摄降噪功能,能自动合成连拍的4张图像,用来有效抑制杂讯保留更多需要的画面细节。连拍的4张照片通过机身处理器自动合并以避免错位的现象发生。
与索尼等其它厂商不同的是,佳能的多张拍摄降噪可应用在整个ISO范围之内,无论是ISO100仰或者是ISO25600都可以进行。高效的处理能力让4张连拍过后无需太多的等待即可看到拍摄效果,轻易让手持夜景的拍摄成为可能。我们可从下面的对比图非常明显的看到ISO3200开始多张拍摄降噪完胜普通的降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