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把瘾!咱们来拆佳能红圈
既然是头顶红圈的L级镜头,佳能17-40mm F4L在做工及用料方面都不会让人失望,不仅拥有良好的防尘防水性能,而且由于配备了环形USM超声波马达,该镜头亦拥有对焦迅速而且宁静等特点。在开始拆解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该镜头的完整外观。
·为什么拆?因为对焦有问题
从外观就能看出,这枚佳能17-40mm F4L镜头可谓饱经沧桑,尽管镜身表面已被磨得光滑油润,但整体结构依然非常牢靠,没有任何松散的感觉。笔者仔细观察发现,该镜头除了后端密封橡胶垫上有一个小缺口之外,其他地方几乎完好无损,在认可佳能L镜头做工的同时,笔者不禁纳闷,是什么原因造成其对焦失灵的呢?下面,我们正式开拆(兴奋!)。
拆解这枚佳能17-40 F4L镜头,用到的工具非常简单,只需要一把小号的十字改锥就可以一拆到底。首先,该从哪里下手呢?当然是哪里有螺丝,就先拆哪里。纵观镜头全身,只有金属卡口处有着几颗显眼的螺丝,咱们就从这里开始。
在镜头卡口的内侧,有一个EF17-40镜头专用滤镜插槽,由三颗螺丝固定在镜头最后端。拆下这此装置后,再拧下金属卡口上的4颗螺丝,按道理来说,金属卡口应该就可以拆下来了,但笔者尝试了半天,金属卡口依然纹丝不动,莫非拆解过程还没开始就只能到此结束?!这也太丢脸了吧。还好天无绝人之路,在镜头卡口的内侧,靠近触点的地方,笔者终于找到了两颗不起眼的小螺丝。
打着电筒,从撬开的细缝里往里看,笔者发现黑色后盖是通过四个卡扣扣在金属卡口内侧的,在黑色底盖表面及未知小片儿上方印刷的四个白色箭头标记了它们各自的位置。笔者小心的将螺丝刀伸进布满排线的缝隙中,慢慢的将黑色后盖的四个卡扣一一撬开,至此后盖终于脱落。
在艰难的拆下黑色底盖之后,幸运女神似乎突然又回到了笔者身边,金属卡口可以直接拿下来,下方的橡胶材质密封圈以及上面有个小红点的镜头后段也可以轻松取下。取下这些零件之后,就可以看到镜头内的环形主板了。
环状的主板是镜头的大脑,上面不仅连接着镜头触点,而且还插着5根排线,控制着镜头的对焦、变焦、光圈等系统。下面,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主板拆掉,首先需要将上面的排线一一拔掉。
将对焦环侧面的那颗隐藏螺丝拆掉之后,镜头外筒就可以轻松拆下。这节镜筒上包含了变焦环、焦距窗口以及AF/MF拨杆,那颗最后拆下的螺丝,它除了起到固定镜筒的作用之外,还有桥接变焦环和镜头内部变焦结构的重要作用。让笔者比较意外的是,镜头前端的手动对焦环与镜头主体之间并没有任何固定装置,可以轻松的将其取下来。
在拆掉凸起的这两个小滑块之后,我们即将开始拆解佳能17-40 F4L的核心部件——环形USM超声波马达。与普通的轴承马达相比,环形超声波马达在许多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比如对焦速度更快,并且运转时非常宁静,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端镜头上。下面,笔者就来亲手揭开环形USM超声波马达的真面目。
·重头戏!拆环形USM超声波马达
看了上面两张图片,笔者顿时困惑不已,难道神秘、强大的环形超声波马达就是由两个铁圈儿组成的吗?这未免也太简单了吧,至于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话不多说,咱们继续拆。在两个铁圈上面,压着一个金属片,用改锥顶着缺口处,逆时针转动金属片,松动后将之取下。
通过查找资料笔者了解到,环形USM超声波马达的结构的确就是这么简单,它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就是上图的那两个金属圈儿)。下图这个浑身是齿的是定子(不转动的部分),资料上说:定子是一金属环,底部有压电陶瓷元件,上部均匀排列着梯形凸出物。定子是用特殊材料制造的,它的热膨胀系数同压电陶瓷元件的一样,这样可以避免温度变化的影响。——好吧,这个金属环很不简单。
