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码怎么知道你去过哪里?
你以为拔掉SIM卡,关闭手机,就能避开行程码的跟踪?
明确告诉你,这种方式不可行,而且还可能涉及危害公众安全,特别是疫情当下,容不得出现半点差错。
那么行程码为什么会如此神通广大?
行程码为什么能知道你去过什么地方?
行程码是在2020年的2月份开始出现,这个行程码由工信部指导,中国信通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共同推出的公益性行程查询服务,最开始的时候是通过短信查询,后来升级到扫码查询,再后来行程码就升级到了覆盖全国范围的一个系统。
国家推出这个行程码,目的就是为了掌握大家的行程,从而判断大家有没有到过疫情中、高风险地区,通过行程码可以及时发现漏报、隐瞒曾到过疫情地区的相关人员,然后采取必要的措施,这对促进疫情的防控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们在使用手机的过程当中,无论是通话,发短信,还是上网都需要连接到基站里面,而每个基站的具体信息,包括位置、编号,运营商都清清楚,一旦到某个地方上网或者打电话那么就跟基站有联系,这时候基站就会记录到大家的信息,所以运营商可以清晰地知道,大家曾经到过哪个地方。
我们在注册行程码时都要通过手机号注册,也相当于同意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协议。通过检测你手机信号经过的地点,用大数据把你的行程描绘出来,这就是个人行程码形成的经过。
只要手机有电,就可以定位。
行程码最重要功能:查询你在近14天内,去过哪里?到过哪些地方?大数据会自动推算出你的个人码有无风险。
有些人会有疑问,我把手机关机,把SIM卡取出来,手机里就没了我的个人信息,大数据还能排查到或者准确地找到我吗?
说到个人出行轨迹,当然离不开一项重要的信息技术:手机定位。
那么手机如何定位?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种方式:
基站定位
我们的手机之所以有信号,是因为周边存在信号基站,每个基站都有一个圆形立方体覆盖范围,当你的手机进入基站A1,并且停留3小时,进入基站A2,停留2小时,那么你的轨迹就是A1(3h)~A2(2h),当然里面的数据很复杂,包括但不限于进入时间、信号方位、信号强度等等,后面都有一系列专业代码数据。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无人区、深山老林等人迹罕至的地方,用正常手机没用,因为手机周边没有信号基站。
手机无线上网Wi-Fi定位
不光每个手机都有一个固定的地址,Wi-Fi路由器也有一个固定的Mac地址。
手机打开了Wi-Fi功能,跟搜索移动信号一样,会自动识别和接入信号最强的路由器,接入后会有专门的位置供应商锁定手机的具体方位。
卫星定位
依托多颗卫星与手机信号的距离和角度,综合研判出手机所在的位置,也就是你目前的位置。
综上所述:
手机在关机的状态下,只要手机有电,哪怕拔下SIM卡,手机自带的识别码也能被轻松识别和定位到。
如今市面上的智能手机,普遍都是一体机,电池无法自行拆除,要知道就算手机在关机的状态下,自带的基础功能仍在运行。
行程码也有误判的时候
虽然行程码可以准确的判断大家的具体位置,但有时候也会出现误差,比如有时候自己明明到一个城市却没有记录,而没有到另一个城市却被记录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先来说一下明明到了一个城市,但行程码就没有记录这种情况。
比如你到了某个城市打电话或者上网,第1次是在中午12点,这时候系统就会记录一次,然后到了下午4点,你仍然在同一个城市上网或者打电话,期间并没有接入其他城市的基站,这时候系统会记录第2次,从而判断你在这个城市驻留4个小时以上。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你只是到了某一个城市的周边,这时候你仍然用原来城市的基站,所以不会被记录到。
比如惠州的惠阳离深圳很近,我们去惠阳的时候即便在那边呆了一天以上也不会被判定曾经到过惠州,因为我们所去的地方离深圳并不远,信号仍然接入深圳的基站。
再来看一下自己明明没有到一个城市,但却被记录了到底怎么回事。
目前有很多网友的反应自己在原来的城市呆着好好,但行程码上却出现了自己曾到某个城市的记录,这让很多人非常纳闷,自己都没到过这个城市,怎么系统会记录呢?
之所以出现这种尴尬的情况,可能有两种情况。
信号交叉覆盖
现在很多运营商为了增强信号提高通信质量,在相邻的两个城市会执行信号交叉覆盖,这意味着大家的手机有可能接入本地的信号塔,也有可能接入相邻城市的信号塔,如果接入相应城市的信号塔就有可能被定位到相邻的城市里面去。
系统出错
从很多网友反映来看,真正是因为信号交叉而导致异常的并不多,比如有的人明明是在深圳,从来没有出过深圳,但行程码上却出在内蒙古,这是天南地北的差距啊。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这里面就是系统出错,这种错误特别是对于中国移动用户来说更普遍。
但至于为什么会出错,运营商也没有给出准确的解释,如果大家从来没离开过本地,却被定位到异地,大家可以通过打运营商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如果运营商核实大家确实没有到过某一个地方,但行程马上却出现了,可以要求他们删除掉。
健康码和行程码到底有什么区别?
