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内视障用户更多使用安卓手机,苹果旁白到底差在哪?顺便谈谈对于华为鸿蒙NEXT无障碍的担忧
NND7_6361
作为一名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兼数码爱好者,本人从10岁左右发病到30岁左右丧失大部分视力。体验过大大小小各种数码产品,从LCD永不为奴到体验各种墨水屏2产品,到现在尝试各种手机厂商的无障碍功能。也算是积累了不少经验,自认为还是有一定参考性的。在数码评测圈里,有一家叫凰家评测的机构,常年关注手机视觉无障碍,也做了有七年了吧。对于他这个评测栏目,我的内心是很复杂的。在中国这样一个无障碍的“荒漠”,能有一个自媒体长期关注弱势群体的手机使用体验,我内心是非常感动的。但是这个频道又常年将苹果手机作为无障碍手机推荐榜的第一名。这对于实际深入体验过苹果旁白的本人而言,实在是大跌眼镜,实际上不只是本人,据本人所知的视障群体,对苹果无障碍的诟病也是由来已久,不少体验过苹果旁白的视障用户大都对其苦不堪言。再加上前不久在酷安询问一些无障碍问题的时候,有不少酷友推荐我使用苹果手机并对其无障碍赞不绝口。在知乎等平台上关于视觉无障碍的讨论里也经常看到有人推崇苹果手机,这让我感觉自己是不是和别人活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平行宇宙里。首先,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一个高度依赖手机的视障用户,他只要深入挖掘过安卓和苹果各自的无障碍读屏软件,体验过各种软件交互上的场景,他最后选择作为主力机使用的必定是安卓手机。所以接下来,本人打算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以及从各大视障用户论坛中搜集到的相关经验反馈,详细分析一下安卓和苹果在视觉无障碍方面的差异,谈谈为什么更多国内视障用户选择使用安卓而不是所谓人文关怀名声更好的苹果。1. 简单介绍一下视障是怎么用手机的读屏软件(如 iOS 的旁白与 Android 的 TalkBack)是一种为视障用户设计的辅助功能。它通过手势操作(如滑动、双指双击)实现对设备的导航,并提供语音反馈,实时朗读界面元素(如按钮、文本、状态信息)内容。用户通过交互反馈了解当前焦点位置与操作结果,从而无需视觉即可完成手机操作。旁白(Voiceover) 是苹果设备上唯一的视觉无障碍辅助功能,底下简称苹果旁白。TalkBack 是谷歌安卓原生的视觉无障碍辅助功能。同时由于安卓系统开放了无障碍权限,也有一些第三方开发的视觉无障碍辅助工具。我会统称为安卓读屏。安卓第三方读屏 主要为中国国内厂商开发,具有大量针对国内用户的本地化适配功能,比较知名的有天坦读屏、点明安卓、解说、保益悦听、心智无障碍助手等等。以下简称为第三方读屏。通常国内视障都会安装第三方读屏。谷歌的TalkBack只在新手机到手的开机引导时起到作用。2. 手势功能的差别以最新的iOS 18.4.1为例,苹果旁白一共有34个手势位置。苹果旁白的手势功能主要分为点击和滑动两类外加两个旋转转子手势。其中,点击操作最多支持四击;滑动则是单纯的上下左右滑动。而手指数量方面,苹果手机最多支持到4个手指。举个例子就是单指单击、双指双击、三指左滑、四指右滑这样子的。而安卓读屏这边,手势总数量却是在45个左右,因为不同的无障碍软件手势数量不同,但差距都在个位数。与苹果旁白不同的是,安卓读屏点击操作最多只支持三击。是不是感觉有点奇怪?整整少了一次点击,为什么手势数量还更多?除了5个左右的多指长按手势,安卓读屏还有着非常丰富的单指手势,包含单指折角和单指来回两类。单指折角就是比如先向左再向上,或者是先向右再向下,根据方向组合的不同一共有8个手势功能。而单指来回就是先向左再向右,或者先向上再向下,一共有4个手势功能。