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买电子产品似乎成为了现代人的“传统”,从我们的双11、双12到欧美的黑五、圣诞节,各大厂商都会展现出“最大的诚意”来打动消费者。但今年的热门选择却不局限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虚拟现实设备也开始占据一席。
但是对于能够打通“异世界”的VR一体机而言,从复杂的硬件参数到各项软件适配,都让绝大多数消费者们不知道该如何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那么今天我就从①佩戴舒适度;②显示效果;③内容资源这3个消费者最关心的方面进行专业且客观的横向评测,来帮助大家进行选购。
1 设计:用得舒服才“不落灰”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我们在选购科技产品时最痛苦的莫过于比较各种复杂的参数。为此,我特别整理了今天对比的四款主流VR一体机的关键硬件参数,并针对一些重要参数进行了标注,便于大家进行阅读与参考。
首先对于一款长时间佩戴的科技产品而言,佩戴舒适度一定是重中之重。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四款产品在重量及前后重量的分布存在差异。通过我对它们进行的重量实测,Quest2整机重量(524g)是四款产品中最轻的,接下来依次是PICO 4(581g)、PICO Neo3(625g)、奇遇Dream Pro(692g)。
但是从主机设计上的重量分布来看,Quest2将绝大部分重量置于前端的设计,不仅会让我在佩戴时感觉有明显的压脸感,使用时也会对我的脖颈产生负担;另外三款则均采用了前后平衡式设计,并在产品细节上各有亮点。
奇遇DreamPro采用的是主机翻盖+电池后置的布局设计,这样不仅可以做到平衡前后重量,当我需要短暂地离开虚拟世界回到现实世界的时候,只需要把头显主体上翻,即可方便我在虚拟和现实世界的之间的切换,从而大大减少了反复取下戴上的次数;PICO4在传承PICONeo3所采用的前后平衡式设计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后置旋钮式调节可以让我找到最适合自己头围的松紧度,即使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感到脖颈酸痛,无疑更显人性化,搭配的脸部亲肤泡棉,也让佩戴舒适感更佳。
另外,决定一款VR一体机重量还取决于其采用的是何种光学透镜方案。从关键硬件参数图中,我们可以发现,4款主流VR一体机采用了3种不同的光学透镜方案,而这也代表着整个行业发展的三个阶段。PICONeo3与Quest2均采用了目前主流的菲涅尔光学透镜方案,类似于凸透镜的成像原理,需要在屏幕和透镜中间留出较大的光路距离,这样会导致VR头显的体积相对较厚,同时还会出现画面畸变、边缘模糊等问题,较大程度影响用户的实际佩戴体感。
奇遇DreamPro所采用的是非球面透镜方案,虽然减轻了球面透镜产生的画面问题,但该方案未能解决VR头显体积的“行业难点”,不过相较于菲涅尔光学透镜方案,它却能够让用户不需要移动透镜来迁就瞳距,做到即戴即用,从视觉体验上会优于菲涅尔光学透镜方案。
这两天奇遇官网上新了年末新品,不少朋友来问我值不值得入手,我赶紧去看了看。奇遇MIX首发推出了四种购买方案:影视版、游戏版、全能版和全能双机版,每个版本都是花一次钱享受3年对应的内容优惠权益,首发价跟权益总价几乎是对等的,甚至权益价值更高,光看这点确实就很吸引人。
PS:刚看到官方活动【1.14-1.19】活动期间购买MIX后联系客服会送周边贴纸,大家不要忘记领~
当然核心硬件也了解了下,相比较上代奇遇DreamPro这款纯VR一体机,奇遇MIX采用了双目RGB立体全彩透视技术方案,将虚拟世界和现实场景融合,走向了MR时代。
也就是实现了用VR就可以体验MR的功能,比如桌面透视、叶悠悠虚拟情感游戏、多页面同屏浏览等,新增了以往奇遇VR没有的实时交互体验。而且轻敲头显就能立即离开虚拟世界直接进入现实世界,不用摘下整个主机或者上翻头显,方便了很多。
在保持爱奇艺全网片库的丰富影视资源及iQUT影院优势下,升级了iQUTMAX画质,整体画面观感能达到爱奇艺帧绮映画画质的高清、自然、细腻程度,真实还原影院音画标准。另外游戏依旧是以精品为主,串流体验SteamVR游戏也没少。
