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自研操作系统,究竟是怎么回事

华为自研操作系统,究竟是怎么回事?

华为又被爆料自研操作系统了——等等,为什么我要说个又呢?

其中一人还表示,这一计划是在 2012 年美国对中兴通讯进行调查之后才开始的,并且并不仅仅是手机操作系统,华为也在开发自家的平板电脑和 PC 操作系统。

消息源还表示这一项目“是由任正非发起的,并且从未中断,因为它被视为‘最坏情况’做的战略投资”。而这个系统尚未发布的原因在于它缺乏第三方应用,还比不上 Android。

华为并非在 Android(以及 iOS)统治的市场上第一家开发移动 OS 的公司——连第一家中国公司都不是。

微软家的 Windows 10 Mobile 目前活的最好,全球来看大约还有个百分之几的市场份额,而且内置的服务还能使用。不过要论知名度,很多人第一反应都会是三星 2012 年推出的 Tizen,从手机到手表到智能电视,甚是轰动。而在国内,得益于背后的阿里巴巴,YunOS 一度颇有影响力,进驻了魅族等公司的几代手机。

至于其他知名度较低的 Firefox OS、Ubuntu Touch、Sailfish OS,可能科技新闻重度读者才能回忆出来。

至于它们的结果,不是所有操作系统都像 Windows 10 Mobile 一样活了下来,有的转行变成物联网操作系统,有的干脆被公司关闭。它们死掉的原因能总结出很多版本,但核心都是没有完善生态。

这里不得不提 YunOS 这个很经典的案例:它复制了一份 Android 开源文件,把底层换成了自己的,上面加了对已有 Android 应用的兼容。Android 创始人,当时还在 Google 工作的 Andy Rubin 指责 YunOS 是一个“不兼容的 Android 开源版本”——基本上算是指责其剽窃/滥用开源软件了。在宏碁在即将发布 YunOS 设备之际被 Google 拦了下来,此后再也没有人用 YunOS 了。

生态

软件生态是操作系统的桎梏。

以手机操作系统为例,论研发,一个操作系统虽然困难,但是并非不能做。毕竟年轻如 Google,在苹果和微软的鼻子底下都能把 Android 做大做强,中国科技公司三年不行,五年怎么也够了;

论设计,很多你不知道的操作系统做的都不差。比方说 Palm 这个经典的 PDA 品牌内置的 webOS,很多用户界面设计都被 iOS “借鉴”走了;

论软件开发,Intel 主导的 MeeGo 系统可以说开发非常友好了,甚至说临死前被改名的 Nokia Belle 所选择的 QT 方向——一种跨平台应用开发框架——也是很概念超前和具有开发性价比的;

论用户基础……不提塞班,估计就连 BlackBerry 都有很多话想说。

操作系统能够成功,比的并不是谁的开发能力更强、设计和概念更好,甚至就连已有用户量也不能成为绝对保证。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是 Windows 10 Mobile,一个是塞班,前者是操作太反人类、开发成本太高,后者则是进场太晚,开发者已经被 iOS 和 Android 两个平台留住了;

用过的塞班的人就该能回忆起当年安装软件的恐惧,其实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说,上传一个软件是更恐怖的经历。当时开发者上传 App 到官方 Ovi 商店需要对软件签名及审核,而这一操作每次都可能要上百欧元,并且每次审核不过只反馈一个问题,往往一个软件上架前需要反复几次,投入几千人民币。

而生态是一个涵盖以上所有维度的一个很大,也有点缥缈的词。但实际上,生态并不难解释,以 Android 和 iOS 为例,生态就是让开发者开发质量像样的应用,让用户愿意买单,进而开发者能赚到钱,愿意继续开发。在 Android 和 iOS 成功之后,想要创造一个新的移动操作系统,太难了,主要在于没有可以让新操作系统存活下来的的生态。

设计一个新的操作系统很容易,但问题在于打造配套的生态系统。

这里有个有趣的事情是,在这一句之前,余承东说了:

我们也没有打造自己操作系统的计划。

活在爆料中的华为 OS

其他未经证实的消息就比较多了,我们找到了两个被很多报道中引用的关键信息:微博爆料和“麒麟 OS”。

关于微博爆料,就是下侧的截图:

认证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研发高级工程师”的微博用户 @Starry_wang 表示华为手机 OS从 2012 年开始已经预研几年了,只是还不是拿出来的时机。

但有趣的是,最近在深圳举办的 2018 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华为战略很清晰,我们是跟供应伙伴联合创新,满足未来产品需求,同时推动供应多元化。我们不会投资做屏,RAM 或闪存等,聚焦做好自己擅长做的事情。每个企业商业模式不同,各自在各自领域发挥好,就能持续面向未来。”

