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新闻报道,土耳其的一家农场给牛戴上了VR眼镜,播放夏天草原的画面,据说奶牛因此心情更好,产奶量也有所提升。而刚刚发布的Quest 2最新宣传片中,Meta则让一只狗带上了Quest头显,通过Horizon Worlds(Meta开发的虚拟现实社交平台)见到了乐队的老朋友。
作为一个较真的人,我第一时间就想知道,动物眼里的VR世界,究竟是何模样?如果这是真的,那么畜牧业是不是会比人类更早普及VR?如果这是噱头,那么用动物来营销究竟能给VR行业带来什么价值?
或许走进动物世界,大家会发现,这是患上“远见病”的VR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动物+VR,有必要吗?
给动物戴上VR,并不是一个多么新奇的创意。
早在2014年,艺术家、程序员Austin Stewart就提出,给鸡带上虚拟现实眼镜,让它们误以为自己正在谷仓里自由快乐地生活。但这个想法本身是一个概念性的艺术项目,更多地是警醒和提醒世人,花了太多时间盯着屏幕,和被圈养的动物没什么区别。
2019年,位于莫斯科Ramensky地区的一家养牛场,宣称给奶牛配备了经过特别设计的虚拟现实VR眼镜,来提升产奶量。当时就引发了许多海内外科技媒体的报道。而时间来到2022,乌克兰再次出现让牛用VR看草坪产奶的实践,押注元宇宙的Meta更是以狗勾视角来宣传VR社交。
那么,他们是认真的吗?作为一个老实人,我诚恳地告诉大家,现在的VR根本蒙不了动物。
首先,这些实验性动物的视觉模式与人类不同,需要“动物特供”内容,而这显然有难度。
就拿牛来说,有媒体报道声称俄罗斯奶牛在VR中看到的草原是根据“牛眼对光谱中红色更加敏感,对绿色和蓝色的感知则较弱”的特性而设计的,但科学家早已通过实验证明,牛的眼睛没有锥状细胞,只能够看到黑白两色,所谓的“红色易感”,其实是被来回是甩动的布激怒了而已。
至于Meta宣传片中的狗社交,同样不符合生理逻辑,狗的眼睛虽然有视锥细胞,能够识别一些颜色,但是数量比人少得多,所以狗也只能看到少量的颜色,看不见红色和绿色,而且还是近视眼。
一个面向狗的电视节目频道DogTV,画面也都进行了相应的设计。那么,在人类都没几个可看性VR的时候,会有人费心费力地去为狗勾开发VR内容吗?
其次,现有的VR设备也不符合上述动物的脸型和视域。
该农场为了罩住牛的两个眼镜,直接给牛一边套了一个人类的VR眼镜,其中一个镜框都怼到牛额头了,这还看个寂寞。至于狗的眼镜,虽然眼距等可能适配,但狗的真实视野其实比人要宽阔得多,有将近240度,即便真的能适应VR旋转带来的眩晕症,那360度体验恐怕也是可有可无的。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