每一个手势具体对应什么功能可以由用户自定义。也就是说在单手操作的情况下,安卓手机会比苹果手机整整多出12个手势功能。嗯,其实是10个,因为安卓读屏没有单指三击和单指四击这两个手势,后面会提到这件事情。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恐怖的差距。这表示安卓手机在单手操作的情况下,几乎可以完成日常使用手机的所有功能。事实上安卓读屏在安卓12以前都没有加入多指手势,安卓无障碍的底层就是以单手单指操作为核心搭建的。而苹果旁白这边,单手是几乎无法使用手机的,因为只能实现点击和移动焦点两种操作,只能完成一些最基础的交互任务,甚至连转子功能都是需要两根手指在屏幕上旋转才能实现的,无法单手操作。安卓读屏以单指操作为核心的交互逻辑,还衍生出了更加优秀的交互方式。也就是在双手握持手机的情况下,左右两个大拇指可以做出连续的交互手势,达到类似于格斗游戏中连招combo和提前输入指令的效果。注意,以下方法仅适用于第三方读屏,Talkback未做测试。我下面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小米手机MIUI 13和14上的迷你小窗功能。在使用安卓读屏的情况下,全面屏手势会失效,视障用户通常会使用三大金刚键作为基础导航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无法通过手势唤出迷你小窗。那么用户可以将迷你小窗的功能放在通知快捷栏的最后一个位置,然后用以下三个手势完成快速调用迷你小窗的功能:* 第1个手势,由右手大拇指负责,先向上再向右,打开通知中心。通知中心展开动画未结束前就可以提前输入第2个指令。* 第2个手势,由左手大拇指负责,先向右再向左,将焦点移动到屏幕上最后一个项目。这个位置刚好是迷你小窗的按钮。* 第3个手势,右手大拇指原地双击,激活迷你小窗按钮。只要操作熟练,整一个步骤只需要1秒就可以完成。操作效率和健全人没有差别。如果移除动画的话,速度可以更快。类似这样的combo还有很多。只要用户自己会钻研,配合自定义手势功能,能实现各种各样的超快速的功能实现。而苹果旁白这边……呃,写到这里才发现苹果现在还不支持迷你小窗,不好意思。由于苹果旁白非常依赖多指手势,这导致用户必然有一只手专门用来握持手机,另一只手负责手势操作。毕竟一只手如果需要两根手指以上去操作手机,那么这只手必然无法用于握持手机,这个逻辑很简单对吧?然而即便你把苹果手机放在一个手机支架上,解放握持手机的双手,也很难像安卓读屏那样打出combo。因为多指手势必然需要大半个手掌覆盖在手机屏幕上,左右手交互操作必然会产生互相阻碍。而频繁切换不同手指数量的手势也会大大降低手速和准确度。毕竟在手机那么小的一个屏幕上多指多次点击,很难保证没有漏点。并且多次点击的手势必然需要停顿等待一下,导致有一半的手势无法提前输入指令。结果就是苹果旁白和安卓读屏在手势数量和操作逻辑上的理念差异,让苹果在日常交互效率上差了安卓一大截。3. 滑动屏幕机制这里说的滑动屏幕就是大家常见的在屏幕桌面上左右滑动、在手机设置界面上下滑动,以及在一些信息流app中浏览滑动屏幕的操作。在这一点上,安卓读屏和苹果旁白也有很大的区别。安卓读屏默认滑动屏幕的方式就是两根手指在屏幕上滑动,除了比正常人多一根手指以外,没有任何区别。你可以只滑动一点点,也可以划到一半返回之前的位置,快速滑动屏幕也会有加速度加成。可以触发一些桌面的上滑打开抽屉盒下滑打开通知中心之类的操作。而苹果旁白滑动屏幕的方式是类似书本的翻页效果。默认手势是三根手指上下左右滑动。各位可以脑补一下自己在看书app里小说翻页的效果,就是这么一回事。你不能只翻一点点,触发翻页后想反悔也不行,没有打断机制,只能先抬起手指,再次触发相反的手势,才能翻回上一页。这个滑动屏幕的方式真的非常膈应人。首先是默认需要三根手指,滑屏这么基础的操作居然要用到三根手指,实在是杀鸡焉用牛刀了。