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它「像被剪掉线的 EarPods」的造型令人称奇,另一方面是它的推出伴随着 iPhone 7 正式取消 3.5 mm 耳机接口。不过,在跳票了三个多月之后,大家还是把 AirPods 抢购了一番,目前官网发货时间已达到 6 个星期之久。毕竟对 iPhone 7 用户来说,少了 3.5mm 接口的不便,多少都会激发想要一款方便好用的无线耳机的需求。
新奇的造型、新奇的配对方式、新奇的收纳充电方式……即使现在已经开卖,还是有很多人在好奇:AirPods 到底怎么样?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给你一个尽可能全面的答案。
图 / 一位不愿具名的大头围用户
在 AirPods 公布之后,网上吐槽、恶搞 AirPods 容易丢的段子和视频就此起彼伏,很多人也真的因此留下了对 AirPods「容易掉(丢)」的印象,而实际上这个印象更多只是单纯因 AirPods 的外形和没有连接线来下的判断,得出它「容易掉(丢)」的结论,但这其中并没有真正有说服力的证据。
虽然 AirPods 和 EarPods 看起来的确只是少了线缆,但实际 AirPods 的佩戴稳定性要明显强于 EarPods,比如从来戴不稳 EarPods 的我,可以戴稳 AirPods。看目前用上 AirPods 的用户反馈,大多数人的佩戴感受也是:不容易掉。
关于 AirPods 会不会掉,另一个很多人关注的问题是:「是否适合跑步(运动)使用?」为此,我戴着 AirPods 在跑步机上进行了简单测试。一开始我很惊喜,在跑步的前两分钟内 AirPods 都稳稳地在我耳朵上,但从两分钟开始,我就会逐步感觉到 AirPods 开始松动(感觉和 EarPods 很像),很快,只需要我轻轻偏一下头,AirPods 就会从耳朵里掉落下来。之后,我又继续测试跑了两公里,只要 AirPods 开始松动,我就用手去扶稳它,感受是:其实 AirPods 可以坚持下来全程,但我的大部分注意力都得集中在 AirPods 上面。此外,当我开始流汗,AirPods 也会更容易松动。
总结一下我个人的佩戴感受:
耳机只要一取出,就可与你的各种设备配合使用。将它们戴入耳中,瞬间便完成连接。
如果是首次使用,你只需打开充电盒盖,看到中央指示灯亮起,然后点亮 iPhone 屏幕,将盒子靠近 iPhone,手机上就会自动弹出配对界面,并看到缓缓旋转着的 AirPods。
点按「通过 iCloud 连接」按钮,按住充电盒背后的配对键几秒(更正:第一次配对无需按键), AirPods 就会完成配对。随后,把两只 AirPods 取出戴上,听到一声提示音后,你就可以开始用了。
AirPods 配对过程
AirPods 支持连接系统版本为 iOS 10、watchOS 3 和 macOS Sierra 的 iPhone、Apple Watch 和 Mac 设备。「通过 iCloud 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意味着,你只需要在一台自己的苹果设备上配对,AirPods 就能在你多个苹果设备间直接使用和无缝切换。
相比普通蓝牙设备,配对后的 AirPods 会常驻在 AirPlay 设备列表内 —— iOS 和 watchOS 在上滑呼出的控制中心内,macOS 在 iTunes 软件的播放控制栏上(或从菜单栏的蓝牙 / 音量图标进行选择),或是在其它支持选择 AirPlay 的界面(比如 iOS 系统音乐播放界面)。任何时候,你只需要点选一下就能无缝切换 AirPods 至其它设备,而不必再跑到系统蓝牙设置里去选了。而如果你是固定一台设备用 AirPods,每次使用甚至不需要做任何操作,从盒子里取出 AirPods 戴上、听到提示音,这时 AirPods 已经连接上,只等你按播放键了。
通过轻敲任一只 AirPods 两下,你可以对它进行操控,这是 AirPods 主要的操作手势。手势默认激活 Siri,假如你需要通过 AirPods 调节音量,只能通过语音告诉 Siri「调大音量 / 调小音量」来实现。可能是为了保证轻敲这个动作的准确识别率,AirPods 只支持轻敲两下,敲一下和敲三下、四下都没操作。
如果你不想激活 Siri,你可以从系统设置的蓝牙列表进入 AirPods 的设置界面,自行选择敲两下以「播放 / 暂停」或是「关闭 AirPods」。根据实际体验,目前轻敲触发的稳定性并不太好,时常敲了几下也没反应。
另一个 AirPods 的操作手势是「摘下 AirPods」。AirPods 配备的光学传感器和运动加速感应器,可以检测你是否已戴上 AirPods。当你摘下一只 AirPods 时会「暂停」播放(暂停后重新戴上就会自动恢复播放);当你同时摘下两只则会「停止」播放(停止后需要手动重新播放)。所以一个常见的场景是:当有人找你有事时,你可以取下一只 AirPods,播放的音频会自动暂停,聊完事情后重新戴上,声音又恢复了播放,非常自然。
摘下 AirPods 音乐自动暂停
在我之前半个月测试版 AirPods 的中度使用中,从没有担心过 AirPods 的续航,一方面是我不会整天重度使用它;二是当你取下 AirPods 一段时间不去用后,它会自动关闭(W1 芯片的待机能力很强);加之有充电盒的存在,AirPods 在不用时几乎一定会放进充电盒里。所以 AirPods 的续航对我来说,够用且过剩。
说到充电盒,之所以我一定会在不用 AirPods 时放进去,是因为它从外观、手感及功能上都表现不错,具体包括:
可能是因为我对这个价位的无线耳机音质并不抱什么期望,初次听 AirPods,它的音质竟让我有些意外。相比 EarPods,AirPods 的低音表现有一些提升。因为我个人爱听节奏感较强的音乐,这给我留下了不错的第一印象。
不过,随着体验时间变长,我慢慢发现 AirPods 的表现并不如最初印象那样好,但在对比了同价位的蓝牙无线耳机后,AirPods 的音质表现已算满意。如果你想要无线又追求音质的话,买头戴式耳机会比较好。
由于两只 AirPods 都有双麦克风(共四个),在用 AirPods 语音时,其中一只 AirPods 的双麦克风会进行工作。根据官方的介绍,AirPods 采用了双波束成形麦克风,作用是可过滤背景噪音,让收音效果更好,实际通话的效果也确实比 EarPods 要好一些。
我认为,苹果对 AirPods 受众和使用场景的定位与 EarPods 别无二致,都属于「万金油」的中庸角色——没有特别突出的某个方面(比如音质不好也不坏,戴着运动可行但不够适合),但大多数用户在大多数场景下都适合用它,也绝对够用。此外,作为苹果首款真正意义上的无线耳机,AirPods 配对连接和充电续航的便利性着实令人满意,不夸张地说,这是目前无线体验最好的一款耳机。
另一方面,AirPods 在外观设计和操控方式上似乎又太过超前。稍显另类的外形可能让人难以接受,完全没有线的设计在佩戴和收纳方面可能让人心存顾忌,单纯依靠手势 + 语音的操控方式不够稳定和效率……这些,都会是不同人眼中不喜欢甚至讨厌 AirPods 的理由。
我也不喜欢 AirPods(尤其是戴在我耳朵上时)的样子,但不妨碍 AirPods 是目前综合体验最好的无线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