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企业协会

欢迎访问中国电子企业协会!

“戴上眼镜就能看到实时翻译字幕,看现场演讲、和各国嘉宾交流起来完全没有障碍,太方便了!”近日,在2025世界VR产业大会开幕式上,与会嘉宾戴上了一款特殊的眼镜。这副看似普通的黑框眼镜,内置了微型摄像头、传感器和显示屏,演讲嘉宾现场说着英文,镜片前方随即显示出中文。

记者了解到,这款眼镜是由四川影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影目科技”)推出的AR翻译眼镜。它不仅能够识别超40种语言、90种口音,还接入了AI大模型,实现“双向翻译”“离线翻译”。

“AI与AR的融合,不仅是硬件形态的变革,更是交互方式的重塑。”影目科技运营副总裁印传学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I正成为智能眼镜破圈的“助推器”,推动后者从极客玩具走向大众消费品,不过产品要想真正普及,还须做到买得起、用得好。

AI助力智能眼镜破圈

AR眼镜(增强现实眼镜)是一种将虚拟信息叠加到现实世界中的智能穿戴设备,其核心在于虚拟信息与现实世界的融合。与其他可穿戴设备相比,AR眼镜更贴近感官、交互更便利,有望成为继手机之后的下一代移动终端。

去年以来,在AI技术的加持下,AR眼镜迎来新一轮“进化潮”:从单一功能走向多模态理解;从被动设备走向主动智能;从产品竞争走向生态协同。

与此同时,AI的介入也为AR眼镜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催生了一系列新场景、新应用和新业态。印传学指出,AI正从三个方面重塑AR眼镜形态。一是降低硬件成本,光波导与AI技术相融合,可将AR眼镜的重量降至50克以下,并削减超50%的成本;二是解决AR眼镜的软件与生态困扰,智能手机时代的软件是APP,智能眼镜时代的软件则是AI,AI的深度学习能力可让AR内容生产更高效、交互更自然;此外,AI应用降低了眼镜的算力要求,为眼镜轻量化提供了机会。

如今,AR眼镜已逐步拥有了自己的特性,不但能“听”会“说”,还能“看”会“拍”,集成拍摄、声音、无线等功能,实现视觉识别、智能提词、实时翻译显示、导航等。

印传学判断AR眼镜的发展将分为三个阶段。“AI拍照眼镜将在这个品类里率先爆发,随后走向AI+AR单绿显示,最终实现AI+AR双目全彩显示。”他以智能手表与手环的发展类比:早期智能手表较为粗笨,而手环虽没有屏幕,却因价格便宜、续航时间长、穿戴轻便更受市场欢迎;如今,智能手表与手环在硬件上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用户更愿意选择功能全面、“能听也能看的更好的”手表代替手环。AR眼镜也是一样,须在轻便、低成本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实用功能与体验。

“未来AR眼镜将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用户无须掏出手机,只需对眼镜说一句话,就能完成打车、点外卖、买票等操作。”印传学说道。

数据显示,近两个季度,我国AR/VR市场重心逐渐向AR/ER市场转移,一季度“轻量化+实用型”AR/ER设备市场出货量达8.6万台,同比增长64%,占整体AR/VR市场的63.8%。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1451.8万台,同比增长42.5%,其中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出货量预计882.8万台,同比增长225.6%。此外,洛图科技预计,2025年带AI功能的AR眼镜在国内整体AR眼镜市场销量中的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不到20%跃升至60%以上。

“买得起、用得好”的轻量级AR眼镜

尽管AR眼镜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印传学也提醒,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用户还仅限于发烧友和科技圈玩家。“任何科技产品想要走向大众,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买得起和用得好。”印传学强调。

价格的下降,可以让更多人有机会体验到AR眼镜带来的便捷与乐趣,加速它在市场上的普及。记者了解到,AR眼镜的均价在以每年近30%的价格下降,2023年时,光波导方案的AR眼镜还要四五千元,Birdbath方案也要两三千元,目前成熟的Birdbath方案最新款已经千元出头,甚至连光波导方案也降到1500元出头。

“用得好”则关乎重量、设计、功能、交互、续航等用户体验。“作为穿戴设备,AR眼镜兼具科技产品与时尚配饰双重属性,其设计至关重要,须贴合个人脸型与审美偏好,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若功能仅停留在拍照、听音乐等基础功能,则难以形成用户黏性。”印传学进一步解释道。然而,功能的每一次升级,都意味着内部元件和技术的叠加,造成更臃肿的外形。