总体看奇遇MIX几乎具备上代所有硬件优势,同时突破了VR及AR的限制,将虚拟和现实最大程度地融合确实是一番新体验,目前看是可以入手试试的,具体值不值得还得等实际体验了才知道。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去官网上看看,想直接入手尝试的话可以考虑影视游戏全能版,首发价3499元,到手一台奇遇MIX的同时,能额外赠送10款VR大作,更可以享受3年的影视+游戏权益(每年影视会员+赠送10款热门3A大作),相当于一次消费可以畅玩3年,性价比是蛮高的。
今年可以说是VR元年,虽然VR产品在很早之前就被提及,但真正开始火爆起来还是从今年开始的。VR产品现在也可以说是一款十分令人期待的科技产品之一了,目前也是国内外各大互联网厂商积极布局的领域。在十月底,小米发布了来自未来的概念机小米Mix,同时还发布了小米Note2和小米VR正式版,虽然相比之下,小米VR的人气没有前两者那样火爆,但是对于一款只售价199元的VR设备来说,小米VR可以说是超值的。与玩具版相比,小米VR正式版在外观、性能、体验和操作上都有了全面的提升。其实不论是之前的小米VR玩具版,还是现在这款正式版,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VR,都可以理解成是VR玩具,玩具版可以看成是VR眼镜,而正式版更像是VR头盔。他们基本上属于同一类产品,都需要搭配手机来使用,而不能单独使用。
这对于小米来说已经称得上是第一款正统的VR设备了,正式版包装延续了玩具版简约的黑色包装,不过正式版的包装看起来以更具质感,正面只有一个Milogo和VIRTUAL REALITY的标识,而底部则是一些使用注意事项、产品型号、制造商和地址等信息。看起来更加高大上。
而相比玩具版,小米VR的改变不仅仅是外观上的,但又不得不说外观上带给人的冲击力。小米VR眼镜外观整体色调以白色为主,科技感十足,整体简洁大方,乍一看有点像PlayStationVR的感觉。
在CES2018国际消费电子展中,与Oculus联合推出了VR一体机产品——小米VR一体机和Oculus Go。小米VR一体机和OculusGo的核心硬件配置完全相同,仅在外观上有所不同。小米VR一体机仅在中国发售,而于2017年10月首次公布的Oculus Go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发售。
小米VR一体机(左)和Oculus Go(右)
这种VR一体机无需外接PC或插入手机,使用体验更加便捷灵活。那么它与我们之前听说过的 Vive、Oculus Rift、Gear VR、MicrosoftHoloLens等设备到底有什么区别呢?VR一体机又是个什么东西?这首先要从VR(虚拟现实)的概念说起。
R、AR、MR与VR(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与虚拟现实)
R是英文“Reality”的缩略词,我们称之为原生感知现实;
AR是英文“Augmented Reality”的缩略词,我们称之为增强现实;
MR是英文“Mixed Reality”的缩略词,我们称之为混合现实;
VR是英文“Virtual Reality”的缩略词,我们称之为虚拟现实。
这四者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这么理解:
(1)R,是我们眼中真实的世界;
(2)AR,是将我们眼中的真实世界加以信息补充,在看到的真实世界中加入虚拟事物;
其中AR又主要分为3种:(a)轻量级AR:我们看到的是真实世界,但在眼前的固定位置会显示一些虚拟的图片、文字信息等,不论你怎么转身,这些信息都在你眼前固定的地方;(b)中量级AR:我们看到的是真实世界,但在真实世界的固定位置会显示一些虚拟的3D图像、图片、文字信息等,它就像是所在环境的一部分;MR就是中量级的AR,是AR的子集合;(c)重量级AR:我们的眼睛被遮盖,看到的是真实世界的3D影像,但当你走动时就像在真实世界中一样。
(3)VR,就是完全虚拟的世界。
从R→AR→VR是一个递进的关系,也就是从现实世界逐渐过渡到完全虚拟的世界
在这个坐标轴上,以“R”现实为原点,向右直到尽头就是“VR”虚拟现实。
注: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介导现实(MediatedReality),在医学领域已经得到应用,为了防止信息量太多混淆我们的思路,在这里暂时略过不表。
可穿戴眼镜设备有哪些?
