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再来看联想首款MIIX系列产品MIIX 10,应该算是一款试水产品,采用了资料夹一样的外观很吸引人,但由于接口和与键盘的连接方式等问题,在体验上并不如人意,这次MIIX 2 10从命名方式上来看,很像MIIX 10的改进升级版,但其实并非如此,MIIX 2 10不仅仅与将屏幕提升至1920x1200、增加了USB接口,而是让我们看到了在2in1平板笔记本的“2.0”时代,联想在产品设计上的新的思考。
联想 MIIX 2 10的升级是全方位的,相对于MIIX 2 8吋面向的是希望购买“生产力平板”的用户人群来说,MIIX 2 10的定位则是针对有笔记本替代需求的用户的,除了具有百分百的“生产力”以外,在键盘、屏幕、散热和续航等等实际体验上,都有着明显的提升,而更关键的是,MIIX 2 10是目前MIIX系列里,在工业设计方面最下功夫的。
10英寸的显示屏采用了全高清级别的全高清IPS面板,任何角度都可以看得很清晰,在通过DPI调节之后,屏幕上的字体也不会显得过小,但对于一些应用程序来说,由于上面的字体无法矢量放大,所以在默认状态下会有些发虚,而屏幕的默认亮度有些偏低,需要手动再调高一些。
MIIX 2 10吋采用了楔形的设计,在搭配键盘底座之后,机身前方略收 ,而且屏幕的前边缘会多出底座一部分,联想巧妙的使用了弧线设计,让用户在视觉上会有很轻薄的感觉,就这个轻薄量级的产品来说,厚度增加个1-2mm都会比较明显。
屏幕部分可以从正反面与键盘底座相连接,连接方式为金属触点,而在触点的上方还有磁铁吸附用来固定,磁贴的吸力还是挺大的,底部稍微靠近就会很快被按照正确的轨迹吸附连接,这样的设计是为了降低用户的操作难度和减少适应时间。
整体做工上,MIIX 2 10算得上是联想的心水之作,虽然不是一体成型,但在机身接缝、顶盖强度,材料质感包括按键阻尼等方面,都要超过前几作MIIX,工艺成本提升了不少,这也让整体成本上逼近了传统笔记本。
连接方式与三种模式
联想MIIX 2 10的屏幕部分通过金属触点与键盘相连接,无论正反都可以吸附,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联想将平板部分的厚度设计为前后不均的原因了,底部的切角是为了更好的贴合键盘底座来实现笔记本模式到浏览模式的变化。
模式一:笔记本模式
模式二:浏览模式
浏览模式也可以叫站立模式,适合多人分享更轻松照片、图片、幻灯片等等,使用时节省空间,用户看电影,听音乐时可以让笔记本自己站到床上,而且三角形支撑,触控时更稳定,不容易移动;
模式三:平板模式:
休闲时间可以使用平板模式,发微博、查信息简单易用,更适合掌上持拿,操作更容易。
MIIX2 10的键盘连接方式同微软的Surface十分的相似,都是通过磁铁和金属触点进行连接,只不过和一代的卡口相比,这次加入了磁贴吸附固定,来稳定机身,这样的好处是,在插拔屏幕的时候,会变得非常轻松,但缺点是屏幕固定的不够稳,轻轻晃动,还是有一些小幅度的晃动,让人多少有些不放心。
连接键盘底座的操作方式,这次变得简单易懂,只需将平板电脑下方边框上的金属触点对准放到支架上即可,MIIX便会自动识别并连接键盘。相比MIIX 2 8等2in1笔记本的蓝牙无线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要更加的快速便捷,并且还省去了为键盘充电的麻烦。
联想MIIX 2 10的平板部分有620g左右,而键盘底座在430g,我们通过不同的持握位置来测试,可以看出磁贴的吸附力道还是很大的,键盘底座和屏幕都没有脱落的情况,但是当我们再多施加一些离心力的时候,还是会感觉有些危险,总的来说,MIIX 2 10的还是没有Surface Pro那么让人相当放心。
我的同事周华算是MIIX 2 10的首批试用者之一,这台笔记本对她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轻便,她甚至已经把MIIX 2 10列如了自己的年货采购清单里,显然市面上的小尺寸笔记本,11英寸居多,而且多数采用了酷睿低电压处理器,厚度和发热量不低,10英寸的MIIX 2 10的没有风扇的被动式散热设计加上一公斤的重量,可以很轻松的带在身上,即便是作为工作电脑临时使用,也可以应付。
便携性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如果对比MIIX 2 8寸的710g,那么1.05kg的MIIX 2 10吋肯定不占优势,可是牺牲300g的重量换来更好的键盘体验和更多的接口,是不是值得呢?我想只有大家自己体验过后,才有答案。
联想MIIX 2 10最大的变化使用了一块1920 × 1200全高清屏幕,IPS面板的特点就是色彩艳丽,从视觉上来看MIIX 2和其他IPS屏幕一样,色彩饱和度很高,略微有些偏暖色,对于看电影玩游戏,会有较好的体验,而广视角技术在±178°下都可以看到屏幕上的内容,亮度方面,官方标称使用了380nit的背光,但实际感觉默认亮度还需要在提高一些,
我们通过4K图片和视频对屏幕进行了简单的测试,可以看到联想MIIX 2 10还是典型的IPS屏幕表现,色彩十分浓郁,图片上人物的肌肤纹理过渡都很自然,可以说IPS屏幕玩游戏的体验应该不错。
亮点一:USB接口三个还不够?
