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买的ASUS S400CA笔记本,在我家服役8年多,已经是物尽其用了,如今2021年用它处理大一点的文档都卡,播放h.265/hevc格式的1080P也很勉强,4K完全播不动,于是决定更换。
使用场景和需求
在小客厅的小茶几上播放电影,平时用显示屏看,节假日有兴致就用投影观看,还有播放音乐、临时办公处理文档这些常规基本需求。
转化为具体技术需求
为适应使用环境第一要求就是占地方要小,然后显示器要求高色域(100%SRGB),能播放H.265/HEVC 4K,能播放8k当然更好,另外再强调一下由于地方小、桌子小,还要求各种线尽量少,能无线的用无线。
作为使用体验的瓶颈及关键,硬盘要求必须是SSD。
然后就是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越便宜越好了。
要求不高,但完全按需求达到既好用又便宜,这就得研究一翻。
后面太长可以不看,直接看成果:
准系统:华擎DeskMini H310
CPU: 赛扬G4900
内存:三星DDR4 2400 4G
硬盘:WD SN550 500G
显示器:INNOCN N1F PRO
这套配置完全满足需求,还多出一个触屏功能,可用于手机当电脑用,直接通过显示器触屏操作。
价格¥3200+(算上利旧的CPU),不算很便宜,主要是为满足特殊需求选择的显示器贵了,其他也没多少压缩的空间了,具体请往下看。
方案确定过程
大方向:笔记本、一体机还是DIY?
一开始是想在笔记本、一体机里选,还没往DIY电脑上想,但一体机屏幕无法收起来,想在沙发葛优躺用投影看电影会被挡住,所以直接就排除了。
然后是笔记本,看了下价格超过我的预算也放弃了。
cpu选择
播放H.265/HEVC需要显卡支持,着重来看看主流显卡硬解支持情况。
由于现在的显卡就解码性能来说,核显能硬解就用核显就行了,画面色彩也不会和独显硬解有什么区别,如果有区别也是可通过换播放器、分离器、渲染器调整,至于插帧、HDR这些暂时还没需求。所以主要看核显的硬解支持情况,参见下面两表:
这是Intel的:
这是AMD的:
看intel的表开头有个过渡阶段:笔记本核显HD 4xxx到HD5xxx,桌面的Haswell内核第4代Intel HD Graphics核显(这时期型号里还没数字)到HD 5XX系列核显,这个阶段要么不支持4k 10bit要么不支持8K,有条件的直接过这个阶段就好,如果铁定自己就只看4K 8bit的片源,或者临时用后期再升级,那么上两表中任意核显的CPU随便选都行。
酷睿第7代及以上,赛扬、奔腾 G4XXX及以上全部都支持 8K 10bit了,AMD究竟最早什么时候开始支持4K就不用看了,毕竟上一阶段AMD实在太辣鸡了,进入锐龙时代后AMD才是值得考虑的。锐龙系列的所有核显都支持4K 10bit(除了一款特例)同时又都不支持8K。
刚好手头有颗从坏的攀升成品主机拆下的赛扬G4900,其核显为HD610,硬解H.265/HEVC能支持 8K 10bit,与使用DXVAChecker检查检证结果一致。需要注意的是,从Intel官网的参数里看,最高分辨率写的是4K:
为此我专门找了8K的测试视频进行测试,结果是有的8K视频能正常硬解,有的又不行,同样是HEVC格式,目前暂时还没去研究是码率、颜色位深还是别的原因,毕竟测试的8K视频我找了全网都没几个,8K电影的下载资源很长一段时间还不会有。
如果不是手头刚好有G4900,再对8K没追求的话,其实用G3xxx更便宜。要8K的话就买G6405或I3性价比高:
配合华擎deskmini H470 可以实现“一线通”视频输出。
显示器选型
回到显示器。在本案例中,显示器还不能太大,以防挡到投影画面,于是选择了便捷显示器(其实普通的桌面式显示器价格还便宜一点),就是下面这款了:
参数为15.6寸,8bit色彩深度,99%SRGB。鉴于目前起码2500元以上的显示器才达到10bit色彩深度,预算不足这方面就没法强求了,色域方面,99%和100%的差别更多只是厂家向上取整还是向下取整的问题,SRGB是个包含指定范围颜色的标准,厂家打算按100%SRGB的标准去做一款显示器,做出来也只能无限接近刚好包含SRGB范围里的色彩,无法与SRGB 100%一致,所以这也不是问题。
机箱、电源、主板(准系统)选型
对于想要足够小的机箱,可以考虑鱼巢的ITX机箱,还有一些小众定制的机箱,这些机箱小是足够小了,抛光处理过的铝合金材质也很有质感很漂亮,但都比较贵,都是200元以上还不含电源,经过多综合考虑我这里干脆就用了一款准系统。
与纯DIY价格相差无几,155x155x80的三维却比鱼巢的210x200x85要小。实际到手发现还是物有所值,电源质量很好,官方标称最大支持65W的cpu,很多网友实测上65W的I7-8700也是妥妥的。机箱做不错,没有毛刺,接合处缝隙不大、缝隙均匀,但镀锌合金板材质+喷漆工质。
它的抽屉式设计确实很棒,开合方便,打开后操作空间大方便快速拆装配件:
内存、硬盘选型
硬盘、内存这些随便选,但这里还要提一下,通过DIY可以自己选择硬盘,而我们随便先一款中端型号往往都比OEM整机的好,比如这次选的WD SN550 500G(SN550是砍了缓存,但对比一圈还是选了它):
再补充展示下成果
通过超短USB -->type-c充电线从主机给显示器供电,同时实现触屏。HDMI连显示器、DP转HDMI连投影,投影按需开启。
硬解效果4K流畅播放。
使用感受
整体性不如一体机和笔记本,不考虑价格的话其实笔记本是最合适的,毕竟性能要求低,笔记本占用空间更小、需要连线更少更简洁美观,但是DIY的优势就是性价比、灵活,相对低的价格实现了需求,同时具有更好的升级扩展空间。
总结一下,优点:1、价格相对便宜;2、可玩性高,有很大升级空间; 3、相比其他DIY方案小巧,节省空间;缺点:1、相比笔记本、一体机不够简洁; 2、不够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