而影目科技在10月16日发布的全新一代AI智能眼镜——INMO GO3,则在轻量化设计与时尚感上实现突破。从外形上看,INMO GO3的镜腿只有8毫米宽,配合首发的多款框型,几乎做到了与日常佩戴的时尚眼镜无异。同时,该眼镜实现双目显示,配备高亮度Micro LED屏幕,眼镜重量仅为53克,让全天候佩戴成为可能。此外,发布会上,影目科技还宣布与腾讯、蚂蚁集团、智谱AI等共建AI+AR原生内容生态。

当前,我国智能眼镜市场已涌现出多个佼佼者。在一体式智能眼镜细分赛道,影目科技的表现尤为突出。记者了解到,影目科技成立于2020年,专注于消费级AR眼镜研发,是国内最早实现量产的无线消费级AR眼镜的厂商。其创始团队源于酷派集团智能终端事业部,团队成员均来自知名手机、穿戴及消费类电子公司。目前,公司已推出GO、Air等多个系列产品,并在光波导、Micro LED、AI、5G等关键技术上积累多项专利,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全系列产品销量突破10万台,连续4年位列全国一体式智能眼镜销量榜首。

“从成立之初我们便明确,智能眼镜首先是一副眼镜,因此AR眼镜的终极方向就是轻量级眼镜。”印传学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从2020年发布首款轻薄、一体式AR眼镜xView,到2021年推出首款消费级单目全彩AR眼镜Air系列,再到如今的GO3实现“双目显示+53克轻量化”,五年来,影目科技的每一步都紧扣“轻量级、一体化”战略。

对于AR眼镜未来的发展,印传学充满信心:“过去十年是智能眼镜在地底扎根的十年。而接下来十年,将是AI赋能智能眼镜快速成长的十年。”

THE END
0.虚拟现实并非完美无瑕,还要知道这些潜在风险游戏客栈虚拟现实并非完美无瑕,还要知道这些潜在风险 每当有人想尝试佩戴VR虚拟现实眼镜时,总免不了要摔得人仰马翻。有分析人士表示,在未来5年内,虚拟现实设备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美元。所以,当像Facebook,Valve和Sony这样的大公司开始涌入市场,各自推出它们的虚拟现实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开始思考:这些虚拟现实技术jvzq<84yyy4hcvjmg|nbp7hqo1tfy|43;96139614;;/j}rn
1.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面临的五大挑战但是,在有增长的地方,也有缺陷。这些沉浸式技术一直以来都将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并且将一直存在,因此,虚拟化和增强现实在其被大规模采用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 任何技术都在快要达到主流的临界点时,就必须注意其固有的挑战和风险。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也不例外。尽管存在一些突破性的可能性,但仍需要确认、分析jvzquC41yy}/7:hvq0ipo8ftvkimg8;772<50qyon
2.vr眼镜对眼睛危害大吗专家文章持续超时使用低质量VR设备可能诱发眼部不适。屏幕刷新率不足会导致图像拖影,加重眼睛调节负担。密闭空间内长时间聚焦虚拟画面会减少眨眼次数,增加干眼症风险。存在隐斜视或屈光未矫正者可能出现复视、头痛等症状。少数光敏性癫痫患者接触闪烁画面可能诱发发作。设备压迫眼眶可能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出现暂时性视物模糊。 建议选择具有防蓝光认证的jvzquC41o0li4:3eqo4dp8ftvkimg8{kgy595;6;80nuou
3.VR技术损害孩子视力——人民政协网我国近视患者已经达到6亿,世界第一。中小学80%的学生是近视患者或者处于远视储备消失、即将近视的状态。有人说,不就戴个眼镜吗,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其实没那么简单。300度近视发生视网膜裂孔或者脱离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9倍,1000度近视患者出现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50倍。 jvzquC41yy}/tvzd0ipo7hp1e532:=/2533487225:4;7xjvor
4.VR眼镜的危害有哪些4.心理问题:VR眼镜提供的高度沉浸体验有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如焦虑和孤独感。一项研究显示,大约20%的用户在频繁使用VR设备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合理使用VR眼镜可以减少上述风险。建议间隔休息并避免长期连续使用,对于有既往视觉或心理问题的人群,应谨慎使用VR设备。jvzquC41okv/rrsiiwumx7hqo1gtm8ZkNjrVkNq:Gi4ivvq
5.VR眼镜对孩子眼睛有伤害吗VR眼镜可能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伤害,但具体影响与使用时间和方式有关。长时间或不规范使用可能导致视疲劳、干眼症等问题,而适度使用并遵循护眼原则通常风险较低。 儿童视觉系统处于发育阶段,VR眼镜的近距离聚焦和屏幕闪烁可能加重眼睛负担。连续使用超过20分钟易引发视疲劳,表现为眼睛酸胀、视力模糊。部分产品刷新率不足会导jvzquC41yy}/hq730eun0ls1lkhjpp4xkg}0:=:;779/j}rn