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科技树为什么总是会歪到搞黄色上游戏头盔vr设备oculus

前段时间BB姬购入了字节跳动旗下的Pico,所谓“年轻人的第一台VR”——当然,我今天不是来打广告的,没考虑Oculus Quest 2主要还是嫌设置麻烦,我就为了看看片。

(180°的VR视频截屏出来有些视角畸变)

R-18的VR内容在我买回头显之后也体验过不少,从VR的小电影到某些不可言说的游戏,大部分无外乎都是站着或者坐着“看视频”,来来去去也没什么新鲜感。

新买来的“玩具”很快就吃灰了,被我压在床底下吃灰……

直到这两天因为阳了,整天躺床上也没事干,又把VR头盔捡了起来。你们都懂的,被冠哥暴揍了一顿以后,康复前基本没有那种世俗的欲望了。难得的贤者时间我开始思考VR这东西。

据说Oculus创始人帕尔默·拉奇(Palmer Luckey)曾设计过一款“能杀人”的VR设备,灵感来自日本轻小说《刀剑神域》。

这款设备的额头方向有三枚炸药模块,一旦玩家在游戏中死亡显示“Game Over”,就会引发爆炸。好在这东西一般人买不到,就是他自己造着玩的。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科幻故事往往是现实科技的预言。当某种点子或事物频繁出现在作品里,意味着大众潜在的旺盛需求,往往有成为现实的可能。

比如19世纪人们幻想未来社会,最常见的元素便是飞行。比如元宇宙这东西,其实就是资本反过来挖掘科幻小说的概念进行炒作。

但是VR(全息式头盔,全息网游……)不一样。

全模拟接入游戏的概念虽然离我们还很远,但实际上,目前的技术来说,强体感外设配合VR,其实已经能做出差不多的效果。

不信的话,你看全国商场里所谓的“9DVR”体验设备好了。

我好奇搜了下某宝,这么一套设备起码8万块钱,价格确实有点贵——不至于说买不起,只是没必要。

VR到底是怎样的,目前大家都在探寻未来寻找答案,在模拟真实的过程中难免会“走些弯路”,出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创意附带品。

就像死磕元宇宙,差点要把自家公司嗑死的扎克伯格,曾展示过一款触觉手套。它能够准确灵活地识别手势,让你对虚拟世界里的物体进行抓握和操控。

手套上面布满了可伸缩的黑色活动片,即使是指尖也可以移动变化,能够模拟物体的真实触感,再现一系列复杂、细微的感觉,比如压力、纹理和振动等。

但触觉手套这东西注定只是小众的玩物。它实在太重了,戴起来也很闷热,需要材料学上的改进,搞了好几年依旧是概念产品。

相比之下,另一款由HaptX公司推出的触觉手套设备则更亲民一些,至少市面上能买到现货。

企业用户只需要5495美元(合约38350.1545人民币)就能带回家——价格足足比VR头盔多了一倍。

早几年前,微软还投资过一大批创造性的研究项目,其中有个比较靠谱的VR触觉解决方案,叫“Haptic PIVOT控制器”。

核心是佩戴在手腕上的一套电动铰链系统,里面包含了电容式触摸传感器,能够监测你在VR世界里触摸和放开物体的时机,配合模拟现实的触感。

一左一右两个PIVOT控制器还能互相配合,模拟出用双手持握同一个物体的感觉。虽然看起来有点傻傻的,但比那些采用手套设计的控制器更实在一些。

毕竟是绑在手腕上的,不用的时候可以收起来,不影响使用键盘、鼠标、VR控制器之类的其他外设。

当然,很多东西只是创意研究项目,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看到商业化。

除了听觉与视觉。现实生活中,借助鼻子产生的嗅觉也是感知世界的一环,所以,对于旨在复刻真实世界体验的虚拟现实而言,提供气味的模拟也相当重要。

实际上,往这个方向上努力的研究团队有很多,像什么Feelreal、Vaqso VR、OVR Technology……基本都是通过在VR眼镜上外挂气味套件来实现。

只不过,场面稍显赛博。光看图片就有点绷不住了。

嗨呀,为了让虚拟世界变得有形有味,技术人员们简直操碎了心。各种奇葩VR外设,闻味的,吹风的,刷牙的,体验小虫子在嘴边爬的……

实不实用另说,看着还挺未来的。反正大部分团队也都是靠融资,不用担心他们玩崩了。当然,最后这些设备的用途很容易就被用在搞颜色上。

由粘在手掌和手指前面的橡胶水凝胶制成,通过电触觉刺激提供有效的虚拟触摸,结果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能不能用在__上面”,你懂的。

不过比起无中生有、从零开始设计的奇葩外设,很显然联动显示已有的物理反馈设备还来得更实际一些,接受度也更高。

……比如遥控飞机杯?

虽说让游戏公司来做硬件其实挺坑的,但在研究飞机杯外设这件事情上,恐怕没有谁能比Kiss社的《3D定制女仆》系列(简称CM3D)更有发言权了。

(图片来自网络)

直到后来2代游戏都出来了,才了解到确实有过这么款设备,叫“Chu-B Lip”,自带USB接收器,插在电脑上可以联动游戏内容,远程调整设备运动频率。

这款“互动外设”其实出的很早,早在游戏还没有VR版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到现在产品已经更新了好几代。

然而不管一代,还是二代的外设联动版本都是单独的游戏,砍掉了原本游戏的内置养成部分,除了捏人之外,只能与妹子为爱鼓掌,对话都少得可怜。

(没有装硅胶的时候)

