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界科技李竹:以核心技术开发为导向,探索消费级的创新发展arvr眼镜

“交互和智能是关键点。AR眼镜是一类非常独特的产品,与手表、手机等其他智能设备在许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在莫界科技创始合伙人李竹看来,AR眼镜不会取代PC或手机等信息硬件,AR眼镜更多地将成为整个信息硬件生态系统的一种补充,为用户提供最后一个屏幕,以便更高效地访问信息。

近日,莫界科技创始合伙人李竹以“助力消费级AR眼镜技术发展,可量产树脂光波导工艺新突破”为题在FMIF2023未来元宇宙创新大会上做了主旨演讲,展示莫界科技在光学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

莫界科技作为业界独家掌握树脂衍射光波导量产核心技术的企业,自主研发了全球领先的树脂衍射光波导技术,独家首创了AR高精度一体化屈光封装技术,并成功将微型光引擎的体积降至0.3cc,是目前拥有业界领先规模的百级和千级洁净度光显示模组高端制造基地,同时具备树脂光波导与光引擎大规模量产出货能力。

01

6月初,苹果Vision Pro的发布成为了继ChatGPT之后的XR圈内的热点话题,几个月过去了,在您看来整个行业有明显的变化吗?从发布之后到现在您对苹果Vision Pro的观感有变化吗?

李竹:关于苹果发布的Vision Pro,我们认为这款产品在技术方面树立了全新的标杆。它将AR领域讨论已久的一些关键技术,如接近人眼分辨率的显示技术、眼动追踪和自然交互能力,推上了新的高度,甚至有些已经接近理想状态。

然而,尽管这款产品在技术上表现出色,我们也注意到它在体积、功耗以及价格方面都做出了妥协。至少从莫界科技的角度来看,苹果迈出了一大步,为整个行业提供了一款性能卓越的产品,这是非常大胆的举措。

这款产品将为AR应用的探索提供更广泛和适用的平台,但其最终影响力取决于开发者能否在其上开发出令人惊艳的功能,以满足用户在各种场景中的需求。虽然我们无法确定它在整个AR领域中的影响有多大,但至少可以看到,苹果在Apple Vision Pro的发布会上主要展示了室内环境中的功能。因此,我们还需等待看看它是否能够在户外或更自由的环境中发挥作用,这点我们拭目以待。

02

莫界在产品理念上提出了「极致轻量化」的概念,特别是通过树脂衍射光波导和微型光引擎等技术实现了AR眼镜的轻量化和小型化。您可以分享一些关于这些技术背后的创新和挑战吗?在保持轻量化的同时,您如何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功能不受影响?

李竹:目前,我们与行业头部客户合作的产品定位在消费级市场,以极致轻量化为目标。轻量化不仅仅是指物理重量上的轻盈,还包括交互功能的简洁性。我们希望终端用户能够更快速、更容易地上手和理解产品的功能,并且更轻松地与产品进行互动。此外,价格也要足够轻量,以便终端用户毫不负担地购买。

这种产品是我们认为消费市场所需要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与企业客户合作,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不同寻常的工作。例如,与传统AR眼镜的设计方法不同,我们从眼镜的实际需求出发,然后通过眼镜设计来构建整个光学系统。这个反向设计过程要求更高的光学和整体设计能力,但我们认为这是更适合消费产品的方法。因为只有从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出发,然后逐步倒推到技术和设计方面,才有更大的机会让消费者接受这款产品。

03

除了强调轻量化,您认为在AR眼镜的未来发展中,还有哪些关键的发展重点或趋势?莫界科技是否在其他方面也在积极探索?

李竹:交互和智能是关键点。AR眼镜是一类非常独特的产品,与手表、手机等其他智能设备在许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首先,AR眼镜始终固定在用户的脸上,因此可以实时获取用户所看到的信息,并提供实时的音频反馈。这使得AR眼镜在交互能力方面具有比手表和手机更强大的潜力。

此外,AR眼镜需要处理大量的交互信息,包括语音、手势等多种形式的输入。如何高效地处理这些信息,以迅速响应用户并提供所需的反馈,需要依赖人工智能的支持。

因此,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消费级别的AR眼镜实际上将成为未来通用人工智能的一个理想载体。它们需要在交互和智能方面取得突破,以满足用户对实时、高效信息处理的需求。

04

您认为AR能够取代PC、手机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吗?您认为AR距离下一代计算平台还有多远?面向未来,您对于AR眼镜在改变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方面有何预期和展望?

李竹: 实际上,我们不太认同AR眼镜会取代PC或手机的观点。我们认为AR眼镜将更多地成为整个信息硬件生态系统的一种补充。拥有AR眼镜并不意味着你不再需要手机或PC,而是提供了用户的最后一个屏幕,以便更高效地访问信息。

用户可能仍然需要这些传统设备,但AR眼镜将为他们提供更直接、更高效的信息界面。因此,我们认为AR眼镜可能会在未来的4到5年内成为其他信息硬件的理想补充,而不是替代品。

05

最后,您认为莫界科技在AR领域有何独特的优势和未来发展的战略?

李竹:莫界科技一直坚持以核心技术开发为导向,同时我们的团队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在规划我们的技术路线时,我们更多地以产品为导向,考虑用户在终端使用时所需的性能和技术特点。

我们强调产品的轻量化,不仅在物理上轻巧,还包括交互功能上的简洁性,并且价格也要轻松负担得起。我们认为这是适合消费市场的产品所必需的特点。

此外,我们在技术上采取了一种不同的方法。我们首先考虑了眼镜应该是什么样的,然后再设计光学系统等技术。这种方法要求更高的光学设计和整机设计能力,但我们认为这样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因为只有从适合消费者的产品出发,再倒推技术和设计层面,产品才有更大的可能被消费者接受。

创始人:张明军

年度榜单▶

推荐展会▶

需求▶

报告▶

供应商▶

-XR硬件

(AR)///////////

(VR) ////////

- 教育

-文旅

- 工业

- 医疗

- 商业

////// ///// /////////// /////虚拟人科技

-军工

- 数字人

////// //////////////////时未科技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HarmonyOS分布式能力:多设备ARVR协同摘要:本文深入解析HarmonyOS在多设备AR/VR协同场景中的核心技术架构,揭示分布式软总线、设备虚拟化、动态任务调度等关键能力如何实现跨设备资源整合与协同渲染。通过数学模型推导、算法实现和项目实战,展示HarmonyOS如何突破单设备算力限制,构建沉浸式跨设备交互体验,为开发者提供从原理到实践的完整技术指南。 jvzquC41dnuh0lxfp0tfv87723e:3>>268:0c{ykenk0fnyckny03=<8:9<6;
1.王立军院士:Web3.0路口:VR向左,AR向右这些技术的进步,真正让VR眼镜有了走进千家万户的可能。 网易科技:那AR呢? 王立军:事实上,从核心硬件到应用场景再到软件,尤其是算法,AR比VR设备更复杂。 首先,AR涉及到融合成像的问题。VR眼镜的屏幕直接挡在用户眼前,通过光学系统打造出一个虚拟世界;而AR眼镜是增强现实,需要90%以上透明,成像设备只能放在侧面,因此光学系统比较jvzquC41kkj/lqzp0gjv0ls17c56d8h799;b3>94255qcpj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