健康码服务的对象是一个个的小范围人群,而行程码服务的对象是所有使用手机服务的大范围人群。
发起人不同
健康码是由各省市向省内群众提供的服务,而行程码是由工信部牵头,联合中国信通院以及电信、联通、移动三家运营商向手机用户提供的一款程序。
侧重点不同
健康码,除了个人报备健康外,也有定位功能,也能掌握小范围的行踪轨迹,比如去超市、坐地铁、上公交;
而行程码用于查询:14天你去了国内哪些城市待了超过4个小时?当然也能查询去过的境外地区。
健康码主要是对省内居住人员,行程码主要服务对象是在路上的返程人员。
使用途径的差异
健康码通过显示的不同颜色,快速区分有没有风险?有没有经过疫情比较严重的省市?
然后再通过大数据分析筛选,锁定一些可能有隐患的人群,在疫情防控周期中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行程码是在一种在全国范围推广的软件,对我国的疫情防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个人一定要对自己的行程负责,不要瞒报谎报。这也相当于为我们国家的防疫,做出一份应尽的绵薄之力。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这个几乎人人必备的通信工具不单单限于通信聊天,毫不客气的说,今天一部智能手机可能比你自己更清楚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别的不说今天通过智能手机可以准确地知道你的详细的地理位置!比如去年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抓捕丁义珍时,通过监控大厅的GPS定位可以看的出丁义珍的逃跑路线。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手机是怎么知道你的位置坐标的?卫星到底是怎么找到你的?这些看似深奥的问题,答案就藏在简单的数学公式中!勾股定理、光速定理、长方体对角线计算公式......这些你也曾学到过!
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卫星定位系统!
01 卫星定位系统
先说说定位系统,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欧洲“伽利略”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和中国“北斗”系统。
美国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是一个中距离圆型轨道卫星导航系统。它可以为地球表面绝大部分地区(98%)提供准确的定位、测速和高精度的时间标准。系统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和维护,可满足位于全球任何地方或近地空间的军事用户连续精确的确定三维位置、三维运动和时间的需要。该系统包括太空中的24颗GPS卫星;地面上1个主控站、3个数据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及作为用户端的GPS接收机。
欧洲伽利略系统是欧洲计划建设的新一代民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按照规划伽利略计划将耗资约27亿美元,系统由30颗卫星组成,其中27颗卫星为工作卫星,3颗为候补卫星,卫星高度为24126公里,位于3个倾角为56度的轨道平面内,该系统除了30颗中高度圆轨道卫星外,还有2个地面控制中心。
格洛纳斯系统最早开发于苏联时期,后由俄罗斯继续该计划。该系统于2007年开始运营,当时只开放俄罗斯境内卫星定位及导航服务。到2009年,其服务范围已经拓展到全球。该系统主要服务内容包括确定陆地、海上及空中目标的坐标及运动速度信息等。"格洛纳斯"系统标准配置为24颗卫星,而18颗卫星就能保证该系统为俄罗斯境内用户提供全部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
02 手机定位怎么回事
目前手机定位技术主要有:基站定位技术,GPS定位技术和A-GNSS辅助卫星定位技术。
基站定位原理:移动电话测量不同基站的下行导频信号,得到不同基站下行导频的TOA(到达时刻)或TDOA(到达时间差),根据该测量结果并结合基站的坐标,一般采用三角公式估计算法,就能够计算出移动电话的位置。一般而言,移动台测量的基站数目越多,测量精度越高,定位性能改善越明显。
基站定位是利用基站对手机的距离测算来确定手机位置的,它不需要手机具有GPS定位能力,但是精度很大程度依赖于基站的分布及覆盖范围的大小,有时误差会超过一公里。
GPS定位技术:现在的智能手机都带有GPS芯片,GPS芯片通过对四颗卫星的定位数据进行计算,确定自己的位置坐标,并将定位数据从空间坐标形式转换成经纬度坐标形式。
GPS精度很高,可以精确到十米甚至几米内,需要手机GPS芯片支持,不过,由于随着位置移动不断接收GPS数据和计算位置,会增加设备耗电,且由于搜索卫星初次定位时间过长而略显不便。另外,卫星信号覆盖不好时,比如室内,会导致无法定位。
A-GNSS辅助卫星定位技术融合了基站定位技术和GPS定位技术。这种定位方式下,手机可以首先通过移动网络获取定位信息来实现快速搜索卫星,然后通过卫星信号计算出位置,取长补短,可实现快速定位。
全方位手机定位追踪:基于4个球面确定一个点的原理,手机在定位时需要4个参考点。在卫星信号较好的地方,手机直接通过卫星定位;在卫星信号不好,手机可以通过2颗卫星信号加2个基站信号进行定位。
03 手机精确定位
手机定位最麻烦的事情是定位误差,我们一般采用差分定位方法来修正误差。
差分定位方法是通过手机最近的基站,基站里有高精密定位仪器,这个高精密定位仪器和四颗卫星联络通信(前面说的手机GPS与四颗卫星定位数据通信),这样就能知道手机位置大概误差,通过这个误差作用在你手机上,进行手机位置的修正,这样定位的效果就更准确。(PS:一般民用卫星定位精度控制在10米范围之内)