当然旁白手势是可以自定义的,你也可以将滑动屏幕的手势改成双指。但是双指默认的手势功能是项目的移入移出和朗读屏幕内容,同样是非常刚需的功能,很难说哪边更加重要。无论怎么选择,都令人非常苦涩。这个弊端也是之前提到的单指手势的缺乏导致的。另外,苹果滑动屏幕对于当前焦点所处的位置也是有要求的,比如如果当前焦点在程序坞上,那么左右滑动就无法滑动主屏幕。在苹果的系统设置里,如果当前焦点的位置不在列表上,比如说焦点处于搜索栏的位置,那么三指上下滑动也是无法翻页的,非常的反直觉。关于苹果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滑动屏幕的逻辑,我个人的理解是,苹果旁白是以先天全盲的盲人作为目标用户设计的。先天全盲的盲人没有使用正常手机的概念,对方位感和距离感都把握不好。即时滑动屏幕会打乱他们对屏幕内容的理解,按照书页翻页的逻辑来浏览是比较稳妥的做法。然而这并不能成为苹果旁白的优势。因为安卓读屏也有一个按照页面翻页的手势,只是人家默认没有选中而已。用户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选择即时滑动和按页滑动。不管是先天全盲的盲人,还是后天失明的盲人,或者只是单纯的低视力,安卓读屏表示我全都要照顾到。这里插入一个小知识:最新数据,我国视障总人群在2000万左右,其中完全失明的盲人为800万左右(数据来自deepseek联网搜索)。说明视障人群中有超过一半都不是完全失明的。4. 坑爹的返回机制这一点我就不用赘述了吧,毕竟是健全人都在诟病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视障碰到的问题和普通人基本上一样,当前界面需要哪种返回方式是需要用户自己猜的。区别的话也是有的。首先是屏幕左侧右滑返回的功能在苹果旁白下是不可用的。然后在旁白手势里会有一个默认的功能,名字就叫做“退出”,作用就是返回上一个界面。是的,苹果用户心心念念的系统级返回键,其实iOS早就有这个功能了,就是不开放给所有用户而已。只不过这个手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局返回,它是需要app主动适配的。如果app没有适配,那这个功能就是摆设。那么结局大家应该已经猜到了,第三方app几乎不会去适配这个手势。视障用户每次触发这个手势大多数时候只能听到尴尬的错误提示音,然后扫兴地去寻找左上角的返回按钮。那么如果一个界面左上角没有返回按钮,旁白的退出手势又无效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呢?答案就是卡死在这个界面。本人在iOS 17就碰到过一次这个情况,而且是在苹果的官方应用App Store里。进入一个软件的介绍页面,然后点进它的评论区,点开一条具体的评论。此时如果是正常人,只要点一下评论框的外侧就可以返回软件介绍界面。然而视障用户却出不去了,因为评论框以外的区域没有焦点,界面的左上角也没有返回键,旁白的退出手势也不起作用。除了进入多任务界面杀死App Store外,没有别的办法能出去。这个bug的根本逻辑,其实一些介绍苹果返回机制的视频里都已经讲过了。苹果的右滑返回手势,还有这个旁白的退出手势,对于在同一层级下的界面是不起作用的。而上面提到的app评论区和app应用介绍界面就属于同一个层级。根本问题还是苹果没有一个真正的全局返回键,视障用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卡在一个界面出不去。就连苹果第一方应用都会碰到这个问题,那第三方就更别提了。笔者本人就遇到过美团app第一次安装使用后,在城市位置定位的界面,左上角的返回键焦点不起作用,旁白手势当然没有适配,只能卡死在这里。而安卓平台不会遇到这个问题。全局返回键就是最好的兜底策略。更不要提小米的MIUI有长按返回键结束前台任务这种超级大杀器,专治各种广告弹窗。