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每日更新,【关注】+【点赞】=附魔50%学习加成(哈哈哈哈哈哈)
小伙伴们,你知道在手机上随便点点滑滑,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泄露个人信息。为什么看资讯会越刷越上瘾、打开某宝就是自己刚想买的商品,打开短视频app就停不下全是自己爱看......
上面的问题认真一想真实头皮发麻?在使用手机时,我们应该如何守护自己的隐私安全呢?
下面,知科技带你见识下“洁癖式隐私保护”
以下分为:物理、软件、行为,三种层次的隐私保护
物理:
1.移除或遮挡摄像头
2.移除麦克风
3.移除sim卡
4.给自己准备多个身份用于实名验证,但不要使用自己亲友的身份
软件:
1.系统的最高权限必须在自己手里且只能在自己手里(比如Android的root,Windows的TrustedInstaller、system等)
2.移除非必须的软件,尤其是非必须的系统软件
4.每个软件提供专门用户并以最小权限原则进行权限控制且始终不选择“始终允许”
6.对可关闭“个性化推荐”的软件关闭“个性化推荐”
7.使用有防火墙作用的软件进行流量拦截
9.不保留通讯录和通话记录
行为:
3.保证一密一号而非一密多号
4.在3的基础上尽可能一号一身份,至少将现实身份与虚拟身份隔离
5.不要相信任何平台,尤其在国内强调匿名社交的平台(还不如交换公匙进行加密通讯)
7.不使用指纹、面部、声纹等生物识别技术解锁
8.触摸手机戴手套
9.浏览器设置强跟踪保护和默认开启无痕浏览
10.上传图片或视频前删除或更改EXIF信息
以软件A跳转软件B,搜索某关键词的链接为例:
删除前
删除后
下面再来细节一点:
No.1:不要随便允许读取相册权限。
在安装一个新应用打开时,马上就会提示是否“允许读取手机储存”,万一点了否,还会直接退出不给我们用,但是点允许的话,心里也会害怕,到底会不会造成隐私泄露。
要知道手机储存内有大量的重要资料,例如相册、办公文档还有一些身份信息也会在里面,如果一个app读取里面的内容,根本不知道它会用来干嘛?
因此,如果不是常用大众的app,建议大家还是不要随便允许读取内存,如果你使用的是小米手机,miui12.5内部有沙箱机制,可以设置单独是否允许读取相册或者社交应用文件,这样可以很好保护我们的隐私。
No.2:不要打开未知安全的网页。
在打开手机浏览器进行搜索或者看网页的时候,一般会跳转很多次连接,其中一些网页会带有恶意跟踪器,收集用户的信息,这些恶意代码很难甄别。还有的弹出一个窗口提示下载app,不小心下载安装的话,手机会有很大的风险。
No.3:注意保护剪贴板!
剪贴板,很多用户都会忽视这一个输入功能。我们在打字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复制粘贴的功能,很多用户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和朋友发消息聊天之后,再打开购物app,就会立马跳出之前提到的商品,这就很有可能是剪贴板被读取啦。
一般来说,正规的应用都会在读取剪贴板前询问用户是否允许,我们也可以到手机应用权限里面设置是否开放读取。建议如果不是经常使用的app,还是关掉这个权限会比较好。
No.4:不要随便允许定位。
奇怪的是,现在不少app都会要求用户允许提供定位信息,例如前些年就有一个做菜的app询问用户定位,这就很搞笑啦,难道做个菜也需要确认位置?
一旦允许定位,应用就会获得用户的详细位置信息,好一点会给我们推送各种本地广告,至于坏的操作,我都不敢想象。其实app根本无需获取用户的精准位置,除非是快递或者外卖,因此我们可以设置app获取模糊定位,这样就能更好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miui12.5上面可实现模糊定位)
No.5:保护隐私的用机好习惯:
1、不要在手机上保存重要的身份证件或者银行卡,更不要存任何的密码信息。
2、手机坏了选择官方的售后维修点进行修理,不要在街上随便接受修理服务。
4、不要随便连接wifi,看清楚WiFi热点的名称是否安全
5、不要随便安装第三方网站下载的app,尽量在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内下载,因为都是经过检测的,会安全很多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