现在我们手机定位系统大部分采用的是美国GPS系统,但随着我们国产北斗定位系统不断完善提高,可预见的以后国产手机会越来越多使用国产北斗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的种类和发展历史
首先,在世界上可以提供精确定位的全球定位系统有四种,分别为:美国GPS全球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定位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定位系统和欧盟正在建设的伽利略定位系统。但是,目前后三种定位系统还没有建设完善,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现在只有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已经有了成熟的应用,我们可以使用的设备都是基于此系统的。因此,下面将着重介绍该系统。
其次,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政府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制建设的,并与1994年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其采取了广播的方式来散发信号,因此终端用户只需要拥有一台终端设备就可以使用该系统,无需付费。该系统具备了很多优点:例如全天候使用、高达98%的全球覆盖率等等。
最后,美国在实际设计该GPS系统的时候,采用了将21+3颗卫星的分布方式,每7颗卫星加一颗备用卫星处于互成30度的6条轨道上。在此之前曾经一再修 改方案,从24颗卫星放置到互成120度的三条轨道的方案,转为18颗卫星分布在互成60度的6条轨道上,最后在1988年才最终确定21+3的分布方 式。
GPS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
到底卫星信号中包含什么样的信息才能帮助我们准确的定位呢?并且要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完成最终的运算呢?其实非常的简单,卫星信号中所包含的信息大致包括卫星的星图轨道信息和精确无比的时间信号,通过速度时间与距离的公式,再辅助上四点定位的原理就可以确定用户的位置了。
因此,我们只需要知道两个信息就足够了:1、卫星的精确位置;2、卫星与我们之间的距离。
首先,怎样才能准确的知道卫星的准确位置呢?我们要有非常完美的轨道设计,并且在地面设立监测站,不断的检测卫星的运行状态,并且适时发送指令来保证卫星运行在预定的轨道上面。最后将正确的轨道转换为星图轨道的精确信息,注入卫星,再转发至我们的定位设备中。
然后,解决卫星与我们之间的距离需要一个非常简单的公式,距离=速度×时间。在这里,速度不是卫星的速度,也不是我们的速度,而是使用了一个绝对速度,光速。将所有的问题归结到了对时间信号的校准和测量上。因此,在每一个GPS卫星上都装载了十分准确的原子钟。(原子钟:利用原子的自震动频率来测量时间,是目前最为精确的测量方法。)并且在地面还有3个数据注入站,将卫星时钟与地面测控站的时间精确校对。
最后,将所有的信息传递到我们的定位终端中,测算出相对距离来运算我们的位置,在理论上只需要搜寻到4颗卫星就可以准确定位。在实际使用中会由于误差等因素,而需要更多的卫星或者更长的运算时间,但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至少可以保证6颗至9颗卫星的连接没有问题。
GPS与A-GPS的差别
为什么我的手机支持GPS,在实际使用中还要花流量费呢?原因在于目前在手机上所搭载的不一定是GPS模块,而是一种改进的技术,A-GPS(Asist-GPS辅助定位系统)。这种技术的产生是为了可以更快更方便的为用户提供定位服务,同时在成本上也要节省一些,因为可以省一部分运算性能。
A-GPS主要使用了随处可用的网络,首先通过将手机的IP地址或者信号塔的基站地址定位来先大致确定范围,这个范围的确定只需要瞬间的速度,再通过数据连接将手机接收到的信号交由连接至的网络服务器来运算,最后在传回来结果,整个过程的时间可以控制在40秒之内。
但是,这样的解决方案也随之而来会有一些问题出现,例如一些过于廉价的A-GPS模块将原生的GPS运算部分削减,无法联网也就意味着无法定位;还有用户在联网时需要额外的向手机的运营商来交数据流量费用;最后,用户的隐私得不到保证,需要交由第三方来处理敏感的位置信息。
全球定位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在GPS终端进行大量普及之后,我们会更加深刻的体验到全球定位系统带来的便捷。但是由于美国GPS所提供的免费民用卫星信号都加入了干扰码,在最终定位精度上达不到用户的要求,因此我们对于正在建设中的其他3种定位系统更抱有希望,尤其是欧盟的伽利略计划和中国北斗(下节为您剥开北斗的神秘面纱)。
其次,因为欧盟的伽利略计划是一个开放的工程,在其中已经有很多的国家加入。我们国家也积极的参与到了其中,并且做出了重要贡献。欧盟的伽利略系统在基本原理与运算方式上与美国的GPS系统完全兼容,虽然其自身的精度还达不到GPS的高度,但我们在未来可以将使用上将两者融合的设备,这样可以达到更高的精度。 综上,你知道GPS是如何定位的吗?快告诉你的小伙伴们吧! 综合自如此这般学地理等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各地理公众号等,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欢迎大家标注来源转载、文末点击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就是我们更新的动力!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产品。期待同学们每天在已阅文章下方留言“打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