那么我们就从“麒麟 OS”下手。这个名字是个很有趣的名字,因为中国早年还有个基于 FreeBSD 的桌面操作系统“麒麟”(Kylin OS),而华为这个传说是“Kirin OS”,和它的自研移动 SoC 同名。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似乎是有着繁体火星文网名的网友,在 QQ 里对华为之后的两款产品进行了爆料,并且带出了“麒麟 OS”这一名称,以及将会“处理器和软件封装在一起”,最后还附带安利了华为当前销售的手机型号的安全性。

任正非的危机意识

近期,中兴已经遭到美国商务部的严厉打击,手机业务上很可能不再被允许使用 Android。尽管销售额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华为完全有理由对发生在中兴身上的事情感到一丝凉意。这么说可能有些诛心,但以任正非的风格,他对当下移动市场 Android 和 iOS 称霸,中国崛起导致中国公司面临美国日益严厉对待的事实,不可能察觉不到危机四伏。

李金喜(终端 OS 开发部部长):我来自中央软件院欧拉实验室,负责面向消费者BG构建终端操作系统能力。当前在终端 OS 领域,Android、iOS、Windows Phone 8 三足鼎立,形成了各自的生态圈,留给其他终端OS的机会窗已经很小,请问公司对终端操作系统有何期望和要求?

任正非:如果说这三个操作系统都给华为一个平等权利,那我们的操作系统是不需要的。为什么不可以用别人的优势呢?

……我们现在做终端操作系统是出于战略的考虑,如果他们突然断了我们的粮食,Android 系统不给我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统也不给我用了,我们是不是就傻了?同样的,我们在做高端芯片的时候,我并没有反对你们买美国的高端芯片。我认为你们要尽可能的用他们的高端芯片,好好的理解它。只有他们不卖给我们的时候,我们的东西稍微差一点,也要凑合能用上去。

……我们不要狭隘,我们做操作系统,和做高端芯片是一样的道理。主要是让别人允许我们用,而不是断了我们的粮食。断了我们粮食的时候,备份系统要能用得上。

需要明确的是,华为从未承认这份报道的真实性。但是其中的内容却成为了华为未来很多事项的标准公关答复,比如前文万彪的采访中就像是这份谈话内容的转述,甚至徐直军的回应中也能看到任正非一些思想的影子。

而对比一下时间,似乎所有新闻爆料都指向了华为操作系统 2012 年开始研发,如此时间是对上了。再看一下微博那份爆料,觉得和任正非这个内容和时间点也非常贴近。并且《南华早报》此次所获悉的“任正非主导”、“最坏情况”似乎也可以以此认证。

2012 年 9 月初,任正非在内部表示需要自研以防不测

2012 年 9 月末,路透社采访万彪获得与流传相同说法

2015 年 5 月中,百度贴吧的爆料引发中外媒体的报道

2015 年 12 月中,微博用户爆料引发报道及成媒体“证据”

2018 年 4 月底,南华早报爆料华为有在自研操作系统

华为操作系统就这样有模有样的被不断被报道及证明了,虽然至今可以知道的和最初没什么区别:任正非主导、自主研发、战略投资、华为不承认。

华为内部有这么个产品存在,逻辑上是说得通的。毕竟对于华为这个体量和技术积累来说,开发一个、或几个平台的操作系统还是能够完成的,而华为 2012 实验室中,香农实验室和欧拉实验室的负责方向也是操作系统方向。

但华为应该也清楚这些系统拿出来,至少在现在是没有竞争机会的,所以这个系统存在的目的很可能是作为防御壁垒。比如申请一些专利来对自己进行保护,再比如防备 Android 没落了又没有新的开源系统。

那么什么时候时机合适呢?这里大胆猜测一下,等华为在其他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物联网、智能家居、智能音箱、车载等)建设完毕,这些系统或许就有机会了。这些领域的共同点是新锐,市场正在开发中,用户教育也已近完成。靠多平台联动来反攻已成熟的操作系统市场,似乎是有机会的。

设想一下,如果你周围的产品,坐的车都是华为牌,或者华为提供底层技术(就像 HomeKit/Carplay,或者 Google 那边的对标品)的时候,你是否介意买一个应用生态稍微差点意思,但操控其他设备顺手的华为 OS 手机来当遥控器呢?

