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改变我们的生活,吃饭睡觉、读书上班、休闲娱乐,无所不在...智能手机时代,一直无法突破的就是,那些年1个月超长待机的特异功能。
很多时候,我们总会玩着玩着就没电了,然而随着移动电源的出现,它拯救了那些关键时刻没电的尴尬。尤其出门在外,充电宝似乎宝成了我们必备的救命稻草。然而,你想过有一天手机会反向把电量传递给充电宝吗?近日,外媒 Android Central 的一位编辑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这位编辑晚上睡觉前把手机连接在充电宝上充电,由于该充电宝已经在包里放了不少日子,电量不太充足,但他觉得也足够把手机充到70%了。然而,一觉醒来,手机竟然没电关机了!而充电宝的电量却没有丝毫损耗,甚至还多了一些!
那么,问题来了:手机里的电是怎么被充电宝“吸”走的?
据了解,正是该编辑使用的是USB-C接口惹的祸。那么,什么是USB-C?它和USB又有什么区别——
USB-C接口全称为USB Type-C,可以简单理解成第四代USB接口。其亮点在于更加纤薄的设计、更快的传输速度、更强的电力传输,此外USB-C接口还支持双面插入,不用区分正反面。
其中,USB-C重要的一项特性就是电力共享。比如,电脑急需20分钟续航,可以用手机给电脑供电。上述事件中,该编辑的手机就是在充满电后,又把电量共享给了充电宝,导致手机彻底没电,充电宝的电量反而更多。
目前国内大部分数据线是一端USB接口,一端USB-C接口。这种数据线并不能进行电力共享。只有当两端都是USB-C接口时,才能进行电力共享。很明显,这位外国编辑用的正是双USB-C接口数据线。
那么充电宝使用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1. 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移动电源。对于无品牌型号、无生产厂家、无电气参数标识和无警示说明标识的产品,不要购买。
2.选购时应仔细检查移动电源的外壳。劣质移动电源产品做工相对较粗糙。同类型外壳,容量越高,其重量应相对较重。
3. 在使用或搁置过程中,应避免与重物或尖锐金属部件接触,防止内部电芯被重物压变形或被尖锐金属刺穿,导致电芯内部短路。
4.给移动设备充电时,若发现移动设备发烫,应立即停止充电。移动设备发烫原因可能是移动电源输出电压或电流过高,若不及时停止充电,将有可能导致移动设备被损坏。
5.发现移动电源温度异常升高时,应迅速将其置于有一定防火、防爆能力的小箱子里,并将其置于远离人群的室外。
6.充电时,若移动电源充电指示灯显示已充电完毕,应及时取下移动电源,防止过度充电。
安全小贴士
1.移动电源在充放电时要注意散热,以免散热不良导致移动电源发烫,降低移动电源的使用寿命、导致损坏、甚至发生自燃或爆炸等危险。
2.如果发现异味、发烫、变色、变形、漏液等异常情况,请立即停止使用,如果电解液体不小心洒落在皮肤上面,要马上用自来水冲洗并及时就医,前面已经提到,电解液有着很强的腐蚀性和易燃性。
3.严禁用湿手插拔、接触正在充电中的充电器插头、连接线或移动电源,以免引起触电事故。
4.充满电以后,不要把移动电源一直插在交流电源插座上,特别是劣质山寨的移动电源,如果没有放充保护,就等着看烟花吧。过充时电解液等材料会分解产生气体,使得电池外壳或压力阀鼓涨破裂,让氧气进去与锂原子反应,进而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