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耳”女孩:我们要自信一点

“我习惯了走在同行者的右侧,以便左耳更好地接收信息。”

程千晔是一个“左耳”女孩。4岁时她突发耳聋,左耳听力严重下降,右耳听力基本丧失,现在靠佩戴助听器的左耳听声音。虽然听力存在障碍,但在助听器和语言康复训练的帮助下,程千晔能口齿清晰地与人交流。

近日,在第二届全国听障朗诵大赛上,程千晔的朗诵获得了成年组三等奖。这个20岁的女孩,现在是华南农业大学大三学生。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

人生第一个“蓝牙耳机”

“那天妈妈喊我起床吃早餐,我却反应说‘什么,豆腐?’”

2004年春节,家住佛山三水的程千晔被妈妈喊醒,而女儿的反应异常,让程千晔的妈妈意识到,孩子的听力可能出了问题,去医院检查后,程千晔被确诊为感音神经性耳聋。

在程千晔的记忆里,5岁那年,她成了医院里的“常客”。为了看病,她休学了半年,家人带着她去了广州、北京,打针、吃药、做高压氧舱效果不理想,她们又去试针灸、拔罐……

“感觉能治病的方法,家人都带我试了一遍。”经过治疗,程千晔左耳听力维持在八九十分贝,右耳听力在一百分贝以上。

“人的正常听力应该在25分贝以内,我右耳接近全聋,左耳佩戴助听器可以听到声音。”程千晔说,在医生的建议下,程千晔到广州适配了自己第一个助听器,“那是我第一个“蓝牙耳机”。

那时候,程千晔觉得自己跟别的小朋友一样:父母让她上正常的幼儿园,正常的小学,只是在别人说话时,她都会习惯地走在别人的右边,以便左耳更好地接收信息。

我和别人不一样

中学时,程千晔离家到外区的学校读书。离开父母的“庇护”,她开始意识到自己跟别人的不同。

“那段时间,我开始把自己封闭起来。”程千晔说,女孩的敏感,让自己羞于把自己“听不见”跟同学讲,不少同学也慢慢疏远了这个反应慢半拍的女生。而随着课业难度的增加,程千晔的学习成绩也受到了影响。

在不少同学眼中,程千晔成了一个“不合群”的女孩。

“其实,有时候自己主动迈出一步,结果会完全不一样。”在一次新学期的班会上,程千晔主动走上了讲台,跟同学们讲了自己的求医经历、听力情况希望同学们多理解一下她的“慢半拍”,从那以后,程千晔跟班里的同学相处变得自然、融洽。

让程千晔感动的是,高中一位老师讲课喜欢在教室里走动,在得知程千晔需要看口型听课后,从此,这位老师上课便一直站在程千晔的课桌前。

英语一直是程千晔的一道难关,尤其是英语听力,录音噼里啪啦地说了一连串,程千晔只能捕捉到三四个单词,其余都靠蒙。了解到残障考生申请合理便利的成功案例之后,程千晔高考时申请了听力免考,最终考上了华南农业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接纳自己的不同

在被别人接纳的同时,程千晔也开始接纳自己的不同。

“这不是一种缺陷,这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外出时,程千晔习惯扎一个马尾,蓝色的助听器露在外面;跟别人说话,遇到有听不懂的时候,她会把左耳凑近,请别人多说几遍。

程千晔还不断地尝试跳出舒适圈。进入大学之后,她主动加入了学校的通讯社,积极地外出采访、写稿;她喜欢音乐剧,实习的工资都换成了音乐剧门票,即使因为听力问题,会漏掉几段音符,但丝毫不影响她的热爱。

“作为一个身障人士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有不便,有误解,也有温暖、平等和尊重。”

程千晔在知乎上的回答,收获了不少“赞”,也让她获得了一份实习的机会。一款听障人士专用APP的负责人联系到程千晔。让她惊讶的是,这位负责人也是听障人士。

“面试时,有听不清的话,他很自然地用听障软件进行‘翻译’。”对于这种完全没把自己听力问题“当回事”的态度,程千晔先是感到震惊,之后,她也开始学着更坦然地接受现在的自己。

“其实,除了听不到,我们跟正常人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因“听不到”带来的局限和障碍,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慢慢消除。正如程千晔,作为听障人士,现在坐在大学的课堂,站上比赛的赛场,流畅地和周围人交流......

THE END
0.蓝牙耳机突然不响怎么办快速修复蓝牙耳机无声问题常见问题蓝牙耳机突然不响怎么办_快速修复蓝牙耳机无声问题 蓝牙耳机无声时,先检查连接状态并重新配对,确认音频输出路径正确,重启耳机与手机,检查音量及静音设置,清除旧配对记录重连,最后更新耳机固件与手机系统以排除兼容性问题。 如果您正在使用蓝牙耳机时突然发现没有声音,可能是由于连接异常、音量设置或设备故障导致的。以下jvzquC41yy}/rqu0ep5gcz4377?7;@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