毕竟我们每天用的也就是那些 App 嘛。

说回这次《南华早报》的报道,其实报道中还是有点靠谱信息的,比如其在文內引用的荣耀总裁赵明和 IDC 副总裁 Brian Ma 两人的言论就有一些参考价值。

在北京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赵明对“操作系统”的问题表示:“这是一个能力和需求的问题”,华为有能力做,但目前我认为这并非必要的,因为我们与 Google 合作密切,并将继续使用其 Android 系统。”

而技术研究公司 IDC 的副总裁 Brian Ma 则认为“即使他们已经开发出了一些东西,但关键问题在于 Google 服务是否可用,如果没有,那么它的应用生态系统将对中国以外的用户造成严重阻碍,类似于 Windows Phone,Tizen 和其他难以实现平台的移动操作系统。”

这两个人都提到了,而在国外 Google 就是一种生态。Google 的生态一部分是 Android 的,但总体上看也是整个互联网上中超重要的一部分,比如 Gmail、YouTube 等等,不必多言。

THE END
0.华为平板linux华为宣布除手机、平板和电脑外,2021年其他终端将搭载鸿蒙操作系统,逐步推进海内外市场。尽管智能手机仍优先使用安卓,但鸿蒙面临生态系统构建与竞争压力。鸿蒙需要在实践中完善,直面用户和市场的考验,以期在操作系统领域取得一席之地。 编者按:在今年早些时候,华为由于在场外遇到了不利因素,甚至连安卓系统也受到了一部分的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74;;8568ftvkimg8igvcomu86347=72:=
1.探索未来科技:五大精选鸿蒙操作系统平板电脑深度评测与推荐(全文产品:MatePad SE 10.4(6GB/128GB/WiFi) 华为 平板电脑 在数字化盛行的今天,平板电脑已不仅是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伙伴,华为搭载鸿蒙系统的平板电脑更是以其卓越性能与丰富功能赢得了广泛喜爱。以下五款备受瞩目的产品,将根据你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选择。 首先是HUAWEI MatePad SE 10.4英寸2023款,凭借亲民价格jvzquC41pd4{qu3eqo4dp8=971>87=99;agmn7mvon
2.Pro怎么样华为MatePadPro详细评测平板电脑硬件教程硬件本身的规格已经很高,但我们相信HarmonyOS 2的关注度并不不亚于硬件本身。通过测试,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这个华为自研操作系统:可以让安卓&iOS用户快速上手的全新生态。 HarmonyOS 2并没有给消费者营造门槛,对当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稍有熟悉的用户都能很快上手。举个直观的例子,以往大家在EMUI设备上使用的华为服务jvzquC41yy}/lk:30pku1qftfygsg8ukpihbp8<999?5ajqn0jznn
3.华为(HUAWEI)C5平板电脑和华为平板C3BZH苏宁易购为您提供华为(HUAWEI)C5平板电脑和华为平板C3 BZH-W30(32GB+3GB) 深海蓝 WiFi版 商用教育 鸿蒙操作系统参数对比,让您了解华为(HUAWEI)C5平板电脑和华为平板C3 BZH-W30(32GB+3GB) 深海蓝 WiFi版 商用教育 鸿蒙操作系统哪个好,让您选择更喜欢的商品。更多商品对比区jvzquC41o0yvprsi0eun1ywfEqs02952226129233299;>858:e129522261266452=4;B82;a6.2h5/20nuou
4.国产PC操作系统概念股!今日(7.19)中午开始,微软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今日(7.19)中午开始,微软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重大服务故障,多个地区的Windows用户都遇到了系统“蓝屏”崩溃问题,全球多地的航空、银行和媒体机构等运营受到影响,主要是由美国网络安全公司Crowdstrike引起的。 国产操作系统,重点关注这几个方向:鸿蒙PC版、华为欧拉、麒麟操作系统、信创、网络安全。 jvzquC41zwkrk~3eqo525B8677:6887;:3=25><
5.华硕笔记本是android系统吗8条回答:【推荐答案】华硕笔记本通常不是安装Android操作系统的。华硕笔记本一般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如Windows10、Windows8等。Android操作系统主要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而不是在传统的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上使用。然而,也有jvzquC41ycv/|xq0eqs/ew4cum5ya:<7629377mvon
6.华为笔记本电脑操作系统崩溃什么情况华为笔记本电脑操作系统崩溃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有可能遇到电脑操作系统崩溃的情况。华为笔记本电脑作为一款受欢迎的电脑品牌,也不例外。那么,当你的华为笔记本电脑操作系统崩溃时,出现了什么情况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华为笔记本电脑操作系统崩溃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jvzquC41yy}/i~kgpi9727hqo1€jz~s195=70qyon
7.Pro12.6英寸评测:全新HarmonyOS3打造最强生产力平板电脑这并非是安卓系统的造成的,问题出在厂商这里。没有厂商愿意耗费精力进行生态建设,安卓平板充其量也就是个大号安卓手机,谈何生产力! 2022年9月6日,华为MatePad Pro 12.6英寸正式来到我们面前,配合全新HarmonyOS 3,华为MatePad Pro 12.6英寸或许是当今唯一能在生产力方面与iPad Pro相抗衡的平板电脑。 jvzquC41pg}t0v~ftk|ft|3eqo521A:91:;8;?=acnr/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