由于这款“互动设备”产量甚少,我也只是看过一些日本阿宅的评测,里面有防水胶条包裹的简易电路,通过触感装置获取力度,反馈到游戏里面。

据说游戏里可以调整不同的使用场景,比如让妹子握着杯子,或者模拟脚踩之类。

在外网搜搜“Chu-B Lip”的关键词,经常会出来一些日本阿宅的神奇改造套装。当然,我建议你止于兴趣,上网开开眼就算了,千万别深入亲自探索。

设备本身买回来是不亏啦,只是使用起来略麻烦,配套的软件设计还不多。如果没有独居条件的话,被人撞见也是相当社死。

(日本阿宅自己改造的套件)

研究使用VR的过程,是一次对成人内容彻底祛魅的过程。没办法,谁叫R18是第一生产力呢(只能乖乖地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

很尴尬的是,现在的VR跟某些“牛逼但不实用”的东西处境差不多,比如——PS4、PS5手柄的触摸板。

主机游戏玩家应该都知道,DualShock 4手柄上有个很大的触摸板,被认为是这款手柄第二失败的设计,仅次于用不到、关不掉、还非常耗电的灯条。

主要还是因为只有第一方游戏才肯花功夫适配。第三方游戏大部分都要兼顾其他平台的手柄,触摸板支持的操作必须要不用触摸板也能做。

(以前影视剧经常出现灯条不亮的摆拍穿帮镜头)

VR也是一样。硬件走得太快,软件与内容还跟不上,基本在原地踏步。拿到VR设备以后你会高高兴兴地玩半条命alyx、节奏光剑……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剩下的就只剩看片。这或许是为什么——VR的科技树总是会歪到搞黄色上。

(VR配套的嗅觉效果)

在配套方面,现在好像除了搞颜色以外,其他还真看不到任何实用的场景。只能期望更成熟的VR场景到来了。

部分参考资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未来科技体验馆10|虚拟现实将如何颠覆娱乐体验?于是,The VOID 专门为玩家打造了一个实体迷宫,让玩家头戴着 VR 眼镜从迷宫入口走进去。迷宫的面积不算大,大概只有 300 平方米左右的大小。但迷宫的路线设计的极为巧妙,有时候可以让在虚拟现实场景中行走的玩家误以为自己是在一直向前走,从而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巨大的虚拟场景来。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1:86919:789::2a?83;7:7::/uqyon
1.探秘迪士尼人形机器人:动画角色步入现实世界(上)这次要见的格鲁特,并不是用什么CG特效或虚拟VR眼镜模拟出来的。华特迪斯尼公司的秘密部门——幻想工程——曾表示未来将会研发出一个会走路、会说话、表情丰富的格鲁特。现在它已经跳出了银幕,走到了现实世界中。 我这次就准备来见识一下迪士尼的杰作。GPS导航将我带到了美国洛杉矶郊区格伦代尔(Glendale)一条死胡同里,jvzquC41yy}/emxvo0io1}mgog5lj|o1mj€y1tmsy1814:621v814:622:e22><2864ivvq
2.VR眼镜YVR2,全球首款正式发售的Pancake光学一体机YVR 2非凡体验的背后,是对于设计美学的不懈坚持。灵感源自飞行员太阳镜,42mm纤薄机身设计,前壳采用独特高压成型复合工艺,闪耀棱镜光泽,曲面流畅轻盈,风格大胆前卫。YVR 2也是国内唯一同时斩获 “德国红点奖”、“德国 iF设计奖”两大全球工业设计顶级大奖的VR眼镜。 jvzquC41yy}/ck{t586/exr1c1>57B
3.VR眼镜YVR2超短焦光学VR一体机体验设计新浪科技近日,玩出梦想集团旗下标志性科技品牌YVR,发布新一代VR眼镜YVR 2,这款新品以颠覆性光学方案,高端硬件配置,强大自研算法,先锋设计美学,带来革命性的虚拟现实体验。YVR 2也将是全球首个正式发售的Pancake超短焦光学VR一体机,科技犬第一时间拿到这款新品的媒体评测机,通过实际上手体验来快速了解这款新品吧!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uglm14283/9
4.科技VR眼镜虚拟增强现实站酷海洛正版图片视频字体【AIGC】科技VR眼镜虚拟增强现实 ID: hi2245634391 收藏 加入清单 下载 版权纪先森的画 TIFF大小 59MB 格式JPG 说明 该内容可能为人工智能生成合成,上传者已声明该内容为AIGC 以图搜图 大图:6067× 3400 像素·51.37 cm × 28.79 cm·300dpi·JPG 中图:1000× 560 像素·35.28 cm × 19.76 cm·72dpi·JPGjvzquC41yy}/jnqnqtl/exr1koghg8xjqy5ik;7678955B6
5.从柏拉图看VR的前世今生,为什么VR是中世纪的望远镜?早在81 年前,一本不到四十页的小册子,就提出了 VR 的概念。 1935 年,“虚拟现实”这个词首先出现在斯坦利·G·温鲍姆(Stanley G. Weinbaum)的科幻小说《皮格马利翁的眼镜》(Pygmalion’s Spectacles)中。戴上这个全息护目镜,主人公可以沉浸于有着嗅觉、味觉、触觉的虚拟世界。 jvzq<84crr4jmjsejco/exr1Aciukxs?ujux(jur?cxuklqg(euovnsvkfC8;:6:(euov{tnngx>c{ykenk
6.作品|MANAMaterialSciencevr交互装备360度子弹时间大空间工作坊几何分形孟京辉山水实景演出水母心动眨眼装置AV LiveelectronicsInteractiveScreen多媒体science artVR农业互动360全息投影大屏互动公共雕塑几何学梦山西水幕心理学粘土AvenueeleganceinteractivityMultichannelScience CommunicationVR眼镜360子弹时间大萨达公共空间计算材料梦幻闪电水幕jvzquC41yy}/ojscoctb0wjv1rkprujEgpzft86;4:5wkmj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