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3则近期你可能已经知道的新闻:
1、日本媒体公布了 2024年主流相机厂商全球的销量和份额,佳能2024年相机出货353万台,稳居榜首 , 但份额从46.5%下滑至43.2%,富士表现最猛,相比2023年提升了3个百分点,仍排名第四 ;
2、 富士胶片于8月30日在美国市场实施新一轮价格调整,这已是该公司自7月底因关税政策首次提价后,在短短一个月内第二次宣布涨价。
3、 理光GR IV的定价达到了8999元,比前代产品上涨了2800元。
佳能稳坐市场份额第一,富士理光为何越卖越贵?相机市场正裂变为两个世界。这种分化背后,反映的正是当今相机市场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实用主义与情感消费的分道扬镳。
【佳能】均衡与实用
佳能能够持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绝非偶然。其成功基于几个关键因素:
全面产品线覆盖:从入门级EOS R系列到专业级R5/R3,佳能提供了从初学者到专业摄影师所需的全系列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用户需求。
成熟的镜头生态系统: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佳能拥有庞大的RF镜头群,为用户提供丰富选择,这种系统优势是竞争对手难以短期内超越的。
市场策略精准:佳能始终牢牢抓住摄影爱好者、专业用户和视频创作者的核心需求,在性能、价格和实用性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富士/理光】情绪价值的商业化
与此同时,富士和理光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
硬件升级确实存在:理光GR IV微涨了2574万像素传感器,加入5轴防抖系统,改进了镜头光学设计;富士X系列则不断提升胶片模拟技术和机身性能,这些硬件升级自然带来了成本上升。
从工具到情感伴侣的转变:富士和理光聪明地抓住了现代消费者对“情绪价值”的追求。富士的胶片模拟滤镜、理光GR系列的直出色彩,不仅仅是一种功能,更成为一种风格和身份的象征。
社交货币属性:在社交媒体时代,特定相机本身成为了话题。理光GR系列在社交平台上的热度,富士X100系列的复古外观,都使这些产品超越了单纯的使用价值,具备了社交属性。
稀缺性营销策略:限量供应和二级市场炒作进一步推高了价格。理光GR系列常年缺货,二手市场价格远高于发行价,使其意外地成为了某种“理财产品”。
【佳能vs富士/理光】谁利润高?
我们有点好奇这个问题,于是从三家企业2024财年(或自然年)的核心财务数据中一探究竟:
注:理光利润数据为其影像子公司净利润;佳能、富士为影像业务营业利润。
· 佳能(Canon):其影像业务在2024财年实现了9374亿日元的销售额和1513亿日元的营业利润,营业利润率约为16.1%。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对全画幅专微相机(如EOS R5 Mark II)和APS-C画幅机型(如EOS R50)的强劲需求。不过,佳能也曾在2024年第一季度遭遇过相机业务利润大幅下滑的情况,这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和波动性。
·富士胶片(Fujifilm):富士的影像业务在2024财年表现非常出色,销售额达到1153亿日元,同比增长14.1%,营业利润为242亿日元,较上一年提升1.9倍,据此计算其营业利润率高达约20.9%。这不仅体现了强劲的盈利能力,也反映了其产品的高附加值。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X系列数码相机(如X100VI、X-T50)和GFX中画幅系统的热销,以及INSTAX一次成像产品的稳定贡献。富士CEO后藤祯一曾表示,不会采取过度生产和降价的策略,而是注重维持价值。
·理光(Ricoh):理光主要通过其子公司理光映像日本公司(Ricoh Imaging Company, Ltd.)运营相机业务(含宾得PENTAX和GR系列)。在2024财年,该公司宣布实现净利润42亿日元(约合2900万美元),创下了自与宾得合并以来的历史最高盈利纪录,并实现了连续第三个财年盈利。这一财务改善为GR4高定价策略提供了支撑:通过提高单品利润率(GR4毛利率预计超30%),理光在销量有限的情况下(2024 年全球相机销量仅 7 万台)仍能实现连续盈利。这一定价反映了理光对自身品牌价值和产品竞争力的自信,但也是一场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博弈。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目标用户是否持续愿意为这份“情怀”和“体验”买单。
【两个世界,两种逻辑】
相机市场正在分化为两个几乎平行的世界:
佳能代表的大众市场,遵循的是传统制造业逻辑——规模经济、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和市场份额。在这里,性价比和实用性仍然是王道。
富士理光代表的精品市场,遵循的则是情感消费逻辑——独特性、情感连接、文化价值和身份认同。在这里,为用户提供的“感觉”和“体验”比规格参数更重要。
这种分化反映了消费市场的成熟——不同消费者群体有不同的需求和支付意愿。有人需要的是可靠的生产力工具,有人追求的则是情感满足和自我表达。
【消费者如何选择?】
面对这种市场分化,消费者应当如何决策?
实用主义者:如果你追求的是性价比和全面功能,佳能、尼康等传统巨头的产品可能更适合。同价位下,你往往能够获得更强大的性能和更丰富的镜头选择。
情感消费者:如果你钟情于特定品牌的设计美学和使用体验,并且预算充足,为富士或理光的“情绪价值”买单也无可厚非。但需要认识到,你支付的不只是硬件成本,还包括品牌溢价和情感价值。
观望型用户:如果不急于入手,可以等待市场热度降温。通常新品发布一段时间后,价格会逐渐回归理性,二级市场的炒作也会平息。
相机市场的这种分化趋势很可能将持续下去。随着智能手机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相机必须找到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所在——对佳能来说是全面的专业性能,对富士和理光则是独特的情感体验。
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相机品牌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找自己的定位,而最终受益的将是有了更多选择的消费者。毕竟,在一个多元化的市场里,每个人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具——无论是为了创作,还是为了表达。
扫码不失联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