你弹一次我就杀你一次,你敢卡死我,我就弄死你。不得不说,三大金刚键真的是个好东西,尤其是三星和小米的这种可以自定义长按快捷方式的。对于视障用户而言,等于又凭空多出了6个常用日常交互功能的位置。可惜国产厂商大部分都不重视这个。5. 关于旁白的设计理念细节补充上面第3点中提到,我认为苹果旁白是只针对全盲的用户设计的,没有考虑低视力用户。这里还有另一个佐证,也就是苹果的缩放功能(屏幕放大功能)。这个功能的触发手势是三根手指在屏幕上点击两次。机智的读者有没有发现,这个手势和旁白的部分手势是重合的。没错,当用户启动了屏幕缩放功能,旁白的手势就要为其妥协。原本旁白中三根手指点击两次的功能,需要点击三次;原本需要四次点击的,变成需要点击五次。这进一步增加了旁白手势的触发难度,尤其是需要五次点击的手势,手速稍微慢一点就无法触发。更加糟心的是,四根手指点击两次和ipad上五根手指点击两次的手势,触发这2个手势的时候,偶尔会产生同时触发缩放功能和旁白手势的情况,导致旁白的功能非常不稳定。所以想要稳定使用旁白,只能放弃缩放功能。而苹果旁白的转子功能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苹果知道原本的缩放功能不好用了,它增加了一个额外的缩放转子。然而这个转子在我的使用中,完全找不到任何界面可以触发,完全无法使用它。不知道是这个转子需要应用适配还是怎么的,反正就是用不了。很显然,这个情况就是旁白设计初期没有考虑到低视力用户,后期想打补丁,但是补丁没有打好。而安卓这边没有这个问题。上面提到过,安卓读屏手势最多支持三次点击,但是实际上却并没有单指三击的操作。这是因为安卓屏幕放大功能的手势就是单指三击。很显然,谷歌一开始就考虑到了低视力用户可能会同时需要屏幕放大功能和TalkBack读屏,这一点是非常正确的。这是很多患有眼疾的低视力用户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就是看手机屏幕会加重自己的病情发展,但是有时候又不得不去看一下屏幕。至于安卓手机单指点击三次的放大手势会拖慢系统速度这件事情,我觉得还是要比打乱旁白手势的缩放手势要更好的。况且安卓还提供了音量键快捷方式和导航键快捷方式两种开关方法,都不会拖慢速度。6. 关于焦点和无障碍标签首先还是惯例介绍一下基本概念:焦点: 指的是当前被选中或被读屏软件关注的界面元素。比如,当你使用读屏软件浏览手机界面时,它会依次朗读各个控件,读到哪个控件,焦点就停留在那个控件上。无障碍标签: 是为界面上的按钮、图标等元素提供的文本描述,帮助读屏软件准确朗读它们的功能。例如,一个没有文字的图标可能表示“搜索”或“删除”,通过添加无障碍标签,读屏软件就能正确读出“搜索按钮”或“删除按钮”。凰家评测在对手机厂商进行无障碍评测的时候,很喜欢拿无障碍标签的适配率来判断手机无障碍的好坏。而苹果的焦点机制导致它几乎不存在未加标签的按钮,自然是遥遥领先。而安卓厂商这边,vivo因为对系统应用标签的适配率较高,因此在手机推荐榜上名列前茅。这里我需要驳斥一点。苹果那接近100%的无障碍标签适配率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第三方应用可以点击互动的焦点数量远远少于安卓。可以触发焦点的屏幕面积也远远小于安卓。在安卓系统上,如果一个按钮、一个图标、一张图片,或者说单纯就是具体的某个屏幕像素位置,如果这个位置正常人可以点击触发的话,那么开启读屏软件的视障用户大概率也可以点击到这个焦点上,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对这个屏幕位置进行交互。但是在苹果iOS上却并不是这样。屏幕上存在非常多的没有焦点的区域。视障用户触摸到这些区域,只会听到嘟嘟的错误提示音,表示这个位置无法进行任何交互。而且不可交互的区域面积还非常大。