知道了R、AR、MR与VR的区别,以及它们的关系,我们就可以了解有哪些可穿戴眼镜设备了(节选自易瞳科技)。
1. 轻量级AR——类似Google Glass的智能眼镜
轻量级AR只可以小范围地显示数字信息。由于不需要生成电脑图像,通常是单眼棱镜光学透视的设计方案。我们把这类眼镜称为NotificationSystem(提示型系统)。
2. 中量级AR——类似Microsoft Hololens的智能眼镜
这类眼镜视角最大达到50度,是中量级AR,可以在视野里叠加3D数字模型。为了立体效果,通常是双目棱镜光学透视。也把这类眼镜叫MixedReality(混合现实)。但这是他们做AR眼镜的商用名称,有别于学术上的概念。
3. 重量级AR——类似The Void的所谓动态VR眼镜
有这样一种身临其境的VR主题公园,戴上VR头显,背上电脑,在一个布满标记和外置相机的体验馆里进行游戏。大家把这种体验叫做动态VR(真实环境会被渲染成游戏场景)。在下图中,大家可以看到它离VR很近,但已经不属于纯VR了。理论上来讲,它实际上是重量级AR体验。虽然用的是VR头显,但形态不能决定本质。动态VR是虚拟现实行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也可以看出VR在从一个点慢慢往左延伸。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LED驱动电源在LED照明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由于LED具有节能、环保、长寿命等优点,使得LED照明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LED的电流、电压特性需要特定的驱动电源才能正常工作。本文将介绍常用的LED驱动电...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源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半导体行业或已提前进入寒冬时期,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扛不住了……
崧盛股份9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就植物照明发展趋势、行业壁垒等问题进行分享。植物照明未来市场需求广阔崧盛股份指出,植物照明将会走向长期产业领域。主要原因有三:第一,LED植物照明赋能终端种植更具有经济价值。由于LE...
在当今高度发展的技术中,电子产品的升级越来越快,LED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这使我们的城市变得丰富多彩。 LED驱动电源将电源转换为特定的电压和电流,以驱动LED发光。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电(即...
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努力,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离不开我们的设计者的努力,其实很多人并不会去了解电子产品的组成,比如LED电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LED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各种便利,为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生活信息,造福着我们人类。LED驱动电源实际上是一种电源,但是它是一种特定的电源,用于驱动LED发射带有电压或电流的光。 因此,LE...
LED灯作为一种新型节能和无污染光源,由于其特有的发光照明特性,在现代照明应用中发挥着革命性的作用。作为 LED 照明产业链中最为核心的部件之一,LED 驱动电源的驱动控制技术所存在的可靠性低、成本高等典型问题一直制约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LED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为我们的城市的灯光焕发光彩,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趣,那么你知道LED需要LED驱动电源吗?那么你知道什么是LED驱动电源吗?
早前有新闻称,Cree在2018年开始宣布转型高科技半导体领域,并一边逐渐脱离照明与LED相关业务,一边持续投资半导体。在今日,Cree宣布与SMART Global Holdings, Inc.达成最终协议,拟将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