转子是一个铝质环,通过凸缘状弹簧与定子结合在一起。由于铝材比较软,所以结合部位是经过特殊处理,增加其耐磨性能——到此为止,我们已经完成的拆除了佳能17-40mm F4L镜头的环形USM超声波马达,佳能用两个“简单”的金属环,就实现了“震惊世界的静音和高速的自动对焦”,令笔者感慨不已。
在拆除了佳能17-40mm F4L镜头的环形USM超声波马达之后,我们继续来拆解镜头剩下的主体部分。首先,揭开焦距窗口内的那个刻度标签,并将内侧隐藏着的一个铜质小电刷拆掉。
拆掉这个铜质小零件之后,镜头后端基本上已经没有了下手的地方,想要继续拆解镜头,我们需要从前端入手。仔细观察镜头前端,这附近没有螺丝,想要拆下镜片周围的塑料环,只能用螺丝刀轻轻的将其撬下来。
将前端镜片周围的塑料圈撬下来之后,就可以看到三颗固定前组镜片的螺丝,将它们一一拆下。佳能17-40mm F4L的前组镜片是1片直径为55mm的玻璃铸模非球面镜片,我们来仔细看一下。
将镜头前端那枚沉甸甸的大口径玻璃铸模非球面镜片拆除之后,我们就可以把代表其尊贵身份的“红圈”拆下。随着一个个零件离镜而去,摆在笔者面前的这枚佳能17-40mm F4L镜头渐渐露出了最复杂的核心部分,但是到此为止,笔者依然没有找到导致镜头对焦异常的原因。
不得不说,拆镜头是一个相当费神的事情,尤其是当我们越来越接近镜头核心的时候,每一个步骤都要非常小心,并且在动手之前,我们还需要预估此步骤会不会影响镜头的光路,拆掉再装上的时候,镜头的画质会不会下降等等因素。从镜头前组镜片的固定方式来看(只是简单的由3颗螺丝固定),拆装之后应该不会对镜头的素质造成影响。
将核心镜头组拆下之后,笔者终于有了重大发现!在镜头组外筒上面,粘着几颗玻璃碎渣,笔者复查了镜头所有的镜片,并没有发现任何破碎的痕迹,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虽然佳能17-40mm F4L在变焦时镜头前组不会伸出镜筒,但是从上面的动态图可以看出,在变焦时镜头前组依然会发生前后移动,它与外筒之间存在一个小小的缝隙。因此,镜内出现玻璃渣,笔者觉得唯一合理的解释是:镜头曾经加装了一块UV镜,在某次意外中掉到了地上,致使UV镜片破碎,玻璃碎渣从镜头前端缝隙处落入镜头内。是的,一定就是这样!
·真正的元凶,还潜伏在更深处
将后组镜片拆下之后,笔者彻底陷入了迷茫之中。为什么呢?如下图所示,除了已经拆掉的前组、后组镜片之外,佳能17-40mm F4L的其他镜片都集成在下面这个圆筒里面。在转动变焦环(对焦环?)的时候,通过圆筒表面的凹槽可以看到里面共有三层结构随着转动而上下浮动……笔者急得满头大汗,甚至连摄像和拍照都给忘了:拆还是不拆?怎么拆?拆了还能装上吗?
经过仔细观察,笔者觉得最上层镜片应该会比较容易拆。事实的确如此,不过拆着简单,想要装上却非常困难,因为这个圆筒内部可谓机关重重,一层套一层,外侧的凹槽要跟内侧浮动的轨道相对应,螺丝的位置还有讲究,最难受的是镜片还在里面晃动,没办法固定……
笔者差不多花了40分钟才将此镜片还原,并且坚决打消了继续拆解的念头——现在装回去镜头还可用,继续拆的话或许真的就彻底报废了。到此为止,佳能17-40mm F4L的镜头拆解过程已经告一段落,至于镜头组装的过程,笔者在此就不在累述了。虽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将镜头修好,但我们至少见识了超声波马达长什么样,并且还找到了镜头损坏的原因,半天的时间算是没有白费。
·总结:测试,拆修会影响画质吗?
从上面这三张样片来看,经过拆修的这枚佳能17-40mm F4L镜头的画质并没有明显下降,也没有出现无限远无法对焦的问题。不过,仔细查看图片下方EXIF信息,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比较悲催的新问题:不论广角长焦拍摄,焦距信息始终显示为40mm,笔者分析这是由于镜头内某跟排线接触不良所致。这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笔者依然感觉很崩溃,难道还要再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