联想MIIX 2 10是一直在解决之前2in1平板所遇到的问题,MIIX 10的USB接口问题是影响销量的主要因素,MIIX 2 10将键盘通信和USB模块分开处理器,而且一口气在键盘底座上增加了两个USB接口,加上平板上的Micro USB,机身上就拥有了三个USB接口,而部分网友反映在MIIX 2 8英寸上USB接口外接移动硬盘供电不足的情况,在MIIX 2 10上也被解决了。
在机身右侧从上至下一次是物理音量调节键、扬声器和电源插孔,而全阵列式抗噪麦克风被独立了出来,放在了平板的顶部。
可以看到机身的左右两侧均有分布USB接口,外接设备就更加方便,而考虑到体积上的限制,MIIX 2 10使用迷你HDMI、Micro USB和Micro SD读卡器,一切都为瘦身让路。
这样来看,联想MIIX 2 10的左右接口布局相对比较合理,只是没有配备USB3.0标准的接口是个遗憾,而且键盘底座的USB接口虽然设计的很好看也很巧妙,但斜向插入的方式还需要一些时间适应。
亮点三:“2.1音效”JBL影院?
亮点三:全键盘全尺寸设计 手指不受拘束
更小尺寸的联想MIIX 2 8吋虽然说也搭配了键盘套,并且键帽很大,但毕竟不是全键盘,一些使用频度较低的(如prtsc、page等)按键都被省去了,所以笔者一直认为MIIX 2 8不是完整的电脑体验,而MIIX 2 10则在键盘尺寸上更加自由。
我们通过测试看到,联想MIIX 2 10的键帽尺寸已经与传统笔记本(联想M4400)几乎完全相同,加上联想的高触感键盘,可以有效的提高文字输入的准确率,让人更有效率的工作,此外如果参照联想MIIX 2 8吋的话,可以看到10吋和8吋键盘的对比还是非常明显的,虽说MIIX 2 8吋在熟练之后效率也会提高不少,但在需要大量文字输入的时候,MIIX 2 10要给力的多,手感不输给传统的大型笔记本。
回头看看硬件,联想MIIX 2 10在硬件方面,特别是设计到运算的硬件上,应该说改动不大,依然是采用了Bay Trail凌动处理器,依然是1.33GHz主频的Z3470那么双通道内存以及eMMC标准的存储器也没有变化,唯一的变化是这次联想似乎取消了32GB容量版本的选择,让门槛提高了一些。
MIIX 2 8寸使用了Bay Trail-T的Z3740处理器,属于四核处理器,22nm工艺,和Z3740D相比,它支持双通道内存,动态功耗最高不超过5瓦,不但可以支持Windows 8.1,甚至将对Android 系统提供硬件支持。
核心温度方面,我们看到在最高负荷状态下,处理器的温度为70℃,这也说明了集成在处理器上的显卡的温度也为70℃左右。核心温度控制的不错,这是BayTrail的功耗表现,那么表面温度又是如何呢。
从上图的温度分布图来看,该机的绝大部分热量都堆积在中上方,这与硬件安放位置有关,37℃的温度基本在用户的适舒适温度范围内,而在我们经常接触的中下方以及基本不发热的外接键盘在实际体验中也有比较适宜的舒适度。
和8英寸产品不同,开始键位置并非在底部,是为了更好的对称视觉效果,不过由于边框较窄,整个按键为轻触式,只有手指的接触面积较大时才能触发,有时候会有点不上的感觉,此外,开始键在触发时会有震动反馈。
评测总结:
联想MIIX 2 10并非是一个升级换代产品,从某种程度上看,这是联想对超便携PC新形态的一次新的探索,从一直以来的用户需求来看的话,PC应该是重量越轻,体积越小才越好,而MIIX 2 10则反其道而行,将8英寸火爆之后,再重推10英寸的版本,并且也没有降低对产品工艺的要求,所以这里我们看到的是,MIIX 2 10的真正对手并非平板电脑,也不是传统笔记本,而是Surface Pro。
产品上来讲,MIIX 2 10让联想回到了自己擅长的领域,特别是键盘和散热方面,令人十分满意,这使得它可以对于商务用户来说,变成了“可用”的产品,当然Z3740还不足以撼动酷睿的市场,但轻办公越来越流行,日常最常见的文档处理、修改图片、通讯会议、多媒体加工,凌动处理器都可以胜任,而别忘了凌动还有着不小的成本优势。
MIIX2 8等一众新形态PC的火热,让人们看到了2合1产品的“光明未来”,为针对不同的使用需求,MIIX系列也开始丰富整个产品线。编辑也是第一时间拿到了在CES 2014上亮相的MIIX 2 10,相比8英寸产品而言,确实有着不太一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