举个例子:iOS的哔哩哔哩客户端,所有的视频封面都是没有焦点的,只有视频下方或者旁边的那行视频标题名称才有焦点可以交互。Up主动态和评论区里的所有图片都是没有焦点的,只有文字才有焦点。就算是动态栏或者评论栏里除了文字以外的所有区域也是没有焦点的。(文章写太慢,8.43版本已经适配了图片焦点,拖了好几年,让阿B逃过一劫,之前的版本都可以复现)iOS闲鱼客户端首页顶部的按钮,按钮的图标部分是没有焦点的,只有图标下方的一行小字才有焦点。闲鱼首页的所有商品封面也是没有焦点的。京东购物车界面每一行商品只有商品的名称、那一行小字和商品规格的范围是有可互动焦点的。拼多多客户端首页的百亿补贴、多多买菜,按钮图标都是没有焦点的,只有图标下面的小字有焦点,同一行的商品图片也全都没有焦点。上面这样的情况在各种第三方app中屡见不鲜。可以互动的焦点面积实在是过于狭小,导致视障用户在屏幕上触摸时,大多数时候都只能听到嘟嘟的错误提示音。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左右滑动,或者使用垂直浏览的转子来从上到下遍历所有焦点,才能不错过自己想要点击的按钮。这大大降低了日常交互的效率。这时候肯定有人会说,这都是第三方应用没适配的问题,苹果自带应用都好好的。确实,从上面哔哩哔哩的例子来看,应用开发者完全有能力去适配界面上的所有焦点。 但是,需要应用主动适配的东西,永远是缺乏保障的。 苹果在这方面确实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为什么无障碍适配如此糟糕的应用,你都能让它在 App Store 上架?而且还让这个问题持续了一年多。回到安卓手机这边,vivo对于系统应用无障碍标签的适配,我还是非常认可的,不过需要补充的是,我们用户实际使用手机的时候,9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使用第三方应用,而非系统应用。未加标签的问题在第三方应用上,对于安卓手机厂商是众生平等的。最近几年安卓上的第三方读屏软件普遍都加入了自定义标签功能。也就是说用户可以手动给应用中未加标签的焦点打上标签,甚至有些标签过于冗长的,也可以自己手动精简一下。甚至部分第三方读屏会主动适配一些第三方应用的未加标签按钮,这要比乞求第三方应用开发者适配无障碍标签要实际多了。到这里这个问题还不算完。我们继续增加难度:如果一个按钮在安卓和苹果上都没有可以交互的焦点该怎么办?我就拿最近大火的京东外卖举个例子。在京东外卖的点餐界面,餐品右方的加号按钮(也就是加入购物车的按钮),在安卓和苹果设备上都是没有焦点的。各位读者有兴趣的可以在这个界面唤醒语音助手(苹果打开旁白,安卓就打开TalkBack),尝试一下能不能点餐厅,体验一下视障群体的小绝望。
安卓上的第三方读屏基本都配备了一个叫做“屏幕探测”的功能,专门应付这种找不到焦点的场景。并且配合符号识别或者按钮内文字识别的方式,尽可能描述这些无法找到的焦点是什么功能。
至于苹果旁白嘛,这种功能肯定是无的。所以很遗憾,苹果视障用户还是点不了京东外卖。(经酷友测试可以通过点击商品名称,进入详情页,底部可以找到可以点击的加入购物车按钮,不过上面图中的无焦点情况还是个很典型的例子。另有酷友提示旁白的屏幕识别功能类似屏幕探测,其实当时我有测,没能发现加号,复测发现是下面照片中这种活动套餐的加号无法识别。)
7. 绕过人机验证功能安卓用户一旦体会过某跳跳、某KD,肯定是再也回不去了。而我们视障用户也有属于自己的“跳跳们”,也就是国内的第三方读屏软件。不过我们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开屏广告这种小打小闹,而是更加生死攸关的问题,也就是人机验证。各种图形验证码识别、滑块验证码识别、点按验证码识别,都是视障用户过不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